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看两会|这些教育议题,事关百年大计!
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汇编 | 茱莉
3月4日,随着全国两会正式在北京拉开序幕,关于教育公平、性别教育、中考高改革、评价改革、家庭作业、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磅教育话题,一度冲上热搜。这些热门提案,会如愿解决K12教育的痛点吗?
今天,顶思全面梳理了两会代表们递交的最受关注/热议的教育提案。同时也由衷地希望,千万别让提案只停留在口头上。
关于机制
关键词 高考
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也赢不了未来。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是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应该培养学生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避免高考一考定终身
全国人大代表黎世祺:
就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提几点建议:一是关注并解决好停课不停学情况下农村边远地区因没有网络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及学校复课后逐步显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二是关注并解决好青少年视力下降问题。三是建议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建议避免高考一考定终身。
分类吸纳消化国际高中生,
促进国内国际化教育“内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兼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
新冠疫情影响下,国际高中生进入国内中外合作大学,将会成为新的选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视情调整相关政策,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适当放开,方便其与国内的国际高中对接,并在学历认证上作出适当调整。但需注意,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不能影响高考公平,所录取的国际高中生,未来只能颁发外方文凭。
疫情环境倒逼了教育的转型升级,建议我国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建构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制度。包括构建国际化背景下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立留学生出国学习与回国学习的衔接制度,为留学生回国继续学业提供制度供给。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在原深度贫困地区率先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
由于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很多脱贫前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无力承担教育经费支出,导致辍学。建议国家可以率先在原贫困地区开展将九年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的试点,给予更多贫困学子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可以率先在原深度贫困地区逐步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实施高中阶段免费;为每一个新脱贫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或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由点到面、优先安排新脱贫家庭大学生和高职生就业等措施,建立一套具体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巩固、保障中国脱贫成果的作用。
可以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行动计划、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扩大实施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等措施精准施策,“充分考虑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精细精准地从事此项工作。”
按“5+3+2”模式缩短中小学学制
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
我国中小学学制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九年制,逐渐增加到现在的12年制。学生如果接受研究生教育走出校园时已经是26、27岁“高龄”,学制太长,推迟了就业时间,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成本高,增加家庭负担;婚育时间明显延迟,老龄化问题显著;缩短了工作和回报社会时间;劳动力资源短缺,社保压力增加等,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对此,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应该根据国情作出相应调整,按“5+3+2”的模式缩短教育学制,并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的学制。
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教育劵奖励多子女家庭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
针对出生人口减少,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这一瓶颈,应大力发展“家门口”普惠托育,发行幼儿园教育劵奖励多子女家庭,并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通过解决“刚需”来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
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教育纳入中学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职业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或者消失。学校和社会对于学生学业和发展规划的指导已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都需要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同时国家应重视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通过校企联动等方式积极调动社会资源, 推动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
将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校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学业和职业生涯项目,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了解自我和社会。同时,为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专/兼职生涯指导老师;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 除了学校指导老师外,可通过邀请企业、社会组织中的优秀职业人给予学生实际的引导和帮助; 也可在课堂以外,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活动。
此外,学校应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指导,重视家校结合, 指导家长尊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规律,重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并做好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性教育
性教育是“必修课”,要考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刘红宇:
性教育“不是简单的几堂卫生课,更应该是必修课,还要考试”,应建立有效的防范性侵的教育体系,建立处理性侵的调查干预机制,还应该将防范性侵纳入家长强制学习的范围。
将防止儿童性侵害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张宝艳:
将防止拐卖、防止儿童性侵害等内容纳入义务教育,作为必修课。让孩子都知道需要防范哪些风险,遇到危险如何自救和寻求救助。
关键词 性别教育
应注重性别差异化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当前,不少男生表现出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胆小无主张,缺乏冒险、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与传统“男子气概”相悖的气质特征,引发社会、家庭担忧。在“五育并举”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一是加强有区别的性别教育。开展有区别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在性别教育中加强美育工作,引导学生建立自然、健康、阳光的性别审美观念,摒弃浮夸、奢靡、扭曲的性别审美取向,培养高雅而有个性的审美品位。
