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教你如何学禅修:从一朵玫瑰,看见习性幻化网...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文/明美卓玛
摄影/摄影狮
第一次见到措尼仁波切,有一种邻家大哥哥的亲切,而仁波切诠释的佛法内容,就如同行、住、坐、卧般的自然而然,不像多数新接触佛法的朋友向我抱怨过的,总说佛法是多麽的让人难以理解。
课程进行约莫十多分钟,仁波切突然对大家说有一件事很抱歉,原来他一直把刚才举例用的手上的那朵花当成麦克风拿了好久,其实仁波切今天用的是耳挂式麦克风,可能因为前几天都是用手拿式麦克风上课,「肌肉是有记忆的」,残存的惯性使然,他竟下意识的把手上那朵花当成麦克风了。就这样,在进入四念住的主题之前,仁波切已经技巧的让大家明白:什麽叫「习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还有,佛法为什麽这麽强调正知正念的重要性了。
■身念住禅修:让念头掉回身体!
提到「四念住」,心裡自然浮现就是佛陀入涅槃前的嘱咐:「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不过仁波切并没有採用传统方式,先介绍「不淨观」、什麽是苦、无常的定义、无我,而是直接介绍如何安住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地方,四种禅修方法。
仁波切说学习四念住禅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学会觉知自己的身体以及外在所有的事物现象(外境)上,然后进入更细微的受念住(基本感受、情绪、心情)的禅修,然后心念住,它们一个比一个细微。
仁波切在身念住禅修的教导,提醒我们方法就是把觉知带回身体,「当下觉知到身体在这裡」,训练自己把正念放在自己的身体上,知道当下的状态,「让念头掉回你的身体!」
■受念住禅修:「超速」的心情,撞坏微细身?
仁波切说有一种基本的感受,它不是来自粗糙的身体感受、它不是情绪、它不是心情,但你还是有一种感受存在,那种基本的感受是什麽?大家可以想一想,试着体会一下,现在不知道没关係,当有一天你感受到时,或许就会想起措尼仁波切了。
仁波切以搬箱子为例,说明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状况,心理总想着:搬快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赶快搬完,但是到底要多快,心才会满意?这种身体与情绪速度的不一致,造成很多气不调的问题。这时解决的方法就是要看着我们的感受,觉知这个感受,让我们的感觉放轻鬆,动作可以快,但是情绪感受要是和缓的,否则会很容易犯下错误。重点就是要对感受保持正念,觉察到这样的状况,然后把正确的速度带进来,当速度正确的时候,微细身的感觉就会是好的。
■心念住禅修:单纯的看着念头
心念住是要觉知自己的念头,念头来来去去,不管是好念头、坏念头,就训练自己安住在念头上;当安住于某个念头时,可能又会跳出另外一个念头,这时就再安住在另外的那个念头上,渐渐的我们便不会有太多纷乱的想法了。仁波切要我们安在「知道」上,一般提起止的禅修时,是说要安住在某个东西上面,而心念住的禅修,就是要安住在「知道」上,让第六意识的认知发生,慢慢的透过「知道」,就可以产生明性,然后让心安住在这个「明性」的面相上,接着不管生起什麽样的念头,让它来、让它走,这就是心念住的禅修。
■法念住禅修:安住本质,就通向解脱
最后是法念住禅修,经过心念住的禅修,心不再那麽的焦躁不安,已经可以安住在明性之中,当心专注的安住在明性中时,就是一种三摩地的状态,如果一直保持在这样的状态,慢慢的就会发现一些空间,然后就会发现心的本质──空性。
当我们了解空性,再回来修持身、受、心、法时,就可以了解身、受、心的空性特质,了解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了悟空性可以脱离轮迴,而其它的正念修持则可以帮助我们让生命变得更好。
仁波切所介绍的身、受、心、法的禅修,是一种循序渐进、越来越微细的过程,从粗的色身,到感受,到心的明性,到空性;原来修持四念住,也是一种从觉知自己的身体开始,到觉知外境,觉知感受,到开展明性、空性的过程,谢谢措尼仁波切带给我们这麽精采又具启发性的一个下午。
感恩您的分享与转载,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相关推文:
关于情感关系和爱,我们应该觉知自己是如此依赖因和缘....【宗萨仁波切】
有些修行人会“着魔”——魔众最喜欢什么类型的人?【索达吉堪布】
很多女性,独立、善良,性格也好,但却找不到结婚的对象。仁波切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宗萨钦哲仁波切】
谈圆满次第的修行 — — 龙钦心髓四加行教授问答【宗萨钦哲仁波切】
『素食健康』|秋日,给餐桌加点“黄”!6种黄色食物让你营养「大丰收」
无人收银“1元午餐”, 千人排队, 收入不少反增, 甚有吃饭不收钱的“傻餐厅”,这些背后的故事感动无数人...
三种修习让我们远离人际交往中的纠葛 | 一行禅师《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