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戏:“自汪孙绝响,伪谭盛行,古代英雄豪杰实不知埋没几许耳”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戏剧为综合艺术,最能反映人生,而中国戏剧歌舞之优美,典型之谨严,教训之多,感人之深,均非其他艺术所能企及,实足代表东方人忠孝信义之精神,惟前人演剧,多重戏而不重人,故忠臣孝子、义仆节妇之事迹,俱得因戏剧之表彰,深印观众脑海之中,而永志不忘,如武穆云长之忠义、秦桧曹操之奸险……尤属妇孺皆知,贤愚尽晓,虽穷乡僻壤之小民,亦得于庙会逢集时,观演草台班之土戏,而激发其喜忠恶奸之本性,由此足证戏剧脚本之优劣,众方面有极大之影响,而况古人之丰功伟业,胥赖传史为之表彰,戏剧代其宣扬,至某戏某剧之盛衰存没,又系乎擅演某剧之某伶,其声名是否喧赫,背后有无大力者为其捧架,甚至某名伶之或生或死,胥与其所习之角,所擅之剧,含有至密极切之关系,吾故曰戏能传人,而人亦可传戏也。
近年来四大名旦之声势,煊赫一时,有要人为其捧场,文人代其编剧,反致生净丑末各行,人才日尠,是故梅兰芳之花木兰,程砚秋之红拂传,尚小云之秦良玉,荀慧生之荀灌娘等,凡所表扬古代侠女英雄之艳史奇迹者,俱属尽态极妍,引人入胜,巾帼英雄之美名,得四名旦之力为表彰,于是芳名显著,颠倒不少青年。
程砚秋之《红拂传》
然而亘古之豪杰英雄,竟因生角太不争气,多被埋没,殊使人甚觉不平耳,余为斯论,并非对于旦行有所不洽,要知戏剧中之生旦净末丑各行角色,各有其特殊之优长,非使其平均发展,殊难能为剧艺生色,此《法门寺》《探母》《回荆州》等,所以百听不厌,历久弗衰也。
上述数剧,譬如一株肥硕牡丹,花朵多而绿叶盛,乃能令人赞不绝口,不忍舍去,至若梅兰芳之《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直一朵光杆牡丹耳,故该二剧虽亦曾盛行一时,然不久即衰,今则兰芳犹未老去,此二剧已不复现于红氍毹上,足征观众之心理,亦不欢迎单调之戏剧也。
且梅氏每次至沪,必数演《霸王别姬》以号召座客,某次合同一月,而竟演《别姬》八次,于是饰霸王之金少山,乃向园主提出要求,并忿然曰“偌大一位梅大王,包银一月好几万,自个儿排的本戏,顶多卖个八成,只要把《别姬》贴出,拿包银不足千元的角儿,同他配演,就能拉铁门,卖满堂,这样我才冤呐,以再贴这戏,非每出加三百元不成!”
梅兰芳之《霸王别姬》
据我辈观剧者以旁观人眼批评,金伶之要求,确非过分,况旦角此剧中,除虞姬除舞剑一场较繁重外,均不若饰项王者念白起打等之吃力繁难,但吾人若细考其被观众热烈称道之原因,不外乎生旦净末丑各角之皆能发挥所长,与夫全剧之搭配整齐耳,嗣后诸名旦如能倩其幕友,多编是类剧本,抱定有饭大家吃之主义,渐谋恢复伶界诸前辈之“戏德”,处处顾到同班各角之福利,吾恐不数年后,皮黄剧必可风行全国,取得各级民众之赞赏也。
否则时呈旦角畸形发展之状,无处不闻颓废靡靡之音,其影响于戏剧本身之进展者,犹不足为虑,设使举国青年亦欣羡旦角之能得要人垂青,月入恒在万金以上(兰芳不止此),且复受洋大人赞叹崇仰,而亦敷粉涂脂,群相仿效,则中国将有巨额之雄妇人产出,试问强国御侮之策,又何由而施耶?国人可不惧诸。
当夫汪(桂芬)孙(菊仙)在日,《取成都》《文昭关》《逍遥津》《鱼藏剑》诸剧,盛极一时,汪则音韵高亮,字如金石,孙则硕大声宏,响遏行云,故二人歌来,俱能将亡国帝王与落魄英雄之情况,描摹淋漓尽致,不特演者自身得假此以泄其胸中之悲愤抑郁,即台下观众,亦为之忿恨不平,一掬同情之泪。
汪桂芬道装
演戏虽属娱乐,实则有辅导社会教育与移风易俗之莫大效能,故凡属表彰古代忠臣孝子之剧,能使一般看客肃然起敬,际兹国难严重,人心颓靡之日,尤应提武剧,多编民族英雄剧本,藉以唤起民众,方符以戏剧启发民智之本旨。
至若今日盛行之伪谭,凡所表演之谭戏剧,不是倒霉之陈宫捉曹操,即系该死之祢衡骂阿瞒,他如借尸还魂,提倡迷信之《范仲禹》,与鬼气森森,索然乏味之《乌盆记》,均为时时见诸报端,并号为某某谭派须生之拿手杰作,实则谭氏生时,亦喜演《战太平》《镇潭州》《雄州关》《宁武关》诸靠把戏,不似今日之所谓谭派须生者,仅以亡国之音响观众也。
余叔岩之《宁武关》
余叔岩、程继仙之《镇潭州》
且今世之戏剧,须视其能否抓住台下之观听,以定其有无辅导社教之功能,要知戏曲,决非完全供人娱乐之品,我辈嗜剧者,万不可因今日一般生角均性喜偷懒,不求深造之故,遂一任足以振发民族精神之靠把武戏,日益失传,而将古代英雄之丰功伟业,逐渐淹没也!
即如《宁武关》一剧,乃系表演明末忠臣周遇吉全家尽忠之事,故是剧亦名《满门忠烈》,情节异常悲壮,洵足振颓而立懦,且该剧亦谭鑫培氏之著名佳构,极适于今日吾国之环境者,可惜今日生行中,多不擅演。
李少春之《宁武关》
吾故曰,自汪孙绝响,伪谭盛行,古代英雄豪杰实不知埋没几许耳。从可知戏剧固可传人,但若无艺精才博之名伶传此佳剧,则虽属名剧名人,亦有不幸而失传之叹焉。
(《十日戏剧》1937年第1卷第1期)
- 历史推荐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