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陶烟囱,一曲被人遗忘的长歌
烟囱是最古老、最重要的防污染装置之一。有火的地方必有烟,人们设法在屋顶或灶顶开些通气孔,以驱除烟雾,这种方法作为一种规范的人类实践活动保留了几十万年,人类因此花费很长时间改进烟囱技术。
千百年来,石湾窑火不断,人们欣赏南风古灶,赞叹石湾陶千年基业,却少人留意到烟囱。实际上,石湾窑每次重大变革都与烟囱改造有着紧密联系。正如石湾陶历史文化学者邹华所言:石湾陶的烟囱从无到有,“高”或“低”、“方型”或“圆柱”的设计,与工业发展、燃料供给、社会需求等因素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升级,旧窑灶被拆得所剩无几,遗留下二十余根烟囱亦成遗唱,散落在石湾,解读这些烟囱,您会发现一段不曾了解的历史。
古代石湾陶,无烟囱
想认知、了解石湾陶历史的人,必会去南风古古灶和高灶。两座同为明代所建的龙窑,灶身依山岗而建,红砖砌成烟囱,筒型一个呈圆柱形、另一个呈方形,让人不解的还是高灶烟囱外壁还印有“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字样的历史烙印。这显然不是原来的老烟囱,最古老的石湾陶烟囱是怎样的呢?
我们试图从历史文化专家以及龙窑修砌世家传人了解真相。
在广州历史文化学者邹华编著的《佛山市陶瓷工业志》中,我们找到这样的记载:清末民初之前的龙窑,窑尾无烟囱,只设一“明栏”。
这一结论来源于1976年至1978年,佛山市博物馆、石湾陶瓷研究所与中山大学历史系对石湾古窑址的首次考古挖掘得来。当时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大二学生的邹华,全程参与其中。他告诉记者,就目前考古发掘的物证来看,石湾陶自唐代的馒头窑以及宋代至清末民初的龙窑,一直未设置烟囱,“最近有人谈及石湾有龟窑一说,是没有考古依据。”
何为明栏?邹华说道,是在灶尾约1至2米处用烧坏的缸瓦进行拦火,当火烧至窑尾时,火焰舌头往明栏卷出,火力难以控制,这也是造成龙窑成品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清代梁熙葵所写《石湾六景记》描述“陶窑烟火”的旧景:“轮烧至窑尾为止,烧时火光烛天,初见远望者讶为火警”,说的就是烧窑的火舌从窑尾明栏处往外舔的情景。
68岁的蒙文德是石湾古龙窑修砌世家传人、古龙窑建造匠师,12岁时随父亲学习修窑,18岁独立领着弟妹对龙窑进行大维修作业,曾对石湾56座龙窑进行大修,中小型龙窑维修超过100多次。
蒙文德进一步印证邹华的观点:“我父亲曾对我说,早期的龙窑是没有烟囱的。”有烟囱的龙窑是在窑尾花栏(明栏)位置内挖建2个约1米多深的抽烟井,再向窑尾外挖建一条宽约70公分,高约1米的隧道,直通烟囱。烟气就通过抽烟井进入隧道,再进入烟囱向高空排放。
石湾窑何时开始建烟囱呢?邹华谈到,陶的烧制温度是800℃以上,但石湾窑陶土质地含铝元素颇高,参杂大量当地岗沙,使得烧制温度达到1150℃—1200℃; 清末民初,石湾地区需要大量烧制陶瓷产品,烧制瓷器需要1300℃以上,改造窑灶、提升炉温成为了窑工们急需解决的难题。
“受工业革命影响,西方烟囱技术在广佛一带得到普及,上世纪二十年代,聪明的石湾陶工们巧妙地在龙窑尾部设置烟囱,增强窑内风的抽力,使之迅速燃烧,令窑内温度可以达到1300℃以上。烟囱的出现,有效地控制窑内的温度升降,大大提升了石湾陶的成品率,这是原来只设置明栏的龙窑所不能做到的。”邹华谈到。
据了解,清代鼎盛时期,石湾龙窑约有107座,抗日战争结束,不少龙窑受战乱轰炸,只剩下十几座。“已设置烟囱的窑,通常一窑一根烟囱,也有两窑共用一根烟囱的现象……”蒙文德说道。
烟囱林立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百废待兴。
由于龙窑烧制受到环境温度、湿度、气压、人为因素影响,加上木柴匮乏,难以适应现代陶瓷生产的要求,一批现代陶瓷工业厂孕育而生,特别是1954年石湾首家公私合营的耐酸陶瓷厂成立后,石湾陶经历了无数次窑炉与烟囱的重要改革。
1954年,石湾人陈叶熙从佛山市财委调到石湾耐酸陶瓷厂担任财务股长。入职那年,他用多年积蓄买了一台海鸥牌黑白相机,出于爱好,他拍摄不少反映石湾的旧照片。陈叶熙珍藏着,1958年拍摄耐酸陶瓷厂建成石湾陶史上第一座轮窑的照片,黑白图片中,若干工人手工为一个个烧硫酸埕上釉,一根高高烟囱竖立在他们的前方……
石湾古龙窑修砌世家传人蒙文德记忆非常好,石湾曾经有多少间陶瓷厂,每间厂有几座龙窑、几座工业窑,他历历在目,“新中国成立后,石湾绝大多数龙窑的维修都是我父亲、我以及兄弟们来做的,这些窑我都走进去维修过……”
耐酸厂当年的生产工场
蒙文德告诉记者,石湾耐酸陶瓷厂最早建轮窑,一建就是两座,轮窑不是机械化窑炉,其特点是窑体较长,装载产品较多,要靠烟囱有足够高度自然抽风排出废气才能运行,故轮窑的烟囱在石湾众烟囱中是最高的;工人在高温的窑腔内跑进跑出搬陶瓷,很辛苦,但相对龙窑,轮窑不用肩挑陶瓷爬斜坡,可用手拉车,大跃进时期全国不是有个口号叫‘实现车子化’嘛!”
