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尚荣:给教师开展研究的建议——如何成为教师中的“首席”?

成尚荣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给教师们开展研究的几点建议
作者|成尚荣

有不少老师常问我:教育科研有多重要,我们知道,也在努力做,但就是不知从何下手,更不知如何往深处去,您能不能给我们支几招?他们的态度很诚恳,困惑也真实存在,且具有普遍性。尽管我自己做过不少课题研究,也指导过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但总是还有种“蒙在鼓里”的感觉,真的说不出什么有效的“招”来。不过,我很乐意和你们聊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成尚荣 :给青年教师的信

成尚荣:中小学教师如何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1
把自己和教育科研“融”在一起努力做研究型的实践家
你们说教育科研很重要,我听了很高兴。
今天的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比过去大大提高,这进步难能可贵。的确,教育科研的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对教师专业成长尤为重要。我想起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说过的一句话:教师应成为“反思型的实践家”。
实践是教师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教育科研的可贵品质和重要途径。无论实践者还是实践家,都要深入实践,把研究之根深深扎在教育教学之中。实践者更注重经验,是一种经验性的生存方式,实践家则能从经验中探索出教育的原理和规律来,甚至还能生成新的理论,在理论的支撑和引领下走向教育的深处,走向教育的远方。倡导教师做实践家绝不是对经验的轻视,而是对经验的提升与超越。需要说明的是,反思是一种研究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师走向研究、走向理性思考、走向理论探索,并不断改进与提高。我坚定地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幸福桥梁,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改变一所学校,最好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开展教研!
窦桂梅:如何立足鲜活的课堂实践研究,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2
将即时性研究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以研究的方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研究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研究原本就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之中,甚或说原本就镶嵌在教师的教育智慧之中。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即时性研究既有联系也有明显区别。
其一,课题研究更注重规范性和科学性。课题是研究的载体,没有课题,研究就会变得虚空。
其二,课题研究要设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研究任务的凝练,是课题研究预设的成果,不在多,而在于鲜明集中,准确聚焦一些真问题。
其三,课题研究应当有内容的布局,使目标要求具体化,根据研究内容可分解成一些子课题,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其四,课题研究要逻辑合理、清晰,有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行动框架。
此外,除了研究结论,还应有反思性、改进性、发展性的未来研究计划,促使课题研究能够持续深入下去。如果说,教育科学中的即时性研究更多渗透在日常教学中,那么课题研究则重在集中精力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一两个问题。老师们,用研究的方式来工作,不忘教育的真谛和初心,让我们与研究一路同行,形成一种气象与境界。
从本来走向未来:回溯近十年教育研究,探寻理想教育的“脉搏”
张卓玉:项目学习将引发的系统性改革——项目学习课题的宗旨和愿景



3
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确定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
问题解决是课题存在的依据,也是课题的价值所在,因此,课题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实质上是以问题的解决为导向、以实践为导向。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以问题为导向,是听从时代的呼唤,表达自己对时代的认知与回应;以问题为导向,即是从一个具体问题切入,折射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那么如何寻找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呢?举例来说,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程研究。所谓学程,是指学习的进度及安排,这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里是有相关规定的,但在实施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学科之间缺少联系,课时分散而割裂。这些问题引起了他们的思考:学程只能按部就班,不能有所变化吗?他们作出假设:学程不是一个规定不变的进程,而是一个在规定性中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应当让学习过程生成更真实、更丰富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与能力。同时,他们还从课程方案中找到依据:课程要注重关联,加强综合;课时可以分散使用,也可集中使用。于是,他们确定了一个课题——《小学综合育人融通学程的创新实践》。从题目中我们获取到以下信息:学程之间要加强联系,使之融通起来;融通学程是途径、手段、过程,综合育人才是目的;融通学程是在创新中生成的概念,实践的过程充满创造性。在实施中,他们又形成了融通的新样式——学程周,即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集中安排,走出课堂,跨出学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大胆的探索。老师们,一个好课题实际上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一个方向,甚或是一面旗帜。
管建刚:20年20本书——什么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你准备开始写了吗?
王蓉:中国基础教育的新业态和新问题——“高度筛选”社会与中国教育策略的严重断裂