二是注重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例如在体育教育中,针对不同性别开设差异化课程,引导男生更多地参加足球、篮球、橄榄球、击剑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引导女生更多地参加艺术体操、跳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柔韧性的运动。
三是加强意志锤炼。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的训练,帮助学生塑造勇敢、坚毅、担当等美好品质。例如针对男生设置军事技能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等,针对女生设置安全防护课程、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等。
关键词 体育美育
重视中小学的劳动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雷鸣强:
劳动教育有育人、育体、育美的作用,但是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当前还存在一些争议。劳动教育如何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开展,需要深入研究。
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促进青少年全面认识不同劳动形态价值,同时认识到“创造性劳动”、复合型劳动的重要性。要让研究性学习、智慧型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融合式学习等符合时代特点、能够激发青少年兴趣的教育形式,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流形式。
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实施选项考试、分级授课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体育课,高中每周2课时体育课,这些课时仅能基本满足最基础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体育特长培养还难以保障,以至于近些年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运动时间过少等健康问题引发关注。因此,建议增加小学体育课课时至每周5课时,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运动时间,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应突破田径传统项目,实现项目多元化;与此同时,建议中小学体育课采用分级授课的模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能、体质和特长状况,分为不同的体育级别,跨班级甚至跨年级上课,而无须拘泥于以往固定的按班上课的方式,将统一化的体育课堂转变成有趣多元、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投身体育运动的兴趣课堂。
在体育课的中考模式上,建议在更多地区推广和全面采取“七选一”、“八选二”等多选项体育考试方式,游泳、踢毽球、武术、体操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项目均可出现在中考的体育项目中,令体育考试也做到个性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目前,生命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学生生命教育问题不断出现,具体表现为:生命教育定位不明,课程量设置不足;生命教育内容碎片化,不能涵盖全部学段,无法满足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教育的资源不足,学校、家庭和社会整合不够;生命教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水平落后,生命教育教师培训不足。朱永新对此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尽快组建专家团队系统规划、顶层设计,研制《生命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纲要)》。明确加强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解决师资配备、投入保障、课程建设等瓶颈问题,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落实。
二是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以专设课程为主导,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有机渗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实施机制。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因校、因时制宜地开展生命教育,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地方生命教育读本,创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生命教育资源库。
三是将生命教育纳入教师教育内容和通识培训。把生命教育列为师范生必修课,纳入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通识培训,提高各学科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重点提高班主任的生命教育指导能力。鼓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生命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及继续教育。试点开展生命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
四是整合利用生命教育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在中小学校、校外教育场所(少年宫、医院、监狱、戒毒所、精神卫生机构、研学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建立公益性生命教育馆(室),指导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各类场馆资源开展生命教育。推出生命教育线上教学资源库、客户端App、智能学习终端等。
五是积极构建生命教育共同体。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生命服务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明令禁止学校张贴高考喜报,
改革教育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
教育评价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门口的标语和宣传栏反映学校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深刻影响家庭的教育选择和社会教育生态。
要明令禁止学校悬挂人为制造攀比、加剧考试竞争和焦虑的标语和横幅,多宣传毕业生中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塑造尊重普通劳动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教育生态。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
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近年来,孤独症的发病率在全球呈急剧上升趋势,孤独症儿童数量也不断升高。据我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研究表明,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可极大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能有效降低未来照料支持的需求强度,减少给家庭、社会带来的长期负担。
俞敏洪提议,卫健委推动具体的政策或方案,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中,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家庭负担;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预算,卫健委加强对孤独症诊疗人员的培训,提升筛查与诊断能力;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孤独症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科普宣传。
关于教师
关键词 教师减负
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教师的工作时间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占用教师工作时间的工作,并非全是教育教学工作。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首先,要减少各类评比检查,精简各类评比达标活动流程。其次,要严格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要提前计划申报、严控数量,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再次,要大幅度削减部门摊派任务,减少要求教师及学生、家长关注公众号、转发文章、下载App、平台注册等行为,与非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任务,原则上不得硬性规定教师完成。
关键词 教师待遇
单列中小学教师工资系列,
合理确定全国基本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韦振益:
