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云在青天水在瓶

雨中红莲 2020-08-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格志 Author 将爷

谁是递刀子的人

——终评方方日记:云在青天水在瓶

作者:将爷 

大家好,我是老将!


几日不见,诚祝大家安好!


最近,看了几本书,赏了半部剧,想了很多事。


书有《水在时间之下》,剧是《鬓边不是海棠红》。这书这剧,都是在讲艺人戏子。


书是写水,剧是讲人。书的作者是方方,剧的编者是于正。


水的意象与物象,令我迷恋;伶人的情与情事,非常神往。


古典幽梦,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我,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西方现代文明。


这些天,努力活在方方日记的话题之外。闲来看书,看云,看水,云水生涯,心静自在。


在人格志文章中,我曾反复强调,慈悲如水,湿润如玉。我不喜争。


然而,此刻,只要身在公共空间,只要论及方方,必有分歧争战,简直炮火连天。


方方日记要出海外版,让方方成为很多人心中在给反华势力“递刀子的人”。


昨晚,有一饭局,席间为方方话题,有两个多年好友因观点分歧吵骂,几近暴打,最后结仇而散。


这两日,人格志朋友群,整日整夜都有人围绕方方这事,争到累了,累到骂了,骂到退了,群就散了。


本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想未来与他们相伴而行。可是,这种情形,情何以堪。


昨晚,看到方方最新回应,题目是: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张力,这个物理名词的哲学解说,是矛盾或不相容。


我且不论书与国家之间关系,围绕方方及这本书事件,一个铁的事实已呈现:


这个社会撕裂开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张力,正在传递出强烈痛感。


围绕方方的意见不同之争,让很多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之间开始“递刀子”“捅刀子”。


这种惨状,远比方方日记事件,要更加不堪。


人格志后台,每天都有大量朋友催我说说方方这事。


对此事,我是真的看够了,吵够了,看尽了,伤透了。


我躲不开一个结果,不论我怎么说,我都会成为一个拿着刀子的人,同时也成为一个被人用刀子对着的人。


我爱这个国家,我爱所有人。我善良温和,我想天下无仇。


然而,这个天下,却让我走到一个想表达普适性观点都难以存在的地步。


面对此情此景,我想想问问大家,再进行这样的争议,又有何意义?


想了很久,今天,还是要用这篇文章,来作为关于方方话题的终极回答。


这篇生涩而又冗长的文章,需要沉心静气地阅读,最后,才能明白我的答案,为什么是:

云在青天水在瓶。

0 1

 水在时间之下


方方日记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我要说,时代的一滴水,落到个人的身上,就是一股狂流。

眼前的这场巨浪,你又将会被冲至何处?

这个造句,继续下去,还可以这样写:

时代的一口锅,落到所有谈论方方的人头上,就是一座压到喘不上气的五行山。

时代的一个谜,落在谈论方方的舆论场上,就是一把传过来传过去的刀。

到底谁是送刀子的人?这刀子到底又会捅伤谁?

很多人甚至从未去想,只是把理想信念当口号喊,任由答案在风中飘扬。

时代的这滴水呀,就藏在很深的时间里,沉在无波的深潭中。

前些天,我重新翻阅旧书,读完章先生那些伶人往事,不由又想起方方笔下的汉剧艺人,就是写在那本《水在时间之下》中。

方方评价那本书,用一个字,叫“锐利”。

很多年以后,我看着方方一步步以小说介入现实。但是,真是没想到,最后会掀起“方方日记”这样的时代巨浪。

我一再强调,不愿涉及方方事件过于直白的价值判断,原因很简单,引领动群盲、猖狂、粗鄙的那部分人,就失去讨论价值的意义。

人类的文明不是靠骂出来的,一个不讲理的时代不值得。

也正因如此,此前人格志我涉及方方的两篇文章,一是讲那个高中生写信的人格伦理,二是谈方方日记带来的议程设置。


也就是说,我的表达,停留在写作本身,停留在传播本身。

是的,我一直努力将方方的事,置于一个学术研究的写作框架下。比如,我希望先做些文献阐述,再确立假说前提,然后才是总结论述。

没有真正阅读过方方作品,包括方方日记,没有回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选择口水谩骂,利用强节奏带动,随手可以做出一单自媒体的生意文章,但也会把良心丢了。
 
