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 | 今年的金熊奖《肉与灵》,能否化成鹿走到你的梦里?
文 | 2miao(武汉)
编 | 胡旻旻(蒙彼利埃)
本文首发《环球银幕》,已获授权,请勿转载
《肉与灵》是在开幕片《姜戈》之后登场的第一部主竞赛影片,当时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部由匈牙利女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执导的魔幻现实主义爱情小品能最终斩获金熊奖。早在1989年,茵叶蒂就凭借处女作《我的二十世纪》获得过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此次的《肉与灵》由她自编自导,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屠宰场老板和一个新来的年轻女质量监管员之间的爱情故事。两人在梦境里化身为纯净森林中相互寻找和追逐的两条鹿,梦里的接触牵引着他们在真实世界里渐渐靠近。梦境与现实,两条线相互交织,配合精致的画面构图,以及令人捧腹的幽默细节,整个略为刻意又稍显平淡的故事倒是显得清新可爱。
导演亲吻金熊
影片以一幅动人的森林景象开始,两条鹿,一雄一雌,在白雪覆盖的树林之中穿行。而在随后故事的进程中,关于这两条鹿的画面会不断闪现。这是导演茵叶蒂的特设悬念,观众们和片中的两个主人公一样,最初并不知道两条鹿的寓意,也无法分辨出那是人物在梦中的化身,也无从知晓鹿的行为是人的欲望和念想的反映。当两个主角因为厂里发生兽药遭窃的事件而受到调查,梦的谜团才逐渐被揭开,在此之后,当现实中的两人越走越近,影片对梦境的提及和展示便开始越来越少,当两人最终相互依偎在床上时,共享的梦境便有了消失的足够理由。
电影里主要事件的发生地是男主角恩德雷(Morcsányi Géza饰)所掌管的屠宰场,影片丝毫不回避地展现了宰割动物的场面。生产食用肉类时,人类冷漠地在流水线上进行着操作,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地处理着被肢解的动物。正是在这么一个缺少人情味的冷窖里,任何一丝温情都会被明显地察觉到。
身为质监员的玛利亚(Alexandra Borbély饰),她的工作就是严格按照标准给肉类评级,多数时间她就只能独自默默坐在监控器前。玛利亚是整个工厂利益最大化的阻碍,而她本身又有非常严重的社交障碍,这使得她与工厂里的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孤单而可怜。另一个主人公,年长的屠宰场老板恩德雷,是一只手有残疾的独居男人。相对于玛利亚的内敛精怪,恩德雷显得世故沉稳。而正是这两个各方面极具反差的人物,最终走到了一起。
茵叶蒂给了玛利亚这个离群之人更多的笔墨,她把玛利亚奇趣化,并赋予这个角色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比如玛利亚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她可以一字不落地复述很久前与他人的对话,而且她察觉不到日常情景里微妙的尴尬,于是她能够在很僵的局面中淡定自处。玛丽亚是个天真木讷的怪胎,而这种不合常理的角色性格设定,对于展现玛利亚试图与其他鲜活的生命体进行身体和心灵双重交流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女导演镜头下的女性角色是整部电影的核心。而玛利亚这一角色的建立和丰满,是通过茵叶蒂的镜头所捕捉到的一系列她在爱上恩德雷前后的可爱行为来完成的。用家里的两个调料罐重演和恩德雷的第一次会面过程,在音像店里站一整天来挑一盘情歌碟片,在企图割腕自杀的夜晚接到恩德雷的表白电话后,用保鲜袋笨拙地为自己止血等等与正常人行为稍有脱节的动作反应,在总体上却很合情理地被集结在这么一个渴望与人交往却又丝毫不得其要领的年轻女人身上。
虽然影片里有梦境和现实两条线,但对于现实部分的线性叙事占据了这部近两小时的影片的绝大多数时间,即使人物的建立再成功,《肉与灵》的剧本也还是缺乏厚度。琐碎的片段式细节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得影片结构完整,自始至终保持着流畅的运行节奏,但可惜影片能激起的联想散发点并不是很丰富。玛利亚和恩德雷终成眷属之不易确实令人欣慰,但这份情感略显单薄,并不具备很强的感染力度,这也使得这个非同寻常的爱情故事缺少观影后的回甘滋味。
总的来说,《肉与灵》是一部格局尚小的轻盈之作,也是一部典型小题大做的电影,两个孤立的个体相互贴近,因为享有共同的梦境而渐渐彼此注意和相爱。它采取怪诞不经的另类剧情设计,以此来消释个体孤独带来的凄凉感,并通过翔实繁琐的细节展现一对男女走向彼此的经过。景框里频频出现的窗子和门,进一步将人物限定在私人的独处空间里,他们白天在办公室处理公事,夜间在房里独自看着电视,不难看出,影片实则触及着都市人的情感和精神状况,在超现实的情节之外,写实地还原着现代男女的日常。当床边缺少一份温度,寂寞的人便会在单调的黑夜里梦到白昼,将自己想象成一只精灵般的野鹿,在幻想之境期待另一只性灵同类的靠近。
人们企盼的东西是肉体上可感可触的,灵魂所渴求的无非是在虚妄之中找到另一个可以确立的精神实体,而当物质世界里的感官体验确证了期待中的可供依靠的躯体存在,寂寞而又焦躁的心灵便歇息下来。《肉与灵》采取了明确的二元论的立场,并将最终的幸福落实为俗世人间可寻之物。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欢迎为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