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扶贫·人物 | 吕继林:我只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用影像的力量去感召人​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用文字记录,用真情讲述。

今天的“民进扶贫·人物”系列,小萱带您认识重庆民进会员、著名摄影师吕继林




吕继林


泥泞遍地的土路旁,他看似随意地走进一户低矮阴暗的窝棚,大咧咧地在布满尘土和炭灰的柴堆上坐下来。几个身上脏得看不出衣服颜色的孩子对他毫不戒备,吸溜着鼻涕笑着呢喃着,把几个刚从地上余烬里掏出来的、黑乎乎的烤土豆递给他。他也不客气,接过来啃了一大口,向孩子们比了个大拇指。

他是民进会员、摄影师吕继林,获得过“中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是中国儿童摄影的领军人物,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并在中国、新加坡、东南亚等地巡回展出。

吕继林摄影作品


如果不能成为当地人,很难拍到这样的照片


近30年来,除了认真干好摄影工作,他始终关注着贫困儿童的成长,探寻这群最需要关怀的孩子们的生活。在他的工作日志里你能看到一个个城市间穿梭的爱心记录,手机里也总保存着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温馨照片。

2014年,年近花甲的吕继林在云南布朗山偶遇当地留守儿童,孩子们纯朴和善的眼睛与极为艰难的生活环境深深震撼了他。他试图拍摄这些令人心疼而又可爱至极的孩子们,但当地居民对这个留着长发扛着相机的陌生老人仍然有着本能的戒惧。他索性豁出去,仅仅留下随身衣物和拍摄设备,把携带的食物和钱分给当地人,然后便在山里住了下来。他说“如果不能成为当地人、成为他们的家人,我很难拍到这样震撼人心的画面。没有这样的画面,外面的人看不到他们,就想象不到他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什么样的艰辛。所以我和他们吃住在一起,一直到让他们不再惧怕陌生的镜头,一直到他们像接纳家人一样接纳我。” 他的诚恳同样也感动了村里的人。

吕继林摄影作品


用镜头记录,也把外面的世界带进大山


2015年起,他走进了四川西南边陲盐源县的大凉山深处。六年里他不论在哪个城市开工,只要有空,就往山里钻。六年间,他先后进山数十次,出过车祸,甚至在山石滑坡中摔伤过腿,不得不拄拐行动。“车轮旁边几公分就是悬崖,免不了提心吊胆,一开几个小时就能把人颠到吐,陷到泥里基本上随时都会发生,泥石流和滑坡都是常态。”

伴随着漫长又艰苦的拍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吃惊、迷茫、无奈、感动、落泪。交通不便、山高缺水、土地贫瘠、生活艰辛,因为高海拔、沙土地,只生长土豆和乔荞麦等经济价值偏低的农作物。青壮年纷纷出外打工,只留下了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孩子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仅要协助大人劳作,看管弟妹,还要坚持学习。

“曾以为缺失的父爱或母爱会令他们柔弱、敏感,但也正因为这样让他们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他们的乐观、阳光、积极、自立自强,他们的笑容和朴实,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渐渐地,孩子们和村民都把吕继林当成了亲人,他用镜头记录和展现留守孩子们的生活,也一点点将外面的世界带进大山。

在吕继林的带领下,一大帮摄影人的足迹踏遍了盐源的各大山头。他集合160多名各界人士,在大草乡小学建起“艺术教室”一个,捐赠书包500个,校服500套;在棉桠乡小学捐赠书包1300个,校服1300套,学校餐厅桌椅数十套。用两年时间为6个孤儿新建了一套名为“希望之家”的新住宅,为大山中的孩子们购买服装鞋子、书本文具,加上现金资助等合计人民币100万元左右。

除此之外,吕继林还买来种子教他们种地,买来树苗教他们种果树,买来鸡苗和小猪,让他们养鸡养猪,希望他们通过劳动真正实现自给自足。几年下来,仅仅是吕继林自掏腰包在帮扶上的投入就有上百万元,他还自己“助养”了10个留守孩子。

吕继林摄影作品


用摄影人的独特视角,在大山深处踏出一条帮扶之路


带着职业摄影家的敏锐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几分懵懂,吕继林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精准扶贫”的初心。

以留守儿童为拍摄主题的画册《希望》,记载着吕继林在百余个贫困村寨中,看到的当地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此时的吕继林,已经不仅仅是一位摄影师,而是奋战在扶贫前线、用自己的方式拯救深山留守儿童的顽强战士,用摄影人的独特视角和镜头后的睿智头脑,以64岁“高龄”和排除万难的决意,在大山深处生生踏出了一条帮扶之路。

吕继林摄影作品


“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特别是这些需要精神和物质双重关爱的孩子,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孩子们‘深不见底’的明亮眼睛,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切实有效的关心与帮助。这不只是我的‘希望’,也是孩子们的,更是整个社会的。这就是我做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吕继林说,需要帮助的孩子远远不止“希望之家”的6名孤儿,他发起的“艺术教室”第一个已建在云南的布朗山。“我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是我相信我们摄影人联合起来,这里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2019年,吕继林又发起了“聚力凉山”千户乌黑鸡养殖计划,10月,当他再次走进大凉山时,身旁多了一批民进的家人们,在他的带领下,沙区民进的企业家们积极参与为大凉山困难农户捐赠鸡苗5千余只,帮助困难农户每户年增收两万余元。

在吕继林《希望》纪录片的结尾,有一段话:祖国的强大与富裕带给我们崭新的自信,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勇气去主动发现美丽中国身躯上不和谐的贫穷疮疤,去主动唤起关注与责任;实现精准脱贫,首先需要精准发现贫穷的区域和现实,这恰恰是我们摄影人的神圣天职。这句话,既是吕继林身为摄影人的目标,更是他作为中国人的饱满深情。他不止一次强调,希望用自己的镜头去触动他人的视线,希望大家不仅仅看到光影的纪实魅力,而且能够通过他的镜头看到那些真实的存在,从而激发起每个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

“我只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用影像的力量去感召人。这条路还会一直走下去,五年,十年,直到我走不动为止。我想,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希望之路。”

END


来源:民进重庆市委会,作者熊迪

点击了解更多民进扶贫故事

记得点赞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