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漫谈】Vol.18 ||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全程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编辑部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青年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中文考研课堂(微信“文研青年”:ddxsmax)已经伴随广大文学考研党走过了许多年头,历届学长学姐们都曾在这条难忘的考验路上留下他们的足迹,感谢愿意分享经验的他们!

客服QQ/wechat ↓

2275828991欢迎调戏~


     一年的复习时间匆匆过去,很感谢一年前虽然有些笨拙但努力的自己,才换来今天的成绩。对我来说,考研成功是短期梦想的实现,也是对自己专业爱好的肯定。一路上我走过一些弯路,有过纠结和焦虑,但是我仍然憋着一股劲坚持了下来,后来我幸运地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

      

      考研复习前前后后大致一年多的时间,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干对事”“找对人”。“干对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用针对性的书籍备考;“找对人”就是找到华科的学姐学长,向他们吸取经验,而这些经验包括学习方法、作息安排等等。我在复习的过程中,内心不可能没有过起伏,作为一个民办二本的学生报考华科这样的985院校也是十分忐忑,多亏了自己联系的这些学姐学长一路鼓励,才让我能一直相信自己,坚持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我的经验不一定那么深刻,但是却很真实,希望大家能在我的经验中找到一些想法和感悟。



2016年10月-12月  选专业选学校


        当时经过三年的学习,我认为考研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对语言学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我强烈地需要通过考研来弥补高考的遗憾。于是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许多教育机构的讲座以及集训营:先接受了文都的洗礼,接着又去蹭海文的三天集训营和七天集训营,最后又去新东方咨询了相关信息。听了许多知名教育机构的经验之后,我整合对比之后,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粗略地复习时间表





2017年2月-3月中旬 联系学姐买资料


这个期间,差不多是2016届学长学姐笔试成绩出来的阶段,我每天在各大贴吧翻阅来自各大名校的语言学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并且留下联系方式希望和他们私下联系。一开始,联系到两位学姐,买了很全的真题和笔记,并且在她们的推荐下增买了其它书籍,虽然两位学姐都是差几分过初试,但是她们给我提供了非常诚恳而实用的考试经验,例如:把握考试时间,提前准备小论文等等,这些经验都对我有莫大的帮助,以至于至今我还在内心非常感谢二位。



                             

2017年3月-5月  学习英语和精读专业课的书


       英语选用了朱伟老师《恋恋有词》,每天若是没有课,我就在上午学习一个单元的英语,边读边背,然后把不懂的单词和句式做上记号。关于专业课的复习,一开始我只选用了华科指定的参考书目,没有像别的同学同时看邢版或黄廖版的书,我觉得那样会让自己很累,于是偷懒地将本科学习的邢版的书束之高阁,每个学科只看一本,并且每天每个学科只看一到两章,但是每一个字和句,我都仔细琢磨,不懂的都在当天通过查资料解决,实在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2017年6月到-7月初 

精读第二遍专业课的书,并做笔记 写英语阅读


       专业课的书看了第一遍之后,我觉得自己都弄懂了,但是当第二遍再看书的时候,我惊恐地发现,自己仿佛什么都记不住。这个时候,我安慰自己不要慌张,再沉下心来看一遍书,并且看一章就做一个知识框架的笔记,这个时候写字会给自己很大的安慰,每每对自己有怀疑时就翻看笔记,同时鼓励自己:“这么认真,应该没有问题”。

       每天我给自己每一科安排的学习任务都比较少,但是要求认真对待,按时完成,做到第二天不去给第一天收尾,英语方面,我也只是每天做两篇精读


2017年7月初-8月中旬 

做专业课的配套练习 看英语视频课


       当我经过两遍专业课精读之后,就自信满满地来做配套练习,结果发现大部分的知识我仍然不确定,于是我边写边改错,然后再返回去看书。这个时候,我又联系到新的考上的学姐和一位学长,我发现他们之前也存在我这样“看了就忘”的状态,他们安慰我说等背几遍书就好了。于是,我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着暑假复习。

