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发辉纸上作品线上展丨裴多菲诗里的樱桃树和树上的桃子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作者丨谢礼恒

老照片及作品图提供丨罗发辉工作室    

摄影、设计丨张涵

                              

张涵把镜头自然转向罗发辉。背后墙上挂着那张奇特的作品《树上的桃子》——多年前,罗发辉读书期间读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多尔那首有趣的《树上有樱桃千万颗》:




丨树上的桃子2017.纸质 色粉76x57cm


我记得鲁迅十分推崇裴多菲,说“他的擅长之处,自然是在抒情的诗”(裴多菲就是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那个大神……)。海涅也十分看重他:“……在这充满病态与深思熟虑的社会中间,这样出乎意外的健康和单纯,我自己只有少许这样的自然声籁,这个农家子富有自然的声籁,有如一只夜莺。”裴多菲这种民歌诗式在匈牙利诗歌中也很少见。大多是开玩笑的口吻。


1、林花谢了春红1 2015.纸质 色粉76x57cm

2、林花谢了春红2  2018.纸质 色粉76x57cm

3、林花谢了春红2  2018.纸质 色粉76x57cm

丨人面桃花相映红2016.纸质 色粉76x57cm


罗发辉深深记得当时被这种俚俗语言、幽默腔调所打动。回忆是人生一张电影票,2017年他选择了用纸本方式记录这样的回忆,于是有了这件《树上的桃子》(纸本色粉 76x57cm)。


丨花容玉貌别祥花2008青岛天元美术馆展览现场

1、花儿与少年

2、花儿与少年第二

丨如蜕2016  76x56cm  纸  色粉


罗发辉从小学画画就比较直接,一上来就开始画写生,素描训练完全是空白,临到考美院时才开始接触素描。“写生主要是训练一种‘色感’,并不是说你画里要表达什么具体内容。‘色感’是一个人天生的感觉,它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很有关系。我个人就喜欢有反差的、有一定颠覆性的,比如我喜欢把鲜一点的颜色画到远处……近景则以淡的哑光的,印证记忆。”


丨罗发辉蓝顶工作室


罗发辉创作期间,有些状态和情绪只在那短暂的时间内,要知道那状态是很难长时间保持住的,“所以必须要抓住。”瞬息难控的情绪在小作品上比较容易表达。他的纸本作品皆用色粉形式,以前用笔更多,而这些年他都直接用手画上去,偶而使用木炭条。“笔有笔的乐趣,但用手又有另一番感觉,画得多了,手都会抹得很痛,这完全取决于纸面的粗糙程度。现在我又想到一种办法,让画面效果表现像玻璃一样……这样的状态不像是通过一个媒介把颜色调和后再上纸面,我感觉手触摸纸面的感觉会跟自己的思路贴得更紧。”罗发辉在纸本作品上的创作,一开始就带着作品心态而非油画创作的过渡心态,于是他的油画创作和纸本作品创作,逐渐衍变成两条单独的创作线,和之前求学时期画下的纸本写生、手稿完全不同,这种更为纯粹自由的形式让他在画室里像是某种“栖息”。“当我在画室里与它们一起,便有一种大寂静的感受,仿佛我在重读自己的过去,以确认在无限空间中发现沉迷思绪的美妙。”


丨罗发辉蓝顶工作室


发哥是我喜欢的那种艺术家:习惯了内在的精确、细腻,处处透着无比善意的好奇心,或者说,正是活跃的好奇心,他个性的随和使他太适合使用松弛的笔触,谱写那些画面上的深歌。我一直觉得他的纸上作品,像是一组组油画抒情的变奏,传递出当下社会某些不可言说的寂寞与冷峻的幽默:幽默感与主体心态的反相显示使他的这些作品具有很大的张力,可读性在画面上随着观看时间的加长而逐渐成为一种个性特点。用色粉这种相对油画更为脆弱的材料符号、用风过林梢的轻吟,反击空无的威胁。


丨迎客松2015  76x56cm  纸  色粉


罗发辉使用色粉在纸上创作,已然形成自我一套语汇。色粉的色与色之间的渐变主要是用涂抹的方式。他画得很薄,不追求画面表面的所谓堆积感。如果色粉作品出来效果不错,他则会把它放大画成油画。在这些作品里,他可以自在地安放早年的经历、喜好或干脆什么精神偶像,比如大卫、比如蒙克,比如一次奇妙的邂逅。这些隐约的故事,被悄然安排成淡淡的灰色或棕褐色——色彩的狂欢似乎变得虚假,他画面中的人物,一律都隐去了清晰可辨的五官,连轮廓都和身形一样,逐渐成为一体,有的还和背景融入一体。“这样会跟内心更易连接。如果主要精力拿去画人就会去纠结形象,这对我的表达会产生一些障碍。”


