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热,展览越多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资讯
专题
海外
业界
更多
关键词:八月 摄影展 推荐
摄影离不开交流,观看摄影展是一个学习摄影的好途径。我们精选了北京、上海、郑州、连州、东莞、曼谷、纽约、芝加哥、伦敦、柏林等地近期值得关注的19个摄影展。
地点: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
快乐时光 覃敏中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2018第八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正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展出。本届农民大展总来稿31849张,其中主单元单幅类17095张,主单元组照类11218张,手机摄影单元3536张。最终选出120余位作者的150幅作品参与展览。在展览开幕当天,第八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研讨会于中华世纪坛举行,本届农展评委和入选作者就如何用摄影手段有效反映农村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将当代摄影的发展趋势与新农村摄影相结合等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展望农民摄影题材的新未来。
本届农民摄影大展在延续往届的特点之上有所创新,设置了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题的主单元,同时延续了手机单元的征稿传统,倡导农民朋友关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改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创新创业等现象,用镜头记录新农村建设进程。展览还特别关注农村中的新貌、农业中的新业和农民中的新人。
地点: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公共|私人空间(首尔、北京、东京),2014 安东尼·蒙塔达斯
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蒙塔达斯的展览《亚洲礼仪:中国、日本、韩国》,旨在探究私人与公共礼仪影响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式。展览也并不意图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三个国家或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仅仅呈现分析视角。它关注的不仅是相似性与差异性,亦是冲突与合作的潜力。
蒙塔达斯认为“礼仪”生成了一系列规则,它们在私人礼节与公共行为中施加了同等的影响力。“习俗、规则和礼仪涵盖了以不同的方式试图控制或行使权力的各种过程。”他作为外部观察者深入三个国家,以此为前提展开自己的研究,探索关于“礼仪”这一概念被应用于文化、政治、教育、社会、公共与私人空间、经济、宗教等领域时的问题。作为一名艺术家,蒙塔达斯的分析采用了录像、装置、纪录片、档案等形式,也是他在过去几十年来持续探索的一系列领域。
地点:北京·泰吉轩画廊
“剧院”系列,1979 杉本博司
与时间对话,探索人类共同的记忆,让杉本博司创作的这些作品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展览遴选了杉本博司几个重要系列作品,包括早期的《剧院》、《海景》、《自然博物馆》,以及后来的《三十三间堂佛海》、《古物》等。在这些看似迥异的作品中,贯穿着杉本博司一直以来很重要的创作灵感源泉——即对“时间”的思考与探索。
1948年生于日本东京的杉本博司,1970年赴洛杉矶艺术学院学习摄影,1974年凭借《剧院》系列作品获得艺术领域著名的古根海姆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杉本博司在世界摄影艺术舞台声名鹊起,并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摄影师之一。
地点:北京·See+画廊
“无题”系列,2017 黄晓亮
有人说黄晓亮是造梦师,他喜欢拍摄影子、搜集与之相关的记忆,再通过不同的剪辑和拼接处理形成自己的影像——通过所描述的事物而形成的视觉描述,最终成为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作品。
正如新展“无寻”所展示的,黄晓亮的影像给人一种新的视觉风格,它们融合了“表现”、“重现”以及“消失”三种氛围。他的作品似乎在告诉我们,任何一张照片都能给观众带来一些特别的启示,这是那些手工制作的照片所永远无法企及的。一张照片就是一种媒介,或许通过主题对一个人记忆的激活,就能更好地传达所要描述的意象,而所有的描述都来源于完整的表现过程。【相关阅读:《中国摄影》专访黄晓亮】
地点:北京·映艺术中心/映画廊
想象身份,“大学社会”系列,2014-2018 杨文彬
