查看原文
其他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理想教师”的18个特质

徐丹阳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用行动书写生命传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乐教、懂教、善教

作者|佚名
来源|教研报

教师乃教育之本。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源于有好的教师。一名好教师,大抵应该有这样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乐教”。
一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致会有三种基本态度:一为憎然,一为漠然,一为欣然。

憎然,就是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时时事事都不顺眼不顺心,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漠然,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仅仅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已;欣然,就是非常喜欢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乐而忘忧。显然,第三种情形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
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好教师,首先就应做一个“乐教”之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
第斯多惠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至于如何教学,那是次要的。”
(《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第二重境界,是“懂教”。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不少职业比较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其“懂”的程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教师这个职业,往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验证周期,甚至有时候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表面看起来很不错甚至很有效的教育行为,却是与教育规律、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懂心理学,懂教育学。所以,培养一名好教师,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应当从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开始。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师,衡量他懂不懂教育,有一个核心标准,那就是懂不懂心理学和教育学,懂不懂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照亮他人,同时升华自己——我所体认的教师观》)


第三重境界,是“善教”。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懂得教育,还要善于实施教育,善于将崇高的教育信仰与教育理想满怀深情地落实到坚实平易的教育实践之中,善于将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遵循与把握体现在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教育生活之中。
所谓“善教”,无疑应当追求上乘的教学境界。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以人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引导个体生命觉醒并迈上自我成长之路的过程。
在这让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一位善教的教师,无疑是一位富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是一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教师,是一位向往和追寻教育终极价值的教师。

(《倾听着的教育——作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
(《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理想教师”的18个特质
作者|徐丹阳  
来源|丹阳笔记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理想教师呢?一位教师写下了自己眼中“理想教师”的特质,涵盖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知这些标准是否符合诸位老师的定义呢?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在我看老舍先生的散文《我的理想家庭》的同时,听到了一场生动深刻的方张松老师《理想课堂与课堂文化》的讲座,感触颇深。然后我就有了关于“理想的教师的样子”的思考。纯属个人观点,不免片面。
 
我们可以对照,为自己打个分。有其中的10种样子,便为合格;有其中的12种样子,便为良好;有其中的15种样子,便为优秀;有其中的18种样子,那就特别厉害啦!
 
1
样子看上去:舒服
 
我所希望的理想的教师的样子,倘若是个男教师,最好长得帅气一些,倘若是个女教师,最好长得好看一些。
 
倘若不那么帅,不那么好看也行,穿着一定要干净,头发尤其要干净,不能油腻,发型最好也要好看一些,让人看了舒服。
 
因为,学生喜欢你的样子,才会悄悄地喜欢你的学科。
 
2
语气听上去:平等
 
教师的言语底线是:不能粉碎学生的梦想。
 
我所希望的理想的老师的样子,说话的语气就像朋友,从不会居高临下,让人感到很平等,听着很有安全感。
 
即便是学生犯了错误,总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数落,而是坐下来与学生好好聊一聊。换位思考,学生犯错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一起解决。

(《深耕|缔造完美教室——汇聚伟大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
 
3
表情看上去:亲切
 
我所希望的老师的样子,表情看上去要亲切,尤其是学生与自己打招呼时,要微笑点头,嘴笑成月牙儿形。
 
倘若偶尔亲抚孩子,摸摸孩子的头,或是夸赞一下,或许能让孩子获得一整天的好心情。
 
千万不能在孩子打招呼时,严肃地“嗯”一声,甚至视而不见,很有架子的样子。这会让孩子心寒。
 
4
坐在课堂里:轻松有趣
 
我所希望理想的老师的样子,坐在他(她)的课堂,从不感到沉闷和压抑,而是感到轻松和愉悦。即便是遇到难点的问题,他(她)也能带领学生轻松逾越。
 
他从不夸大知识的难度,而是鼓励学生将难点踩在脚下。偶尔一两句经典的幽默,做一个有趣的人,让学生乐一乐,也非常好!

