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符合“欧氏几何”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的设计

刘远 物理与工程 2021-03-24

洛伦兹变换是相对论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变换公式及物理图像通常用一个光锥来表示。闵可夫斯基时空图是最常见的洛伦兹变换的图示法,邓魁英[1]通过闵可夫斯基时空图实现洛伦兹变换的几何导出。梁灿彬[2]总结这种作图方法:“要先选一个惯性系作标准(t轴和x轴分别画成竖直和水平)”,即只能有一个以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参考系,这是特殊的“闵氏几何”,魏益焕[3]验证“欧氏空间”的圆对应“闵氏空间”的双曲线。初学者往往不习惯“闵氏几何”作图,而需要借鉴其他图示法来理解洛伦兹变换,如缪劲松[4,5]介绍狭义相对论的物理现象,采用了多种示意图。

对这一问题,黄献民[6]提出将时空图画成对称的特例,党兴菊[7]设计了斜交坐标轴时空图。在此基础上,文章尝试设计符合“欧氏几何”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

1 简化洛伦兹变换

按照张元仲[8]讨论,建立有特殊设计的两惯性参考系:S′系沿S系x轴正方向以不变速度运动,两参考系在各自零时刻重合(即时空轴重合)。对两参考系,仅讨论时间和沿运动方向的空间,以x、x′表示空间坐标,使用特殊的时间坐标(单位:米)

其中t0、t′0为通常的时间。设两参考系相对速度为u,c为光速,设有角度μ,使

sinμ=u/c

可将洛伦兹变换逐步简化过程如下:

经过类似步骤,将洛伦兹变换的4个公式改写为

因其能被改写为以上几何函数形式,故可以设计符合“欧氏几何”的图示法来表示洛伦兹变换。

2 图示法的设计过程

2.1 x′=0条件下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

将x′=0代入洛伦兹变换,设t′为任意值t′1,得到式(1)、式(2)

式(2)表示:当S系t时刻,S′系空间坐标零点的S系空间坐标为t×sinμ。

由以上两式,x′=0条件下,可构造x和t′1为两直角边,t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

图1 x′=0条件下的洛伦兹变换示意图

约定本文图中各点、线分别表示:①图中各点代表物理事件;为S系时间轴,线上各点到C的线段长度表示S系时间坐标t=t0*c,S系时间坐标值沿从C到B方向增大;为S′系时间轴,线上各点到C的线段长度表示S′系时间坐标t′=t′0×c,S′系时间坐标值沿从C到A方向增大。

根据以上约定,图1中C点代表洛伦兹变换的两参考系重合时空坐标原点,上各点分别代表S′系、S系各时刻的空间坐标零点。

∠CAB为直角由式满足

由上式及式满足

(长度)表示:当S系时刻,S′系空间坐标零点的S系空间坐标为t×sinμ。

提出一种“火车-铁轨”模型说明图1。设有铁轨与月台为S系,一列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为S′系,两参考系分别有观察者。以火车前进方向为两参考系空间轴正方向。以火车尾端车厢为S′系空间坐标零点,火车各车厢代表S′系空间坐标x′,各车厢有挂钟。以月台为S系空间坐标零点,各段铁轨代表S系空间坐标x,各段铁轨上有挂钟。则图1中三角形ABC可表示从S系观察S′系的情景。C点代表两参考系零时刻的“火车尾端车厢运行到月台位置”事件。S系中,在表示的t时刻,观察者会看到火车尾端车厢运动到表示的铁轨t×sinμ位置,观察者还会发现,此时火车尾端车厢的挂钟指向表示的t′1=t×cosμ时刻。

图1中,做于D,构成直角三角形与t′1满足

由前文所述,线上各点代表S′系空间坐标零点,且图1中S′系空间坐标值沿从D到A方向增大。因此为负值,表示S′系时刻,S系空间坐标零点的S′系空间坐标为-t′1×sinμ。

2.2 x=0条件下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

将x=0代入洛伦兹变换,设t为任意值t1,得到式(3)、式(4)