慎写方方,慎谈方方,也是一种良善之举。

原因很简单,价值已经彻底撕裂,在一个缺乏真诚的逼仄话语空间里,相关争议很容易带来人性的灾难,形成不同文化阶层之间的互害。

我不管你是什么左派右派,什么上层下层,我甚至觉得,你其实连什么派都配不上,你不过就处在夹心层。

如果连对事物进行判断的基本框架和逻辑都没有,奋身不顾跳进舆论场,寻找参与感和存在感,注定会线上拉黑退群,线下割袍断交,给身边所有人带来伤害。

这场史无前例的一场大规模撕裂,背后的水,太深了。

水在时间之下。

方方日记要出海外版,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之前痛骂方方的,现在找到更大的罪证和由头。于是,炮火变得更加猛烈了。

之前有很多支持的方方的,因为这样的议程设置,变成了观望的骑墙者;

仍然继续支持方方的,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在迅速增大。

水在时间之下,我们身在水中央。为什么,不能先安下心来,让时间来回答?

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

看到水面,看不到水下,不知水深。而自己,化为一滴水,跳将进去,让自己成为不知冲向何方的洪流,值得吗?

孤立看待这件事,没有系统阅读和系统思维,很容易把参与变成掺和。

请记住,让时间来说话。

那时,露出水面的冰山,也许会令此时身上漩涡里的所有人,都站在忏悔的案台面前。

0 2

 谁是递刀子的人


今日封面配图,是老将在看《鬓边不是海棠红》时,随手截屏的。

黄晓明这句台词,用作今日主题,也是恰当。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讲戏剧。这些年,我看过很多艺人戏子的故事,太多关于戏曲文化的往事,令我心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里戏外,灵魂合体,那才是美好的人生。

这类艺人,大众认知最真实的,最高贵的,几乎无人不知晓的,应该是张国荣。

他唱: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烟花易冷,一地枯黄。

很多年以后,我在思想哥哥时候,我一直会问,对他的死,谁是递刀子的人,谁是捅刀子的人?

文化如水,水很“锐利”,有时,杀人于无形。

有很多人问我,方方到底是不是“递刀子的人”?

那么,我就先讲《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的故事。

黄晓明演的那个程凤台,为他姐夫曹司令贩卖军水。曹司令对他说,那些枪支药品是用来抗日的。

乱世艰险,事关大义。这位程二爷,一车又一车,把枪药送往东北。然而,曹司令的大公子告诉他真相是,他爹是亲日的,枪药是送给日本人的。


那一刻,程二爷不敢信,也不能信,因为那样,那就是“递刀子的千古罪人”。

好在,程二爷按照心中的价值信仰,及时做出了调整,送枪药的方向,变了。

这个故事一点都不复杂。说到底,人总归都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云山雾罩的事,交给时间,自然会云退雾散。

先看清方向的人,并不代表足够的高贵。如果你无法唤醒那些沉睡的人,只会在争执中,迅速把双方推进悬崖深渊。

写《风景》的方方,写《万箭穿心》的方方,写《不硬地埋》的方方,写方方日记的方方,直到现在要在海外出版日记的方方,是一个人的方方,又是一个变化的方方。

即便是有些文学素养,有些媒介素养,熟悉对文学与新闻的话语体系,对非虚构写作、新闻评论、深度报道,以及相关议程设置,有一定理解认知,懂得将这些信息置于国际语语变化环境进行动态管理,到最后,落点在一个人的方方那里,你看到只能这样的结果:

