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怎样炼成的?
丨势雄江海丨
▲ 之江大桥。摄影/陆圳云
-风物君语-
▼
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语言,都留在了杭州。
▲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图/视觉中国
“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
▲ 西湖集贤亭。摄影/陆圳云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 雨里的灵隐寺。摄影/合金bullet
“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 西湖杨公堤隐秀桥。摄影/朱露翔
千年之后,人间天堂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化浪潮中,从未缺席任何可能引发争议的话题。
城市治理的大数据理念、一路飙涨的房价、迅速壮大的“杭漂”、永远处在风口浪尖的Alibaba……
▲ G20杭州峰会举办地。摄影/张力视觉
以“互联网之城”高调姿态现身的杭州,如汹涌的钱江潮一般,总能成为目光的焦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这样的杭州,是如何炼成的?
吴越蛮夷之地的转身
被后世称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原本并非是一片肥田沃土。
▲ 三江口(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摄影/周勇
位于钱塘江入海口,地处杭嘉湖平原,西跨浙江西丘陵区,东属浙江北平原,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早期的杭州内有湖水漫溢之忧,外有海水入侵之患,积水在平坦的土地上不易排出,水草沮洳,土壤盐碱化严重,被中原视为“吴越蛮夷之地”。
可就在这潮水横流的荒原,约5万年前,便有第一代先民——“建德人”,在新安江流域繁衍生息。
一块牙齿化石,成为后人窥探这片土地文明源起的窗口。
▲ 1974年冬,考古人员于今建德市李家乡新桥村后约两里路的一个天然岩洞中发现一枚“建德人“的牙齿化石和野猪、山牛、中国犀、剑齿虎等十余种旧石器时期的动物骸骨化石。图为建德人的牙齿化石。图/网络
和建德人相比,良渚文化的声名或许更为人所知。
这种以“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雕琢精美的玉器”闻名的文化,集中分布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和东部。
▲ 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而刻有符号的良渚文化玉器,主要为玉璧与玉琮。图为玉琮。图/图虫·创意
除了不使用金属工具便将美石雕琢得精巧细腻外,良渚文化让世人惊叹之处,还在于其造型规整、表面光亮的漆黑色陶器。
在第18届亚运会闭幕式上,中国杭州作为下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在参加接旗仪式后举行的“杭州8分钟”文艺演出中,便设计了“让杭州女孩手捧五千年良渚陶罐,水从陶罐中流出变成西湖、汇为钱塘江、由水滴到江海”的情节。
▲ 杭州八分钟惊艳亮相。
良渚文化大约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同时,传说夏禹治水,东至会稽,大会诸侯,并在此舍舟登陆。因古人称舟为“杭”,故将此地叫做“”禹杭。
——《杭州史话》
“禹杭”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变为了 “余杭”。今天,在杭州市西北部,仍有一块土地叫“余杭区”。
春秋后期,这片土地上最惊心动魄的故事当属吴越争霸了——那时,杭州一带时而属越,时而归吴,“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过,列国的纷争,在秦统一六国后,烟消云散。
▲ 千岛湖。图/视觉中国
秦帝国建立后,于灵隐山下设钱塘县治,钱塘成为杭州的又一称谓。但彼时的钱塘不过是个处于钱塘江边缘地带的蕞尔小县,籍籍无名。
今天的杭州市在当时只是随波出没的海湾,西湖亦尚未形成,仍与钱塘江水连成一片。
张岱《西湖梦寻》记载:“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此处所言的大石佛寺,位于今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下,此地尚有“秦始皇缆舟石”之景。
▲ 雨中的灵隐寺。摄影/合金bullet
运河凿通,聚“半天下之财富”
杭州城市命运的转折,源自京杭大运河的修建。
▲ 吴山广场。摄影/朱露翔
随着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命令的下达,杭州承担起了“连接南北交通的水上枢纽和物资交易中心”的任务。
▲ 龙坞茶园。摄影/周勇
途经杭州的船既可取道钱塘江至今浙江中南部的睦、婺、衢等州,又可沿新安江进入皖南的徽州;往东亦能到达越(今绍兴)、明(今宁波)二州,由浙东运河汇集明州的客货则可下海南下福州、泉州、广州。
▲ 采茶。图/视觉中国
一时间“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 灵隐寺罗汉堂。摄影/周勇
联通北方的大运河给杭州带来了大量棉花的同时,也缩短了杭州丝绸进入东都洛阳,深入隋唐贵族内部的时间和成本,“丝绸之府”的美名之所以能家喻户晓,大运河功不可没。
▲ 郑和下西洋的豪船之上,载着彰显国力的物资中,杭州丝绸便倍受各国贵族的喜爱。图/视觉中国
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也沿着大运河自北向南,来到杭州,使吴越蛮夷之地前所未有地接近着中原文明。
▲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其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图/ 图虫·创意
但大运河的修建并没有解决盐碱地的问题,饮水和灌溉始终是困扰杭州的“老大难”。一批得志或不得志的“高端人才”的到来,为西湖带来了转机。
▲ 壮阔的钱塘江大潮。图/图虫·创意
