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设计学院 | 专业方向介绍——空间叙事与设计策展方向
·基础部··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方向··摄影方向··时装设计方向··首饰设计方向··出行创新方向··艺术与科技方向··社会设计方向··创新设计方向··生态危机设计方向··系统设计方向··设计理论方向··空间叙事与设计策展方向·
方向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全球性视野为面对当下社会未来发展战略构建教学体系,本方向立足人文社会中设计实践行为的发展变迁,聚焦在当代设计策展领域和空间叙事领域,对设计思潮进行批判与反思,对物象感知和情境体验提供研究路径。
设计策展研究
课程在讲授策展历史与理论发展流变的基础上,结合主题讨论与项目实践,研究已存的策展模式,同时探讨不同的策展行为,以及对策展而言什么是“当代性”,如何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去审视?课程通过介绍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策展领域的广泛应用,力求对策展相关议题的切入与讨论方式更加多元异质,从而以不同的视角来拓展当代设计策展的潜力与可能性。
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
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以研究生教学为主体,并与本科生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链接和融合,形成具有展览实践和理论研讨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变革和加速,设计与经济、生活、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正在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形态,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以独特的视野、方法论和策略机制对设计介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多维可能性、目标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修正设计发展的路径和方式。本学科研究方向以中国快速变革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在产业融合研究,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以及商业价值创造研究三个维度形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研究的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以及实际的研究作用和价值。推动设计批评、设计策展与公共问题、社会机制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合创新,从而创新设计发展的规律、方法和系统。
展览设计研究
空间叙事研究
策展负责知识生产,展览着重于准确传达。
漂亮的视觉不等于好的展览,优秀的内容若不能增强体验则无需表现为一个展览。纵观展览设计的历史,可以明显的看到展览的知识传播形式越发重视基于人对信息的自然感知方式。围绕着展览的设计学科也越发关注人的体验与参与性。空间叙事与设计策展方向在研究人是如何感知信息的基础上,探索具有展览性质的传达方式。意在培养能够灵活运用不同领域知识进行准确表达的综合设计人才。
课程设置
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通过对自身故事的挖掘,避免了客观的材料收集与分析的难度。使学生一开始便能直接关注叙事逻辑与内容提炼本身。重在训练学生的叙事和策展的基础能力。本课程通过对自身用品或作品的选择,构成完整的展览叙事。学生将选择不超过3件和自己相关的物品,作为展品来表达自我。
张馨元 《I Can...》
宋协伟/教授
纪玉洁/副研究员 博士
薛天宠/博士
策展实务是一项基于“实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的行为,也是构成策展语法体系的重要元素。从最初的灵感与构想到最终的空间落地,其间囊括了多个领域、多种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的具身考验与流程把控。
本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策展的机构话语
以大学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研学实践机构,邀请机构负责人、以及学术部、典藏部、展览部、设计部、公共教育部、媒体部、拓展部、智识学习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围绕美术馆职能架构、馆藏机制、策展机制、展览管理、展览设计、公共教育、媒体宣传、展览出版、智识推广、资源拓展等职能,深入学习与理解美术馆语境下的策展实践,建构系统的策展实践认知与实施能力。
二、美术馆运营机制
从美术馆的顶层设计——美术馆运营机制的角度切入,调研北京红砖美术馆,由机构策展负责人在展览现场授课,将理论与实践联通解,更为系统的认知民营美术馆的展览策划与品牌管理、运营机制的关系。同时纳入美术馆的品牌建设、基金运营机制的相关知识体系,通过与第一阶段内容的对比学习,加深对策展实务的语境认知。
三、展览策略
强调策展作为文化建构的策略和方法,邀请美术馆馆长、知名策展人进行学术专题讲座,讲授策展界的最新动向和成果,开拓策展视野。对国内外经典展览案例进行解析,包括大型国际双年展、青年艺术展、摄影展、设计展、版画展等各类专题展,进一步融汇策展理论与实务的理解和思考。
课程宗旨:期望通过考察、实践结合讨论、思考的方式,建构更为系统的策展实务认知和多维的策展思考模式,拓宽策展实践能力。
教学目的:建构策展实践模式的系统、辩证认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共融;深入学习美术馆语境下策展实务的基本内容与功能、流程以及成果导向,推进专业性提升;为拓宽策展实操经验打下基础,课程结合主题讨论和模拟策展实践;通过策展实践强化思辨与学术思考,保有面对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开放、思辨与研究的态度。
本次课程邀请授课专家学者:张子康、高高、刘希言、李垚辰、孙炜、何一沙、肖宝珍、任蕊、孙文杰、王璜生、蔡萌、李珂珂(按授课时间先后排序)
思辨策展CAFA设计学院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专栏 | 设计策展CAFA设计学院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专栏 | 空间批评实践:策展、编撰、写作CAFA设计学院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专栏 | Paola Antonelli:当代设计策展CAFA设计学院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专栏 | 设计批评历史CAFA设计学院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专栏 | 策展性:策展哲学
