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书治要 | 人不能改过,无非这4个原因

2018-04-12 居士亭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居士亭】


群书治要 | 专题



古镜今鉴 治国方略 复兴中华之宝典

修身齐家 和谐社会 实乃人人所必读


《群书治要》是在一万多种书籍里头,八万多卷,精挑细选,最后归到六十五种,那六十五种是精华。从这个精华里头,撷取修身、齐家、治国这些道理、方法,把它编成一本书,叫《群书治要》,五十万字。所以,这部书是精华里面的精华。

第十讲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群书治要鬻子》:“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人生最大的忌讳,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身上有过恶却不能够改正,这会伤害自己的身心,乃至丧失生命。一个人有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人生的大忌。人有过而不改,确实给自己招来灾祸。


人不能够改过,可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没有认识到过恶的严重危害。《周易》上说:“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小人认为做小的善事没有什么益处,就不屑于去做;做一些小的恶事,无伤大体,便不改过。结果罪恶日积月累,以致达到了无法掩盖和不可解救的地步。可见,灭家亡身都是 40 35630 40 14397 0 0 5220 0 0:00:06 0:00:02 0:00:04 5220为有过失而不能改所导致的,所以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二个原因:不能改过,是因为志向不坚定,所以改过的愿望不迫切。立志就是发愿。苏轼在研究古人之所以有成就的原因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首先立志。这个志就像目标一样,人生有了目标才不会受诱惑。就像我们登山,山顶是目标,我们就不会在山路的行走过程中,看到鲜花很好看,就停下来去欣赏,被这些东西诱惑。 


那么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向呢?清朝思想家唐甄曾说:“其为志也,以至于尧孔而不少让。”要立像尧帝、孔子这样的圣贤人的志向,也就是说要把成圣成贤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所以,改过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确立了人生的目标。


我们知道自己本具纯净纯善的本性,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明明德,所以要把所有与明明德不相关的东西都放下,与这个不相应的东西都改正。譬如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是非人我等等。不放下这些东西,受损失最大的是自己,实在是辜负了此生人之为人的机缘。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勇于改过。


曾国藩先生终其一生,都在教导家人和后世子孙要铭记迁善改过的重要性。他在年轻的时候,“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自己才华横溢,自己了不起,就看不起他人,经常挑剔他人的过失。三十岁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改正自己过失的方法就是写日记,通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言语行为。到晚上的时候,回忆这一天,我的言语哪一点说得过分了,哪一点不符合圣人的要求了,然后加以反省、自责,并且公开自己的日记,让身边的好友来监督自己。


《了凡四训》上说,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假如“一日不知非,则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为什么天下聪明俊秀的人很多,他们的德行却不能够修养,善业没有更加地增长?原因就在“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因循”就是不能够改正自己的过失,没有勇猛心。所以,袁了凡先生以身作则,厉行改过迁善,最终改造命运、心想事成。如果一个人成圣成贤的志向不够坚定,他改过的愿望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第三个不能改过的原因,就是身边没有好的榜样。我们放眼整个社会,圣贤人少,甚至连善人、君子都很少。而社会的污染又十分严重,可以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事物,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很多都是让我们退堕的缘分,而不是让我们成圣成贤的缘分。因为我们看不到好榜样,身边的亲朋好友大多是在追名逐利、唯利是图,并且习以为常了。我们就习惯成自然,自己有过失不仅看不到,也不愿意去改正了。所以,古人说选择一个好的修学环境,对自己的修行特别重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虽然很软,但是麻都是往上长的。如果蓬草生在麻中,没有人扶它,也会向上生长,长得很直。古人是“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古人基本上人人读圣贤书,当时社会的文艺作品,譬如戏剧、小说、相声、快板等等,全都是宣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容。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三日不读书还面目可憎。而我们现在的环境比古人不知差了多少,在这种环境下确实是一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在这种社会染污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要懂得亲师择友,亲近善良的、贤德的老师,选择善友,这比什么都重要。古人还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和那些善良的有德行的人交往,就像在雾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样,虽然打湿不了你的衣服,但是你时时能够蒙受他们德风的滋润,不知不觉地自己也熏成了一个有德行的人。所以,对于好的老师、善友,好的修学环境要特别地珍惜,这样才能够“德日进,过日少。”


第四个不能够改过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人的孝敬之心没有提起。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这个孝敬之心也是慈悲心的根本,也是改过的动力所在。


经过调查发现,最容易成为高考状元的都是那些家庭条件非常贫寒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为了供他上学历尽千辛万苦,甚至都要去卖血筹学费。这个孩子不忍心辜负父母的期望,所以拼命读书,非常勤奋,最后成为高考状元了。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体会。我在上初二的时候,从县级中学调到一个市级中学去读书。这个学校学习进度很快,我也不是很聪慧的人,第一次参加数学考试,满分一百二十分就得了五十八分,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从来没有考过这么低,不仅不及格,还少得可怜。看到这样的分数,自己很受不了,伤心地落泪。到初三毕业考试的时候,一百二十分的卷子,我得了一百二十分;还有一个一百分的卷子,我得了九十八分。一年的时间提升这么快,原因就是不忍心让母亲失望,因为母亲供我们读书历尽了千辛万苦,用自己一个人的退休工资,供我们三个孩子读书。为了不让母亲失望,我就非常刻苦,结果在一年之后,成绩大幅度地提升,最后考上了我们市也是我们省的重点高中。所以,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他有多聪明、多智慧,天生的资质有多好,而是在于他有没有一颗孝心,有没有一颗感恩之心。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戒酒、戒毒、戒色,弃恶从善,吃苦耐劳,就是因为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把孝心提起来了。不希望父母再为自己担忧,所以把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气,在一般人看来不可克服的问题,全都克服了。戒毒所的人说,用现代所谓科学的戒毒方式,能够真正戒掉毒瘾的人,只有百分之二而已,少得可怜。但是那些吸毒人员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后,孝心提起来了,责任感、感恩之心提起来了,戒毒成功的比例就大大地提升。

「余莉开讲」第10期01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群书治要 系列书籍

   群书治要专栏 

群书治要 | 饮酒的十个过失

群书治要 | 君子因它败坏德行,小人因它招来罪过…

群书治要 | 喜欢出名的人,常有这四种表现

群书治要 |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感召同样的人到你身边

群书治要 | 追求色欲,是因为人还不能够自足

群书治要 | 今天海誓山盟,明天就可能反目成仇!如何过情关?

群书治要 | 编撰淫书影像,大损阴德

群书治要 | 财利摆在面前有智慧的人不敢妄取

群书治要 | 贪婪的人不懂得爱财的道理

群书治要 | 坏脾气让沟通变得更困难

群书治要 | 让你生气的那个人是谁?

群书治要 | 无德厚财高位,必然招致灾祸

群书治要 | 你赚到的钱,未必都是你的

群书治要 | 许哲女士: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群书治要 | 世上风水最好的地方,就在你心里

群书治要 | 希望预测人的前程,学会这点最有用

群书治要 | 走上坡路的人,总是比常人多一点智慧

群书治要 | 很多人不会当领导,带不好团队,为什么?

群书治要 | 读这本书,让你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


点击图片·【群书治要】详细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