5
与学生交流:有共同话题
 
我所希望理想的老师的样子,要能懂点时尚的文化热点,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好也能与学生一起聊一聊热点的话题。
 
孩子喜欢唱的歌,老师也能哼上一两首。比如TFboys的歌也要能唱点,不要给学生老古董的感觉。
 
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理解他们偶尔的追星也是可以的。就像我们上初中时追“四大天王”,将他们的贴画贴满笔记本一样。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温暖的。
 
6
专业修养:知识广博,口才极好
 
我所希望的理想的老师的样子,读的书一定要多,要有极其丰富的知识。在课堂上,总能讲点课堂之外的东西。
 
每天的课堂都能带领学生领略知识的无穷魅力,讲得要风趣幽默,富有智慧。尤其是不仅自己喜欢读书,喜欢侃书,还要带领学生一起看书,自己也与学生看一样的书,找到共同的聊天话题。
 
要让学生见证语言的力量,勇敢展示口才的魅力!要虚心向学生学习!越是谦虚的老师,越是让学生崇拜!

(《怎样缔造你的“教室王国”?——汇聚美好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

7
布置作业:不要太多
 
我所希望的理想的老师,作业一定不能太多,尤其是简单重复的作业,因为这样,无法刺激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兴趣。
 
因为学生表现好,偶尔奖励几次没有书面作业的晚上,只需孩子自由看书,或是让孩子自由运动,孩子们一定是感激你的,更是无比兴奋的!
 
8
理解、赏识学生
 
教育是从理解和赏识学生开始。从不在公众面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总会毫不吝啬地赏识,点燃孩子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
 
最好不要在孩子取得进步时,总是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让孩子总感觉不到足够的自信。
 
可以用“哇,真是太让我惊讶了”“估计你还能……”这样的句式,既让孩子获得足够的自信,又让孩子心情愉悦地仰望星空。这样才是能让孩子时刻感受力量与温暖的老师。
图片
 
9
写一手好字
 
理想的老师一定要写一手好字。这是不分学科的。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教生物的金有来老师、教化学的刘瑄老师、教语文的张明泉老师写得一手好字,我上课的时候就喜欢在书的角落模仿老师的字体。
 
也就特别喜欢上这些老师们的课,因此对这些学科很感兴趣。
 
理想中的老师,即便字不那么漂亮,也必须写得很工整,给人一种清爽之感。尤其是板书,最好有一定的逻辑性,这是对孩子进行逻辑教育的好时机。这不分文科老师,还是理科老师。
 
10
是优秀的朗读者
 
理想的教师的样子,一定要是一个朗读爱好者。因为,老师的朗读是最神圣、也最具感染力的。如果你读得足够好,孩子们一定会在你朗读的时候痴情地看着你。
 
我看过好多特级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喜欢用自己朴素的范读,引领学生,这是最简单而又最伟大的行为艺术。于永正、贾志敏、薛法根、管建刚等就是这样。朗读比曼妙的舞姿更为动人心弦,比婉转的歌声更为醉人心扉。
 
作为一名老师,若能用朗读让周围的空气氤氲着淡淡的书香,充盈着琅琅的书声时,学生会感恩生活赐予的美好和幸福。英语同样如此。数学老师同样需要。方张松在“理想课堂文化”的报告中,就有这样的观点:数学不好的人,首先要补阅读。
 
阅读多了,理解能力往往也能随之提高。

(《以于漪为师,写就做教师的一篇大文章!》)
 
11
喜欢唱歌
 
爱就大声唱出来。
 
理想中的教师,无论教哪一门学科,最好都要喜欢唱歌。即便五音不全,唱歌偶尔翻调也没事,因为这传递的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态度。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就专门讲了“要与孩子一起快乐地唱歌”,一个不喜欢唱歌的人,内心是不快乐的。
 
