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专稿 |《忏悔录》:个性解放宣言书与平民精神,附卢梭考研真题

文小研 文研青年 2022-12-22

研青年• 纪念专栏


 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本篇内容概览    

Part 1  作家简介

Part 2  《忏悔录》译者前言选读:

写作基调 平民精神

辩证思想 个性解放宣言书

Part 3  中文考研卢梭出题方向


01

 简 介


-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现代民主政治的奠基者,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他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当过学徒,自学成才。


29岁时到巴黎,先后发表了政论《论科学与艺术》(174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855)和《社会契约论》(1762),小说《新爱洛伊丝》(1761)、《爱弥儿》(1762),同时经历了与百科全书派从合作到反目成仇的过程。


晚年他遭到政府和教会的迫害,在流亡英国期间开始写作《忏悔录》(1782,1789),在他去世后才得以出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的遗骸在1794年10月11日被迁入了巴黎的先贤祠。


02

 《忏悔录》译者前言(节选)


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而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至于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席位,而是长久地受人景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



《忏悔录》的写作基调


这样一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怎么会不充满一种逼人的悲愤?它那著名的开篇,一下子就显出了这种悲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定下了全书的论辩和对抗的基调。



《忏悔录》的写作背景与平民精神


卢梭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对一个平民思想家来说,是完全敌对的。从他开始发表第一篇论文的五十年代到他完成《忏悔录》的七十年代,正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挣扎的时期……


长期以来,封建生产关系所固有的矛盾、沉重的封建压榨已经使得民不聊生,农业生产低落;对新教徒的宗教迫害驱使大量熟练工匠外流,导致了工商业的凋敝;路易十四晚年一连串对外战争和宫廷生活的奢侈浪费又使国库空虚;路易十五醉生梦死的荒淫更把封建国家推到了全面破产的边缘,以致到路易十六的时候,某些改良主义的尝试也无法挽救必然毁灭的命运了。


……杜尔果当上财政总监后,提出了一些旨在挽救危机的改良主义措施,因而触犯了贵族特权阶级的利益,很快就被赶下了台。他的继任者内克仅仅把宫廷庞大的开支公之于众,触怒了宫廷权贵,也遭到免职。既然自上而下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根本利益的改良主义也不为特权阶级所容许,那么,自下而上的反对和对抗当然更要受到镇压……


伏尔泰

狄德罗


伏尔泰和狄德罗都进过监狱,受过迫害。这是十八世纪思想家的命运和标志。等待着思想家卢梭的,就正是这种社会的和阶级的必然性,何况这个来自民间的人物,思想更为激烈,态度更为孤傲:他居然拒绝国王的接见和赐给年金;他竟然表示厌恶巴黎的繁华和上流社会的奢侈;他还胆敢对“高贵的等级”进行如此激烈的指责:


“贵族,这在一个国家里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可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阶级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除了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


《忏悔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



社会环境与人性恶的辩证关系


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


他又一次表现了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的思想,把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视为正常人性的对立面,并力图通过他自己的经历,揭示出这种不平等对人性的摧残和歪曲,他是如何“从崇高的英雄主义堕落为卑鄙的市井无赖”呢?



……以偷窃而言,它就是社会不平等在卢梭身上造成的恶果。卢梭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人是处于一种“平等、无忧无虑的状态”中,“所希望的又可以得到满足的话”,那么又怎么会有偷窃呢?