由以上两式,x=0条件下,可构造x′和t1为两条直角边,t′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以图1中S′系(0,t′1)事件发生的S系时刻为t1,使表示S系t1时刻。在图1基础上,做延长线于E,构成直角三角形CBE。如图2所示。

图2 x=0条件下的洛伦兹变换示意图

易知∠BCE=μ,再由式(3),则满足式(5)、(6)

与t′、x′满足

为正值。根据对空间坐标值增大方向的规定,为负值,表示S′系时刻,S系空间坐标零点的S′系空间坐标为-t′×sinμ。

图2中三角形CBE可表示火车观察月台。按照日常生活经验,当月台上的接站人看到行驶中火车的尾端车厢里的乘客时,乘客自然也可以看到接站人,按照洛伦兹变换则不同。从洛伦兹变换,月台上的S系观察者在t1时刻,会看到火车尾端车厢的挂钟指向t′1,但这是一种单方面的观察。如果月台上的接站人此时向火车挥手,在S′系t′1时刻,火车上的乘客能看到吗?从洛伦兹变换,他不能。

图2中,火车尾端车厢的乘客在表示的S′系t′1时刻观察月台,会看到月台挂钟指向所表示的S系时刻,这早于表示的S系t1时刻。他看不到t1时刻的月台,自然就看不到接站人向他挥手。乘客要到表示的S′系时刻,才能看到月台上的挂钟指向t1并看到接站人挥手。而接站人看到乘客回应,要等到S系时刻。

图2描述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的奇怪现象,我能看见你,你却看不见我。B点的S系观察者可以观察线表示的S系时刻的各空间坐标,他在A点能看到S′系时刻的空间坐标零点。A点的S′系观察者可以观察线表示的S′系时刻的各空间坐标,所以他看不到B点事件。同样,S′系的E能看到S系的B,但B看不到E。这又会引起乘客和接站人对他们彼此距离的不同看法。图2中,当接站人在B点,他会看到乘客在A点,接站人认为彼此距离为但A点的乘客会看到接站人在D点,因此,A点的乘客认为彼此距离为

2.3 一般性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

设x、t为任意值(x1,t1),代入洛伦兹变换,得到

根据x1的系数和tanμ,可构造x1为一条直角边,该直角边与斜边夹角角度为μ的直角三角形,表示非零的x1造成x′、t′的改变量。图2中,过B做垂线,在此恰为线,选上一点H,使长度为x1。延长线于J,构成直角三角形BHJ。易知∠HBJ=μ,则满足式(7)、(8)

由式(6)、式上的可表示为

即EJ可表示x′。于I,得到平行四边形EJIH,则满足式(9)

(9)

由式满足式(10)

(10)

由式(9)、式(10),图2中可表示可表示t′。

从图2得出一般性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如图3所示。以夹角角度为μ的两线作为两参考系时间轴,对H点代表的任意物理事件,做于I,则以表示其S′系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以表示其S系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根据以上证明,这些线段长度符合洛伦兹变换的时空坐标值相互关系。本文图示法中,两参考系的时空轴夹角相同。替换两参考系时间轴,图3就表示洛伦兹变换的逆变换。这有别于闵可夫斯基时空图中按照“闵氏几何”正交的两参考系时空轴。

图3 一般性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

3 “异地同时性的破坏”“长度收缩”的图示法

设t′为定值t′2,代入洛伦兹变换,得到

由上式,当t′为定值t′2,x和x′一一对应,当x增大,x′也增大;x和t一一对应,当x增大,t也增大。“火车—铁轨”模型中,这相当于火车上的乘客在t′2时刻拍摄的一幅铁轨、月台和火车的照片。当照片中某节铁轨上挂钟指向t2时刻,想知道这是哪段铁轨(求x)、对应哪节车厢(求x′),可由图4表示。

