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精选 | 肖远骑:这种教育,将是未来学校变革的主导趋势!
这是
校长派 第 22 篇 精选来稿 文章
投稿邮箱:
429673313@qq.com
注:全文长35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小编说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这将成为未来学校变革的主导趋势。”
从语文特级教师到教育局长、名校校长,再到如今退而不休,应邀赴任华夏幸福教育集团总顾问、总督学,跳出教育办教育的肖远骑,已然超脱教育之内的深度剖析,多了对跨界教育、未来教育的宏观视野。
作者简介:
肖远骑,系人大附中特级教师、教授,华夏幸福教育总顾问、督学,上海师大嘉善实验学校总校长。
人工
智能时代,如果学校、老师还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教今天的学生,无疑会被时代抛弃。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我们的教育怎么接受智能社会的挑战?当务之急,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设计未来的学校,开发未来的课程。
未来学校的模式形态
1
未来的学校,是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的开放学校。
未来学校,应紧跟当下社会慕课、微课程的浪潮,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让偏远山区的学生也能在网上找到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
尽管现在的优质课程资源还不够充足,但未来我们将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一门教材、任何一节课的优质课程资源。
优秀师资实现共享
在同步课堂和在线教育的冲击下,优秀师资实现共享。
今天人大附中的同步课堂已经开到了新疆、宁夏、贵州等西部地区的薄弱学校,而在线教育则让学生用极其低廉的价格在网上看到优秀教师的授课。
未来,独立的教师群体将会崛起,一大批“身怀绝技”、具有冒险精神、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教学的优秀教师会从公办学校走出来,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扩大教育供给,推动在线教育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学校将突破校园界限
未来学校将会成立更多的课程中心、学习中心、资源中心。
所有学校将会在更加开放的环境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O2O模式来办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享受社会上优秀的教育资源。
比如:
目前北京市教委面向初中生提供的“开放性科学实践课”,采用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线自主选课,然后再到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去上课。
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也能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手把手指导,实现了对传统科技教育的超越。
美国著名杂志《连线》主编凯文·凯利指出,“把最不可能共享的资源实现共享,这就是未来最大的机会”。尽管现在的教育资源共享看起来还是初级,但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互联网正在重构学校的教育功能。
未来,互联网将彻底打破学校封闭的办学体系,学校将变成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的“淘宝平台”。
作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未来的学校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
未来学校,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固定,随着课程的不同,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企业,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而学校本部则更多是提供学习环境、成长导师以及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最终,学校将突破校园的界限,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2
未来的学校,倡导以“人本位”基础教育。
2009年,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委员会在正式提出的“21世纪学习框架”中提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
包括“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和“生活和职业技能”。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也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总体来看,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教学结构的内在基础。
现在,已经有学校在这方面开展了富有想象力的实践探索。
比如:
北京十一学校开展的选课走班制,为全校4000多名学生创立了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岗位,供学生选择。
在这些课程中,除了少数的必修课外,其余大部分是选修课程,所有课程排入每周35课时的正式课表,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上课时段,真正做到自主选择,一人一张课程表;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通过课程整合,将学校原来的十二门课程整合为五门课程,施行跨学科教学,取消了统一的上下课铃声,取消了全校统一的大课间活动,让每个班级从听令行事变为自主安排。
教学也从“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半天学半天玩”,每天上午学习学科课程,下午全部是专题实践活动,包括体育活动、社团选修活动等,学习与活动相互融合。
这些来自一线的创新实践正在给传统教学结构带来冲击——
未来的教学将会打破固定的课时安排,跨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这将成为未来学校变革的主导趋势。
3
未来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模式。
今天,传统学校的组织形态优势正在退化,而劣势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尤其是标准统一、组织固化、运行机械以及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缺陷更是让学校教育饱受质疑。
“私人订制”课程计划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学校组织形态。
比如,由Face 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等人投资的Alt school,依赖信息技术深度参与,建立了有效的信息系统,快速响应了教师的教学需求,并通过反复跟踪、修正,获得了最高效的学校运行方式。
在这所学校,无论学生处于何种状态,他们都会得到一个定制的最适合他的课程计划,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满足个样化需求
Alt school采用混龄教学,模拟真实的社会生态,帮助孩子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同时,学校建立了理事会,采用扁平化的组织设计,充分考虑社会和家庭的合理诉求,让教师与学生、家长一起合作“策划”课程,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校打破固化的组织形态,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
打破现有的学制,加强不同学段之间衔接,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把学校经营成一个科研“大作坊”。
未来学校的课程整合
未来学校如何开发课程?未来学校如何教学?
