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鸡娃,要激娃?听他们的
现在都说鸡娃,本来意思就是父母和孩子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特别努力。
但是我更喜欢激娃。也就是激励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主动做事,主动学习。
问题是,大部分情况下,孩子不想自己来。
要是简单激一下就成,还要鸡娃干嘛?激娃比鸡娃难,难在你得理解孩子,而不是理解自己。
理解孩子,的确是一门学问,叫做发展心理学或者儿童心理学。今天我来分享一下四位学者的学术成果,可以说是我家的激娃四件套,屡试不爽。
埃里克·埃里克森
要让孩子自己来,那得看孩子在乎什么。那孩子在乎什么呢?
在埃里克·埃里克森看来,孩子在乎的就是“自我认同”。简单说,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这样的问题。
这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以首创“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和“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闻名于世。
他的学术生涯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他1902年出生于德国,亲身父母都是丹麦人。他3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位犹太人,并且一直隐瞒了他的身世。
想象一下,身处犹太人社区,却长得像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北欧人;一直以为自己是父亲的亲身儿子,却突然发现自己是继子;身在德国,家庭却是犹太人。这些与身俱来的矛盾都给埃里克森带来了身份认同的问题。
埃里克森的职业生涯也很曲折。他高中毕业后,决定追求艺术,在欧洲游历,后来做了精神分析师,然后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他辗转丹麦、奥地利、美国等多地,开办过私人诊所,也曾在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等机构任职。
丰富的经历,促使他从人的社会化发展来看待儿童的成长。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自我意识持续发展,人格的发展贯穿终生。他把人生分为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核心问题。解决这个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其中前五个阶段都是和儿童相关的。
第一阶段:婴儿前期(0~1.5岁)信任vs怀疑
在此阶段,婴儿孤独且弱小,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给足慈爱和满足婴儿的依赖性需求,婴儿就会形成信任感,得不到满足会形成怀疑。
第二阶段:婴儿后期(1.5~3岁)自主感vs羞耻感
在此阶段,婴儿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果父母允许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予鼓励,婴儿会获得自主感,自己能够控制自己;需求得不到满足,婴儿会产生羞耻感与自我怀疑。
第三阶段:儿童期(3~6岁)主动性vs内疚感
这是儿童独创行为和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儿童会检测各种限制,来理解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护理人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鼓励,儿童就会形成主动性,为未来发展责任感和创造力奠定基础;如果儿童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讥笑,儿童会逐渐失去信心,缺乏创造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第四阶段:童年期(6~12岁)勤奋vs自卑
此阶段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希望获得家长和老师的爱和关注,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如果儿童顺利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对未来工作和生活充满动力和信心,反之就会形成自卑感。
第五阶段:青少期(12~18岁)角色统一vs混乱
这是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而且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如果他们能够顺利渡过本阶段,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如果进展不顺利,就没法对自己和世界产生确定性的认知、没有归属感、为人冷淡冷漠、缺乏关爱意识。
以上五个阶段,实际上是孩子在不断和外界的互动中,定位自己探索世界的一个过程。去探索和明确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孩子的终极目标。
这里的介绍是比较简略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读埃里克森的两本书《童年与社会》和《身份认同与人格发展》。在书里,埃里克森解释得更详细,也引述了不少他从事精神分析师遇到的问诊病例以及相关研究。
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来说,埃里克森归纳的八个阶段,实际上是一张极有价值的预告表。让我们对于每个时间段,孩子在乎什么,面对父母以及周围其他人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反馈,都大致有数。
如果做父母的能够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无须受鸡娃之苦了。相反,父母可以作为辅助者,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因为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藏在这张表里。
举个例子,埃里克森的理论对于我给孩子选书很有帮助。大部分书单都会聚焦于辅助学科的学习,但我会更加关注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如何适应外部环境。
以下是BetterRead的相关文章:
朱迪·哈里斯
