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奖项,要信自己 | 刘铮对摄影的10点思考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的首期中国摄影工作坊,于3月28-31日在新落成的中国摄影画廊举办。本次工作坊是中国摄影图书榜系列活动,由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家、第三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委刘铮担任导师,10名学员来自天津、苏州、杭州、郑州、哈尔滨等地,包括“00后”到“60后”的各年龄段摄影人。
导师刘铮在首期中国摄影工作坊上授课
工作坊期间,刘铮围绕“文献、出版与当代摄影”,系统梳理了摄影与摄影书史、文献与当代摄影等方面知识,分享了自己多年来从事艺术创作、摄影书编辑及出版印刷的实践经验与思考,并指导学员编辑自己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学员李鹰、金贵林的作品获刘铮邀请将参与4月底举办的“艺术北京”博览会。
刘铮为学员董良等点评、挑选作品,传授摄影书编辑心得。
学员陈少安向刘铮与其他学员介绍自己的作品。
除了课堂学习,学员们还赴国内著名印刷企业雅昌集团实地观摩,现场体验摄影画册印制流程,并且每人获得一册免费的定制版个人作品集。此外,在专门举办的交流会上,《中国摄影》杂志编辑与学员们互动,对学员作品给予点评与建议。
工作坊期间,学员们在刘铮引领下,赴雅昌学习参观。
以下是本次工作坊的部分干货:
为什么做艺术?
为什么做艺术?因为我们热爱艺术,它能抚慰心灵、填充孤独。艺术是不计得失,忠诚于你的感觉,自豪于你的敏感,这样才能触到艺术命脉。
人人标榜摄影的年代,真正的摄影越来越远
近年来,摄影艺术节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摄影的发展,而移动互联网、数码产品的发展则导致摄影主体发生了震荡和改变——娱乐摄影成为主角,相对而言,少数人的摄影与文化有关,与心灵有关。在人人标榜摄影的年代,真正的摄影却越来越远。
工作坊期间,摄影评论家、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委李媚分享自己关于摄影与摄影书的思考。
为什么要做一本摄影书?
书到底是什么?书籍是并列于人类文明的另一个线索,书籍也是文明的密码。做摄影书是要将作品为人们所认识,为了有些东西消失以后能被人们所看到。
摄影书作为当今摄影行业的重要环节,其发展历史与制作流程对于绝大多数的摄影者来说,更缺乏完整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别相信奖项,要相信自己
只要认真做自己,就是最大成功。对待摄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要对摄影有基本的认识。然后才是思考我们通过摄影可以做些什么?摄影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摄影的本质特性是记录。现在从事摄影的人不少,但很多专业摄影人都找不准自己的创作方向,从这个层面而言,新文献摄影就是帮助摄影人拍摄有意义照片的一条路。
把文献作为摄影创作语言
这四年来,我一直在推行做新文献摄影。新文献摄影,已经超越了文献摄影本身,是把文献作为创作语言。同时,文献通过摄影映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比如中国本土摄影家邹盛武所拍摄并成书的《凝望西山》《永定长流》,他就是在围绕摄影本体语言进行文献式拍摄,并以罗伯特·亚当斯的新地形学为美学基础。
工作坊期间,《永定长流》《凝视西山》作者邹盛武应刘铮之邀来到课堂,介绍自己摄影创作及做书的经验。
《永定长流》《凝视西山》(门头沟西山永定河人文地理图像志,2册)版式
第三届中国摄影图书榜(2018) 年度摄影集
自从有了摄影,人们关心着两大话题:人和环境。相对而言,艺术摄影是少数人的事,记录历史、记录社会是多数摄影人应该做的事。不要把记录类摄影看低,只是分工不同。
在“没意义”里寻找意义
文献源于地理和历史,需要很多的知识储备。我自认做不了文献,我的新文献摄影是以文献的理由去拍摄。我们其实生活在历史里,从这点而言,文献是给自己和未来的人去看,从而了解我们在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影像的意义也在于此。不仅是新文献摄影,我的一切生活都围绕这一逻辑——一切都是在“没意义”里寻找意义,这是我自己平时的生活理念和动因。
《中国摄影》编辑与学员们交流,图为学员颜劲松介绍自己的作品。
摄影应为更多的人提供观看的可能性
为什么像沃克·埃文斯能够成为大师里的大师?因为他们影像的宽容性给了人们深入观看的机会,以情绪为线索,跳出“小我”,做大叙事。文献不是冰冷的词,是摄影得天独厚的功能,有着非常多的力量和潜力去发挥。当然,这需要我们具备美学基础,需要学习摄影史并从中得到借鉴。另一方面,摄影要有其独立于其他艺术的本体语言,这要求摄影人对本体语言要掌握、认识并熟练运用。
摄影书可以是你喜欢的任何样子
