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务虚会 会议纪要

编辑部 物理与工程 2021-03-24
为降低疫情对高校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要求高校教师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及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一时间,网络成为勾连百城千校的空中桥梁,数千万高校师生重聚于虚拟课堂,一场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教改实验正在发生。而疫情终将过去,这场轰轰烈烈的在线教学战役,又是否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线教育格局,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为深入分析疫情期间高校教师教学现状,切实研究在线教学实践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的促进和影响,踏实推进高校物理、天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各类探索与实践,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共同发起倡议,于2020年2月28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了“在线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务虚会”。教指委主任、秘书长、委员及相关教育专家——王青、陈敏、刘玉鑫、李向东、王小力、刘玉斌、陈强、王祖源、周雨青、王强、高建、忻蓓、程福平等出席会议。此次会议围绕“在线教育的发展对高校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现将会议情况简记如下:
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主任清华大学王青教授简要介绍了清华师生参与在线教学的实际体会,王青教授认为,由此次疫情所导致的全国教师线上教学实践,既是一次十分难得的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规模探索,也是一次对教改方向进行观察、审视、反思、调整的珍贵机会。他建议各教指委、物理学会及物理、天文教学界专家,在在线教育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时期,广泛调查、深入研讨,围绕在线教育未来发展的力度和方向、在线教育对教改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可能性、教指委和物理学会在此次教改中的作用和责任等议题,开展长期的追踪、考察、研究和讨论,为高校物理、天文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前瞻性的思考和规划,为我国物理、天文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物理专业教指委秘书长汕头大学陈敏教授指出:广义的在线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之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层面均在增强在线教育探索力度,国家政策亦倡导普及优质教育资源,而首先需要厘清的概念是:在线教育这种形式是否能承载教育的全部,如若不能,它所能承载或替代的部分是什么?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模式各自应承载何种功能、职责,又将如何进行一体化设计?陈敏教授建议积极利用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机会,帮助教师更加深入认识教育本质,探索在线教育的内涵和边界,为即将到来的5G时代做好准备。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秘书长、物理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刘玉鑫教授也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在线教学的适用性应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学生的来源构成、年龄分布、所属地域、条件因素等均会对在线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刘玉鑫教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就网络化学习效果进行调查,用真实的数据指导未来在线教学安排,而教学模式变革对学生自觉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必将导致教材及其他教辅资源的改善和进化。
天文专业教指委主任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则带来了南大天文学院关于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就学生和教师不同侧面在线教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李向东教授认为,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加剧了教师、学生和平台的分化程度,热衷教学改革的老师获得了更多探索的机会,积极上进的学生发现了更多的学习渠道,而更稳定和便于使用的平台则收获了更多的用户,这将进一步促进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而如何将此次实践蜕变为真正的改革契机,则值得所有教师思考和探索。
西安交通大学原常务副书记、大学物理教指委原副主任委员王小力教授首先肯定了在疫情期间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具有保障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等诸多积极意义。他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挑战,且在线教学优缺点均十分突出,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去粗取精,实现线上与线下、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才是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所在。王小力教授建议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尝试课程教材内容重构、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并建议教指委等各教育部门可加强教师间相关议题的交流研讨。
物理专业教指委委员南开大学刘玉斌教授也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教育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世界观养成的整体过程,在线教学目前还难以替代课堂教学,承载教育的全部职责。他提议,教指委、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等机构应联合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提高在线教育育人功能,研究方向可包括:一流专业建设中在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流课程建设中在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线教育过程的控制、考核及科学化管理,如何推动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等。
大学物理教指委原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强教授则针对翻转课堂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特性,灵活选取适宜的教学模式。陈强教授建议应将此次实践视为一次教改试验的机会,利用疫情前期、中期及疫情过后各阶段的数据对比,在适宜混合式教学的课程遴选、适用线上教学的在线教材研制、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教师评价标准和服务混合式教学的优质资源开发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升物理、天文类课程的重要性,助力高校物理、天文教育发展。
大学物理教指委原秘书长同济大学王祖源教授则认为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改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保留传统式教学的优点,保障课程质量,则是教改的重点和痛点。王祖源教授特别提到了在线教学的困惑和困难,例如,教师需用多个软件才能实现全部教学功能,直播平台难以时时保证平稳流畅等,她建议应关注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所暴露出的技术短板,敦促互联网公司加以改善,并提议教师应站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育人水平。
大学物理教指委原委员东南大学周雨青教授则表示,疫情期间许多教师仓促上线,对网络教学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平时引导教师以上好课为目标,加强针对各种教学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培训。周雨青教授认为,教学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应保持理性平衡,不可偏废,应在保障学习效果的同时强调教师主控性。特别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宜对二者之间地位和关系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研分会副秘书长王强主任分享了他的一些看法,他建议教指委、物理学会等组织应联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各种工作,推动教师使用现有优质在线课程及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此次疫情的实践,鼓励教师研发适用性更强、适用面更广的在线课程资源。王强主任希望教指委和物理学会,成为一线教师与在线课程平台和教育技术公司间沟通的桥梁,推动企业界了解教学实际需求、研发教学辅助产品,实现技术支撑教学、技术助力教改。
最后,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理工事业部高建副主任作为参与研讨的出版界代表进行了发言,他表示此次会议极具前瞻性,以课程思政为契机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以信息技术为催化剂的教学模式改革,即将掀起新的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热潮,他表示希望与教指委及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一起推动相关研究,携手教师共立潮头,不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再谋新篇章。
随后,在各位专家发言基础上,会议进一步聚焦“在线教育的发展对高校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影响”这一主题,深入讨论,凝聚共识,经过充分的研讨,形成如下共识:
一、依托教指委平台,面向正在进行在线教学实践的教师和学生发起相关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适用性、平台使用偏好、在线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师生互动情况、线上教学的困难与瓶颈等等。
二、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通过优秀案例征集,进一步组织专家、教师就在线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材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等议题开展相关研究,并形成一定参考性意见和指导性方案,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性建议。
三、对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各教指委平台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育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蓝字”标题查看:


《物理与工程》期刊是专注于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创刊,欢迎踊跃投稿,期刊投审稿采编平台:

http://gkwl.cbpt.cnki.net


欢迎关注

《物理与工程》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