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那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格形成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主流的说法把原生家庭看得相当重要,也就是常说的“好老师不如好妈妈”。这些传统的观念认为,父母是个好人,给孩子好的榜样,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给孩子好的教育,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但是朱迪·哈里斯说,真正影响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是他从童年到青春期所处的同辈环境。父母除了遗传之外,给孩子在这方面的影响很小。
朱迪.哈里斯是美国心理学家。她也是有故事的人。她本来在哈佛攻读心理学博士,但因为研究方向和导师产生分歧,惨遭退学。硕士毕业后又缠绵病榻,她只能赋闲在家,业余编写心理学教材。
没想到歪打正着。虽然不能和学界交流,她却得以脱离了传统心理学的桎梏,以全新的思路来研究家庭教养对于人格的作用。因为无法展开实验等主流心理学研究方式,她另辟蹊径,进行大量的行为遗传学、犯罪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文献研究。最终,朱迪·哈里斯的论文也在1995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乔治·A·米勒奖。
朱迪·哈里斯的发现,就是群体社会化理论。简单来说,孩子的成长跟其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育儿方式关系不大,跟父母的基因、孩子所在社区、学校,尤其是所处的同辈群体关系重大。
在她的发现中,不少有悖于传统养育观念。
第一:就“孩子能不能长成一个适应社会的大人”这点来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好坏、母亲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妇女、小孩出生后没多久是自己照顾还是送托儿所、家里有没有父亲存在、母亲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统统没啥影响。
第二:就孩子的人格特质来说,出生顺序(在家里的排行是老大、老二还是最小)没有影响。独生/ 非独生没有影响。
同一家庭内收养来的子女(彼此间无血缘关系),长大后的智商、人格的相关度基本为零。
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并没有高过在不同家庭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
第三:养子/ 养女的饮食习惯不受养父母影响。
肥胖的父母会有肥胖的孩子,这不是因为他们给孩子吃太多东西,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坏的榜样。肥胖主要是遗传使然。
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体重有长期的影响,却有很好的证据显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体重不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第四:如果人格测试和童年创伤测试分开做,则人格与童年创伤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家长不在孩子跟前时,或者孩子没特别回想起家长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会消失。
回到原来的家里时,情境会让你的“家内人格”出现。如果你不再回家,你在家中养成的人格可能会永远消失。(对原生家庭实在非常糟糕的人来说,这绝对是好消息。)
第五:语言问题。
——移民的幼年孩子,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受父母口音影响。
——即使父母不教孩子说话(比如,聋哑人父母无法教正常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依然能习得流利的母语。
——要想知道谁使得这个孩子社会化(谁给这个孩子传递文化)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听她说话。她习得语言和口音的地方,就是她习得文化其他方面的地方。
以上种种,咋听上去都觉得不太合理,但是如果读了她的书《教养的迷思》,又觉得很符合逻辑。
其中,最让我受到触动的,是有关孩子目标的解读。
此前我曾经做过一个分享,同样问了听众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各异,但总体来说,家长心目中的成功人士是一个成人。
问题恰恰在这里。
哈里斯说,一个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就好像囚犯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看守一样。孩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在哈里斯看来,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同辈群体,这才是他们“主观上欲与之发生联系的”组织。他们从群体中学到规范行为的规则、标准和信念等。同辈群体也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是决定他们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人的地方。
总之,哈里斯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教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一是基因,二是寻找和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同辈环境。
这件事对我的启发,首先就是在养育时更注意自己的体验。基因已经定了,直接教养的影响力又有限。这说明什么呢?养育的过程很重要,因为结果都差不多。
既然如此,我就没必要太累着自己。能不自己辅导就坚决不自己辅导,能不接送就坚决不接送。这也导致我们家两娃的课外班数量不多,且主要是线上课。
在对待学校事务上也是如此,关注孩子的感受,也关注自己的体验。
BetterReadKids相关文章:中美学校比较:决定小朋友幸福感的三大因素
当然,父母也是可以通过塑造同辈环境来影响孩子的。
孩子主动做某件事,是因为这件事能够帮助他/她获得同辈的肯定。所以,我在给孩子选择课外读物或者活动时,会非常关注其社交属性。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我就不是主导者,而是他们同伴活动的辅助者。
比如,给孩子选识字和数学读物时候,我会选择有助于在同伴间分享的。
BetterRead相关文章:给孩子的数学读物
在选择体育活动时候,我会选择集体活动。
BetterRead相关文章:冰球的经济适用入门指南
课外学习,我也会倾向于两娃一起学,或者选择班课。
BetterRead相关文章: 没有哪家在线机构解决得了孩子英语学习问题
让·皮亚杰
孩子主动性的原因找到了,那他们用来定位自己和探索外部世界的手段是什么呢?
