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并非平淡乏味的职场新人题材:纪录片导演基蒂·格林的剧情片处女作《助理》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擅长纪录片的导演在拍摄虚构剧情片时免不了会带入不少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比如冷静观察的视角与纪实的叙事风格,这部出自导演基蒂·格林的剧情片处女作《助理》自然是一个典型例子。基蒂·格林此前因拍摄乌克兰女性题材的纪录片而名声大噪,这部新作同样以女性为焦点对象。影片以巨细无遗的笔触描绘一位初入职场的电影公司女助理漫长的一天工作内容,简单重复和无聊乏味的情节就像在看一部纪录片似的。由于我事前并不知道这是根据哈维·韦恩斯坦事件改编的,因此在观看的过程中偶有疑惑,不过平淡真实却又细思极恐的情节让我逐渐感受到创作者暗流涌动的控诉欲望


这是一个被男人掌控的公司,三组重要的男性角色对应着女性在职场环境里的压力来源。首先是从头到尾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老板,带来隐形的压力和威迫感,从他在电话里的粗言责骂足以让观众感到阵阵惊悚的效果;同办公室的两个男同事也摆脱不了帮凶的嫌疑,两人不仅将棘手的工作交给女主角完成(应付老板的太太的来电),还在她被老板责骂后,主动教她写道歉信恳求老板原谅(但事实上她根本没做错事!)最恐怖的莫过于人力资源总监,他明知老板生活不检点,还纵容其对新来的助理施加丑恶的行为,甚至暗示并劝导女主角收回对其的投诉,还说她不是老板喜欢的类型……这个公司算是当下男权社会的缩影,女性承受着来自种种不公和刻薄对待,甚至遭遇性侵犯。作为沉默忍让的女性终于选择大胆发声捍卫自己的权益,女主角在影片后半段的醒悟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结果未如人意,但这种女性觉醒的潮流正是前两年MeToo运动在欧美爆发的重要原因。


作为MeToo时代的真实写照,这部影片算是一部另类的恐怖片。片中似乎有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在监视着女主角上班时的一举一动,有好几个垂直俯拍的镜头画面就有类似的强烈意味。女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更不断渲染这种不知不觉的压迫氛围,而身在其中的她却求助无门,从后半段她穿上又脱下身上的外套也能反映出她缺乏安全感的内心想法。当作是一部职场新人的题材来看也许有点乏味,而从平淡的细节里延伸出更多的对比联想,则明显带有着较为严肃的社会控诉意味。相信这才是影片的真正力量所在。




近日新片



一部跨类型的情感盗贼片:米兰达·裘丽暌违多年的新片《亿万富翁》

《永恒之光》:融合宗教讽刺与极端美学为一体的元电影

《触礁》:跳出题材窠臼的索菲亚·科波拉挑战一部讲述“他人”的作品

今年万圣节的惊喜礼物!——来自Netflix的难民惊悚片《异国阴宅》

“不怕死的父亲”:新片推荐之《迪克·约翰逊已死》



观点与访谈



“年轻演员没有年长演员的束缚”——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谈新片《85年盛夏》

前途无可限量的葡萄牙导演若昂·萨拉维扎:《死人和其他人》《群山》两部获奖短片

索菲亚·科波拉谈身份危机以及与比尔·默瑞在新片《触礁》里的合作

“他属于法国新浪潮”——韦斯·安德森解释他为何选择“甜茶”出演新片《法兰西特派》

鬼才编剧查理·考夫曼导演的作品:《纽约提喻法》《失常》《我想结束这一切》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可以演好戴安娜王妃吗?

妮可·基德曼回顾与库布里克合作拍摄裸露戏:他给我最终的决定权!

为何说汤姆·哈迪接演下一任007是一则完美得难以置信的新闻?

神秘而遥远国度的影像:危地马拉导演杰罗·布斯塔曼特作品:《哭泣的女人》《震荡》《火山下的人生》

智利导演帕布罗·拉拉因“独裁者三部曲”:《杀手夜狂热》 《后事》《智利说不》

捷克青春梦幻物语——奥尔默·欧默祖作品

大卫·林奇御用女演员无条件支持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阿利斯泰尔·班克斯·格里芬
沃纳·赫尔佐格:我对垃圾电视着迷。

类型撕裂与和谐感并存:低成本恐怖片里异军突起的独立导演二人组
“他给我机会去做一些在其他电影中无法尝试的事情”:威廉·达福谈费拉拉




经典回顾



《米勒的十字路口》30周年:科恩兄弟深不可测的黑帮电影

《我心狂野》:一部备受忽视的金棕榈电影

《火星任务》20周年:亟需平反的一部科幻经典

《盗梦空间》10周年:诺兰席卷整个2010年代影坛的序幕

《闪灵》40周年:我们能真正理解这部恐怖经典吗?
《惊魂记》上映60周年:这部六〇年代的作品如何成为影史经典?
《全面回忆》30周年:回顾保罗·范霍文最好的时光

《剃刀边缘》40周年:布莱恩·德·帕尔玛备受争议的惊悚悬疑片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