       暑假的时候,专业课的任务变重了,时间加长了,我就把英语的复习任务减轻了重量,每天就只看两个小时左右的视频课,然后做一下笔记。其实做这个决定我也非常忐忑,但是考虑到自身承受能力有限,也只能如此。我非常害怕后期会做不完20年的英语真题,将这个烦恼告诉学姐之后,她淡定地告诉我她的英语真题没有做完,也考出了68分,让我不要太焦虑,我心里松了一大口气。好在视频课的内容也很充实,对英语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我算是充实地进行了一个长期的集中学习。



2017年8月中旬到开学 躺尸


        我必须羞愧地承认,这段时间,我确实在躺尸,因为暑假前期的复习我几乎一天都没休息过,到8月中旬,从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了非常大的疲倦感,看到暑期的复习计划已经大部分完成,就自然而然地开展了漫长而彻底地躺尸阶段。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多亏了这段充分的休息时间,让我能较其他同学更加精力充沛地展开接下来的复习。


2017年9月到10月中旬 专业课一轮背书、真题分析 

写英语试卷 政治1000题第一遍


       9月份是背书的开端,由于我个人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性格,就索性把书和练习册一起背,不放过书上每一个字和练习册上每一个题,并且每天晚上开始分析真题,没有多深入,只是在书上找一下出处,把暂时答不出来的题目做一下标记。但是当时,我在和本校一个跟我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女生交流时,发现她的复习进度比我快很多很多,我才开始背第一遍的时候,她已经将几个版本的书背了3遍。当时犹如晴天霹雳,心中万分焦虑,后来我又找到一位高分考上的华科学姐,将我的苦恼告诉她之后, 她什么也没多说,只让我按照自己的脚步走。我于是沉下心来,好好分析了我和那位女同学的异同,鼓励自己“虽然我进度比她慢,但是我复习得更细致”,虽然这样,我还是默默地在不损害复习质量的同时将速度提了起来。

 

       英语前十年还差几年没做,算了一下时间可能不太够用,便开始从后十年做起,并且不仅只做阅读,开始将所有题型一起练,并且每天熟读两篇作文。政治开始复习,发现有些与高中的政治有所出入,也不敢松懈,一边踏实地看书,一边做精讲精练。总体来说,九月份开始,就真正有了备考的紧张感。


2017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 专业课二轮背书,

继续分析真题 英语仍做试卷 政治1000题第二遍


       专业课第二次背书适当加快了速度,每个篇章和题目都背到2遍到3遍,比起第一遍的粗略地背,扎实了很多。这时,我分析真题的压力越来越小,自信心也提升不少,加上4位学长学姐一路上不断地鼓励,我似乎也觉得自己仿佛没什么问题,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就好。于是我开始越来越忘我地学习,有时候学习时间延长到11个小时,长期以来,身体有点吃不消,出现了各种问题。

 

       英语仍然做试卷,一遍做完做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更多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同学的推荐下,我也学习比较了许多英语老师、大神学长的解题思路,对答题正确率有一定的提高。关于政治,我始终坚持一本书,当别的同学开始疯狂做各家的练习册时,我又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记了一遍,画了一些结构框架,并且重新写了一遍1000题。当时许多同学质疑我的方法,他们说我如果不博采众长政治就不能拿高分,我内心也很犹豫,但是还是坚定了自己,因为如果过分投入公共课,专业课就不能更好地复习,我认为专业课才是重中之重。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去咨询了华科的学长,他建议我如果后期时间充裕补充用蒋中挺的5套卷


2017年11月中旬-12月 专业课背书第三遍 

英语背默作文、写作文 政治肖八


       专业课第三遍背书的时候就更为轻松,有时候能像讲课一样将知识点串联出来,真题的上题目基本都能有思路和定位。我联系同学、研友一起整合了各自的真题,补全了一些缺漏的年份,还讨论了一些不太好答的题目。这个时候我已经发现自己比起有些研友答题思路更多,联系更广,所以非常庆幸之前能坚持自己,踏实地复习。这个时候,我已经有点不满足指定书目的内容和练习册的参考答案,开始背邢本的书,自己整合答案,有时候还参考一些论文,总体是比较充实。

 

       听说很多同学计划考前最后一个星期背作文,并且有许多考上的学姐学长也这么做,但是考虑到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华科对英语的要求之后,我决定提前自己练习作文,并且每天默写一篇书上的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一开始有点头痛,觉得怎么也写不出来,久而久之就越来越顺畅,不论质量怎么样,起码能写出来就是好事。关于政治,这个时候出来了肖八,我开始定时练选择题,并且记录下自己的分数,大题就粗略背了一下,因为我知道肖四才是重头戏。