是玩。
“教育的目标不是增加知识量,而是为孩子创造发现和探索的可能性,塑造有创新能力的人。游戏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话出自知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他认为,游戏就是孩子的工作。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通过游戏来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的。儿童不能直接和外部世界互动。因为外部世界是大人的世界,儿童既不了解也无法对抗。相反,在游戏中孩子是主宰,在游戏中儿童将现实世界中的新认识及新行为纳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游戏,儿童可以练习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技巧,必要时甚至通过想象是改变世界,使它更符合现有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尤其是前三个阶段,孩子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去探索和理解世界的。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依靠感知动作来适应外部世界。孩子会做大量的重复性的动作,这种重复性的动作演变成练习性游戏,是游戏的最初形式。
前运算阶段(2-7岁)
到了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游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为一种象征性的游戏,即利用替代物做假象游戏。儿童通过象征性的物品改变现实满足自我情感方面的需求。比如说自己玩做饭,自言自语。后期儿童还会玩搭积木等结构性游戏。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所以出现了规则性游戏,比如赛跑、木头人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规则游戏演化为体育运动、纸牌游戏等形式,这些游戏将伴随人的一生。
皮亚杰的学说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重新定义游戏。
近年来,人们谈游戏色变。其实这里的“游戏”主要是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然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游戏的种类要丰富得多。无论是小宝宝的重复性动作,还是成年人的体育运动。
既然游戏如此重要,当然应该成为激娃的重要手段。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游戏伙伴、类型以及制定相应的规则。
以下是BetterRead相关文章:
丹尼尔·威林厄姆
总是纯玩也不行。怎么来激娃学习呢? 这方面给我很大启发的书叫《《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作者是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 ,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他主要研究两个方向,一是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二是认知心理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用。
简言之,他是研究大脑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这本书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去分析人的学习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教师如何展开课堂教学。这本书也在国内出版了,还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也是教育行业的知名人物朱永新的大力推荐。
这本书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很多目前流行的理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我们反对的死记硬背、大量刷题等等,在他看来,都有合理的地方。
该书开篇就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
丹尼尔·威林厄姆说,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也寻找可以进行思考的机会。但是思考很难,而好奇心又很脆弱,所以很容易放弃思考。或者说,大脑会尽量避免主动思考。
那人是靠什么去学习去解决问题的呢?
一是记忆,就是已有的背景知识。很多时候,你以为在思考,其实大脑在检索记忆。更确切的说,知识在前,思考在后。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思考过程有助于我们的记忆。
二靠练习。大量的有效练习,可以帮助我们使用已有的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思考的过程,就是把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组合。
三靠情感。人能够记住带来情感反应的事情。所以好老师往往具备两个条件,他们可以和学生建立感情上的联系,也能够有条理的阐述内容,或者让内容有趣易懂。
总而言之,相比思考,用记忆来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
但不管怎么说,记忆不能完全替代思考。那怎么才能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呢?
丹尼尔·威林厄姆认为,这取决于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因为大脑喜欢思考难易适合的问题,既不能实纯粹的重复劳动,也不能太难。这样的思考才能够带来愉悦。
除了这些发现,在《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这本书里,丹尼尔·威林厄姆还介绍了很多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对学生和老师都很实用。
那这本书给我们的激娃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不能指望孩子主动思考。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这个不符合大脑运行的底层逻辑。
其次,如果要激励孩子去主动做事,简单的花式表扬或者物质刺激是不够的,还得仔细筹划。首先要选择难度适宜的任务。其次要需要给他们搭建脚手架,这包括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让他们有相关的经历,以及找一个温和和有条理的老师,创造良好的学习体验。
对父母来说,首先就是不要认为小学知识很简单就可以辅导。因为自己懂得、自己学习和教会别人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其次,就是无论是纯陪伴还是辅导,都要有耐心,因为从初学到掌握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BetterRead相关文章:
三年静默,一朝爆发,我家幼儿英语启蒙路线图和书单 | BetterRead
很多爸妈刚听到“激娃”、“让孩子自己来”等等,都会赞同。再听下去,原来爸妈自己先要学习、读书,还要有耐心要坚持,就觉得不香了。
虽然目标是美好的,但是激娃这件事,的确比付钱给培训班或者买练习册,要复杂一点,也没有团购那么富于激情。以上这四位学者的著作读起来就不那么轻松。
不过,要让别人干你想让他干的事情,本来就很困难。但是真的干成了,回报也丰厚啊。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职场沟通、领导力和管理学的课程呢?
所以我建议做家长的还是可以多了解一下。这些书也不必一次性读完,可以结合自己的带娃实践慢慢读,也许会有新的启发。
我个人的体会是,激娃这件事,一旦走上正轨,就会越来越省心、省事、省力了。
这四件套,还不用起来?或者,你也有你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