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电影 | 烂片可以少看,但这些书不能不读

2017-02-05 Dzolan 深焦DeepFocus


注:该题图为1969年石墙暴动


       作者 |Dzolan(西安)

       编辑 |尼侬叁(杭州)


 前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周昀老师。


周昀是谁?前理想国责编,做过约翰·伯格,也做过亚历山大·克鲁格,前不久从理想国离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合作了新的图书品牌,鹿书deerbook。


这当然要得益于,在深焦做着和电影图书相关的部分,有幸让我认识了包括周昀老师在内的大大小小,各类出版机构的编辑们。


对于出版,我是所知甚少的,向来也不习惯或是耻于以全然未知的状态,主动向编辑们问一些突兀冒失、过于简单的问题,实在是有些浪费别人的时间。虽然我确实有那么多的问题想要问他(她)们,也只能站在一旁,静静地保持观望,多少有些零零碎碎的发现,也由此产生了或惊异或敬仰或感动的感触。


或许是那句“如果一定要给给着虚幻的人生找到一个为之奉献的理想,好像只有做书才值得托付”,也可能是“无名的热情却一次又一次,死灰复燃”,和周昀老师的几次对话和了解,竟让我开始思考,从事着电影行业,却偏偏还要努力徘徊在书的边缘,是试图在电影和书之间达成一个“两全其美”的妥协吗?


可惜的是,哪怕将那些细碎却难以遗忘的感触一点点串连起来,对于经验尚浅的我来说,单想就这样硬生生地解决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过于勉强。当然,个人经验里,对于书的认知和记忆是要远远早于电影的。大概是因为,近些年来看电影多了,被黑暗之中的这块银幕摄取了过多注意力——它太耀眼,太容易让人痴迷并借此逃避。和书相生的记忆也似乎就是这样被消磨掉,被遗忘掉。思来想去,也只能得到这样一个少得可怜,连自己也不能完全信服的答案。


但以上这些,却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做这个图书专题的念头。在一步步完善深焦图书版块的初衷上,这个专题也应该被赋予新的期望,或者契合实际的责任,想让点开链接的读者对专题之中提到的书由了解产生兴趣,想要为专题之中的书提供尽可能多的露面机会等等。如果有人因为这个专题愿意买上几本书,那么这个专题的价值也就多了一分,书的价值也就实现了一分。


至于专题本身,在形式上,它是每月一期,每期选取本月前后新出版的电影类书籍来做内容,时间跨度在一到两个月,书的数量会维持在四本左右,当然不免有那个月新出版的书籍达不到四本,我也会选择一些往年出版电影图书,因为个人原因,理论类的图书不在重点之中,但也会将理论类图书列进目录。从内容上来说,它压根算不上书评,因为我确实还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对一本书评头论足,它顶多算得上打量基于书的内容完成的导读。


当然,随着专题的进行,内容和形式可能都会有改进。欢迎大家将自己的意见通过留言告知我们。



 新书

 资讯


2016/9


《伍迪艾伦谈话录》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12


《我心深处》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7/1


《愤世嫉俗:杨德昌和他的电影》

复旦大学出版社


《倒带在电影中的时光》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柯看电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十年细说从头》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拍电影》

南海出版公司


2017/2


《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

茶乌龙/中信出版集团


《新酷儿电影》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以上图书资讯以是否有现售为准



 新书

 导读



1

愤世嫉俗:杨德昌和他的电影


去年7月份,《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映25周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牯岭街》的文章,标题是:“牯岭帮”就是台湾影视圈!60位电影人的25年。包括杨导、詹宏志、鸿鸿、张震、台前幕后各类主创,甚至小到小马母亲、片场摄影师的演员在文中都有提及。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剧照


文中提到的这群人,有人就此打开仕途,在影视行业打拼的有板有眼,有人拍完《牯岭街》和电影再无瓜葛,也有人或被迫转行,或早已不在人世。让我极为震撼的是,这部筹备制作长达五年,大小角色多达上百人的作品,其人物命运的滚动似乎并没有随着影片的结束而停止。在银幕之外,他们的饰演者依旧在利用各自的生活图景去拼凑出一个真实到让人不敢相信的“牯岭街”。那么,是不是要等到“牯岭帮”最后一个饰演者的离去,它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

 

无论如何,这种模糊了银幕边界,现实和虚构混杂,所产生的难以辨别的命运感令我在惊异同时也为此深深着迷。也由此,我开始一次又一次期盼着在今年——杨德昌逝世十周年及诞辰六十周年,可以看到一系列“大动作”。

 