我认为,未来学校的课程不是独立的,更多是整合的。在这种整合的课程体系上,教学应呈现以下特点:
教学倡导深度学习
这是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互联网之前的大学,教授站在讲台上对着所有人讲,而现在老师的角色变了,学生的学习媒介也变了;以前,老师是中心,现在更多的是让学生做展示;之前的课堂全是书,现在有大量的电子信息。
如果老师还按原来的教学方式传递信息,是没有人听的。
以前,所有的学生都记笔记,是因为怕丢掉知识点。现在则不同,因为,在这个时代,信息是共享的,学生自己可以上网查。
所以强调深度学习就意味着老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递信息,更要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特点,知识就是事实和程序,老师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和事实教给学生,灌到学生头脑里面。
所以,大家坚信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谁有更多的知识和程序,谁就有学问。但今天这句话要重新考虑,有知识就一定能发挥力量吗?
2
深度学习贵在整合信息
深度学习的方法一定是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数字化的运用。深度学习最典型的一个样本,就是美国式的翻转课堂。
未来的学校,实际上就是尽量利用信息的技术把低层的东西交给学生去自学,然后更多的是实践活动。
所以未来学校和传统的学校课堂不同,传统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下层,未来学校的则都在上层。
3
教育与技术的融合
在教育中,技术永远只是手段,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学校培养人要通过课程来实施。
而课程是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的,每个时代的课程基础不同。
但三种趋势将会对未来学校课程构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是数字传输,二是兴趣驱动,三是技能2.0。
未来,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将成为推动教育深层变革的主动力。
教师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测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征,评估学生的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推送方案,探索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从而因材施教、因能施教,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当人类社会全面迈入信息时代,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用。但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素质,将最终沉淀下来。
欢迎来稿!
现在的信息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为了凝聚更多惺惺相惜的“同路人”,推送精华教育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即日起,校长派将发起征稿活动。
如果您是校长,您可以分享:课堂教学模式、校长领导力、家校共育、教师管理、学校活动......
如果您是教师,您可以分享:教学心得、教育随笔、读书感悟、课堂管理.......
欢迎来稿,把您的“干货”分享给更多的一线教师和校长。
投稿邮箱
429673313@qq.com
小派说
如果您是校长,可以加小秘书的微信投稿哦~而且,我们创建了多个教学流派微信群,囊括近4000名全国中小学校长,您加了小秘书后,她会拉您进群呢!
微信加好友
长按二码微信加小秘书微信
【说明】因为社群的受众全部为中小学校长,所以加校长派小秘书微信的您,身份得是中小学校长哦!
往期精选来稿文章回顾
第一期
来稿精选 | 细节这粒沙落到美丽的清水湾,折射出的学校是何种模样
第二期
第三期
来稿精选 | “教师节”后的冷思考:感动背后,是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与坚守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来稿精选 | 这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教育界“民意”,2017年能解决吗?
第十期
来稿精选 | “学生不再单纯,教师也不再权威”的今天,如何做教师?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来稿精选 | 抢夺生源是耍流氓?上海西外外国语校长林敏博士这样回应....
第十三期
来稿精选 | 高考倒计时!一位齐鲁名校长执笔写下10句迎考箴言
第十四期
来稿精选 | 近40年教龄校长陈永平:同样是教师,为何会有卓越和普通之差?
第十五期
来稿精选 | 陈如平:一所学校,如何在大批新建中小学间脱颖而出?
第十六期
第十七期
来稿精选 | 将帮助无数高考生!人大附特级教师熬夜整理“16条考场顺口溜”
第十八期
第十九期
来稿精选 | 北京实验二小华应龙: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第二十期
来稿精选 | 老班主任谈心里话:面对学校量化评估,班主任何为?
第二十一期
|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