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南方先锋号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编者按

为进一步宣传广东脱贫攻坚成绩,展现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风采,由广东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联合主办、广州鸡博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寻找最美第一书记”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持续推进,今天推出系列之二十九《张俊峰:沧海之旁出桑田》。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 李刚 刘树强


炎炎夏日,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上坡村一排排绿得发亮的桑树,预示着来年的桑果丰收,预示着田野上的希望,预示着脱贫致富不再是梦想。

  

这是目前广东省内已建设的扶贫项目中连片规划、连片建设较大的单体项目之一——上坡村果桑种植基地,占地240亩,种植果桑苗42000多株。按照预计,2018年可以实现第一次挂果,预计总产量约140吨,收入约70万元;2019年预计总产量约260吨,收入约130万元;2020年预计总产量约400吨,收入约200万元。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张力副总经理慰问贫困户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曾政副局长参与产业扶贫项目(果桑种植)开种仪式


“第一书记”张俊峰(左)与群众一起搞生产


工作队帮扶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项目


工作队入户调查


上坡村距离广州约500公里,6个多小时车程。2016年5月17日,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处级干部张俊峰受命来到这里担任“第一书记”。


从进村的那一刻起,沉沉的担子就压到了张俊峰肩上,“上坡村是人口大村,有4568人,但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有贫困户78户,236人,占全村人口5.17%,贫困面较大,脱贫任务重。”


“尤其刚来那一个多月,任务压得又紧,要求6月份前要把入户调查工作做完,将贫困户资料报上去。那真是起早贪黑,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有时家里又来点事情,你又回不去,真得是很烦躁的。”张俊峰说道,但是,这些还是要面对,只能看看书、上上网、聊聊天,舒缓一下。


张俊峰走访贫困户


工作队为上坡小学全体师生更换新的桌椅


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最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如何结合上坡村的优势及贫困户特点,选准精准扶贫主导产业,是张俊峰进村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坡村地处雷州半岛,近海却不靠海,村民主要依靠甘蔗、速生桉树等发展经济,结构单一,效益较低。

  

“我们工作队在经过4个多月的充分调研和多方学习,选定桑果种植产业作为上坡村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张俊峰说。在驻村人看来,雷州半岛有着“中国南加州”的美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特别适合桑果等水果产业的种植,而且当前桑果市场很好,利润可观。


果桑种植基地


果桑种植基地


作为门外汉,张俊峰选择跟专业龙头企业合作,成功引入了丝绸集团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共建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和“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由其为基地提供优质的桑树苗,并提供技术指导,且保价收购基地所生产的桑果。

  

“在建设桑果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对240亩地,统一规划,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同时与龙头企业签订了直至2020年的第一期全数保价收购基地桑果的保价收购协议,基本锁定了未来三年的收益。与贫困户签订了桑果基地收益分享协议,明确规定了贫困户的权利、义务、分配标准等,让贫困户对项目有信心。”张俊峰说。

  

在桑果种植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上,张俊峰把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了极致,而面对具体贫困户,他则选择了“因人施策”。


上坡村贫困户黄妃利,子女都在读书,家庭开支比较大,一直很想养猪致富,但没有脱贫资金。张俊峰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了解情况后,决定部分出资帮扶黄妃利修建猪舍,同时出资购买了2头母猪和10头猪仔作为启动物资送给黄妃利养殖。2017年1月,黄妃利的第一批生猪出栏,获得了较好的收入。


今年的年例(盛行于粤西地区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黄妃利向张俊峰和工作队的同志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太感谢他们了”。由于有了较好的收入,黄妃利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已养了18头生猪。


“帮扶单位资金扶持、村委会统一指导、贫困户投入劳力,循环饲养,滚动发展”的模式正帮助着上坡村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年多过去,张俊峰已经成为了地道的“村民”,经常借着村里煮饭的阿姨的摩托车,在村中四处穿梭。

  

“刚来的时候,不管多辛苦,休息日都想抽空回家。现在我是回到广州就不想回村,回到村里却又不想回广州了。”张俊峰说,这既有来回路途遥远的因素,更有心底对上坡的认同:这个偏僻贫穷的村庄,也是自己的家园。


“第一书记”心系村庄


2017年6月5日,“寻找最美第一书记”大型全媒体报道推出系列之二十六《张剑峰:从“县长”到“村长”》。而奋斗在南雄市珠玑镇中站村的第一书记张剑峰,正是本期主人公张俊峰的亲弟弟。


广州向北300多公里,4个多小时车程,是南雄市珠玑镇中站村。广州向南近500公里,6个多小时车程,是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上坡村。虽然同去扶贫,张剑峰、张俊峰二人却一南、一北,相隔千里。


在精准扶贫的舞台上,相隔千里的兄弟俩,演绎着一幕幕感人壮举。2017年总第12期《南方》杂志,刊载了由资深记者李刚采写的深度报道《兄弟扶贫记》,记录下在巍巍大庾岭旁、在浩瀚南海边,那“扶贫亲兄弟”的故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2017年总第12期《南方》杂志。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广东省扶贫办 南方杂志社 联合主办

统筹丨戎明迈 执行丨李焱鑫 运营丨刘树强

系列报道

李德刚:人到,任务到,心更要到

李军: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黄德山:走进深山,是为了走出贫困

钟汉宏:这个最美揭西人来自他乡

邓波群:唱好脱贫攻坚的客家新歌谣

林晓丹:一位80后母亲的驻村故事

邢华龙:整村搬迁,黄正村走进幸福时间

韩志勇:这个群主不简单

郑晓峰:金光大道上走出“村长伯伯”

伊江林:“小鲜肉”也有大作为

梁音:做好人,不做“老好人”

王培忠:饶平柘林的海风最提神

曾庆辉:带头吃苦才配得上这个头衔

陈光:从“白面书生”到“乡镇干部”

林炎勇:让几十年的“饮水难”终成历史

侯广勇:“三地分居”为“大家”

古新标:援非归来的驻村人

彭彬:我是一名“番薯哥”

郭朝明:妻子临产,我离开了家

覃朝阳: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杨小帆:新点子走出新路子

孙凯军:总书记的接见,鼓舞我前行

谢云峰:“敢啃硬骨头”的葛坪村“设计师”

梁劲:用知识改变贫困乡村的命运

李云华:土地就是“农垦人”的家

张剑峰:从“县长”到“村长”

钟培敬:人到了村里,村就在心里

翁如萍:咱村来了女书记

特稿:南方杂志笔下的“最美第一书记”,省扶贫办主任为他点赞

致敬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官!


致敬第一书记!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多少位第一书记,就有多少座被改变的村庄,就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


讲好一个故事,树起一面旗帜。欢迎各省直、地市组织部门提供先进人物报道线索,也欢迎各界人士推荐或者自荐。在这里,您可以针对穷根子开出药方,可以发布求助信息,可以充分阐述对脱贫难点的思考, 把您的心里话,和我们、和读者倾诉、分享。


联系邮箱:nfdysj@163.com,或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来源丨南方先锋号

编辑丨林琳 影子

统筹丨戎明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