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得越多我越相信他们|和100个人聊抑郁症

小卡 社工学生小卡 2020-08-25

小卡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和各种各样的人聊了“抑郁症”这个话题,这也成为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我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把这两年听到的看到的东西和大家分享,《和100个人聊抑郁症》主题专栏就是在这样想法下诞生的。在这个系列专栏里,我会试着尽量多的呈现别人的观点,从而给出一个多元化的声音。


第三期的对话者是知乎上认识的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朋友,我给他起的名字是水桐。因为他年纪比我小一些,又是个爱看书的,便想到了这个化名。


水桐今年也不过才18周岁。但若只凭谈吐,会以为年岁和我差不多。16年的2月末,那会儿我刚刚开始在网上主动结识陌生的抑郁者。在QQ上,我和水桐第一次聊天。本期的文字就节选自那次聊天。蓝字是我,黑字是他。



什么时候出现“不好的感觉”?

我是99年生的,2010年12岁初次发作,15岁觉察到是抑郁症,14年确诊抑郁症,15年北京安定医院权威确诊是双相开始服药。


都用的什么药,感觉怎么样?

碳酸锂,效果很好,无副作用。富马酸喹硫平,有副作用。


停过药吗?

我可以讲脏话么……日……副作用比正作用大,我自己停了。吃半片一次睡满24小时……我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坚持服药。只是最近太忙,没时间去换药。下一步考虑阿立哌唑吧,这也是在知乎上问一个相熟的医生,他建议的。

 


嗯。知乎是关于这方面主要的知识或信息来源吗? 
知乎只算个平台吧,认识了很多病友和医生,但真正的知识还是得自己去看书,看专业文献。


比如哪些书、文献?

知网。知网上有一些不错的文献。然后书的话,精神病学基础。有时候会读一读国外的网站。他们分析的比中文的条理清晰一些。我也是二把刀,没那么厉害。

 

自己有了知识储备的时候,去求医问药,会对医生有质疑的心态吗? 
不会。一般商量居多。毕竟还是他们专业,学得越多我越相信他们。


会觉得这个病是通过医学模式可以治疗的病吗?
很难说。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我给你看,这个是去年我的脑电图和脑地形图。结论都是正常。那证明我脑内没有器质性病变。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但也有一部分人是脑内有器质性病变的,还要去做CT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不是病因。然而像我一样的我一般归为脑内激素水平异常。至于为什么异常,又有好多个分支。


我想不明白脑内激素水平和情绪谁因谁果 。

我认为是激素水平控制情绪。这个激素水平也有大学问,还能和遗传基因,脑内的自分泌各种激素,以及外界因素联系上。所以……精神病学至今还在一直发展。


 

除了网络认识的病友和医生,现实中的医生、书籍,还有哪些人和事儿能够在这方面给予你支持?
能给支持的真没什么了。家里人不理解。同时在中国精神病污名化很严重,也没法和别人说。


家里人不理解,那服药的支出从哪里出? 
钱还是会给的。以前我算是半个富二代吧 。但是后来家道中落了。


生活中没有找咨询师? 
现在么?

现在没有以前有? 
以前有过。但我对别人信任度不高。没收到过太好的效果。有时候谈着谈着就变成道理我都懂,你现在是想和我共个情,但我不吃这套,这就是你职业,都玩过心理学谁不知道谁那几招啊。顺便吐槽一句,鄙视所有和我谈弗洛伊德的人……

 

会觉得看了医生,有了诊断,就是XX病么?

一次诊断可能会有失误的几率,但不会太大,除非是相似的病,比如抑郁和双相障碍。而且大夫通过检查,一般都能确定一个大致的病种方向,然后大夫会通过检查结果进行问诊,引导患者说出症状。这样的流程是科学合理的 。毕竟精神类疾病,问诊占很大一块。

 

除了知乎还会通过哪些平台?去求助或者学习。现在也有一些病友社区什么的。
没看到哪里能交流的。因为毕竟知乎里专业人士多一点吧。别的地方一般没这么多专业人群。


这倒是的。我有时候会去豆瓣小组,还有病友论坛(下图)里面去走走 ,但是还是感觉知乎上面信息量比较大,有效信息多 。

对,我就是看中知乎有效信息多这点了。因为别的地方有很多都是病友抱怨之类的。我还在学习,所以更偏好知乎一点。




知乎里你说过在面对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的时候也表示没法理解,进而较少与他的互动和来往?
我给你看一个例子。这是我其中一条私信。


表示很吃惊。  
这样我真的没法帮他。

这种情况是伴随着在网络上公开自己双相身份出现的?

是的,我并不隐瞒。


这样的莫名私信多么?

不多。私信还是头一个,不过问题倒是很常见。精分说话没条理的,有暴力倾向的,虐打孩子的,性虐女友的,见过太多了。


我最近的感触是,关于精神疾病的各种问题,浏览数远远大于关注人数,回答中多为自我暴露与经验分享,同时,即便是比较冷门的问题,其影响也在慢慢发酵。并且,有许多患者或者相关人员通过私信在活动?这个观察靠谱么?

嗯,你看问题看得很准。你要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说课题有点大。我的方式是先去了解,然后过程中出问题 。
你可以先进入这个圈子里来。



说个轻松的吧。如果让你拍关于双相情感障碍或者关于抑郁症的纪录片,你会怎么拍?随便说。  

这个……我想过。但很难表现出来。我在学电影与视频制作。


哈哈,同道中人。

这种东西很难用镜头表达出来。纪录片无非是衣食住行,可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拍出来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需要雕琢细节。不过,的确很难把握。如何捕捉是个问题,也许,先拍自己吧。哈哈。

我拍过,和普通人没啥区别。看起来很好,但我心里很不好就是拍视频的时候其实正好是抑郁期很重的时候。但拍出来自己一看和别人没啥区别,就是话少了一些,反应慢一些而已。别人最多觉得我昨晚没睡好。


恰恰传达了——看起了没啥区别,这个事实。    
那拍出来就像无病呻吟一样。


也许不是一点用没有,可以作为系列里面的一章。:) 

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哈哈。其实,可以拍一下去医院的流程,提前和医院沟通好。可以自拍啊,就像网络上的视频似的,还能用第一时间,代入感强一些。


成,多谢!


End




后 记


这是田野开始没多久时的一个状态。读者可能会觉得我俩聊得很浅,不过我自己回看起来会觉得很有意思。说起来这个系列的文章人气比较惨淡。不过我还是会继续写的哈哈哈。



 延伸阅读 

忧郁是一种生活的形态|和100个人聊抑郁症

我不想说那些鼓励的话|和100个人聊抑郁症


小田野01-当患者青睐精神病学主流话语

小田野03-真正的抑郁症?


12个社工学生聊了一晚上抑郁症(一)

12个社工学生聊了一晚上抑郁症(二)


抑郁症的愉悦♂叙事

社工学生需要怎样的精神健康课

有什么话不能对抑郁症患者说,是这样吗?

预告片|Darkness Visible一部关于抑郁症的纪录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