《愤世嫉俗:杨德昌和他的电影》内页


《愤世嫉俗:杨德昌和他的电影》最早满足了我的期望。本书于1月初面世,作者黄文杰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也是台湾新浪潮忠实的追随者。他坦言:“我有机会做电影书,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出侯孝贤、杨德昌有关的书。”作为国内第一本关于杨德昌的著作,他也在有意规避重复的研究角度,另辟新径。与以往以镜头语言、声画元素、叙事结构等技术、形式乃至审美层面为主导的杨德昌研究不同的是,本书综合运用了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类学科,对杨德昌创造观念和表达思想的一次集中探讨。这一点在绪论部分他已经重点谈到。

 

青年杨德昌


除了从不同学科入手,进行深入解读。在第一章里,作者从杨导祖父开始,到其父母、杨导儿时、逝去的这段历程做了详尽叙述。这极大的填补了我对这部分资料的空白。立足于杨导的生命史,也分析日后杨导作品中对于现代社会种种批判态度的来由。

 

吴念真


书中有一段大致是这样——与批判无关:杨导的电影多聚焦在中产阶级。他的父亲是中央印刷厂的厂长,在一些人看来;“儿时看杨德昌一家,宛如过着王子公主般的生活。”这种生活对吴念真而言:“比中产阶级还要高一倍。”因此对于杨导自认为他的电影“很生活”,吴念真表示怀疑,原因也许就在于,他们所体验和熟悉的,根本是两个世界。




2

“两种”伍迪·艾伦


去年下半年,国内先后出版了两本伍迪·艾伦的访谈录。《伍迪·艾伦谈话录》和《我心深处》。也恰好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密集观看伍迪·艾伦的电影。对于这两本书,在此我觉得可以围绕两位作者来展开一个对比。


《香蕉》海报


关于《谈话录》的作者埃里克·拉克斯的资料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一位撰稿人,也是《伍迪·艾伦传》的作者。1971年春他受《纽约时报》之托采访伍迪,此时伍迪的《香蕉》刚刚上映。有趣的是,虽然这篇采访稿最后被《时报》毙了,但却为埃里克赢得了一个,“只要你愿意,随时来我的剪辑室坐坐”的机会,也借此,埃里克开始了对伍迪长达38年的采访。


《英格丽·褒曼口述实录》


而《我心深处》的作者史提格·比约克曼的履历似乎更丰富一些。他写过《伯格曼论伯格曼》、《冯提尔论冯提尔》,拍过关于伯格曼的两部纪录片,在2015年的时候拍了《英格丽·褒曼口述实录》,并且在那部《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中担任了部分摄影工作。也正是因为这次拍摄,让他萌生了采访伍迪的想法,在1991年到2002年这期间,他也对伍迪进行了采访。


《我心深处》


显而易见的是,这两段采访有着11年的重合期。这也致使两本书在内容上(主要是关于电影的话题部分)多少有些重复。但因为采访时长、作者本人和编排等因素,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又是大相径庭的。也许是出于导演、影评人的身份,史提格的这本自始至终都是紧紧围绕着“伍迪电影”这一主题的。每一次采访也都是围绕伍迪近期的新作品而进行的,在书的编排上也维持了这种延时间线,以电影名称为名的访谈顺序。


相比《我心深处》,《谈话录》就显得比较自然随性。在漫长的采访过程中,他们的对话已经渐渐成为老友似的聊天,话题也早已超出了电影的范畴,它涵盖了伍迪生活的方方面面,伍迪对婚姻、生活、世界的种种看法和改变。《谈话录》也没有按照时间线来编排,埃里克将访谈内容按照问题涉及的层面重新分类,所以在读的时候你会发现,眼下你看的是2005年的采访,到了后面却跳到了更早的1988年。


《伍迪·艾伦谈话录》


除了书的内容,我还想从书的装桢上写点,《我心深处》的内封外封设计、文字排版都要优于《谈话录》的,尤其是文字排版看得出来是费了心思在做。作为一本比《我心深处》更广更全的书,《谈话录》奇怪的长宽比,缺乏诚意的封面和文字排版,实在是差强人意。

 

《我心深处》内封,又译《伍迪艾伦谈伍迪艾伦》?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文中两位作者都提到一个他们经常用来采访的场所,伍迪位于曼哈顿的电影中心的私人影院,设施简陋,一把宽扶手椅,一张沙发,有面墙的架子上放满了伍迪收藏的电影。


我时常在想,在11年的重合期里,两位采访者有没有在影院门口碰到过呢?也许有那么一次,伍迪刚接受完埃里克的采访,埃里克出门的时候恰好碰到走进来的史提格,在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们是否对这个自我评价为:“我是个严肃的人,一个严格自律的劳动者,我喜欢写作,喜欢文学,喜欢戏剧和电影……我清楚自己的人生不是一连串让人发笑的灾难——之所以搞笑是因为他们荒唐无稽,而我本人则要无趣得多”的男人,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悄悄耳语过彼此的看法?



