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亿+播放量!新华网客户端如何挖掘博物馆这座“金矿”?

传播君 网络传播杂志 2020-01-17

前不久,新华网客户端策划推出了《我见证·不能忘却的记忆》原创大型主题报道,创新性地以博物馆为载体,以微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走进全国多家博物馆,以光阴珍藏的历史文物为主角,细数新中国从萌芽到腾飞的伟大历程。该系列微纪录片是如何展现新中国辉煌壮丽成长经历的?又是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灵动起来的?传播君为你解读。




数据会说话


1.6亿+:系列微纪录片全网播放量超1.6亿


1700万:微博原创话题“我见证·我守护”累计阅读量达到1700万


100万+:系列微纪录片点赞数超100万次


40万:系列微纪录片留言评论数量达40万条


400+:超过400家网络平台对系列微纪录片进行转载


14:微博原创话题“我见证·我守护”连续14天登上微博公益话题榜


(统计时间:9月9日—9月27日)




1找准载体 展现时代记忆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要纪念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峥嵘岁月,见证那些不能忘却的历史,没有什么地方比博物馆更适合。《我见证·不能忘却的记忆》系列微纪录片创新性地运用博物馆作为载体,选取紧扣近代中国历史轨迹与时代节点的件件文物,规划出“前夜篇”“征程篇”“奋斗篇”“复兴篇”四大篇章,展现新中国波澜壮阔的成长史。


《我见证·不能忘却的记忆》之渡江!渡江!


每座博物馆都能展现共和国成长史的经典时刻,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都能触动人心,结合讲述人旁白解说,系列微纪录片将一段段历史娓娓道来。在文物选取方面,作品坚持“以小见大”的原则,以精心选取的文物视角透视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以感人肺腑的文物故事唤醒人们内心的共鸣,让受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激发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博物馆”这一特色鲜明的主题定位,使系列微纪录片在立意上区别于以往的主题报道。不仅创新了报道角度,也获得了所有馆方的高度配合。该系列微纪录片一共联动了全国13座博物馆,拍摄了35件文物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5件



具体案例


《星星之火》走进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期中,馆方为摄制组邀请到了一名特殊的讲述人王华文,他就是革命烈士王佐的曾孙,而片中讲述到了一件文物——一柄青龙剑,这正是当年王华文的曾祖父王佐担任红五军第五、第六纵队司令员时期所使用的佩剑。


具体案例


《见证胜利的邀请函》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一期,讲述了爱国将领苟吉堂将军受邀参加中国战区投降仪式的故事,片中展示了苟吉堂将军收到的一份邀请函。馆方特批将文物原件从保管柜中请出,允许摄制组近距离拍摄,也给了观众近距离观看珍贵文物细部特征的机会。




2全媒体形态 打出漂亮组合拳


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 “灵动”起来,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新华网客户端采用的是全媒体形态、组合拳出击。《我见证·不能忘却的记忆》系列是由1部主题先导片、13部微纪录片、5部明星打卡博物馆VLOG、1个#我见证·我守护#微博互动话题和1个新媒体专题构成,形成了全媒体产品矩阵。



先导片和“我守护”系列正能量传播官打卡博物馆VLOG,号召网民们走进博物馆、守护博物馆、传播正能量,既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也掀起了网民讨论、转发的热潮,带动了节目流量,增强了传播效果,与13部《我见证》系列微纪录片形成呼应,互为支撑。此外,新华网客户端还为该系列搭建了移动端新媒体专题,对该系列报道进行集纳展示。




9月9日,《我见证·不能忘却的记忆》系列微纪录片正式上线,除新华网平台外,系列产品在腾讯视频、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秒拍、斗鱼等12家平台进行首发。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央视网等400余家媒体均对本系列片进行了转载,报道形成了广泛的裂变传播效应。


新华网客户端还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我见证·我守护”话题,与明星和博物馆进行亲密互动,引发网民的热烈参与和讨论,自系列片发布之日起,该话题连续14天登上微博公益话题榜,累计阅读量达到1700万,评论量超过7万条。




全媒体产品矩阵全面覆盖网络媒体、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多渠道联合传播,新华网客户端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主题报道中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3深入一线  积极践行“四力”


为了这次主题报道,新华网客户端专门组成报道团队,分兵多路深入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江西、江苏、四川、黑龙江等地13座博物馆,进行了深度前采和实地拍摄,采集了大量鲜活的一手素材,在策划与录制过程中积极践行“四力”。本次微纪录片的拍摄任务锻炼了队伍,实现了多部门全流程通力配合,提高了团队凝聚力,积累了多地协同的工作经验。


 《我见证·不能忘却的记忆》之永远向前的火车头


具体案例


 《永远向前的火车头》这期微纪录片讲述了“毛泽东号”机车和机车组艰苦奋斗的故事,见证了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的燃情岁月。录制期间恰逢“毛泽东号”安全走行1100万公里,节目组为丰富前采素材,在“毛泽东号”创下安全走行纪录当天,播发了《安全走行1100万公里,“毛泽东号”为什么能?》的深度文章,只为抓准新闻线索和时机,及时发声,做有温度和有深度的新闻工作者。


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副馆长张建新在观看了“毛泽东号”微纪录片和系列报道后特意跟新华网客户端记者留言:“满满正能量,带领我们一起探寻、思考和回答‘我们是谁’的命题,让我们一起见证!”



爆 款 秀

创意无限,爆款不断!各家网媒谁与争锋?爆款作品来说话!《网络传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设“爆款秀”专栏,邀请各家网媒秀出爆款作品、拿出爆款数据、分享爆款经验。持续连载中,欢迎投稿!





相关链接盘一盘!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的两会“爆款”200000000+浏览量!新华社如何把“萌婶”变“网红”?如何运用AI打造两会“爆款”?这家媒体的操作可以借鉴!
1.15亿浏览量!新华网“看报告”又双叒叕刷屏的秘诀是?1.25亿播放量!央视网这个微视频,如何做到“满屏”创意?揭秘!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如何让一根“线”会说话?光明网两会报道用了什么“魔术棒”?变出这么多新花样
从“军装照”到“打电话”,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如何玩转H5?媒体如何“反套路”?来看华龙网的这波操作超燃!1900万+浏览量!光明网“爆款”动漫是怎样炼成的?
5“融”+5“跨”,这家地方媒体的两会操作值得学习!虚拟云演播、AI短视频……地方网站两会操作都这么炫了
126万+参与量的硬核科幻H5,是如何诞生的?20000000+点击,这家媒体讲故事的方式赞爆了!5000万+播放量,光明网这个短视频堪比“贺岁大片”!
370万+浏览量!这出古人“穿越剧”太有创意
5000万+播放量!“烧脑式”网红神曲这样炼成炫酷!这个国潮H5引爆海外社交平台100000000+访问量!新华网《五色之韵》创意“解码”1200万+播放量!打造快闪“爆款”,就靠这3招!新华社48小时“轻”制作,缘何产生2亿+“爆款”?如何用“网红歌曲”带火“网红城市”?青岛做法有一套!

1亿+微博话题“爆款”如何打造?6大关键词告诉你!

1亿+播放量!澎湃新闻如何用短视频打动网友?

2000万+“国庆爆款”如何打造?这家媒体有高招!12小时,130万+点击,这场直播背后有啥秘笈?




本文  来自传播君报道。

✿投稿  wangluocb@vip.sina.com

征订 《网络传播》杂志邮发代号:80-1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