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9年1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思享家丨一个国家不能都是鼓掌的人

乔木 新三届2 2019-01-04

原题

一个国家不能都是鼓掌的人



作者:乔木

转载自搜狐网



在马屁文化盛行的时代,那些不会鼓掌的人,他们的处境无比的艰辛,而他们,却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君子趋于义,小人趋于利,在马屁文化中长大的人,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义,什么是社会担当。


一群永远不鼓掌、不起立欢呼的人


当领导讲话,甚至只要出现,总会听到台下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伴随着欢呼激动、热泪盈眶,已经成为惯例。


同样是领导讲话,在美国,却有一群永远不会起立鼓掌的人。


        2010年1月27日,奥巴马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充分展示了他的雄辩才华,获得了不少掌声。

 

但是在国会大厅里,却有一群永远不鼓掌、不起立欢呼的人: 


一部分是穿着制服的军人,他们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军人不干政,不鼓掌。


另外一波人就是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司法独立,大法官们是不会就行政领导演说中的任何内容鼓掌的。



这群不鼓掌人,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想、人人平等


造就这群不鼓掌人的,是西方的文化。它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想、人人平等。用我们这边的话讲,就是个人主义。


和它相对的是集体主义,最终是权力的集中,不受制衡的权力必然会带来一种奇葩现象——马屁文化。

 

马屁文化历史悠久。明《应谐录》中就有一则“善谀”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所谓谀,乃奉承巴结之意。


广东有一位县令,特别喜欢别人奉承,每发布一项政令,部下交口称赞,县令才喜欢。他手下有一名衙役想迎合县令,故意在旁边对人轻声说:世上大凡做官的人,一般都喜欢别人奉承,惟独我家老爷不然,很瞧不起别人对他的恭维。


县令听到他所讲的话,迫不及待地把他叫到跟前,赞美不停,说道:哎,只有你才知道我的心思。你真是好样的!从此,县令对这名衙役格外亲近。


 

要说古代的马屁文化多少还有些技术含量。而到了近代,随着独裁者越发的残暴和无耻,马屁文化的表现则更加简单、直接和赤裸裸。这样,一种更奇葩的文化——鼓掌文化与时俱进的诞生了。


斯大林开会:鼓掌15分钟

 

苏联斯大林开大会时是这样的。鼓掌能经常长达15分钟是平常事,最长能达到半个小时。斯大林讲完话,哗,大家鼓掌,拼命鼓掌,似乎是不鼓掌就是大逆不道。鼓掌鼓到后来,就出现一个很恐怖的局面:没人敢先停止鼓掌。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先停,所以一直鼓掌,最后直到斯大林本人认为可以了,做出一个手势,或是说一句“可以了”,大家才敢停止。 



后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暴行,台下有人递条子上去。

 

赫鲁晓夫当场宣读了条子的内容:赫鲁晓夫同志,当时你在干什么?

然后问道:这是谁写的,请站出来!

 

连问三次,台下一直没有人站出来。

 

赫鲁晓夫说:现在让我来回答你吧,当时我就坐在你的位置上。

 

这就是鼓掌文化。

 

从鼓掌升级为哭


但后来朝鲜觉得这个鼓掌文化还是太LOW,又将之升级为哭文化。就像这样:



马屁文化唯一的优点就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多笑料。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样的文化盛行,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灾难。


有道是,欺君易,欺天下难。一人犯错误并不可怕,天下人可帮其纠正。可是在马屁文化之下,众口一词,人们由不敢说到不敢想,由不敢想到不会想。一个个都成了只会阿谀奉承的奴才,没有了自我,没有了纠正错误的能力,国家怎能不灾祸连连?

 

唐太宗是个明君,他不喜欢马屁文化。因此他身边围着一群不会鼓掌的人。比如魏征。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因为魏征是一个诤臣,从来都是直谏无惧,据理力争,不会拍马屁。

 

可是,明君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上更多的是昏君和暴君。特别到了近代,人们对明君基本上已经不再幻想。马屁文化的盛行就是最直接的佐证,因为接受和享受马屁文化的人不可能是明君。

 

马屁文化的背后是对权力的崇拜和畏惧


君子趋于义,小人趋于利,在马屁文化中长大的人,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义,什么是社会担当。


能从这种马屁文化中脱颖而出,保持一个清醒自我的人,非常的难能可贵。


在马屁文化盛行的时代,那些不会鼓掌的人,他们的处境无比的艰辛,而他们,却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弄潮

徐建:民营企业也是公有制

张思平:国有企业改革做对了什么?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马雅:父亲马洪在改革开放年代

马雅:日本能做到的,难道我们中国做不到?

40年前预测的2000年中国,超前还是保守?

改开操盘手谷牧,为何被老母亲责骂"汉奸"?

19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功之臣

朱嘉明:程秀生与"中心"故人点滴

袁庚忆蛇口"破冰":率先提出"时间就是金钱”

江春泽:亲历1979年的理论务虚会

柳红:还原1980年代被遮蔽的历史

柳红:不应忘却的1985年巴山轮会议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翁永曦忆杜润生:“守住底线,敢讲真话”

杜润生文革后一招终止高层激烈争论

胡耀邦主导中央党校"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

王彦君:马文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赵树凯:九号院与中国农村改革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徐雪寒:虽九死而无悔

习仲勋:广东改革开放的奠基人

习仲勋主政南粤, 力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

吴南生口述:亲历经济特区决策过程

成曾樾:1983年胡耀邦激赞个体户

詹国枢:我为什么佩服万里

孟晓苏:我给万里当秘书的日子

林毅夫 :朗润园里的孔夫子

何维凌侧写:他有一颗动荡不羁的灵魂

新华社系列内参《告别饥饿》, 

为包产到户"鼓与呼"

徐雪寒:一个被监禁26年的理想主义者

徐雪寒:虽九死而无悔

顾准:时代最后的尊严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林毅夫 :朗润园里的孔夫子

刘鹤:"非常重要"的中国经济掌门人

帮着"摸石头"的人——回忆张少杰

肖玉环:告别白南生

牛文文:袁庚、王石与蛇口基因

1976年国民生活状况到底如何?

这些照片见证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