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Bang | 纪念去年今日,扎哈建筑画解读
去年今日,被誉为建筑系 “女魔头” 的扎婶儿去世了,我本来打算把扎婶的文单独写,但是刚好又在月底,于是决定跟脑洞账单一起发布,扎婶儿先:
Zaha Hadid,出生于伊拉克的英国建筑师,在2004年,她成为了第一个获得有 “建筑界诺贝尔” 称号的普利兹克奖的女建筑师,内容还是走我一贯的风格,今天介绍她的 建筑画:
The Peak, 1992-1993
1984年,当 Lebbeus Woods 第一次造访扎哈的小工作室时,她正在自己的绘图板上画上图这张最广为熟知的《The Peak》,他回忆道:
“Being one who drew, I asked her what brushes she used. Red sable? Without a moment, she showed me a cheap paint-trim 'brush' that can be bought at any corner hardware store-a wedge of gray foam on a stick... Years later, I came to understand her choice of tools as characteristic of her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a wringing of the extraordinary out of the mundane.”
“作为一个也会画画的人,我向她询问用的刷子的品牌:‘是红貂毛笔吗?’ 没有一丝犹豫地,她向我展示了一把可以在任何街角五金店买到的便宜的抹油漆的 ’刷子‘——木棍子上插了一个楔形的灰色泡沫......若干年后,我逐渐理解了她对于画画工具的选择,正如她做建筑的特点一样,总是从平凡中创造非凡的产物。”
Vision for Madrid, 1992
扎哈善用墨水和铅笔作画,然后再一层层地用油彩或者丙烯颜料上色,期间作品可能会复印,或者她会将最终的成品转变为印刷品,但是她特别擅长模糊原稿和复制品的边界,让人难以判断。久而久之,她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创作、改造、复制的绘画工作体系。能代表她这一绘画风格的作品多介于 1980至1986 年间被创作出,其中有三幅最能代表她的独特的画风:糅合了直接创作和复制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些作品都为她之后的实际建筑项目分风格打下了基础。
Residence for the Irish Prime Minister, Dublin, Zaha Hadid, 1980
以上这张爱尔兰总理府的设计图作为扎哈参与竞赛的开端,呈现了一个带围墙的大花园,而起居室一类的功能空间则看起来像悬浮在空中一样。
Site Plan 场地平面, Irish Prime Minister Residence
Ground Floor 一层平面, Irish Prime Ministe Residence
First Floor & Elevation 二层平面及立面, Irish Prime Minister Residence
比较方案的各层平面图,你才能理解她是为了通过这种层叠悬浮的方式,表达形状各异的各层平面的一种 失重感。这是她独创的 “X-ray drawings X光绘画” 法,通过透明性的层叠方式,取代现代建筑表达中在同一个位置重复的平面表达,使得所有的平面和组成部分都能在同一时间被看到,而失重感也是后来她在实际建筑项目中想传递的一种感受。
The World, 1984
扎哈画中这些绘图透明性的想法或许是与她在绘画中复制和连续性的操作手法有关。上图这张同样也是广为人知的《The World》,最初是被当作测绘图来画的:
通过把它变成印刷版,再上色再变成印刷版之后,观看者就很难在这个精确的图画中找到手绘的痕迹。只有在右上角那片灰蓝的颜色区域(我用红色圆圈圈出的部分),你能看到丙烯颜料的痕迹。
在《The World》基于线稿的再版画中,原先用于表现城市空间体量和城市环境的线条消失不见了,色调也由蓝、灰、红色取而代之,整个项目像是漂浮在深邃的黑色背景之上。黑色的背景和扭曲的地平线,像是一种抽象的山水画,亦像是这些碎片式的组成会延伸入无限世界中的鸟瞰图。
而在那个最广为人知的版本里,空白的背景更衬托出了建筑自身的魅力,场地中与建筑体相关的环境空间被颜色强化出来,而其余部分留白。建筑的细节被线条和一些精雕细琢的上色细致地表达了出来,成为画面表达的重心。
关于上图书中没有解读,但我猜想是基于上色后的灰蓝版本再做的复制,画中的线条部分同样消失不见,取代的则是灰红黄为主的色块。与上上图那个完全在画面中漂浮的碎片集合不同,这个版本依然仍在表现建筑主体,像在黎明中拔地而起,又消失在无尽的边界中。
Residence for the Irish Prime Minister的单独再上色版
或许细心的人会发现,在《The World》中仍有《Residence for the Irish Prime Minister》项目的身影,就在画面的左下角。所以这些建筑画对于扎哈来说,其实并非是单纯用于后来的项目想法表现,也是对于此前项目的整理和回顾。画面中他把建筑的屋顶以浅色突出,强化了与地面的分离,仍然表现了她想在建筑中摆脱重力营造轻盈感的意图。
Kurfurstendamm Office Building, West Berlin, Zaha Hadid, 1986
此后在 1986 年她画的这幅位于西柏林的 Kurfurstendamm 办公大楼,同样也是采用了扭曲的地平线和线性透视来表达她对于建筑形式的新颖认知。建筑似乎不再是静止的个体,可以在时间空间中不断变化旋转,或许这是她总是采用扭曲地平线来表达方案的原因。
消失的场地周围环境表达,其实是将整个世界作为了场地,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增进的全球范围内的人、想法、机械复制和画作收藏的交流,使得表达对象的背景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不确定这是否也是她的建筑作品总是看起来和环境格格不入的原因?
Metropolis, Zaha Hadid, 1998
不过起码在建筑画这件事上扎哈是对的。后来那幅小小的 Kurfurstendamm 办公大楼的画的确再被胶版印刷后,变成全球流通的消费、收藏的艺术品。那些被重复再创作的多版本作品如《The Peak》《The World》也为这样大范围的复制收藏提供了基础。
Confetti (The Peak), Zaha Hadid, 1982-1983
好了,书中的内容基本说完了,接下来来闲扯一点内容。其实我一直以为扎哈的一些作品会归类于 Collage拼贴画 中,但是不想并未出现这样的字眼,在专讲拼贴画的书中也没有扎哈的画作,而是举了 Teddy Cruz 的画,但是我觉得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很相似呐,而且 Cruz 这些画的创作时间都晚于扎婶:
Border Postcard 系列, Teddy Cruz, 2002
除此之外,近期我非常意识到建筑画的重要性,不是那种表现图和技术图纸,而是用手去表现的建筑画。Alper 老师在课上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扎心的话:我认识非常多很少画画的学生,他们把他们所画的东西称之为 “Drawing”。这话在看完扎婶的建筑画后感慨良多,难以言表,只能仅以此文聊表敬仰。
文字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及书本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的整理再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ps:感谢海阳的书本资源共享,下面是本月的脑洞账单,不要走开,看看你错过了什么内容吧。
#Zaha Hadid #Architectural Drawing
● 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该篇推送 ●
● 每月知识账单会放在菜单栏 “你错过的” 中 ●
- Architecture -
□ 不再被束缚,我要去游牧!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Method -
□ 只要三步,
带你玩转 Plug-in 插件城市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嫌儿童玩具太幼稚?这个玩具,
让你轻松从游戏玩到建筑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他们没有 “天空之眼”,
却也能直面血淋淋的生死现场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当建筑沦为酷刑工具,
他们用声音还原真相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小小打字机中的大艺术学问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Photography -
□ 不会摄影的科学家不是一个好医生,
还要影响建筑学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 Art -
□ 所见即真实?
感官可是会欺骗你的 □
↑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四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