一是单列中小学教师工资系列,合理确定全国基本标准。该标准应该达到较高水平要求,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超过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以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
二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国家、地方中小学教师工资分担机制。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国家给予相应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支持,并不断完善长期坚持。
三是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专项督查制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制定相应督查机制,确保相应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改革和调整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
针对当前部分中小学单纯依据高考成绩为教师业绩奖励的标准,县域高中资源配置分化严重,中小学教育被升学率绑架等问题,要全面科学完整地评价教师教书育人的业绩,不能仅仅依照单一的考试升学成绩,建议改革和调整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体系:
第一,要保证教师业绩奖励资金来源。各级财政应把中小学教师教学业绩奖励资金全额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第二,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额度。总体上,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师的业绩奖励额度应该是一致的,原则上应依据生均来确定各个学校的教师业绩奖励的总体额度。各个学段、学校之间,可以根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一定系数差异。但绝对不能依据考试升学成绩分配教师业绩奖励额度。
第三,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标准。中小学教师的业绩奖励固然要看教学业绩,或者学生的考试升学成绩,但同时要突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劳动付出。这里,要充分考虑几个因素:一是要把本校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特别是体育素质纳入教师业绩奖励考核系数。二是要考虑每所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增值水平,而不是简单地看一次性考试升学成绩。三是要突出教师教学业绩的团队奖励,特别是学科教研组和行政班的团队奖励,而不是仅仅奖励毕业年级的学科任教教师。四是要将教师工作量的考核评价,包括教师承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工作等工作量纳入奖励考核标准。
第四,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方案。各学校教师业绩的奖励方案,要反复论证,科学研制。方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方可实施。
关键词 教师素养
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
民进中央:
当前,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已深刻影响并将重塑教育形态,线上教学也将成为与线下教学并存的教育常态。针对教师群体所需的在线教育支持应包括:
一、加强培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理论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加强教师在线教育思维的养成培训,同时加强在线教学培训的课程资源建设。
二、加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投入,为在线教学提供条件。增加中小学在线教育投入,优化线上教学互动平台和环境,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教学信息化硬件设施、软件工具和教学资源等。
三、发挥“AI教师”功能,为教师提供智能化在线教学工具。借助“5G+AI+大数据+学习分析”,教师将“升级”为“超级教师”,会进行学习分析并与智能机器人协同工作。
四、加强师范生在线教学能力培养,筑好未来教师的能力基础。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警惕PPT对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刘宁:
互联网时代,PPT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很多老师习惯用它授课,学生也乐于接受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个大问题——课堂教学过度使用PPT,对基础教育和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只要遇到职称评定、教学比赛、公开课,学校都鼓励和提倡使用PPT,越做越复杂、越做越精美的PPT,让老师们挠破了头。”
因此,建议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新审视学生记笔记、教师写板书的重要意义,不能过分依赖PPT,应更加注重学生听、说、写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淡化PPT在教师职称评定、教学比赛、公开课中的权重,不要助长PPT带来的形式主义风气。
关于学生
关键词 家庭作业
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
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已经成为教育部门培养学生的目标,但是小学繁重的课外作业让“五育并举”演变成一“智”独秀,并且愈演愈烈,这对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重,还衍生出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
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能。同时,应组织专家学者科学编制教材,减少笔头训练。
取消家庭作业不等于不让孩子学习,而是写作业的地方在学校,改作业的人是老师,而不是家长。家长主要负责学业以外的其他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减负,需要课程系统性调整。
关键词 奥数
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
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的确有一些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才应该去学奥数。大部分普通的孩子我觉得不应该去学奥数。
奥数不适合大范围的孩子学习。同时,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如果学习了奥数,可能会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搞没了。此外,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奇特的技巧。
校外培训机构
关键词 校外治理
加大力度治理破坏基础教育生态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课外班的乱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目前,已然形成了由补习机构、线上教辅平台、媒体等相关群体组成的利益链条。这样的现状,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主要有以下四个治理关键点:
一是严格准入和督查机制。各地党委政府加大治理力度,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教师资质等进行全方位治理,严格准入和督查机制。
二是加强对招生环节的优化和监管。公办学校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就近入学原则。
三是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问责。媒体对课外补习机构包括对线上教辅App的宣传,要有标准审核、质量保证和追责机制。
四是加快落实评价改革方案。通过优化评价导向、评价机制,改变培训机构对教育绑架和裹挟的局面。
提高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
市场监管、民政、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公安等部门应共同发力。家长要理性思维,明白有智慧的陪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在具体举措上,应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开班情况、学生名单、培训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统一录入平台。可以公开的公开,不适合公开的在后台做好数据留档,以便于征税、审计、管理等。
▲内容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
往期精选
当女神节遇见两会:巾帼校长们如何看待教育改革痛点?
学院 | 第六期教学主管领导力研修班重磅来袭,打造高绩效团队
思人才 | 名校双语数学、中文教师、学科外教、ESL teacher各类优质教育工作者等你来面试
贝赛思落户杭州余杭,IB国际文凭组织迎来新掌门
用“价值引领下的六大关键要素”构建中小学育人模式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2020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 2020 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