图4 定值t′2条件下,两特定事件的洛伦兹变换示意图

图4以图2中(x1,t1)事件在S′系发生的时刻为t′2,即以长度为t′2。上任选B′,以表示S系任意时刻;于H′。由图示法,H′的S系空间坐标为时间坐标为其S′系空间坐标为时间坐标为与H是S′系同时事件。

以图4表示这幅S′系t′2时刻的照片。当B′沿方向移动,H′的S系时间坐标增大,其S系空间坐标增大,说明照片中沿火车前进方向越远处铁轨上的挂钟指向越晚的S系时刻;同时,H′的S′系空间坐标增大,而其S′系时间坐标不变,说明这是S′系中拍摄照片瞬间的两参考系时空关系。

图4可以表示“异地同时性的破坏”,H和H′是S′系时刻的异地同时事件,但S系中两事件分别发生在时刻和时刻。如张艳亮[9]提出“若(S系)两事件是异地(同时)事件,则在S′系中一定不同时发生”。

根据“物理长度必须同时测量”[10],H和H′的S′系空间坐标之差具有物理长度意义,而两事件的S系空间坐标之差不能同时测量,也就不符合物理长度定义。因此,学者们[11,12]提出,有的物理学教材对“长度收缩”的推导与“异地同时性的破坏”冲突。教材推导为:已知S系某时刻一运动杆两端点时空坐标,则以两端点的S空间坐标之差为“动长”,将两端点时空坐标代入洛伦兹变换,求得两端点的S′系空间坐标,以其差为“静长”。以图4表示教材推导:于E,得到直角三角形HEH′,做于L。由图示法,E的S系时间坐标为空间坐标为其S′系时间坐标为空间坐标为以共线的E、H′代表S系某时刻的运动杆两端点,则两点S系空间坐标之差为推导中“动长”,两点的S′系空间坐标之差为推导中“静长”。

图4中,易知E和H的S′系空间坐标相同,即

因此,对E的S′系空间坐标与H′的S′系空间坐标之差,有

从图4易知教材推导中“动长”和“静长”之比符合“长度收缩”。但此推导存在问题,以图4表示:S′系中,E发生在时刻,H′发生在时刻,两点不能同时测量,因此,S′系中两点空间坐标之差,即推导得到的“静长”,其实不具有物理长度意义。

张之翔[13]以静止系观察运动系测量两点距离的过程描述“长度收缩”,静止系观察者会发现,运动系测量者先测一点,后侧一点,两事件有时间间隔,而后测的一点在这段时间中移动了。以图4表示。S′系中,E和H的空间坐标相同,E的时刻较H延后,两点表示不同时刻的同一空间位置。当从S系观察S′系中静长系观察者会发现,H发生在时刻,H′发生在时刻,在S系时刻,S′系中H将以两参考系相对速度运动至E,所以S系观察者会在时刻观察到收缩了的动长这是“洛伦兹变换中时间和空间相互关联”[14]造成的观测结果,因此“应将尺缩理解为借用词,而非本义词”[15]图4表示了“长度收缩”的原因是两参考系时空形式的改变。本文图示法中,两参考系时空轴上等长线段表示相同的时空间隔。闵可夫斯基时空图则以不等长的“闵氏几何”线段表示。

4 结语

本文设计图示法以符合“欧氏几何”的形式表示洛伦兹变换和狭义相对论的各种物理现象,可作为初学者和爱好者学习中的借鉴。最后需要指出,论文讨论的仅是一维空间、一维时间的洛伦兹变换,洛伦兹变换的核心在于变换要保持两个惯性系光速不变,因此三维空间的旋转,也是一种洛伦兹变换。更为广义的空间反射、时间反演等分立变换都可以保持光速不变,因此也都可以看做是洛伦兹变换。

论文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先后得到山东财经大学李秀荣教授、山东建筑大学郝怀杰教授、山东大学许心光教授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编辑和审稿人对本文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邓魁英, 楚天广. 洛伦兹变换的几何导出[J]. 力学与实践, 2017, 39(1): 82-86.