3

新酷儿电影


1月31日是德里克·贾曼诞辰75周年。在《新酷儿电影》这本书中,作者B·卢比里奇用一篇名为《酷儿之王》的文章写了贾曼,关于贾曼的《爱德华二世》,她是这样评价的:“宫廷的尔虞我诈和备受唾弃地皇后复仇情节在贾曼的塑造下,演变成了酷儿欲望与异性恋谴责之间的战斗,正是因为贾曼将17世纪的艺术导向结合了‘狂怒’式的抗议游行,《爱德华二世》成功地将过去和现在进行融合,成果颇丰。”


《爱德华二世》剧照


包括贾曼在内,这本书记录了酷儿电影生命历程中整整一代酷儿艺术家、电影人和活动家,以及由他们和其作品引发的历史性,决定性的时刻。在讨论这些决定性时刻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为大家简要整理下新酷儿电影的历程。


石墙暴动


虽说新酷儿电影的正式命名是在1992年,但在此之前它已经有长达半个世纪的蛰伏期和萌芽期。以1969年的石墙暴动(1969年6月27日夜间,同性恋的标志人物朱迪·加兰举办葬礼,同性恋群体为了朱迪奋起反抗,由此宣告新时代的诞生)为节点,在此之前,“同性恋”电影在美国可以说根本不存在,只有一些零星的男女同性恋导演和只表达男同性恋的前卫电影。在欧洲,公开的同性恋电影人及其作品却在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人,这一时期最具生命力的电影是让热内的《情歌恋曲》。


《情歌恋曲》海报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的同性恋电影主要是一些纪录片和试验性作品,纽约成为同性恋电影坚实的阵地,电影、亚文化艺术和人物百花齐放。此时的欧洲同性恋电影依旧在发展,也凭借法斯宾德等电影人达到了巅峰时期。

 

上世纪80年代是让新酷儿电影成为可能的时期。对于艾滋病的广泛关注诞生了包括男同志身体健康组织在内的各类同性恋组织和运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以总统里根及其新保守派在大肆宣扬艾滋病是上帝对同性恋的惩罚。在同性恋群体和政府的斗争中,摄像机和有线电视的出现,致使电影和录像作品成为“酷儿群体”发声的有利武器。1989年,酷儿电影在纽约的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公众发声。


步入90年代,“酷儿”概念开始浮出水面,1992年,B·卢比·里奇在一篇文章中命名了新酷儿电影,《村声》和《视与声》等印刷物展现了强大的力量。1992—1997年新酷儿电影势如破竹般的呈现,一些质量上乘的同志电影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毒药》导演:托德海因斯


说回那些具有历史性,决定性的时刻,它属于在国会山上引起巨大轰动的《毒药》(1991);属于“她们的电影成了一枚自制燃烧弹,像新娘的捧花一样,扔像人群。”的女同电影《钓鱼去》(1994);属于乔纳森·考伊特“让人回想起新酷儿电影兴旺的日子”的《诅咒》(2003);属于太多太多的酷儿电影。理所当然的,它更属于《铁丝网之吻》座谈会上以贾曼为首的那群人;属于新拉美电影时代的奥图罗·利普斯坦和杰米·亨伯托·赫莫西洛;属于旧金山市长丹·怀特和公开出柜的同性恋城市主管乔治·米尔克被刺杀的那一天,1978年11月27日。和由此诞生的里程碑式的《哈维·米尔克时代》(1984)和《米尔克》(2008)。


哈维·米尔克(左)


然而,对这些历史瞬间是否应该一直维持盲目式的自恋和狂欢?本书作者除了抱有“发现业内新声音和新方向时的兴奋”,也在以“作为一个学者对新作品的严谨审视和剖析”去看待它们。

 

1999年,由主流电影公司发行的《男孩别哭》好评不断,获得了包括小金人在内的多个奖项,甚至被评为1999年的第一酷儿电影。而《男孩别哭》仅仅是上世纪90年代晚期酷儿电影热潮的现象之一,这一时期,酷儿观众、酷儿分销商和酷儿影院层出不穷,有多达一百多个电影节以同性恋或酷儿为主题。对此B·卢比·里奇抛出了一个问题:比谁更酷儿?


