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的占有不是衡量男性的唯一标准 | 什么是广义男性气质文化?
作者 | 胡萝卜加梨
近期频频发生的恶性事件让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toxic masculinity)走进了公众视野。近日,随着山东大学的“学伴”事件日益发酵,很多人到山东大学的校园里拍照片、视频,侵犯了山东大学学生的隐私,更有甚者直接对学生进行侮辱。“三女陪一男留学生”的描述尚不可考,却在舆论中得以广泛传播。这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对男性的期待——通过占有女性来确定男性气质。在这种男性气质文化语境下,女性被他人掠夺,更像是对中国男性的侮辱,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美国心理学协会(APA)(2018)在《男孩及男人心理实践的指导方针》上写道,“尽管男性气质文化有所不同,主流社会仍对男性气质的认知有一些特定的标准,包括:反对女性气质,对事业成就的追求,对表现软弱的逃避,以及对冒险和暴力的向往。”
尽管美国和中国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也不乏共通点。
男人们可以回想一下,在童年,当有一些情绪表达或者想要追求特定喜好的时候,自己是否被别人用“做个男子汉”的说法限制过?
下面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走近男性气质文化,重新定义“男子汉气概”。
(图源:综艺《真正的男子汉》)
什么是男性气质文化(Masculinity)
Caroline Heldman博士在纪录片The mask you live in (2015)中谈到,男性气质并不是一个反应性的表现,而是对所有女性化的拒绝。
美国研究者R. W. Connell (2005) 则提出了四种男性气质文化,并分析它们的动态关系,包括霸权男性气质(hegemony),从属男性气质(subordination),男性气质文化的共谋(complicity),以及边缘化的男性气质文化(marginalization)。
霸权男性气质(hegemonic masculinity):可以定义为在父权社会下,体现男性主导地位和女性从属地位的性别规范。通常在社会中拥有权力的人,会呈现霸权男性气质。但也可能是小说或者电影中的人物,靠着文化上和制度上的有利地位而拥有更多的影响力。
(图源:美联社)
从属男性气质(subordinate masculinity): 在欧美社会中,相对于拥有主导地位的异性恋男性,同性恋男性的地位显然要低人一等。在“直男”眼中,同性恋等同于女性化的阴柔气质(femininity),所以他们取消了同性恋男性——也就是所谓“失去了父权社会重要特征”的男性——拥有霸权男性气质的资格。
男性气质文化的共谋(complicit masculinity): 事实上在社会中,能规范地符合所有霸权男性气质条件的男性只占少数。但大部分男性在男性霸权中获得的好处,远大于处在从属地位的女性。他们不需要为父权制度冲锋陷阵,但仍旧可以享受到男性霸权的优越性,同时在暗中支持着男性在社会上的支配地位,这部分人就是男性气质文化的共谋。
边缘化的男性气质(marginalization):以上三种都是只从性别的联系出发,而边缘化的男性气质将种族和阶级考虑了进来。在欧美社会中,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男性常常指代的是中产阶级以及上层阶级的白人男性。其他种族以及阶级的男性,因为没有获得占主导地位的男性的许可,处在社会的边缘位置,所以他们拥有的男性气质也随之边缘化了。
那么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与上述四种有什么关系呢?Connell分析了男性气质动态关系的四种定义,帮助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男性都拥有每一种男性气质,在这四种中间也分成了不同等级。
并不是所有男性气质都是有毒的。
O'Malley (2016)在The Good Men Project中是这样对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定义的:
“有毒的男子气质文化是对男子汉气概的一个专制而又狭隘的描述,它用暴力、性、地位和侵略性定义如何成为一个男子汉。它是文化上对男子汉气概的理想化,将情绪认为是软弱,将力量视为一切;用性和蛮行来衡量一个男人。
同时,‘女性化’的特点,不管是情绪上的脆弱,还是没有表现出高亢的性欲,被视作剥夺一个男人拥有‘男子汉’地位的象征。”
在文章开篇提到的“学伴”事件中,事件的起因是因为有人抓住了有毒的男性气质中“以性的方式对女性占有”的内涵,加之“陪留学生”这种字眼挑战了本民族的主导地位,几种含义交织到一起使得舆论发酵。然而在事件的发展中,部分民众并没有意识要和这种有毒的男性气质进行对抗。他们反而利用它对更弱势的一方——山东大学在校生——来展示出自己的所谓的“男性气质”。于是,很多人通过羞辱女学生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支配感。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的受害者。
