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星空】第27期 | 姚科:家有高中女生

纤纤幽蓝sunjie 黄山日报
2024-08-28

 

点击

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与读高中的女儿交流


姚 科

星空星语


沟通,没有通用的模式,成功的沟通也没有秘诀。与一个孩子沟通的方式并不总是适合于另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沟通方式与技巧。要学会倾听,要创造机会交谈,讨论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避免反应过度。



感觉女儿读了高中,我们的谈话变得少了。

孩子就像是一本书,不仅要认真读,反复读,而且还要深入地去思考、去感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读完感悟都有所不同。

进入高中的孩子,往往有些叛逆。说起教育孩子,现在的父母多数都会头疼,真是太难了。

这不仅是时代造就的,也是社会养成的,时代不同了,孩子的学习方式在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得与时俱进。

打骂孩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青春期的孩子,打骂教育换来的只能是对抗,产生的效果是持续的冷战,给亲子关系带来更大的隔阂。严重的还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抑郁。

要解决高中时期的孩子遇到的种种困惑,谈话是最好的方式。可眼前的现实是和高中孩子谈话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时间不允许,能说上话的

仅仅只有午饭的十分钟




青春期的孩子,睡眠是顶顶重要的,没有好的睡眠,就不能好好地学习。女儿上了高中,每天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学校,只有8小时在家,除了洗漱吃饭,只有仅剩的6个多小时睡觉时间。


我们家是走读,每天6:30起床,10分钟的洗漱时间,对于女孩子来说,不算慢了,6:40准时在家出发,早餐都是路上解决。家距离学校3公里,骑车需要十多分钟。中午孩子回到家在12:00左右,回家前我必须让饭菜上桌,迟了就会影响孩子午休。10分钟吃饭,饭后有时会用下手机,接下来就是午休,13:00闹钟响起,起床出发去学校。


据孩子说,晚饭时间只有一小时,因此一般是不回家吃的,用保温饭桶中午后盛好带去。有的吃食堂,有的是父母送到校门口,都是为了给孩子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




我的工作是凌晨1:30起床上班,所以,每天等女儿回家都是妻子的事。女儿一般都在23:05左右的样子到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吃东西,有时她妈烧点宵夜,有时啃点面包,这时她又会玩下手机,这是我们允许的,她也有她的兴趣,有些作业或者不懂的也需要查询。


妻子晚上一般是女儿回来就睡觉了,接下来她自己洗头洗澡,看书做作业。什么时候睡的我们不知道。我起床的时候,基本上她都已经睡着了,但每天房间灯都亮着,有时笔还在手里攥着。有时澡都没洗就睡着了,我也不忍心叫她,关灯就成了我上班前的工作。这样一天下来,能和女儿交流的时间并不多,就是午饭的十分钟,还得看她的心情。







学习压力大,父母就成了

孩子宣泄情绪的对象




孩子到了高中,学习有压力不言而喻,学业是一年比一年紧张,虽然大家都说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高考却是孩子改变人生最便捷的道路。所以,孩子发脾气,对此父母通常都是包容的,毕竟孩子学习辛苦,父母是看得到的。


记得高一上学期,由于女儿起初不适应紧凑的班级时间管理,成绩掉得厉害。在初中,学习是散漫而轻松的,突然一下子没有了自由时间,好比是刚长成的翅膀,刚准备展翅高飞,又被禁锢住了,非常不适应,经常回来发脾气,甩脸子。

每每这时候,妻子总发牢骚:“这是造的哪门子孽,生了这么个玩意,专门给气受的。赶紧送私立学校去,让她吃点苦头,就知道父母的好了。”“养这么大,怎么养了个仇人,到18岁就别管了,老了我们也不靠她,这样子也靠不住!”




可说归说,哪个父母不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之后每天的午饭妻子就再也没有迟过,饭桌上也从不缺汤。之后的早上,我下班回来也不再睡觉了,每天6:30准时叫她起床。


每天就这样默默地为孩子准备着该准备的,但女儿的“阴雨天”基本上是没有谈话的机会,只有在她脸上“显晴”的时候,才会说上几句话。


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陪伴她读完高中三年,只要她在身边,无论晴雨,那都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也是我们生活的乐趣!