《男孩别哭》剧照


她冷静地指出:在这股热潮中,身份认同和政治因素被抛弃,爱情、出柜和群星云集的浪漫故事迅速增多,都在以传统的戏剧手法表现。创意和早期作品中强烈的社会同理心消失了,这股热潮和其电影作品开始沦落为针对某一特殊消费群体的量产产品。以至于《男孩别哭》被作者否认为新酷儿电影,这样的质疑和反思也出现在《断背山》(2005)和《米尔克》(2008)身上。


《断背山》海报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它带给我的触动一次高于一次——不是那种稍纵即逝的猎奇和新鲜感。在写这稿的时候,我无数次的停下来,在房间来回走动,或走出房门看看,喝口水继续写。原因在于,从书中所述的那段历史中察觉到的兴奋、震撼和崇敬感,在我的指尖和随之敲出的每一个字都变得那么难以承受,它似乎在这一秒钟就要把将我击溃。而我唯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能在短短一两天之内集中的读完它,想必那该是多么高密度,不可名状的心灵冲击。


1992年之后,新酷儿电影依旧在前进。21世纪的前十年里,来自拉丁美洲的胡利安·埃尔南德斯和亚洲的阿彼察邦·维拉斯哈古在重新发现全新的新酷儿电影。新世纪,跨性别电影也在急于成为新酷儿电影的新角色,网络和画廊也在成为“酷儿”新的舞台。2011-2012年间世界各地出现了女同性恋和酷儿电影的复兴潮,对此B·卢比·里奇认为变革即将到来,“这不是回到以前的风格重新炒一遍冷饭,而是继续跨越那些曾经被打破又重新树立起来的界限,找到新的开始。”

 

胡利安·埃尔南德斯


而在2000年登载于《视与声》的文章里,B·卢比·里奇对新酷儿电影的定义:“它本意是赶上新电影的潮流,制作新鲜、边缘题材、低成本、有创意、特立独行、充斥性爱和风格大胆的电影。”我想,这样的定义也会在未来被不断修正吧。


到这儿,请大家原谅我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关于这本书的未必有用的东西,实在是因为,不想让大家错过这么好的一本书。


缅怀酷儿之王:德里克贾曼



新酷儿电影代表导演(部分):


托德·海因斯,艾拉·萨克斯,

德里克·贾曼,格斯·范·桑特,

艾萨克·朱利安,萨迪·班宁,

罗伯·爱泼斯坦,胡利安·埃尔南德斯



新酷儿电影代表影片(部分):


《情歌恋曲》(1950)

让·热内


《哈维·米尔克的时代》(1984)

罗伯·爱普斯坦


《爱的甘露》(1985)

唐纳·德奇


《寻找兰斯顿》(1988)

艾萨克·朱利安


《发胶》(1988)

约翰·沃特斯


《巴黎在燃烧》(1990)

杰妮利文斯顿


《毒药》(1991)

托德·海因斯


《爱德华二世》(1991)

德里克·贾曼


《钓鱼去》(1994)

罗斯·崔奇 吉娜·薇特纳


《安然无恙》(1995)

托德·海因斯


《少男情狂》(1996)

艾拉·萨克斯


《寻找西瓜女》(1996)

谢丽尔·邓耶


《春光乍泄》(1997)

王家卫


《一千朵云》(2003)

胡利安·埃尔南德斯


《诅咒》(2004)

乔纳森·考伊特


《断背山》(2005)

李安


《米尔克》(2008)

格斯·范·桑特



【延伸阅读】

九年祭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和他的帮派们

纽约 | 牯岭街少年“重现事件”


无敌大叔一年一度排列组合游戏又来啦,脑残粉请接招

伍迪·艾伦的电影哲学

批评 | 《无理之人》:伍迪·艾伦的存在主义公开课


影像之外 | 什么是酷儿电影史 上

影像之外 | 什么是酷儿电影史(下)

在踢烂柜门之后,如何做一个同志?从《同志亦凡人》和《寻》说起

两次换装,两个女友:欧容的元酷儿电影




-FIN-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圣丹斯开幕圣丹斯综述(1)|圣丹斯综述(2)圣丹斯片单

烟火片单女性片单制片人圆桌

2016电影瞬间2016年度精选

2016电影图书盘点|2016蓝光盘点

2016日影十佳2016电影旬报十佳

2016肥内十佳2016九苍十佳

2017柏林前瞻2017《电影手册》期待

电影手册十佳解读(1)电影手册十佳解读(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