如果说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对你来说还是过于抽象,我们不妨通过纪录片The mask you live in (2015) 来了解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是如何体现,又是如何伤害到社会中的个体的。
一、男孩为了成为男子汉而隐藏情绪表达
在纪录片中,几乎每一个被采访的男孩,都谈到了在他人面前隐藏自己的情绪。
(图源:美联社The mask you live in)
不管是悲伤还是愤怒,他们都不愿意在家人、朋友或是老师面前表现出来。很多人谈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困境,例如父母离婚、入狱或是过世,以及遭遇家庭暴力,而这些痛苦只有在与他们深入接触后才能了解。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将情感外露呢?因为在很小的时候,这些男孩就害怕在别人眼中成为一个弱者,害怕被认为是娘娘腔、胆小鬼。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他们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学会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形象。
也许不将悲伤的情感外露可以塑造出一个坚毅的形象,但也会给男性带来心理上的伤害。有的男性将他们的伤心和悲痛通过暴力和愤怒发泄出来,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抑郁成疾却无法诉说,最后以自杀结束了生命。
Salam(2019)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发现:
“监狱中男性远多于女性,他们的暴力犯罪率和成为暴力受害者的几率都比女性高。文化和社会中构建的男性气质与侵略性以及暴力的联系,使得男性承担更大的风险,包括面临学校纪律的惩戒,学业上的挑战和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滥用药物的更高风险。”
以上种种都是有害男性身心健康的,而男性缺乏情绪的表达也使他们缺少共情和表达脆弱的能力,从而会影响到他们与社会中其他个体的联结。
二、男孩为了迎合性别角色期待而选择爱好以及职业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对体育关注度很高的国家,体育活动在民众间也十分普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似乎形成一种现象,只有拥有很强的运动能力,玩转一项体育竞技项目,才被称之为男人。
实际上,运动能力和成为一个男子汉并没有绝对的相关关系。在运动场上奔跑的男孩们,也许他们热爱的不只是体育竞技,他们还对计算机科学、音乐、绘画、戏剧或是辩论有兴趣。可由于社会环境对体育竞技的过度强调,男孩们在成长过程中,似乎很难鼓起勇气去发展自己的其他爱好。
在中国,我们的教育不像美国那么强调男孩在体育竞技中的表现,不过仍旧存在认为男生擅长理科,女生擅长文科的刻板印象。不乏有男性为了满足社会或者父母的期望,逼迫自己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男人,却失去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追逐自己梦想的权利。
在女性主义的浪潮中,女孩被鼓励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忽视性别差异的偏见;同时,男孩也需要同等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免于因为社会角色期待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如果这个男孩喜欢文字,热爱音乐,对于艺术异常敏感,那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以“男生就是要学理科”、“学理科才有出路”这样的理由拒绝他们对梦想的追求。
图左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图右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任何性别都可以在任何领域有很高的成就
(图源:左《人民日报》,右《新华社》)
三、金钱和社会地位=衡量男孩是否是男子汉的标尺
另外一个关于男性气质文化的迷思,是将经济上的成功和作为男人的价值联系起来。
如果一个男孩将自己对男子汉气概的认知建立在拥有多少金钱和权力的基础上,那么代价就是失去生活中其他的意义。他们无止境地攀比,努力活着,却只获得了空虚。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也许会认为人生的意义只与他们挣得的年薪、买得起的房子、车子有关,从而会忽视作为一个“人”需要拥有的品德和特质,并将金钱和地位视为男性气质文化的一切——这无疑是霸权男性气质的体现:只有占领主导地位的人,拥有最多权力的人,才能被称为是“真男人”。实际上,正是社会中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限制了他们对于未来的选择。
父母和老师要怎么做?
以上三方面介绍了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是如何影响到男孩的成长,那么作为成年人,父母和老师需要从什么方面入手,赋予男孩更广义的男性气质呢?