……对弱者的惩罚不仅无济于事,反而更激起反抗,卢梭在自己小偷小摸被发现后经常挨打,“渐渐对挨打也就不在乎了”,甚至“觉得这是抵消偷窃罪行的一种方式,我倒有了继续偷窃的权利了……我心里想,既然按小偷来治我,那就等于认可我作小偷”。


卢梭在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分析不平等的弊害时,又用同样的方法来揭示金钱的腐蚀作用……他也曾“偷过七个利物尔零十个苏”,并且在钱财方面不时起过一些卑劣的念头,如眼见华伦夫人挥霍浪费、有破产的危险,他就想偷偷摸摸建立起自己的“小金库”,但一看无济于事,就改变做法,“好象一只从屠宰场出来的狗,既然保不住那块肉,就不如叼走我自己的那一分。”


从这些叙述里,除了可以看到典型卢梭式的严酷无情的自我剖析外,就是非常出色的关于社会环境与人性恶的互相关系的辩证法的思想了。在这里,自我批评和忏悔导向了对社会的谴责和控诉,对人性恶的挖掘转化成了严肃的社会批判。


正因为这种批判是结合着卢梭自己痛切的经验和体会,所以也就更为深刻有力,它与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对于财产不平等、社会政治不平等的批判完全一脉相承,这一部论著以其杰出的思想曾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忏悔录》:个性解放宣言书


卢梭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不回避他身上的人性恶,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他显然并不把坦露自己、包括坦露自己的缺点过错视为一种苦刑,倒是为深信这是一个创举而自诩。


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等等。正如他把初民的原始淳朴的状态当作人类美好的黄金时代一样,他又把人身上一切原始的本能的要求当作了正常的、自然的东西全盘加以肯定。


甚至在他眼里,这些自然的要求要比那些经过矫饰的文明化的习性更为正常合理。在卢梭的哲学里,既然人在精美的物品面前不可能无动于衷,不,更应该有一种鉴赏家的热情,那末,岀于这种不寻常的热情,要“自由支配那些小东西”,又算得了什么过错呢?


因此,他在《忏悔录》中几乎是用与“忏悔”绝缘的平静的坦然的语调告诉读者:“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完全无视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就成为道德箴言的“勿偷窃”这个原则,这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线索。另一条线索是:他与天主教神学相反,不是把人看作是受神奴役的对象,而是把人看成是自主的个体,人自主行动的动力则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思考”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请看,他是如何深情地回忆他童年时和父亲一道,那么“兴致勃勃”地阅读小说,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清晨听到了燕子的呢喃,他是多么欣赏他父亲这种“孩子气”啊!这一类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放任不羁,就是卢梭哲学体系中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卢梭无疑是十八世纪中把个性解放的号角吹得最响的一个思想家,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反对宗教信条和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他傲视一切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都不值一顾,并把自己描绘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


这些就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的核心,这也是他在自传中力求忠于自己、不装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于所有这一切,他的这部自传自然也就成为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了……


柳鸣九 一九八〇年 三月


以上内容节选出自

《忏悔录》 卢梭 著

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分段未按原文进行

小标题为小研所拟

如需引用请阅读全文


03

 文研真题


在中文考研中,卢梭的考查总体而言不算多,出题主要会从以下方向进行:


 1 

卢梭文论思想

-简述卢梭“回到自然(Back To Nature) ”的思想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卢梭回归自然说(浙江大学,2020年)


 2 

《新爱洛依丝》

-卢梭《新爱洛依丝》中情感与伦理关系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为什么说卢梭在《新爱洛依丝》中的自然描写是对文学创作的一大贡献呢?(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卢梭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请论述:卢梭《忏悔录》的主题思想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联系。(苏州大学,2015年)  

-卢梭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中山大学,2019年)


 4 

其他

-《爱弥儿》(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波斯人信札》的作者是(中山大学。2018年)


纪念 卢梭


念专栏• 文研青年


文研青年于2020年开启古今中外名家纪念专栏,多精选名家美文一篇,稍作编辑而后与读者共赏。一为激起读者阅读名家著书兴趣;亦稍带考点评析为研友助力;更借作纪念,以千百来字文替一壶酒的故事。


学本无涯,逝者如斯。唯以“文”之初心。


10-15 尼采

10-16 王尔德

11-11 陀氏

11-18 普鲁斯特

11-26 索绪尔

12-12 福楼拜

12-28 苏珊·桑塔格

3-26 罗兰·巴特

6-6 托马斯·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