2017年3月,20岁的杨文彬凭借其进行中的拍摄项目《大学社会》获得首届“映·纪实影像奖”大奖,奖金人民币20万元用于资助其未来的项目创作。2018年夏天,杨文彬结束了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业,进行了四年的《大学社会》也随之完成。此次展览是《大学社会》项目完成后的首次公开展示,将展出摄影作品60余幅、打码处理后的学生组织文件若干,以及录音、视频等媒介的作品。
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
极光裙摆,特罗姆瑟,2015 叶梓颐
人类对璀璨星空探索从未停止过,星空摄影家叶梓颐及画家郑超是依附于人们对星空的认知及天文学、宇宙学的发展,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实施起来的可行性及理论基础,同时也从艺术的领域对星空进行探索从而在创作。郑超以绘画及绘画灯光装置、叶梓颐以摄影及多媒体分别呈现了各自对星空的独到见解,他们这次合作也为彼此今后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地点:上海·上海群众艺术馆
被荒草覆盖的共享单车,上海,2017 赖鑫琳
“日常照度”摄影展由白渺、朱一南策划,展示了5位“拾城”摄影师——浦峰、原丽阳、周馨、赖鑫琳和朱骏对于周遭日常生活不同的感受、观察与思考。作为中国首个城市纪实摄影师联盟,“拾城”由数十个媒体摄影师、自由摄影师、商业摄影师、图片编辑和志愿者组成。
光照强度是一个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简称照度,用于指示光照的强弱和物体表面被照明程度的量。每个摄影者都像是感光元件一样,接受着日常生活在其身心之上投射的“光亮”,并通过自己的眼、心和镜头,将这种投射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日常生活之于摄影者的“照度”。摄影者因这种“照度”的不同,其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关照也会迥异;不同的人生状态和境遇,摄影者对生活的“照度”也会不同。
地点:上海·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
1936年《生活》杂志的创刊为一种新的图片使用和观看方式提供了舞台,那就是摄影专题。它主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叙事,影响深远,以至于时至今日,照片成了传达表述各种场景和事件的关键性工具。《东行记》 展览呈现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专题和纪实摄影师典范——布莱恩·布瑞克(Brian Brake,1927-1988)和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1950-)的作品。布瑞克和二十年后的麦凯瑞以摄影见证时事,用图片讲述故事,成为了声名远播的视觉叙事者。
展览同时以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两位大师的作品,向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亚洲“异域情调”的好奇和着迷抛出疑问。今日重读这些照片,我们能揭示什么更深层的意义?
孙鹏:森林
时间:2018.8.11-9.10地点:河南郑州·全视影像画廊
“森林”系列,2016-2018 孙鹏
“森林”系列是孙鹏2016-2018年间完成的专题,使用火棉胶湿版摄影术以及11×14英寸大画幅座机在原始森林现场创作完成。作品的呈现使用珂罗版印刷于英国WATERFORD 638g/㎡手工水彩纸上,具有丰富的细节与层次。手工着墨修版,每幅都略有不同,全系共20幅。此次展览是作品首次完整的展示,作品的实质,是手工得到并绘涂的虚构超现实空间。
文献叙事与个人史
2018连州摄影博物馆夏展
时间:2018.7.28-11.4地点:广东连州·连州摄影博物馆
4位参展艺术家包括中国艺术家黎朗、唐景锋、法国艺术家柯特妮·罗伊(Kourtney Roy)和伊朗艺术家阿里·赞加利(Ali Zanjani)。展览由照片、幻灯、装置、声音、录像等不同媒介组合而成,艺术家在日常空间和历史影像中进行身份探索,寻求过去与现实的对话。
获得今年阿尔勒摄影节“专家见面会”奖项的香港艺术家唐景锋带来了关于家庭历史、移民与文化身份的作品《女皇、主席与我》。成长于不同文化中的唐景锋实施了一次对家庭历史的追溯,通过展示新老照片和文字,将对家族往事的追忆与香港的历史联系起来。黎朗的《一九七四》由循环播放的390张幻灯片,回忆发生在1974年4次事件的画外音,对1974年大事的梳理以及直接在墙上对记忆文本的书写构成。他在带有中国1970年代室内公共空间特色的深绿色墙裙的空间中,重构了对自己记忆元年的想象。以摆拍和探索性别身份见长的艺术家柯特妮·罗伊在《自斟自饮》(I Drink)项目中同时担任了摄影师、演员和导演,作品引发了以下问题:这些图像有何意图?是否是一次浅显的扮演,一个诡计,或一场精心呈现的演出,以揭示摄影与虚构之间的关系?伊朗艺术家阿里·赞加尼的《无人祈祷》(Without Prostration)取材自伊朗革命前的电视节目胶卷,每一幅被截取的作品都表达了传统规则中对行为规范的精确性和仪式感的敬意。
“中国风景40年”长安摄影周精品展
时间:2018.8.18-8.24地点:广东东莞·长安图书馆