方方一个人在自己的艺术和价值的道路上,一路狂飙突进。一边是生活在介入社会的写作,一边是灵魂在行至远方的孤独。

看待这样极致的文学行旅者,于普通人而言,方方或神或魔。

把方方视为神的人,会觉得她是菩萨;把方方视为魔的人,会觉得她是女巫。

一切仅取决于对方方作品和价值,有多少艺术共情,有多少价值共鸣,有多少共理心,有多少认同感。

价值多元的时代,人的价值文化本来就分层的,就是隔裂的。

很多人从未读过方方之前的小说,很多人甚至连方方日记也没读过,仅仅因为方方在国外出版日记这一信息,就与方方已接下不共戴天之仇。

很多人只是沉浸在方方价值观的理想国,不愿有妥协,不愿接受灰度,不愿蹲下来面对所谓的群盲和乌合之众,站在道德和价值的高远处,注定也会行至人生的孤绝处。

我选择不站队。几十年来,我一直给自注入的药,就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有些灰度,但要温和。

温和不是没有笃定的价值观,而是更加敬畏人性与文明,或者说生命与尊严。

但网上正在极致这个世界的肮脏污语在辱骂妇孺,在公开威胁甚至表示要进行杀害,这个社会正在传递出一个强大危险信号,就是互害性。

这时候,仍在企图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强行说服他的人的,很可能自己已经成为另一种“递刀子的人”了。

03

 云在青天水在瓶


我爱你,人类;我爱你,中国。

人类星光闪耀前,世间至暗时刻后。

我的判断是,方方日记事件,会成为一个历史变革期的重要符号。今天关于这起事件所有民间探讨和公共处理,最后会成为标注时代前行方向的一个重要笔划。

面对方方日记争议,我曾枯坐整整一个下午。想到深处,泪如雨下。

活在今世,足以尽尝悲欢。只是,这往后的悲欢呀,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起。

人们问我如何看待方方事件,我总是一阵苦笑。做个判断,那可不是轻率的事。

至少要涉及是非、利害、价值这三种:

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对国家利益影响有多大?方方的价值表达和延伸能作为引领人们通往有光所在的火炬吗?

这样三个涉及到是非、利害和价值的判断,在方方身上,已经融为一体,无法轻易做简单的是非、大小以及真理和谬误的判断了。

这不像谈武汉市中心医院书记蔡莉那么简单:她是坏人,因为她的行径造成人员不必要伤亡;她影响很坏,不利于抗疫;她的媚上压下,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

甚至,对方方,我也并不认同,仅用廖沫沙那一句《挽邓拓诗》,就作为完全判断:
岂有文章倾社稷, 
从来佞幸覆乾坤。

有一个常识判断是,方方日记“国内问世没有塌天,海外出版也不会地陷”。

毕竟,不要低估中国有那么多个“自信”,不要低估中国成百上千家媒体记者的正能量,也不要低估中国十万作家的赞美诗。这里是真诚的表达,因为每一种文化传播或艺术表达,成为巨量之后的影响,都有其内生逻辑。

当然,更不要有低估所谓国外反华势力的常识和能力,大国博弈的专家取证和硬核力量,绝不是一本薄薄的日记承载得起的。今天,我深信,法治和文明仍是支撑这个世界运转的那根轴。

那只扭动方方日记事件走向的手,并不在老外们手中。而在我们“自己”手中。只是,这个“自己”是谁,很多人认不清。

是喊着方方是“洋奴”“汉奸”“卖国贼”“递刀子”“反华子弹”“撞墙沉船”的人?还是那些把方方奉为已经看清地心日心,洞察宇宙知密码的先驱者的网友?

我这种坐在幽暗角度里怯怯揣度的观望者,并不认为,此时此刻对峙叫嚣的双方,真具有改变这种平衡的力量。

还有,小说家方方,在介入公共领域后,并不是一个懂得理性设置议程的人。

于是,她的一些所为,就不符合人们普适的价值观。让人觉得唐突了!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有些事,有价值正义,未必有结果正义。不论如何,自相残杀的代价,都是这社会无法承受之重。

比如,如果认同方方的价值正义,但传递正义的通道已经彻底堵死,这样的代价如何承担?