轮窑之后,石湾出现隧道窑、后来又有辊道窑。“石湾史上第一座隧道窑是石湾日用陶瓷二厂在1962年建造的,主要烧制瓷质餐具,其烟囱高度相对比轮窑矮些。”蒙文德解释道,隧道窑的优点是,属半机械化生产,工人可以在窑外操作,温度控制较好,陶瓷成品率高。
“石湾第一条辊道窑是石湾耐酸陶瓷厂在1983年从意大利引进技术,用于烧制建筑装饰墙地砖,其后各厂相继仿制,于是隧道窑在石湾遍地开花。”蒙文德进一步说道,辊道窑在当时而言,属于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排废气是靠抽风机抽出废气,所以烟囱很矮,有些厂甚至看不到辊道窑的烟囱;烟囱不需要砖砌以及土建地基工程,用不锈钢薄板就能制作。
“无论轮窑、隧道窑,还是龙窑烟囱,基本结构都是一样,功能很简单,就是排放窑的废气之用,相当于汽车尾的排气管,都是用砖头加水泥灰浆砌成,方形的烟囱建造时简单些,但抗风力差,只适合建低矮约十五米以下的烟囱,圆柱形的烟囱抗风能力好,如今现在的烟囱大多建成圆柱形,因此烟囱的高、矮、宽、细的形状,与不同窑炉有着直接联系。”蒙文德告诉记者。
退出历史舞台
1970年,石湾作为中国重要陶瓷产区,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成为当时陶瓷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摄影人陈叶熙拍摄了一张石湾陶工厂烟囱林立的黑白照片,并以《风烟滚滚来天半、跃进花开好烂漫》 为图说,刊登在1970年5月1日的《佛山日报》;1978年,他在澜石沙岗村拍下“石湾地区农田遍布,远远望去依然烟囱林立”的一个镜头。
可以说,窑炉重大变革极大地提高生产率,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石湾陶瓷各厂从日用陶瓷转向建筑陶瓷生产,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近八成的建筑陶瓷用品出自石湾。鼎盛时期,石湾陶从业人员达到10余万人。
过去,烧龙窑采用带有一定油脂的松柴或山杂柴,少用不易化碳的坚硬类木柴。1958年之后,木柴匮乏,工厂使用甘蔗渣、木碎锯末、煤、重油等燃料,陶瓷产品质量相对下降,特别是重油在龙窑中难以完全燃烧,产生黑烟较多; 而隧道窑和辊道窑,调节手段多,故黒烟相对少,产量及成品率明显高于龙窑。
因此造成龙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相继被淘汰,轮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停用,隧道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在使用。进入二十一世纪,政府对陶瓷企业环保提出高要求,企业广泛采用天然气等燃料。十年前,佛山城市升级对环保提出更高要求,很多陶瓷企业纷纷将工厂搬迁到清远、江西等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石湾从事陶艺生产的工作室、作坊,以电窑、气窑居多,对环境污染影响不大。
同时,南风古灶、高灶、同庆灶作为石湾仅存的三座龙窑以非物质文化形式向世人展示; 而大部分陶瓷老厂被拆,零星的烟囱散落在石湾角落,恐有被拆之命运;也有“运气好”的烟囱,成为佛山陶艺家潘柏林、周炳基等人艺术馆的标志性建筑,被妥善保护的它们,以特别的形式向世人打开一扇了解石湾陶历史的“窗户”。
沧桑岁月,石湾还留有多少烟囱,它们身上还有怎样的故事……敬请关注下篇《石湾烟囱的命运》。 佛山日报 2016-08-21
相关链接:
记忆中的石湾好多烟
石湾换帅
石湾鹰牌的母公司被迫收下八千万元抵债房
石湾耐酸陶瓷厂的前世今生
习仲勋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缅怀习老在佛山
躺漾在旧时光里的红卫岗之前世今生
美国摄影家镜头中,改革开放前的石湾原貌
石湾东平河北岸西段拆迁方案出炉!投资149亿东平云谷来了
石湾行会:石湾缸瓦“二十四行” ,顶峰时期“三十六行”多图看莲峰书院丰宁寺修缮细节 领略石湾瓦脊风采
纪念石湾陶塑宗师刘传诞辰一百周年文献、作品展开幕
石湾公园南大门前左右两幅巨型”龙凤浮雕“疑似被拆
石湾公园门前“龙凤呈祥”陶瓷壁画为地铁施工让路进行保护性拆除暂别街坊
石湾旧六景和新八景
实拍石湾最后的红砖屋
石湾公仔的派系之战
广东佛山石湾佛陶集团,时光一逝永不回,佛陶集团的辉煌只能回味
看骆秉章石湾西瓜路口食西瓜破了西瓜路悬案
石湾有个三友岗,三友是什么三友呢?
1978年佛山老照片 “鬼佬”拍摄的南国陶都石湾镇
走进石湾三友岗,再觅慢时光……
石湾大雾岗宝峰塔重建工程启动
石湾柏林艺术馆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美猴王”石湾贺年生肖陶艺迎春巡回展在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展
魏华先生百密一疏矣!石湾莲峰,不是莲丰。佛山地铁昂99,为乜咁都出得街?
石湾何在?- 追寻质朴古拙的瓷之美,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