“香山居士”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捍湖浚湖,重疏六井,使市民能够近湖而栖,安居乐业,同时也奠定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
关于“西湖”二字的最早文字记载,就出现在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中。
▲ 西湖集贤亭。摄影/朱露翔
盛唐过后,在五代十国的分裂乱世,杭州第一次以都城的面目崛起江南。
杭州临安人钱镠(liu)作为吴越国的开创者,受封于后梁,定杭州为吴越首府。“保境安民”促进杭州经济的繁荣,“设撩湖军、开浚钱塘湖,得其游览、灌溉两利,又引湖水入涌金池,与运河相通”的政策,更令 “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 西湖杨公堤。摄影/张力视觉
吴越国72岁那年(907年—978年),被时任国王钱弘俶 “归土纳宋”,国都临安也变成了北宋的州治所在地。和平过渡纳入北宋的统一政权,为杭州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风雪中的西湖浴鹄湾。摄影/视觉中国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江河运输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起。公元989年,北宋在杭州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明州(今宁波)合称“三司”,宋仁宗特赋诗赞美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 西湖最美的季节,从空中俯瞰西湖边茅家埠,杨公堤一带,秋色渐浓。摄影/张力视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于景祐元年(1034年)春正月被贬出守睦州(今杭州建德梅城)。重教化、兴办学堂的范仲淹受到百姓爱戴,至今,“思范牌坊“仍伫立在梅城镇中心。
▲ 西湖太子湾。摄影/陆圳云
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到皇祐二年(1050年),范仲淹又奉命任杭州知州。这位“文章太守”迅速解决粮荒之余,亦疏浚西湖,常与同僚游于西湖之上,拜倒在西湖的风姿之下。
长忆西湖胜鉴湖,春波千顷绿如铺。
吾皇不让明皇美,可赐疏狂贺老无?
——范仲淹 《忆杭州西湖》
▲ 西湖三潭映月。图/视觉中国
苏轼与杭州的渊源,更为深刻。两度赴杭州任官的他,主持修筑了横贯西湖南北的苏堤不说,还在疏浚西湖时于湖水最深处立三塔为标,形成了如今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三潭映月”。
临时偏安,繁华泡影
一百多年的繁荣发展让杭州“势雄江海”,也使其成为“靖康之难”后,南宋建都的不二之选。
▲ 雷峰塔。摄影/陆圳云
受战乱影响,北方的大批官员、民众蜂拥南下,都城临安自然成为接纳移民的重要据点。
而移民的到来,给了杭州又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时代就此展开。
▲ 龙泉青瓷。2014年11月21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桐乡乌镇闭幕,龙泉青瓷被作为大会的特殊礼物,赠予了主要外宾以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业界大佬。图/视觉中国
西湖的角色,也随着南宋的建都,发生了变化。由昔日的农业灌溉用湖,变成了南宋贵族的“销金窝”。
▲ 西湖黛色参天。摄影/陆圳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 林升
统治者们在西湖沿岸修建的大小花园多达四五百处,大量亭台楼阁遍布的西湖“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更形成“西湖十景”,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
▲ 西湖雪舫。摄影/朱露翔
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范成大《吴郡志》
多数骄奢淫逸南宋贵族们,在西子湖畔沉湎享乐,把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重任抛诸脑后,终免不了高楼轰塌的命运。
▲ 西湖。摄影/周勇
饶是武有岳飞,文有陆游。在那个金兵入侵,战乱四起的年代,这两位心怀天下的忠诚之士,与沉湎西湖歌舞的贵族形成鲜明对比,但也终没逃过“莫须有”的加害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 西湖杨公堤。摄影/朱露翔
元灭南宋后,南宋故宫毁损殆尽,终成废墟。“西子亡吴,西湖灭宋”的观点成为主流,直到明初,西湖都摘不掉“亡宋之湖”的帽子。
▲ 平湖秋月。摄影/陆圳云
和“红颜祸水”们的命运相似,冠以亡国之名的西湖,失去了被疏浚与维护的权力,遭豪门富户占湖为田,栽桑垦殖,一片惨淡,不复繁华。
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
尽管西湖在元朝受尽委屈,但杭州得益于元政府对大运河的翻修,与元大都(北京)直接相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终点,杭州与包括蒙古高原在内的北方地区联系空前加强,从根本上改变了她“偏于东南一隅”的局面,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体系的中心之一。
▲ 桐庐。图/视觉中国
元朝统治者们不遗余力地推进陆地和海洋武力拓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广州、泉州和庆元等港口并列的杭州,临海并占据大运河南端的优势,让她成为“回回商人”贸易线路通往元大都和北方腹地的重要中转站。
▲ 西溪天堂悦榕庄。摄影/合金bullet
所谓“山川之盛,跨吴越闽浙之远;土贡之富,兼荆广川蜀之饶”,说的正是杭州所处的交通和经济枢纽地位。《马可·波罗游记》亦盛赞其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华贵”的“一座天城“。
▲ 遥望城隍阁。摄影/波动世界
而于元朝倍受冷落,“十里湖光十里笆”的西湖,却在明中期,被一个叫杨孟瑛的人救于危难之中。