再比如,每一分一毛都是民生之重,如果能多点理解五角七毛背后的运转之道,是不是又会看到另一片天空?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复杂世界复杂中国复杂人心的时代语境下,方方当然可以继续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捍卫自己个人的权利。

但是,当更多人被拉上时代的战车,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有些代价,注定要普遍来承受。

这时候,站在人性与文明的立场,放下权力游戏中的所有利益和制衡,迅速取下所有人手中的刀子,让人们免于残暴相向,就是特别急迫而重要的事。

有一部电视剧对我影响深远——刘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

嘉靖帝问海瑞: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不妨想想,吹哨子的人,送哨子的人,递刀子的人,捅刀子的人。清的人,浑的人,灰度世界,混沌宇宙,这些天,谁说得清过。

嘉靖帝感叹一句:
云在青天水在瓶。

有许多年,我一直在理解这句话的真义。

云是云,水是水,云成水,水成云。云水生涯,无边无际。

云在高处,水在瓶中。谁坐云端,谁陷水中?一个离不开天,一个要装进瓶。

哨子也罢,刀子也罢,很多人,手持这些物件的人,也不过就是一个制衡约束的器具。

此时,敬请静心,看看我们自己手中,是否持有一把无形的刀?

那些痛恨方方的人,那些觉得方方对不起之前支持过《方方日记》的人,那些想要一如既往支持方方的人,请记住:

水在时间之下,云在水面之上。很多人已经身在深水区,却不知道应该过云上的日子。

如果你要问我,如何看待方方事件,我的答案也就是这句“云在青天水在瓶”。

亲爱的朋友,此时此刻: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云水人生,你要做天上的云,还做瓶中的水?

如果您最后仍然看不清本文的观点,老将只能真诚期待:

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节点,让我们一起,都先做一滴干净的水,做一片自在的云!


延伸阅读



点击荐读:方方的日记60篇合集(通过这条推送可以读到全部日记)
撕裂:25位学者对方方日记的论争
如此仇视方方,你的弱势不再值得同情
真正的悲哀:反对方方日记的正确姿势
方方最新专访: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方方因房子和日记出版被狂喷,马克·吐温早就料到了
关于方方出版外文日记,我们可以这样看
“永远的笑料”
疫情正加剧朋友圈的撕裂
方方:想想很可怕
给方方上一课
批评方方日记的人,犯了三个常识性错误
方方日记比诺贝尔文学奖分量更重
你让我去骂方方,我也配?
那些骂方方的人,为什么从来不骂蔡莉?
方方:知识分子从未像现在这样堕落
南大教授:方方日记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方方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围绕方方及其日记的网络攻防蔚为壮观
方方:我很担心活着的人,把死者为何而死全都忽略掉
方方:我为什么一直在写底层
站在方方一边,就是站在“人”和良知一边
爱国者方方
方方日记,是对风骨最精彩的演示
身边若有撕咬方方的人,请与他们保持距离
嘲美日骂方方,先摸摸自家米缸
方方阿姨,您为何让那么多人烦!
方方遭围攻,崔永元急了
方方被威胁,要以一个“好大的罪名”调查!
方方,一个没有私敌的人
说说方方、六六、艾芬、廖君这四个女人
同济教授声援方方:我觉得应该站出来说几句话,不能装作若无其事
方方给那个高中生孙子的回信
批斗方方,雄赳赳气昂昂
那个渣渣太残忍:不能用孩子的手放冷枪
是谁伪装“高中生”向方方“开枪”?
谁炮制了《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
湖北大学教授声援方方:在中国当代灾难史上,方方日记会留下特殊的一笔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阅读原文”关注支持雨中红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