社会对于男性的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男孩的情感表达发展,因此,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Kindlon & Thompson, 2000),父母需要有意训练男孩对于情绪的理解和表达,同时帮助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建立更健康的依恋类型。
Michael Reichart也持有相同的意见,父母在对男孩的教育中需要培养情绪意识(emotional awareness)(Beck,2019)。男孩常常把他们的情绪隐藏起来,因为知道父母也许会对流泪的自己感到失望。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父母需要加倍关注他们的情绪,有意识地去了解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没有表现出来并不代表无事发生。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以及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
Kindlon和Thompson (2000)更加详细地说明了如何培养读懂情绪的基本能力(emotional literacy)。首先,父母和孩子需要了解基本的情绪,分辨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例如什么是伤心、沮丧、失望、无力和愤怒。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情绪之后,父母和孩子才能够去解读更复杂、更深层次的情感。
这个过程不仅要求父母带领孩子分辨不同的情绪,还可以将话语、表情、肢体语言和所对应的情绪配对,最后学会理解产生这些情绪的来龙去脉。通过这样的学习,父母和孩子会认识到得失和悲伤的关系,挫折和愤怒的连结,以及当自尊被威胁时产生的害怕。
将谈论情绪普遍化,增加和孩子的沟通。作为成年人,父母和老师需要理解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发泄情绪和感到沮丧的需求。单一的压抑自己的感情,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通过了解情绪,解决引发它们的根本,才是有效掌控感情的方法。
当然,即使将情绪教育包含在家庭教育之中,也只能解决感情内敛这一个有毒的男性气质特征。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和孩子谈论什么是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对于男孩来说,直接地接收到关于有毒男性气质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思考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我们都已经被社会建构,即使是不良的社会规范,也被我们认作是常理。告诉男孩他们的价值以及男子汉气概不是简单地用性、暴力、金钱和地位来定义的,这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也能够鼓励男孩去追求更广义的男性气质。
对于女孩来说,学习男性气质的知识一是能够帮助她们预防受到有毒男子气质的伤害,二是避免她们作为“共谋”用刻板印象来定义什么是男性气质,甚至在成长的过程中监督男孩是否符合传统的男子汉定义。
女性主义的发展使得关于女性气质(femininity)的讨论广泛地展开了,相比之下,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还在发展中的男性气质的研究。Bell Hooks这么说过,“女性主义是所有人的女性主义(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以及“女性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性别歧视(feminism is anti-sexism)”。
追求男女平等不只是为女性争取权益,也是解放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束缚而挣扎的男性。
从今天开始,和您的孩子一起学习情绪教育,一起讨论男性气质文化吧!
作者说大四的最后一学期,我在开学前的一天决定要选一门叫做Boys to Men的课。这个决定让我有机会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女性主义,并且了解了这个社会中男性受到的优待和压迫。课上展开的关于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toxic masculinity)的讨论让我意识到,不仅女性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伤害,男性也是如此。
心理学部各实验室、课题组运营有一批不同方向的优质心理学科普公众号,在大学堂后台自定义菜单点击“分类精选”-“友情公号”可以查看。今后的每个周六,大学堂都会转载其中一篇与大家分享,祝大家晚安。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爱与生命”(sexuality_edu),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的对外交流平台。我们专注于儿童的全面性教育,致力于让所有父母、老师都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全面地认识性。
参考文献:
[1]APA (2018). Guidelines for Psychological Practice with Boys and Me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Beck, J. (2019). Raising Boys with a Broader Definition of Masculinity. The Atlantic.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hooks, b. (2000). 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 Passionate politics. Cambridge, MA: South End Press.
[3]Kindlon, D. J., Thompson, M., & Barker, T. (2000). 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4]Newsom, J. (Director). (2015). The Mask You Live In [Video file]. The Representation Project. Retrieved May 31, 2019, from Kanopy.
[5]O’Malley, H. (2016).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oxic masculinity and being a man. The Good Men Project.
[6]Salam, M. (2019). What Is Toxic Masculinity? New York Times.
作者 | 胡萝卜加梨
编辑 | 方世新 岳子璇 罗方丹 刘文利
来源 | 爱与生命
美编 | 959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爱与生命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