▲ 香积寺。摄影/陆圳云
杨孟瑛疏浚整治恢复西湖规模,并仿效苏东坡在西湖修筑一条与苏堤平行的长堤——“杨公堤“,与白堤、苏堤并称西湖三堤。
明清时期,随着中国帝制时代最辉煌时期的到来,杭州城也再次以富庶闻名天下。
▲ 都锦生织锦,明朝便闻名全国,至清代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四川“蜀锦”齐名。分为装饰性都锦生织锦和实用性都锦生织锦。图/网络
▲ 杭州扇子与杭州丝绸、龙井并称“杭州三绝”。王星记黑扇素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称。图/视觉中国
▲ 清康熙二年(1663年)逃生杭州的张思家在城隍山下开设“张大隆”剪刀作坊,以“龙泉”钢为原料打造剪刀。其子张小泉子承父业,品牌意识强烈的他将招牌改为“张小泉”,并加“近记”二字,以为正宗。图/图虫·创意
地灵人杰的杭州,即便在清末民初那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仍涌现出大量人才。
▲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部分图。图/中华珍宝网
杭州人龚自珍身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年代,仍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终唤来了一批仁人志士的降临。
红顶商人胡雪岩,用他的商业故事,侧面记录了一段清末的跌宕传奇。
▲ 西泠印社大门。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派篆刻家丁仁、王裼、吴隐、叶铭等人,在西湖孤山之西南成立西泠印社,靠金石篆刻享誉天下。西泠印社名满天下的同时吸引着四海精英,李叔同、丰子恺等亦入社成为社员。第六任社长启功在西泠印社百岁生辰之际,题词“千秋印学,百年名社”贺寿。摄影/陆圳云
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富阳作家郁达夫、“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剧作家夏衍等杭州名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不止改变了杭州,也改变着中国。
▲ 灵隐寺。图/张力视觉
今天,杭州依然不乏改变中国,甚至影响世界的杭州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马云。
互联网之城的用户思维
杭州只有“游客”,没有“用户”。
——马云
这句醍醐灌顶之言,给当时的杭州主政官员,提供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 莫干山民宿。图/视觉中国
1999年9月,马云从北京铩羽归杭,在城郊湖畔花园的家中与其余17位创始人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选址杭州这件事,一直被外界誉为“正确的决定”。
而杭州,则成为中国率先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幸运儿。
▲ 滨江低碳博物馆镜像。摄影/陆圳云
你可以说首批享受坐公交直接扫二维码支付便利的福利不够诱人,但车让人的礼遇绝对击中了每一个行人的心。芝麻信用免费借伞,借充电宝给杭州人带来“被信任感”的同时,也带着“雪中送炭”的温暖。
▲ 萤火虫公园。摄影/陆圳云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联手分析“红绿灯”改善交通拥堵的成功尝试,也成为在各大交通拥堵城市的道路上“口耳相传的佳话”。
▲ 杭州现代化建设。摄影/张力视觉
连续11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的杭州,对途经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从不吝惜她的温柔。通过大数据描绘旅游用户画像,获取游客的行为轨迹、消费时间、景区门票预订等深度信息并优化旅游开发的杭州在游客眼中永远那么体贴。
▲ 金色为洲际酒店,银色为杭州大剧院。摄影/陆圳云
门票免费的西湖、随处可见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周到的志愿者、主城区的“10分钟如厕圈”、相对较低的房价、可观的薪资水平……所有这些都吸引着疲于“奔波北上广”人才们的目光。
▲ 钱江新城。摄影/张力视觉
高速发展的杭州也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 工业大学图书馆、黄龙体育中心、科技学院、梦想小镇。摄影/陆圳云
西湖饱和的环境容量和慕名而来的“生猛”游客,是最容易引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限价导致的一二手房倒挂的差价、摇号抢房的政策,更使刚需者和炒房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解决这些问题,杭州需要更多的时间,恰似她从蛮夷之地到人间天堂的转身。
▲ 杭州全景。摄影/周勇
文丨章鱼
图编丨袁千禧
封图摄影丨朱露翔
📖
参考资料
1.沈金华 辛薇 主编 《杭州史话》
2.张丽华 《杭州:数据改变一座城》
3.智谷趋势 严九元 《杭州被G20选中的最大秘密》
4.郭晔旻 《从历史中走来 杭州如何一步步变成人间天堂》
5.郑作时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6.金元欢 王建宇 《杭州城市发展中几个特别值得忧虑的问题》
7.郭兴 《杭州大数据应用:从国家战略到城市治理实践》
8.章卉 《北上深为杭州贡献了近一半的“杭漂”工程师》
9.钱江晚报 《专访执行总导演崔巍,讲述杭州八分钟的背后“机关”》
10.吴志坚 《元代杭州:从偏安政权首都到帝国南方统治中心》
点击下方图片,去其他地方看看
🕗
风 物 精 选
文化地理
物产美食
匠人手艺
✍️
|新 媒 体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作者”,获取相关信息
投稿邮箱:editor@didaofengwu.cn
👀
|工 作 机 会|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招聘”,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