因为,爱唱歌,是人类的天性。
 
我们的祖先在森林中唱歌,在河流上唱歌,在黑夜中唱歌。唱歌能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能让大脑变得兴奋,也能使肺部和腹部得到运动。我们要想让孩子放声歌唱,我们自己就得先唱歌。
 
于永正老师上课总喜欢给学生唱京剧,这给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极有好处。
 
12
宽容、有同情心
 
理想的教师的样子,应是非常民主和宽容,富有同情心。宽容是最大的美德,同情心是最高尚的情感。所有的教育都建立在宽容、爱以及快乐的基础之上。因为,训斥和恐吓对任何智力发展都没有益处。
 
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比暴力更好的开启智力的方法。孩子只有在快乐、放松、舒畅的情绪中,才能吸取新的知识。对于孩子而言,真正有用的,不是惩罚,而是爱和鼓励。
 
教师宽容、有同情心最大的好处是,教出来的学生也会变得宽容和有同情心。

13
教给学生思维方式
 
理想的教师的样子,不仅应教给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应渗透给学生生活的思维方式。
 
学科的思维方式,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独立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生活的思维方式,能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烦恼,遇到挫折时,不钻进死胡同,用哲学的思维方式,获得自我的解脱,拥有健康的心理。
 
“合格的老师教知识,优秀的老师教方法,智慧的老师教思想”。当然,这种“教”不能“说教”,最好做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让教育变得无痕,让学生从故事中获得思维方式。

(《思维晋级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思维是你的隐形翅膀》)
 
14
注重细节
 
理想的教师的样子,应尤其注重自己的教学细节和生活细节。比如朗读时拿书的姿势是否好看,板书是否有艺术的美感,粉笔头掉在地上是否弯腰捡起等等,请相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优秀细节对于孩子的影响。
 
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光,回忆某位老师的印象,留在他们心中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某个细节。

15
能自律
 
理想的教师的样子,一定要用自己某个方面的自律,让学生变得自律。这种自律,可以表现在教学或是生活的某一个方面。
 
比如,每天5分钟的经典诗文积累,每天临帖一幅,每天一条数学思维题,每天进行“百词斩”,每天写日记,每天运动一小时,每天整理教室,等等。
 
一定要选择一个小的方面,持久地做下去。这是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持之以恒的力量。
 
柏拉图做苏格拉底学生时,能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这样的细节,就注定了他未来的成就。
 
16
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可能性
 
理想的教师的样子,一定是相信学生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让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住进一个美好的“理想国”。每一位学生都是未被承认的天才。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实施积极的教育活动,去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理想中的老师都应是“长大的儿童”,能走进孩童的内心世界,充分地信任每一位学生,让每天的学习都成为前往儿童发展可能性的邀请,让每一位儿童都能步入自己发展的可能性王国,让每一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美丽风景。
 
千万不能抛给学生哪怕一束带有鄙夷的目光,千万不能给孩子贴上带有负能量的标签!谁也不能预料未来会怎样。
 
一切皆有可能。

(《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守望新教育】关键词索引之五:自我、榜样、新教育、相信、专注》)

17
善于反思
 
理想的老师的样子,一定是善于反思的。一定不会对学生大吼:这么简单的题目,我已经讲了3遍,你怎么还没听懂?
 
而是反思自己:是不是我讲的方法不够好?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更简单的路径,让学生能一下子就听得明明白白?“吾日三省吾身”。

18
善“变”
 
理想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能善于变化。不要每篇文章总是同一个套路去学习,不要每堂课上都是同样的程序,不要每天晚上都能让学生猜到作业的内容。
 
要变着法子去教学,变着法子换作业形式,变着法子搞活动,就像饭店总会不断更新特色菜,让人拥有新鲜感。课堂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学生无法预约的精彩方可保证学生学习的热情。
 
所谓改变世界,改变自己。
 
我在写此文时,是以身边很多的优秀教师为原型的,所以,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一些老师的影子,只是,我描述的理想的老师是个综合体,做到真的不易!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