如何评价40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的中国风景摄影,是一个精彩又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梳理中国摄影史上独特的摄影现象,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由那日松策展的“China Sights - 40 Years主题展”分为8个篇章,包括了中国风光摄影大师陈复礼在内的80多人参展,旨在梳理中国风景摄影40年来的发展、兴起、争议、演变的过程。当代中国风景摄影已经有了一些多元的走向——从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的角度延伸风景摄影的视角,从哲学、心理学与禅宗的内省回归自然,将风景摄影转化成当代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使风景摄影成为探索世界、讨论问题的媒介。
第二届曼谷国际摄影三年展
时间:2018.7.5-9.9地点:泰国曼谷·曼谷文化艺术中心等
此次三年展以曼谷文化艺术中心为主展场,曼谷市内28家画廊作为合作机构同时举办展览。展览一定程度呈现了当下东南亚摄影的面貌,也尝试打开一个新的国际窗口:如今东南亚的摄影环境中,在印度尼西亚艺术市场的崛起以及菲律宾后发制人的背景下,泰国的摄影艺术活跃程度越来越高,曼谷算得上东南亚摄影之于世界最好的展示窗口之一。
主展场的参展摄影作品考察了摄影如何进行当代叙事,如何参与批判等问题,一些作品显现出乐观的氛围,或是探讨爱情,另一些作品严肃地直面贫困、民族冲突和曾被隐藏于历史中的细碎过往。摄影师汤姆·雅各比(Tom Jacobi)、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詹姆斯·纳切威(James Nachtwey)以及塞巴斯蒂安·科普兰(Sebastian Copeland)的作品则直击世界共同关心的环境变化问题。
不同画廊也有各自的主题。例如,加德满都画廊将展览主题定为“不可忘记的历史”,One Project画廊里展出了泰国新锐摄影师那拉法特·萨卡颂萨普(Naraphat Sakarthornsap)最新的以花喻人的作品。曼谷规模最大的画廊素巴守克艺术中心(Subhashok The Arts Centre)则展出了2017·Top20中国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杨达的作品《东时区》。(杨达)
地点: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
《多元、认同、她》(Multiply, Identify, Her)展出了一系列女性艺术家1990年代至今创作的摄影、视频及电影等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格塔·布拉蒂斯库(Geta Brătescu)、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兹(Christina Fernandez)、巴巴拉·汉默(Barbara Hammer)、罗尼·霍恩(Roni Horn)、吉娜·奥斯特洛赫(Gina Osterloh)、桑德拉·佩里(Sondra Perry)、斯蒂芬妮·丁金斯(Stephanie Dinkins)、洛娜·辛普森(Lorna Simpson)、迈克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瓦格西·穆图(Wangechi Mutu)等。她们或借助计算机模拟和数字技术,制作或者“克隆”出重复、变形的自我,或是将既有肖像的不同部分进行重组与拼接,创作出新的作品。这些作品涉及的议题涵盖个人身份的多重性、女性主义艺术、人工智能、未来科技等。
地点:美国纽约·纽约城市博物馆
歌舞女郎罗斯玛丽·威廉姆斯,1949 斯坦利·库布里克
“借助另一支镜头:斯坦利·库布里克摄影展”(Through a Different Lens: Stanley Kubrick Photographs)展出美国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早年为美国《展望》(Look)杂志拍摄一百来张摄影作品,呈现了这位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在事业起步阶段的摄影实践。纽约城市博物馆收藏了数量可观的《展望》杂志档案资料,其中就包括库布里克拍摄的129张摄影作品和1.2万多张摄影底片。
1945年,17岁的库布里克开始在《展望》担任新闻摄影记者,他的照片记录了人们在纽约街头、夜店的行迹,以及体育活动,捕捉了日常生活中易为人忽略的场景,表现出这位年轻摄影师将复杂的情绪融入画面的老练手法。后来的库布里克成为了电影导演,同时涉猎电影制片、剪辑、摄影、音效等工作。他的电影作品多次提名并获得全球重要电影奖项,《斯巴达克斯》(1960)获金球奖最佳戏剧类影片,《2001太空漫游》(1968)获第2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奖。1997年,库布里克获得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地点: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
(China Institute Gallery)
黄山A124:十八罗汉和仙女峰,2004 汪芜生