两代人,难有共同语言,有代沟




曾记得女儿初中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前总觉得老爸是万能的。”言下之意,就是现在发现“老爸”也还是有很多事是干不了的。记得我当初是这样回她的,我说:“那是因为你在慢慢长大,懂得东西多了,知道的东西多了,再下去,你会发现老爸啥也不是。

这句话不幸言中,孩子到了高中,父母除了解决她的吃穿,给点零花钱,其它事情都得要她自己解决。无论悲伤、委屈、困难,还是学习、应酬、社交等等,都需要她自己来承受,自己来化解。

有时她心情好,也会回来分享,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意见相左,最后也就弄得彼此都十分无趣。如何处理?是她的事。我要做的,就是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绝不敷衍讨好。孩子在慢慢长大,她终有自己的辨识力。她能有自己的观点,说明她在尝试,在碰撞,寻求一条自己认为可行的处理方式,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家里谈话不多,交流的少,不代表心不在一块。女儿也曾和我说:她知道我们都是为她好,可就是忍不住,会怼,会呛,会给脸色,也许就因为我们是最亲的人。这话我听了很感动,是啊,亲情因为伤害才温暖,亲子关系因为血液的相通而相斥。孩子的表现,恰恰说明了她的真实。



家里是港湾,可以有波澜,可以不交流,但彼此保障必须真诚。陪伴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哲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每个家庭,每个亲子关系都不能完全的复制,只愿有所发现,有所借鉴。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做家长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再尝试,考验的也是父母的耐心。

高考是战场,孩子在前面冲锋陷阵,父母就是孩子的坚强后盾,后勤保障是一刻也不能放松,战场的胜败不仅取决于冲锋陷阵的勇猛,源源不断的后勤也是取胜的关键。

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简介:



   姚科,普通工人,喜欢阅读,关注平凡人,平凡事,偶尔写点随笔感悟。

   摄影配图:劳舒  江淮之间农村随拍


栏目定位

编发师生、家长和全社会普遍感兴趣的教育类话题。教育杂谈、教育教学、成长规划等等与教育相关的美好元素。我们欢迎文字、书画、音视频等各类稿件,希望看到立足教育又能跳出教育来点评,既有文学色彩又有浪漫情怀的文字……

我们尊重每个为梦想奋力拼搏的人!


全国范围约稿,欢迎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家长踊跃投稿,稿件一旦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文创编辑:孙洁

征稿邮箱:hssxsjwkp@163.com


END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程红妹  二审:徐海生  终审:肖平

推荐阅读

【教育星空】第26期 |屯溪六中: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教育星空】第25期 | 聂峰:放手——最简单而又最艰难的事

【教育星空】第24期 | 张宏艺:教师节,我永恒的芳华

【教育星空】第23期 | 许莉:生涯规划,势在必行

【教育星空】第22期 | 刘建:校有古塔,见证变迁【教育星空】第21期 | 程达群: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教育星空】第20期 | 庄一心:坚守,是一种荷开的美丽【教育星空】第19期 | 朱晓燕:寻找天使的翅膀
【教育星空】第18期 | 潘婉静:教育是一场爱的邂逅
【教育星空】第17期 | 张剑平:我是不折不扣的“陶丝”【教育星空】第16期 | 储朝晖:我在徽州确立了自己的教育使命
【教育星空】第15期 | 俞言:学校运行机制与高考“战绩”【教育星空】第14期 | 程晓林:学会交往【教育星空】第13期 | 汪志平:“农夫”就是教育【教育星空】第12期 | 方磊:属于我的揭榜日记忆
【教育星空】第11期 | 吴文桦:合理填报志愿 绽放人生精彩【教育星空】第10期 | 朱来平:我的中考【教育星空】第9期 | 孙洁:考场内外【教育星空】第8期 | 汪秋民:桑榆未晚,欣然援疆
【教育星空】第7期 | 吴淑艳:劳动,校园最美风景线
【教育星空】第6期 | 江红波: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会是哪个方向?【教育星空】第5期 | 董建华:老师应常怀宽容之心
【教育星空】第4期 | 吴义福:我在高原【教育星空】第3期 | 焦斌:薄采其芹,做诗意的学问【教育星空】第2期 | 江红波:我为何而教【教育星空】试刊号 | 李代贵:我们心中似乎总有“两个学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