我们着力从4个方面对虚拟展览的形态进行了探索:探索技术引擎的拓展性(Unity3D);1、探索在剔除了身体物理移动的属性后,展陈动线设计叙事性的虚拟建构,第一、三人称视觉观展主体虚拟映射设计;
2、屏幕窗口图文虚拟阅读与交互设计强化、停顿、超链接等,文本信息沉浸式数据拓扑阅读;
3、参与展览的交互时态的变化与重塑。观看展览无时空限制。沉浸式展览独享体验空间与公共展览空间共处互补设计;
4、以网上虚拟展览平台模式建构出的新组织形态和接口关系。如依托网上展览社交平台的交流运营模式设计;网上非盈利直播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平台设计;未来美术馆、艺术机构转型为大数据艺术资源中心云端网络设计瞻望。本课程重在帮助学生建立作品的表达意识,以及对线上展览的方式进行探索。从寻找话题到总结提炼,从给出切入角度再到转化成不同的设计语言,一定程度上联系实际,综合协调各个设计语言在一个语境下的协作表达。学生被两两分为一组,分别互为对方的策展人与设计师。通过不断的思辨与磨合,使学生对如何设计展览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为即将迎来的大四毕业设计的创作与展示做铺垫,从而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展览传达的意识,拓宽创作的视野与纬度。
07跨界媒体创意与实践-黑弓联合课题
课题以跨界式媒体思维,结合媒体属性、交互机制、科技艺术、空间叙事等理论基础,利用影像融合、人机交互、增强现实、等新媒体技术方法,进行多场景式的创意策划实践。以荷兰版画艺术家埃舍尔作品和思想作为素材,文本、空间、技术三维维度是组成课程重要内容模块,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和带领学生参观数字媒体展并与多媒体艺术家交流等方式,期望在跨媒介创意策展实践基础上,打造以埃舍尔魔镜空间为主题,兼具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网红展。
|研究生课程 |
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
课程以一种反思与批判的视角来看待既有的策展实践,并以此作为理解当代策展的趋势与议题,以及正在形成的策展模式与策略的基本思路。策展由实践性很强的词汇“展览制作” (exhibition-making),到指称“策展” (curating),再到具有反思性的“策展性” (the curatorial),这一路的发展可以看到其概念化的走向,以及策展领域不断向外延伸的趋势。课程探讨了在当代文化实践和话语中呈现出的“策展性转向” (a curatorial turn),在过去二十年中,“策展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叠和交织的领域,并重新塑造了我们对于文化生产场域的想像,让谁是参与者、有哪些文化生产方式等种种问题,有了更加多元的解答。“策展性”作为趋使跨文化与跨学科连结发生的动力场 (dynamic field) ,不断激发新的可能性。课程通过提供基于跨学科和跨文化背景下的策展实践和其他形式的文化调解的分析,审视其对当下策展范式的影响,进而探寻关于策展潜在或可预的未来。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联合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基于全球疫情中的线上状态,共同探讨了关于“非物质性策展”(Curating the Immateriality)潜在或可预的未来。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课程过程中发起「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并在网龙网络公司技术支持下完成研发,基于线上策展的媒介平台,探索了游戏式交互体验、互动式信息交流整合、生发式话题迭代等呈现方式,为“非物质性策展”模式与策略提供了讨论与延展的可能。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链接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html
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策展人:贺彦朝、秦漫、任庆齐、张千艺项目介绍:“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是一次长期的线上展览计划/空间/平台,我们假设了一个真实存在却从未经验的火星场景,在虚拟星际移民的环境中寻找并探讨自我意识、生存危机、制度更迭以及文明演变的可能性。我们会在这里不定期举办不同主题与策划方式的展览,只有开端而没设定终止日期。每个展览/作品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参与者在任何时候看到的景观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从火星看地球,从未来看现在,从危机看安定,从虚拟看现实。那儿不仅仅只有一个火星,而是许多个未来;未来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是不同的。
( 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展览入口 )
INOUT/疫蝶效应
策展人:李峥、刘思婷、王梦涵、赵卓夫项目介绍:由于2020年的新冠病毒,使我们的世界经历了一场蜕变。这场灾难犹如一场由病毒引发的蝴蝶效应,同样是由极其渺小的单位引发,同样造成了多维的链式反应,同样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等等。在疫情危机下,未来策展何为?我们提供一个展览的试验场、工具、游戏,需要你与它一起自生长。以虚拟展览的形式重新唤醒相信的力量,用艺术的触角试探疫情下的机遇,科幻更优化的未来。
(INOUT/疫蝶效应展览入口)
防灾救助舱策展人:赵德玉、马奕奕、龚奇骏项目介绍:随着COVID-19疫情在世界蔓延,全球范围内的美术馆等艺术空间陆续宣布关闭,观众阅读方式补偿性地从线下实体空间转移到线上虚拟空间,使得彼时美术馆辅助性的运营渠道——网页宣传、虚拟展览、直播等反转为此时重要的展览方式。
然而,由于缺乏渐进的经验积累,在媒介急速的转换中,美术馆既有运作方式在与网络社会背景下文化语境对接时,是存在障碍与偏差的。这时应当摒弃传统线下展示方式的思维定势,与其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去复制那些物理空间中的既定进程,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特性,从而帮助自身真正进入这个正在被数字网络重新编制的当下。毕竟在网络社会文化中,网民是构成当代文化生产、参与和传播的主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以「协同自救」为切入点的线上展「防灾救助舱」将重心放在了「如何使展览内容自发生长」上。
科研与出版
系列讲座
讲座回顾 | 走向一种新的策展实践
CAFA设计学院讲座回顾丨爱丽丝·劳斯瑟恩:设计批评简史&设计作为一种态度CAFA设计学院|策展时刻-策展作为社会实践
CAFA设计学院|策展时刻-展览作为媒介
CAFA设计学院|策展时刻-策展人的伦理准则
教学实践考察
项目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