DENG K Y, CHU T G. Geometric derivation of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J].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2017, 39(1): 82-86. (in Chinese)

[2] 梁灿彬. 相对论的几何表述①[J]. 大学物理, 1998, 17(5):2-6.

LIANG C B. Geometric formul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J]. College Physics, 1998, 17(5): 2-6. (in Chinese)

[3] 魏益焕, 崔萧, 李微. 洛伦兹变换与二维旋转变换[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1): 19-21.

WEI Y H, CUI X,LI W. Lorentz transformation and two-dimensional rotation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7, 38(1): 19-21. (in Chinese)

[4] 缪劲松, 胡海云. 洛伦兹变换的引入及其时空图像讨论[J]. 物理与工程, 2016, 26(S1): 10-16+21.

MIAO J S, HU H Y. Introduction of Lorenz transforma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its space-time-image[J].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6, 26(S1): 10-16+21. (in Chinese)

[5] 缪劲松, 胡海云. 狭义相对论中与长度或距离有关的典型问题的讨论[J]. 物理与工程, 2017, 27(S1): 10-15.

MIAO J S, HU H Y. Discussion about the representativ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length or distance in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J].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7, 27(S1): 10-15. (in Chinese)

[6] 黄献民. 狭义相对论与时空图[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7] 党兴菊, 张瑶, 吴文良. 用斜交坐标轴画二维对称时空图[J]. 大理学院学报, 2014, 13(12): 35-39.

DANG X J, ZHANG Y, WU W L. Using oblique coordinate axes for two-dimentional symmetric space-time diagrams[J].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2014, 13(12): 35-39. (in Chinese)

[8] 张元仲. 狭义相对论洛伦兹变换的推导及其他[J]. 物理与工程, 2016, 26(3): 3-8.

ZHANG Y Z. The derivation of Lorentz transformation in special relativity and others[J].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6, 26(3): 3-8. (in Chinese)

[9] 张艳亮, 张鲁殷. 基于狭义相对论的同时性对长度收缩佯谬的认识[J]. 物理与工程, 2012, 22(2): 7-9.

ZHANG Y L, ZHANG L Y. Cognition on the paradox of length contraction based on simultaneity of special relativity[J].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2, 22(2): 7-9. (in Chinese)

[10] 张三慧. 大学物理学:力学、电磁学[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189.

[11] 王超群. 关于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7(s2): 39-41.

WANG C Q. On the time expansion and length contraction[J].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s2): 39-41. (in Chinese)

[12] 李勇, 王玉连, 刘慧, 等. 同时的相对性在长度收缩公式推导中的应用[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科版), 2010, 22(3): 25-26.

LI Y, WANG Y L, LIU H, et al. Application of 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 in deduction of the formula of length contraction[J].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22(3): 25-26. (in Chinese)

[13] 张之翔. 对长度收缩的另一种看法[J]. 大学物理, 2005, 24(10): 13-14.

ZHANG Z X. Another way of looking at length contraction[J]. College Physics, 2005, 24(10): 13-14. (in Chinese)

[14] 刘志明, 刘春清. 基于相对性原理的洛伦兹变换[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19(2): 105-109+121.

LIU Z M, LIU C Q.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J]. J.Changchun Inst. Tech. (Nat.Sci.Edi.), 2018, 19(2): 105-109+121. (in Chinese)

[15] 舒幼生. 狭义相对论中的几个佯谬(讲课札记)[J]. 大学物理, 2014, 33(8): 55-60.

SHU Y S. Several Paradoxes in the special relativity(Lecture note)[J]. College Physics, 2014, 33(8): 55-60.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刘远,《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期刊编校工作,0272047@fudan.edu.cn。

引文格式: 刘远. 符合“欧氏几何”的洛伦兹变换图示法的设计[J]. 物理与工程,2019,29(4):49-53,72.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蓝字”标题查看:


《物理与工程》期刊是专注于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创刊,欢迎踊跃投稿,期刊投审稿采编平台:

http://gkwl.cbpt.cnki.net


欢迎关注

《物理与工程》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