1、云卷云舒2017  76x56cm  纸  色粉

2、远处的彩云2016  76x56cm  纸  色粉


这种灰调子的回忆,和天空云卷云舒的姿态一样,具有永恒的基调。他说自己现在就喜欢画那些不太具体的东西,味道写意,自然而然,这在西方绘画中也许是表现主义,有些还有点抽象色彩。


我很惊讶他连早年那些碎片一样的小手稿、草图什么的都保存地异常完整,其中特别有趣的,就拿相框装好,端端正正挂在门口,喝茶的时候都陪着他。他作品里出其不意的智慧要么来自早年丰富而精准的阅读,要不然则来自超强的手感或灵光乍现——谈到永恒,这往往是知识分子画家才拥有的命题与思考,发哥这一代画家,特别是他们这一批画家,其实还是挺像早先的文人,传统,自省,善于思考,然后创作。


1、记忆的城2017  76x56cm.纸

2、红房子

3、守候的家园2017  76x56cm  纸  色粉


一些人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嘲讽或者狂暴地摧毁那些节日狂欢、光芒四射的形式,找到一种真相;但嘲讽只是加速了沉没。还有一些人做着怪异的后跳,越过各种主义,在追摹玄虚的某种情调。而罗发辉今年都在画“小画”,安安静静描绘自己内心的风景或情绪,在把“花”的系列完成后还会安排创作更多身边生活里的小物件。他说自己还有很多想法还没有在现有的大画里呈现。“现在画大画的人很多,但想画和为什么画的问题很多人没有去思考。我从一开始画画的题材就是早年在心里埋下的情绪种子和‘想法’。比如《树上的桃子》就是我在绘画启蒙阶段读了裴多菲的诗,当时读就很新鲜,没想到他也会写这些东西。”


1、玫瑰7   2019 76x56cm  纸  色粉

2、玫瑰8   2020  76x56cm  纸  色粉


只不过,罗发辉将诗里的樱桃树,画成了他工作室院子里原来的那棵桃树。


1、梦境之1   1989 30x30cm 纸板油彩.

2、梦境之2   1989 30x30cm 纸板油彩.

3、梦境之3   1989 30x30cm 纸板油彩.

4、梦境之4   1989 30x30cm 纸板油彩.


发哥坦率地说,创作纸本作品就是在解决他精神世界里的某些困惑。而他去完成的过程则像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种感觉在宗教里像是一种洗礼,就跟文字工作者把文字写出来以后,如同一种宣泄。如果没有这种宣泄的渠道和出口,人就会有堵塞,对下一步做事或许就有阻碍。我们想做的事太多了,但如果不解决好前面的问题,再往后看也会精力不够。于是,我会用很多小作品把它清空,然后再往前走,这就轻松得多。”


丨雨


罗发辉纸上的那些重庆老街,梯坎,时髦的女郎,雾气,小面,闷热,龙泉山谢了的或再度开放的桃花,花树下的人,聚会,酒局,缤纷的粉子,半裸的迷离之夜……以一种奇异而优美的方式呈现着他的窥探,这种窥探并非仅仅指向摄影或绘画(他一般会在有感而发的场景面前用手机记录一些片段或画面),阅读这些丰富的作品,会随时触动阅读者内心极为相似的诧异与经验,发哥的脑壳头怎么会有这些有趣的画面?!



丨罗发辉蓝顶工作室


从樱桃到桃树,从画里的人到龙泉山的夜宴,发哥带着我在工作室的楼上楼下逡巡,检阅他甚至都来不及收拾的画稿和创作。推开通往露台的门,一眼见到那矗在远角的裸女雕塑,那是发哥的得意创作,高高在上,青铜氧化,一层绿,斑驳的样子极度好看,外面的荷塘和菜地绿油油地泛着热光,又该是一张好作品吧。


© 谢礼恒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为艺术野疯狂原创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往期精彩推荐



画里秋水朱佩君丨此是余园旧风景 几时归去费思量北岛的摄影 | 用另一双眼睛寻找幽灵孟涛和他的《苍生》《物欲》丨一个新的高度
D空间新展《我们的世界》丨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
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丨吴中一振 腕指神助
周春芽和他的《春天来了》 |  曾不见踪迹 归来仍旧春天
黑色的眼睛丨石虎游历非洲十三个国的写生日记
西清砚谱,百砚千姿丨一眼千年,这些皇家典藏名砚美翻了
《美术海》丨百年前一本日本设计杂志,新版竟美成这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