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

2016-12-26 新华社 战略与政策论坛

习近平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

刘云山出席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罗宇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动这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要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建方面的法规制度短板,力争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24日至2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为做好党内法规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部署,要牢牢把握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切实体现党的意志主张,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要突出工作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抓紧建立和完善主干性、支撑性党内法规制度,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统筹推进立改废释工作,加快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解决突出问题、补齐法规制度短板上下功夫,提高党内法规制度质量。要抓好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实,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注重以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提升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影响力。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与党建其他工作一同部署、抓好落实,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刘奇葆、赵乐际、赵洪祝出席会议,栗战书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并讲话。

  会上,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北京、浙江、福建、湖北、深圳等部门和地方有关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分管党内法规工作的负责同志、党委办公厅负责法规工作的有关同志,各副省级城市党委分管党内法规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有关部委分管法规工作的负责同志及相关同志,党中央批准设立的有关单位党组(党委)负责同志,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院长朱勇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习近平强调,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习近平指出,要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群众需求就是发展契机(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5日04 版)

冬季清洁取暖、垃圾分类、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养老院的服务质量、住房问题、食品安全,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日前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也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方法论。

从大包干到土地流转,从发展民营企业到深化国企改革,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走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正是在不断破解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事业一步步发展,我们的国家一天天昌盛,我们的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改革开放以来,“短缺经济”状态下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消费需求如井喷般爆发,拉动经济强劲增长30年。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候:“短缺经济”状态总体上不复存在,而且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这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那里,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压倒了对价格的考虑,国货满足不了需求,大家就到国外买洋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是满足需求。只有低质量的产能才会过剩,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换代的产能不会过剩。

换句话说,发展的“新动能”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可以创造清洁能源的巨大需求;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可以形成庞大新产业;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否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化运作潜力;养老问题、住房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所涉及的潜在市场更是摆在那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符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长期增长潜力

当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群众也一概不了解。许多时候,广大群众跑到我们前头去了。今天,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真正把群众需求作为发展契机,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导向,这不仅关系能否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关乎我们能否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1893年12月26日为毛泽东诞辰,特辑5篇纪念:68-72】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2.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

  3.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八大焦点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5. 《习近平时代》 (一)

  6. 《习近平时代》(二)

  7. 《习近平时代》  (三)

  8. 《习近平时代》 (四)

  9. 《习近平时代》 (五)

  10. 《习近平时代》(六)

  11. 《习近平时代》(七)

  12. 《习近平时代》(八)

  13. 习近平时代(九)

  14. 习近平时代(十)

  15. 习近平时代(十一)

  16. 习近平时代(十二)

  17. 习近平时代(十三)

  18. 习近平时代(十四)

  19. 习近平时代(十五)

  20. 习近平时代(十六)

  21. 《习近平时代》(十七):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

  22. 《习近平时代》(十八):亚投行 再创新世界

  23. 《习近平时代》(十九):“一带一路” 大谋略与大智慧

  24. 《习近平时代》(二十):条条大路通北京

  25. 《习近平时代》(廿一):强国必有强军

  26. 《习近平时代》(廿二):为什么要党指挥枪

  27. 《习近平时代》 (廿三):改革是军队无法回避的大考

  28. 《习近平时代》(廿四):熟知传统文化的领导人

  29. 《习近平时代》(廿五):传 统 文 化 是 独 特 战 略 资 源

  30. 《习近平时代》(廿六):1942 年 后 的 又 一 次 文 艺 工 作 座 谈 会

  31. 《习近平时代》(廿七):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改革

  32. 《习近平时代》(廿八):国 企 改 革, 再 深 的 水 我 们 也 得 蹚

  33. 《习近平时代》(三十):让法律成为每个公民的信仰

  34. 《习近平时代》(卅一):大国胸怀与大国威严

  35. 《习近平时代》(卅二):中 国 人 民 的 眼 睛 里 绝 容 不 下 沙 子

  36. 习近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37. 习近平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8. 习近平: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39. 坚定改革信心注重精准施策  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

  40. 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41. 宪政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

  42. 破除宪政“姓资姓社”的雾霾

  43. 习近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44.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4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

  46.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下一步经济工作着力点

  47. 从党外人士座谈会和政治局会议看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48. 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如何破局

  49.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50.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走势

  5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全文)

  52. 权威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

  53. 新华社四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54. 杨伟民谈“十三五”规划建议与国企改革

  55.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56. 我国社会矛盾已到临界点

  57.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根除思想体制雾霾

  58. 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的8个判断和对智库建设的4点指示

  59. 【新的改革 新的跨越】创新:前所未有的撬动

  60. 《世界人权宣言》全文

  61. 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

  62. 纪念《发展权利宣言》通过30周年

  63. 第三个“国家宪法日”

  64. 习近平用“四个有利于”为改革导航

  65. 国家三类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66.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上篇)

  67.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下篇)

  68. [珍藏版]毛泽东给子女的家书

  69. 商鞅-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改革家

  70. 春风大雅能容物

  71. 《习近平时代》(廿九):把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战略

  72. 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