每幅图片到底该放在哪个地方,往往相信直觉,但这份“直觉”背后是经验教训,来自无数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案例。直觉非常重要,不仅是美学观看,还有对叙事的理解和节奏把握,以及对图片传播的理解。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张兰坡》版式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陈灿荣》版式
选自“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系列,刘铮主编
第一届中国摄影图书榜(2016) 年度摄影图录
编摄影书,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
图片比文字更宽广,可以更好地把人带入更广阔空间。摄影作品包含隐喻的特性,看到图片可以想到可能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隐喻。因此,通过阅读摄影书,可以读到作者的逻辑。编摄影书是非常综合的事情,但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优先考虑的应该是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满足别人。
摄影书是艺术审美的试金石
想要做好一本摄影书,既要系统学习世界摄影书发展历程、了解古典工艺的美学价值,还要出版与印刷等相关专业知识。具体而言,例如样书图片进入印刷厂之后的首要难题——调图,书籍纸张的选择,护封与勒口,书腰、书脊、书背、环衬,印刷的各个阶段,印后工艺等等。
首期中国摄影工作坊结业仪式上,导师、学员及《中国摄影》工作人员合影。
刘铮:《中国摄影》杂志首期工作坊就把摄影书作为切入点是很有意义的,参与的学员通过学习无论从艺术眼光和对摄影书籍的具体实操技巧上都有了相应的提高。总的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次参与的学员年龄从18岁到近60岁,年龄跨度大而且对摄影的了解和掌握能力也很不一样,但是通过量体裁衣,有针对地辅导和把脉,基本对他们今后的摄影实践提供了相应帮助。一期工作坊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这样的课程可以常态化,同时再加入一些手工书的制作学习,那么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中国摄影书的品位和质量必然会有改观!
颜劲松(作品多次入选国展、国际影展):工作坊期间,刘铮老师认真观看了我拍摄的藏地系列长卷作品,并对我的作品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和探讨。他指出,拍摄藏族题材必须要深入了解藏文化,这是拍好藏族题材的基石;优秀的重大藏族题材照片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要不媚俗、突显美学价值,并在当代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献价值的背景下综合考量;身处观念艺术创造的时代,每个人都应有所拓展。
汪素(摄影写作者):刘铮老师梳理了当代摄影、摄影书的出版和印刷、摄影书的历史,让我们领略了摄影书和当代摄影的基本样貌和脉络走向。赴雅昌的实地参观,让我们见识了包括摄影书在内的书籍印刷装帧制作工艺流程。最可贵的是,刘铮老师的授课,不只是有关摄影书和当代摄影知识的输出,更贯穿着思想观念乃至价值观的传递——古今和中外的对比,摄影人应当承担的使命等话题,都振聋发聩。同学们的作品也让我不敢小觑,从最传统的到不可轻易解读的,几乎组成了一个当下摄影的生态系统缩影。
李雨函(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在校生):一直以来,自己的摄影之路都是闭门造车,只相信直觉和灵感。直到在这里结识了几位优秀而有趣的前辈,听了刘铮老师对摄影与出版独到的洞见,才发现摄影竟有如此多的可能。是他们告诉我,巨人的肩膀还足以支撑我们的野心,未来征途漫漫,也不可估量。希望像老师们所说,尽快找到方向,多读多看多思考,我将义无反顾。
沈倪筱(“00后”,高中在校生):作为一个摄影的爱好者也是初学者,我本就是以“尝试”的态度报名参加这次工作坊,然而每一天的课程无论是刘铮老师对于摄影书、摄影史的相关知识讲解,还是实地观摩雅昌的图书印制过程都令我感到耳目一新。最主要的是,我从刘铮老师和杂志编辑老师对我作品的点评中找到了对未来方向更深刻的认识与追求,这也是我在此之前最欠缺的方面。
潘杰(摄影爱好者,画家):四天的工作坊,刘铮老师以其丰沛的学养、清晰的逻辑、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我认识到摄影不仅仅是“自我”的表现,也需要表现“大我”,需要承担一部分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摄影史的梳理和对当代摄影作品的分析使我找到了自己的摄影坐标。今后,我会认真学习摄影史方面的知识及著名摄影师的作品,争取让我和我所张望的世界有更深刻的对话,拍摄出更有意义的作品。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进入杂志购买页面
☟
精彩文章回顾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