 

      上个阶段提到了由于过分自信而身体透支,于是这个阶段,我开始注重身体的保养。由于内分泌失调、淋巴结发炎,我坚持每天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任何肉类,这对于肉食主义的我简直是一大酷刑,但是没有办法,为了有更好的身体去考试,为了梦想,只能每天默默地提醒自己要坚持吃素。


2017年12月到考前 专业课补充提高 

英语模拟测试、背作文  政治肖四蒋五


        我认为考前的一个月是拔高阶段,在专业课方面,我翻看了大量的论文,并且摘抄了一些我认为很好的、自己又能借鉴的段落,围绕一些可能考的点进行整理,这是为华科语言学专业一每年考的一个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做准备。为了这个小论文,我咨询了很多学姐,发现不同分数段的学姐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于是,我综合了一下,给自己日后上场考试的一些时间分配、论文格式、论文字数和内容分配等做了硬性的规定,并且吸取以前学姐的经验教训,平时有意识地练习写字的速度

 

       但是好景不长,本以为会轻松自在地都度过这段最后的冲刺期,却撞上了预备党员转正事宜,学校要求我们补交将近3万字的材料,于是我只好想办法将自己的计划重新安排,本应该背诵的政治大题,我将它们有些整合到自己的材料里,这样既记忆了政治大题又锻炼了写字速度。本来自己准备的3次英语模拟考时间都被挤走,最后只勉强在考前三天模拟了一次,原计划背的作文,只选取了蒋中挺的部分篇目和海文欧阳栾天的几篇预测作文。最后等转正事宜全部完成,已经在考研倒数几天了,自习室里的同学也纷纷搬书离开,而我一直坚持留在考前一天的中午。


2017年12月23号 考前前一天


       在自习室学习到中午,我和同校考华科中文系另一个专业的同学约好一起去华科定的房住宿,考虑到两天考试早上时间紧迫,于是我们提前准备了面包和水。当我们大包小包地坐在去华科的公交车上时,那一刻仿佛我们不是去考试,而是像往常一样结伴出去游玩,我们默契地没有谈任何关于考试的事情,一直在谈新闻、谈八卦,紧张感一下子消失地无影无踪。来到华科,我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联系学长,学长提醒我们去看考场,并且在规定时间去食堂办理临时饭卡,我们有条不紊地按照他说的去做,很快来到宾馆休息。这个时候,我们为了互不打扰,开始默背政治和英语。突然学长带了另一个语言学的学长来给我考前传授经验,新学长建议我答题要分点,逻辑清晰,多举例子,小论文能尽量多写就多写,不要有太大压力。随后,我心情复杂地送走了学长们,心里的焦虑感顿时愈加严重,辗转反侧,几乎彻夜未眠。


2017年12月24号-25号


       考试的第一天由于彻夜未眠,精神高度紧张,反而进到考场便非常平复,因为其他人也很紧张,就连监考老师都呈现出紧张的神态,我顿时平复了,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不要太有压力,尽力去做就好,于是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硬撑着将第一天考完。

 

       英语考完之后,当天几乎没怎么复习就困得睁不开眼,我对自己的专业课有信心,就索性很早休息,由于休息得很好,第二天精神也很充沛。我很从容地考完了专业一,因为很幸运所有的知识点我都复习了,包括小论文的点也被我之前准备了,最后一场我就变得更加淡定,仿佛去参加期末考试一样,所有的大题不论涉及指定书目课内还是课外,恰好都是我平时思考整理过或背过的题,选择题有一些不太确定,好在分值不是太大,不需要太担心,最后一个专业规划的题,我听从学长学姐的意见,着力地突出自己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并适当展现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能力,最后交卷。我和同学坐公交回来,一路无言,大家都身心俱疲,复习备研的一年都仿佛是昨夜的一场梦。