4
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将目标和内容融进研究实践中
课题研究中常出现“重两头轻中间”的状况,即重开题、结题,而轻实施过程。开题、结题意味着课题研究是个完整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但结题是在课题实施的最后形成的,没有认真、扎实的实施过程,就不可能生成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的结题报告。同样,没有认真、扎实的实施过程,开题报告也只能是一个苍白的宣言而已。
研究过程主要是子课题研究的落实。子课题的集合实质是课题研究的整体框架,子课题与子课题之间存在着自然而又紧密的联系,层层关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形成研究的逻辑。因此,在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要合理布局子课题。仍以《小学综合育人融通学程的创新实践》为例,这一课题由以下子课题构成——
一是基础性研究。包括学程的文献研究,厘清什么是学程,学程的界定、特点和发展走向,并确定研究的起点;包括综合育人现状的调查研究、已明确问题的针对性,寻找到研究的重点。
二是框架性研究。要对“综合育人融通学程”作一个总体设计,包括核心理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维度与实施的策略等,在研究的最后阶段,据此建构一个融通学程综合育人的模型图。
三是专题性研究。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描绘、课程综合育人的内涵与特点;包括融通学程的具体形态、融通的方法;包括学程周的设计,低中高不同年段的不同样式,以及融通学程中学科课程的地位、功能及对应有变化的研究。四是案例研究。包括对各种案例的搜集及其理论分析。
课题研究绝非易事,正因为具有挑战性,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因此是一个极高的平台和极好的机会。老师们要勇敢点,迎接挑战,也许这是你们取得新进展的重要一步。当然,也建议你们把握好以下几点:确立为儿童而研究的理念与宗旨,一切课题研究都是为了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了儿童有个幸福的童年;确立探索教育规律的勇气和信心,在研究中我们要走在规律之中,成为规律的发现者和践行者;确立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为重点,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为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新评价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也让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一个新境界。

老师们,努力吧!研究型的实践家正在又一次向我们发出呼唤,以研究的方式做教育,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研究型的实践家,以研究反哺教育教学,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儿童的生命更丰盈、更美好。
文章来源:守望新课程、 《教育家》、守望新教育。作者:成尚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
成尚荣:课程改革新阶段,几个概念的厘清与意义的澄明
朱永新:彰显生命的高度——新教育实验理论及教师成长之道

如何成为教师中的“首席”

——成尚荣谈“名师的追求与成长”

本报记者|夏应霞

来源|《教育导报》


小学老师可以成为“大先生”
“李吉林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但是,她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追求,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成为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她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成尚荣从回忆导师兼同事李吉林的事迹开始了讲座。
李吉林去世以后,一位雕塑家为她塑像,把她的照片摆在工作室的四周,每天观察。有一天,雕塑家对李吉林的女儿说:“我找到了!你妈妈的眼睛是非常干净的。”“眼睛干净意味着心灵的干净,是心灵的高尚、心灵的纯洁。各位老师,作为一个好教师、好干部,首先要让自己心灵高尚起来。心灵干净、崇高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创新干部,才能成为真正的首席教师。”成尚荣叮嘱道。
关于“大先生”的三个认识
“‘大先生’的使命要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认识一:“大先生”是对教师称呼的尊重。
认识二:“大先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
认识三:“大先生”是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性命题。
认知“大先生”的六个视角
“什么是大先生呢?”成尚荣认为有不同的视角。
第一,人性的视角。“大先生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真正的人。做‘大先生’要从做人开始。”成尚荣说。比如,被称为“大先生”的杨绛。钱钟书用8个字描述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一生喜欢的两句话:“我是一滴水。”“我不够格。”她说:“我是一滴水,不过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泡。”“我不够格”说明她的谦虚。“浮躁、浮华、浮夸这‘三浮’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的敌人。”成尚荣告诫教师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贴近生活大地的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一个有生活烟火气的人,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很真实,是一个大写的人。这是我对大先生的第一个认识。”
第二,传统文化视角。成尚荣以《孟子》中“人皆有忍人之心”为例,他说,“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生出了人品的“四端”:仁、义、礼、智。与此同时,孟子还揭示了“大丈夫”的特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这些点明了“大先生”的人格价值观,并衍生了“大丈夫精神”。
第三,国之大者视角。成尚荣讲述了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钱穆等人的故事:“心怀国之大者才是大先生。在吴健雄母校,会看到她的墓志铭‘一位优秀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名教师、创新干部、首席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心怀,心怀国之大志,就是把国家放在心里。”
第四,知识分子视角。“有知识,就是知识分子吗?评价知识分子的根本标准是有没有社会责任感。”成尚荣说,知识分子是超越职业的,更是超越学科的。“我们是语文教师,但是要超越语文教师;我们是数学教师,但要超越数学教师,要心里装着全社会、全人类。知识分子要有批判精神,固然要解构一个事物,甚至要解构一个世界,但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还要用积极的态度建构一个世界。”
第五,儿童的视角。“‘大先生’应该是一个长大的儿童,是一个大型的儿童,是一个大儿童。”成尚荣背诵了陶行知为教育创造社写的《教师歌》。“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我们只有走进儿童心灵,才真正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
第六,专业智者的视角。“‘大先生’是专业的。老师要进行课程教学,要学会开发课程,还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是创新干部还是首席教师,你总得有自己一个学科。丢掉学科,就没有成长的基础。”成尚荣强调,教学是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做一个真正的、有影响力、优秀的学科教师,成为专业的智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席教师”。
“总之,成为大写的人、大丈夫精神的人、心怀国之大者、知识分子、儿童视角、专业的智者,这六个视角要整合起来,那就是要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要做大先生境界的人,我们先从做一个好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开始。”成尚荣总结道。
教育行动研究的三个特征:参与、改进、系统而公开
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教育行动研究述评
学校怎样做教研才有效?
杨九诠:中国教研体系的定位与定性
读懂教研:教师成长的云梯——让教师走上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