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亡命之徒面前,我们都不足以谈论爱
文 | 余春娇(上海)
编 | PEPE
“影片开头是Bonnie裸着身子,来到窗口,对正要偷车的Clyde说‘Hey,boy.’目不转睛。这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
开场的一张张黑白相片便交待了《邦妮与克莱德》确有其人,这部讲述一对鸳鸯大盗亡命天涯的公路电影被视为新好莱坞的开山之作。
邦妮和克莱德的真人原型
出于“和平里寸步难行”的沮丧和生活陷入泥潭的绝望,Bonnie跟着Clyde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得到想要的生活的捷径。说是义无反顾,也不过是因为,除了这一条,别无退路。即便影片设置了许多黑色幽默的桥段,甚至可以说Bark中弹之前就是一部有惊无险的喜剧片。但宿命也始于选择,开场的一句搭讪,就奠定了全片悲怆的基调。即便他们的爱超越了性,赢得了一定意义上的胜利,也赢不来明天。
但也正是因为对悲情的特别处理,不煽情不浮夸,甚至在Clyde向哥哥讲述自己如何为了逃避监狱劳工而砍掉一半脚趾却在第二周就得到释放后,轻描淡写却由衷地说了一句:生活多美好。当人物以自嘲且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的讽刺,我情难自禁地为他心疼。
这种反差和冲突贯穿全片,革命与绝望、喜剧和暴力,善与恶的错置。
影片摄于60年代,正值summer of love的迷幻摇滚巅峰和越战时期。电视里日以继夜地播放着战争的报道,社会正面临崩溃和瓦解,同时也代表许多革命正在萌芽和爆发。Authur Penny真正想拍摄的,是当下人们生处并熟知的环境,而非影片故事中的30年代。经济大萧条是对现世精神的一种隐喻。
在第一次去银行打劫的路上,以Bonnie故作镇静的特写镜头开场,Clyde在一旁(自我)安慰,踌躇满志却要在Bonnie催促之后才硬着头皮闯进银行。可是银行已经倒闭了,他用枪胁迫最后一名留守的职员,却只是要他亲口向自己的女朋友重复证实这一事实。Bonnie失声大笑,紧张的气氛得到释放,放肆的笑声也是生活阵痛里的一次间隙。
C.W第一次参与行动时,竟然在等待时将车停进了停车位,三个人急于逃离虎口时被前后两辆车卡在中间,笨拙、惊慌和Clyde的吐槽同时制造了紧张感和幽默感。但情势急转疾下,Clyde不得不因为脱身而开枪打死了第一个人。止步喜剧转为暴力,不仅在节奏上引发了强烈的冲突,情节上也开辟了他们的逃亡生涯。
看着Bonnie身穿套装脚踩高跟鞋,头戴贝雷帽,手拎皮包,一洗传统观念中银行劫匪的人设(Bonnie的风格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虽然,也许不及《红圈》中偷窃珠宝店的仪式感和艺术性,却仍能凭借体面和优雅赢得掌声。他们无需用丝袜或面具掩饰自己的身份,相反在打劫前有亮相,打劫后有谢幕,“We are the Barrow Gang”成了一种品牌的宣告。
犯罪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野蛮、伤害和杀戮,Clyde一面用枪指着银行保卫,一面友好地请正在取钱的农民留好他自己的钱。银行抢劫这一目标明确纯粹,银行夺走了我们的房屋,我们就拿走且只拿走银行的钱。盗亦有道的形象也随之建立起来。
“我要说,他们对我可是不错。如果参加他们的葬礼,我会献上一束花。”
C.W在开车带着奄奄一息的两个人逃跑时在一处穷人的聚集地停下讨水喝,人们听说是Clyde和Bonnie,也慢慢聚拢到车的周围,有种虔诚的朝圣感。
相形之下,德州骑警的无能势力和媒体的虚伪浮夸显得可笑和可耻,导演Authur Penn说,“我们不同情杀戮,但我们同情犯罪。但即便如此,犯罪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善恶的错置强化了边缘人群的悲剧性。
影片以喜剧和正义的方式,对大萧条作了许多侧写的同时,也为主角博得了观众的好感甚至敬意,加之,在这部公路片中,观众一直与Barrow Gang一同一路逃亡,也正因为如此,最终的悲剧(尽管是可预见的且在影片中多次暗示的死亡)爆发了观众感同身受的同情。
Authur Penny在谈到影片结局设定时,说希望结尾能超越黑帮电影类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驾驶上宿命之路之前,Bonnie指着穿着粉色裙子的陶瓷娃娃,温柔地对Clyde说,“你可以看到她手上的每根手指”。这个拍照时叼着雪茄别着手枪,插起腰的Bonnie。
“你可以看到她手上的每根手指”
这一宁静轻柔的节奏,很快爆发了全片最大的冲突。Clyde和Bonnie被真正的枪林弹雨突袭,观众最先被震惊,持续的枪声中,Bonnie和Clyde互相看了对方最后一眼,倒在血泊里。结束时大屏幕突然的黑暗让人感觉像被半路抛弃,感到寂寞和孤独。
但另一方面来说,或许Bonnie和Clyde并不需要观众的这份痛心或同情,一起经历过的生死已可完全满足他们彼此。就像Judy Collins在《Both Sides Now》里唱的:“I’ve looked at life from both sides now.From win and lose and still somehow.”
而在亡命之徒面前,我们都不足以谈论爱。
-FIN-
点击查看往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