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秦虹:房地产融资管控依旧较严,房企压力大于2020年


秦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本文刊发于3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字数:2226字

阅读时间:4分钟


向稳定努力


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市场的要求依旧是房住不炒,“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按照中央要求肯定是保持稳定。中央定了调,所以各个地方都要向稳定这方面去努力,这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各方朝着稳定去努力,就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


大致可以预计房地产融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房企融资压力应该是有的,因而面对的压力会比2020年还要大。


但宏观面还是向好的,中国的城镇新增常住人口从1995年开始每年超过1000万,2019年是1500万。按照国家大的部署,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65%。这五年,我们还可以确定每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同时全球目前资金宽松,这是房地产发展外部环境依然保持良好的重要基础。


集中供地发力的前提是土地供应量增加


2021年初,媒体报道将有22个重点城市将试行“两集中”土地出让制度,也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2021年住宅招拍挂不超过三次。


该政策虽然近期能够影响到土拍市场,但市场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土地供应量。如果只是拍地方式变化,土地的供应没有上升,甚至还下降了总量,那么对地价的影响就会非常有限。只有各个地方集中拍地,同时供地总量能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才会影响到土地价格,保持平稳甚至稳中有降。只有土地的价格保持稳中有降,而且土地供应量增加,才会传导到房价稳定和不大幅上涨。


2020年国内一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根本原因还是供求关系不平衡。一些城市连续多年每年新增几十万人口,但城市的土地供应和房屋供应没有增加,这种供求关系决定了一些城市房价出现上涨,土拍价格也是一样的道理。


国际货币增发影响有限


近些天,有种观点认为,美国在大面积增发货币,因为世界经济彼此关联,从而将抬升国内房价。


美国房价上涨的确是因为货币增发:2020年美国房价上涨了11%,而且是在疫情那么严重,经济没有复苏的情况下上涨了11%,自然是量化宽松的结果。但美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是否会影响到中国,我认为这是两个概念,因为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影响的是其本国的资产价格。


中国在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也有适度宽松,例如M2在2018、2019年的增长速度都维持在个位数,但2020年达到两位数。不过中国的量化宽松和美国相比还是比较谨慎的,是非常有限度的,况且中国政府是严禁货币流向房地产市场的。


另外,货币量对房价的影响也是不平衡的。


我研究了300个城市的房价与M2的相关性,差别非常大。有的城市相关性很高,比如4个一线城市、长三角地区。有一些城市正相关,但相关性并不高。比如说我们研究了海南各个城市的房价,与M2有正相关性,但相关性很弱,这体现了海南这个地方的房价资源支撑特点。还有一些城市是负增长,货币越增发房价越下跌。所以这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开发企业未来选择投资,精准研判市场需求挑战更大,需要更加细化。


都市圈内房价具有关联性


有三种情况:一是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房价关联度非常高,同涨同跌;二是一部分城市为单向相关,只是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有影响,没有逆相关;三是一部分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房价没有什么关系,各自涨跌。


正在成长型的都市圈,双向相关性特别大;比较成熟的都市圈基本上都是单向相关;培育型(还没有成熟型)的都市圈城市之间的房价几乎没有关联。这与房地产未来的投资选择,以及开发产品的业态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延伸阅读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获评万得3C会议2020年“最佳合作机构”


王晋斌:美国金融资产价格过度修复开始逐步让位于实体经济修复


秦虹:房企三大能力助推市场稳健发展,拓新要把握两个窗口机遇


黄石松: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连平:年内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消费可能较快回升,但尚存外需替代、成本上升和房地产三大隐忧


陶冬:全球经济面临迅速反弹,国内经济修复需关注中小企业和房地产行业


郭磊:经济复苏有亮点亦有风险点,预计货币供给回归中性,金融政策相对收紧,财政政策保持弹性


CMF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经济复苏凸显制度优势,政策尴尬呼唤深层改革


王晋斌:“过渡期”的平衡: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


李湛: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风险点是债务泡沫问题


刘元春:提升消费,需要系统筹划


黄石松:实行“弹性退休”或是更好选择


【预告】刘元春 杨瑞龙 连平 陶冬 郭磊 李湛 刘瑞明联合解析: 经济复苏凸显制度优势,政策尴尬呼唤深层改革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发布专题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余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