寒假期间 焦急等待 看语言学著作


      寒假期间,我很恐慌,觉得自己英语没发挥好,也害怕专业课答题答得不太全面而分数很低。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相信自己能够考上,于是联系学长咨询面试备考的经验,学长向我推荐了朱德熙先生的书,还建议我自己看一些有兴趣的语言学的书,我就买了《韩国语语言学通论》等书,并且尝试着写英语面试的稿子。终于,到了查成绩的那一天,等到凌晨都查不到,我累得睡着,一醒来7点钟,赶紧重新登录系统查成绩,就那短短的几分钟,仿佛心脏都要跳出来,成绩页面展现的那一秒,我几乎惊呆了,405分!反复确认几遍之后,顿时情感崩溃,泪流满面,终于我还是适合学语言学的,华科的老师给了我最大的肯定。


面试复习


       查到成绩后,我就打电话告诉学长学姐,他们非常高兴,并且让我好好复习备考,说这个分数肯定可以过复试线。我也一如既往地在家看书,练习英语口语,后来华科的分数线出来是370,我信心满满觉得虽然只招4个人,我一定能上。但是研友给我发了一个考研帮的成绩排名,我发现今年华科语言学几乎都是高分,而过线的又有十几个人,又觉得很有危机感,于是更加努力地看书,准备复试,然后还细细研究了去年面试成绩的排名,我认为大家分数差距主要体现在英语口语这一方面,所以在英语稿子里加了一些小语种,以突出我的个人特色,为了不出错,我专门请在日本留学过的朋友和任韩语老师的朋友帮我检查,并且为了考试不迟到,提前在东九附近定了房间


面试


       面试第一天上午去东五报道,下午在东九考专业笔试,由于我提前几天在华科踩过点,很快找到地方,节省出更多考前复习的时间。专业复试的题目不算很难,时间也很充裕,我认真写完之后就回到宾馆开始复习英语和专业面试,准备了很多老师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第二天面试,备考场一团和气,仿佛大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前一个同学很亲热地叫另一个同学去面试,面试的老师们也很和蔼风趣,问的问题比较随机,讲到哪儿就问到哪儿,就像几位长者在亲切地询问你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中午12点几乎所有人面试完毕,大家开始互留电话,相约去食堂吃饭。大约三个小时后,成绩出来(华科的效率极高),我和几位新朋友们都幸运地留了下来,当时我觉得一切都好不真实,原来真的考上了,原来真的能在这里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了!


       由于考研成绩比较理想,有许多本校的学弟学妹向我咨询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向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考研不要太功利”考研,可能只有站在一个更高的具有学术性的视角来备考,才能取得相对满意的成绩。为了梦想,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简介


谨飒: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类硕士研究生,考研初试总分405,其中汉语言文学基础139分,普通语言学132分,专业排名并列第一,复试总成绩第一。本科期间连续四年总成绩位于前三,培养了较为扎实的专业能力。毕业于原华中师范大学分校,受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教育多年,眼界开阔,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对院校选择、教材选用、真题分析预测和答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经过一年的复习期,总结了许多科学的复习方法。除此之外,为人风趣幽默,学习小语种多年,能够从不同语言现象分析比较问题,具有较高的语言敏感度,现为文研青年综合实习和储备教师。



文研青年简介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总策划:Colin

排版:刘西

内容:谨飒

审核:见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验经漫谈】Vol.17 ||圆梦桂子会有时: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考研历程,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2. 【经验漫谈】Vol.16 || 武汉大学文艺学考研经验,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3. 深度经验||文学理论考研复习方法论略谈,文研青年独家专稿经验漫谈

  4. 【经验漫谈】Vol.15 || 回首向来萧瑟处,武汉大学文艺学考研成功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5. 【经验漫谈】Vol.14 || 走过的路是最好的财富 :中央民大跨考武大文学类全程经验(一万字),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6. 【经验漫谈】Vol.13 ||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 三战三校三专业,在编辞职逆袭北师大,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7. 【经验漫谈】Vol.12 || 2016级武汉大学文艺学考研二战录取经验谈,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8. 【经验漫谈】Vol.11 ||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9. 【经验漫谈】Vol.10 || 2017年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录取经验谈,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10. 【经验漫谈】Vol.09 || 有志者事竟成,零基础财经类学员坚持五年跨考文学经历谈,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11. 【经验漫谈】Vol.08 || 守得云开见月明,文研青年学员调剂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