此次展览是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2015年迁址曼哈顿下城后的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由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海蔚蓝、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系名誉教授谢柏轲(Jerome Silbergeld)及摄影评论家江融共同策划。
展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山仰止”用图文介绍了中国名山的地理、历史、传说和文化,图像部分包括摄影家侯贺良、李学亮、康松柏、康梁、李大光、林茂招、卢浩、张安鲁、小超、闫实、王静、张家瑄、张华洁、郑从礼的作品。
第二部分“山水清音”以摄影家汪芜生的黄山“山水摄影”作品为例,探讨了中国的山水画美学理念及其对当代摄影的影响。
第三部分“新山水摄影”呈现了中国当代摄影家自1999年以来借用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和元素创作出的一批作品,这些作品乍看起来像文人画,但它们具有一个新面向,即直接或间接地表明这些艺术家对他们所生活环境的关切,其中包括洪磊、姚璐、杨泳梁、邵文欢、曾翰、颜长江、肖萱安、林然、塔可、卢彦鹏、高辉、封岩的作品。(江融)
地点:美国芝加哥·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
内心才重要,2016 瑞秋·麦克林
“我在互联网上长大”(I Was Raised on the Internet)以“千禧一代”同互联网发展之间的交集作为切入点,通过活跃在这一议题上的艺术家超过100件的作品,向观众们呈现了这些活跃的艺术创作者与互联网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他们对于由网络文化延伸出的相关且紧迫的议题的探讨。展品包括装置、录像、直播、VR互动装置,以及受到互联网启发而创作的、建立在摄影、绘画、雕塑等相对传统媒介基础上的作品。展览在面向公众开放的同时,也开放了线上展览部分。
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看着我”(Look at Me)、“触摸我”(Touch Me)、“控制我”(Control Me)、“和我玩”(Play with Me)以及“出卖我”(Sell Me Out)。这些主题点出了此次展览对于“我”这个第一人称代词的关注:自恋,自我为中心以及身份的构建,对自我的经营、分享及消费,个体如此这般的存在状态证明了从‘我’的角度进行策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地点: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Tate Modern)
“光之形:100年来的摄影与抽象艺术”(Shape of Light: 100 Years of Photography and Abstract Art)展出的300余件艺术作品,涵盖了100多位艺术家与摄影师,这些作品至1910年代绵延至今,呈现了作为艺术的摄影与抽象艺术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的成果,从20世纪初的摄影实验,到超现实主义,再到如今依托数字技术的创作,摄影艺术与抽象艺术在100年里不断对话。泰特美术馆认为,此次是在英国范围内首次以展览的形式梳理二者的关联。
展览中既有斯蒂格里茨、爱德华·韦斯顿等人的经典作品,也有杰克逊·波洛克、芭芭拉·卡斯滕(Barbara Kasten)、托马斯·鲁夫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安东尼·凯恩斯(Antony Cairns)、玛雅·罗沙特(Maya Rochat)和横田大辅等艺术家还为本次展览专门进行了创作。
地点:英国伦敦‧伦敦博物馆
(Museum of London)
透过模糊的玻璃,2014 尼克·图尔平
“伦敦的夜”(London Nights)展出了阿尔文·兰登·科伯恩、比尔·布兰特、尼克·图尔平(Nick Turpin)、鲁特·布里斯·卢森博格(Rut Blees Luxemburg)、蒂什·玛莎(Tish Murtha)等60名摄影师拍摄的超过200件摄影作品,这些照片包含了肖像、纪实摄影、概念摄影,一些电影亦被收录进了此次展览。
这些摄影作品记录了身处伦敦都市的人们在日落后的工作、休息与娱乐的情形,从社会学、历史学和艺术的角度呈现了19世纪晚期至今伦敦夜晚的多样景致。
地点:德国柏林‧C/O柏林基金会
(C/O Berlin Foundation)
展览展出了一批包括安迪·沃霍尔、理查德·汉密尔顿、丹尼斯·霍珀、盖·伯丁等欧美艺术家拍摄、制作的宝丽来照片,回顾了这一摄影技术对20世纪下半叶视觉艺术发展的影响。
80多年前,物理学家埃德温·赫伯特·兰德(Edwin Herbert Land)在美国波士顿创办了宝丽来公司(Polaroid),该品牌的知名度迅速传播,在一些圈子里甚至达到了令人崇拜的地位。尽管该公司在2009年破产,但这一在许多人心中无可替代的摄影品牌最近还是以“不可能的项目”(the Impossible Project)的名义回归了。宝丽来对重要时刻即拍即存的功能,给人快乐的触觉质感,及其承载的怀旧与新潮共存的趣味,仍对年轻一代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另外,当下许多艺术家都在运用宝丽来进行艺术实验,宝丽来公司亦顺势推出“艺术家支持项目”,通过艺术家的反馈来改进产品设计。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