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生活家】活出生态自我,与地球合一

2017-11-01 Jing 食物森林Forested

【食物森林Forested】是链接中美、以食物为载体的可持续教育平台。通过改变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疗愈身心、恢复生态、营造社区、发展创新。

💗

栏目【自然生活家】

诉说世界各地的"朴门永续生活家”和大自然和谐生活的故事。


温馨提示:本文建议精读

(阅读时长:15分钟)



导 语


在大城市生活的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连呢?


食物是联结自然的完美纽带


那除了通过食物,我们能否与自然合一呢?


从意识出发,活出你的Self——“生态自我”,练习你与自然相连的30多种感官,是一条捷径。


因为,当人改变了,食物也就改变了,环境和社会也就改变了。



——裘成


转载自:有机会网

作者:Jing


真正的“回归自然”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要住到“无污染”的自然风景区吗?是不插电,过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吗?或者,是不是要学习很多新的技能,比如认识尽可能多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些行动,只要我们感兴趣,当然可以去做。但这些都是手段,并非是“回归自然”的最终目标所在。

而这个目标,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是“万物与我为一”,是感受到,“人不是与自然界分离的个体,而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

仅仅是头脑中“知道”这些话是一回事,但亲身去感受到,又完全是另一回事。那种感觉就好像,“我”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个我,“我”与外界的边界模糊了。“我”变得无限小、跟一粒尘埃没有什么分别;又无限大、土地和天空都是我身体的延伸。

或许你已经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有过这种感受吧?人仿佛天生就有追求合一感的本能,这种感受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对人无比重要,以至于,自古到今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寻找它。但也有人完全不需要学习什么方法,因为有幸保留了天性,生活中自然而然就有合一感。

这一系列文章,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学习到的一些比较简单易行的,无关宗教信仰、也与各种信仰都不冲突的,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选项,你可以选择试试看,但其他很多条路同样可以带领你去那个目标,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而我分享这些,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它对我自己确实有效、也经过其他一些朋友的验证,这些方法确实帮我过上了更愉悦的生活,也帮我不断地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生态自我”

上文说的,感受到自己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这其实就是“生态自我”(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详细分享)。

深层生态学创始人、挪威哲学家阿恩·奈斯认为,我们要改变与环境相关的行为,就得去体验更大范围的、更多联系的自我。

在西方传统中的“自我”(self)是一种分离的自我,将“自我”看作是一个特定的、单个的人,是小写的“自我”(self)。而“生态自我”则是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的“自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自我”,是大写的“自我”(Self)。

比如,一位体验者这样记录自己在The Nature Process(一个自然体验课程)中的一个练习后的感受:

“我想象自己的双脚下生出许多根须,根须渐渐向地球的中心生长。我开始感觉到地球的脉动和我自己的心跳是同频的。那是很超现实的时刻。当时我能深深体会到地球是有生命的,是会呼吸的!同时,感受到地球的宏大以及地球对我的支持,我体会到一种谦卑。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外壳,把我吸纳了进去……平时的思考全都停止了。我后来多次重复那个练习,只为了有相同的体验。”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生态自我”的体验。

当我们慢慢去发现“生态自我”,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会改变,每一天的生活方式会改变,会重新定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会用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回归到自然中。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回归自然?

与自然连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与自然分离才是后天习得的。

我要推荐的《The Nature Process》(自然过程,与上述课程同名),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重新连接的“练习手册”。这本书是英国生态心理学者Tabitha Jayne基于她组织的自然体验课程而写成的。自然体验练习不仅能让我们学会如何在自然中放松、减压,更能让我们建立与自然的深度连接,体验与自然万物沟通,亲身体会到生命之网的智慧和力量,重新认识自我这是我看过的关于自然体验的书中最全面的一本了,而且不论是成人或孩子都适用。我希望推荐给所有想要放松身心、希望回归自然、或者也希望帮助他人回归自然的伙伴们。

本书不仅有一系列关于回归自然的练习,也有一些友善的提醒,在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在不知不觉中阻碍我们实现自己的本能。在介绍具体的练习之前,我们有必要看到这些隐形障碍的存在:

“地球母亲”的概念

“地球母亲”看上去似乎是很美好的一个词,是一个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延续了数千年的概念。在现在的环保运动中,也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可是这当中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

想想看,我们的社会是如何定义母亲的,又如何要求母亲的?母亲是否会被认为就应该无条件地奉献?就像我们认为自然的资源就是应该无条件地被人类开发使用?

另外,孩子和母亲之间通常会经历从合一到分离的过程,如果我们也这样对待自然,又会如何呢?难怪有的人总是梦想着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代要移民到其他星球,或许他们的确是在把地球当做“母亲”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仅仅将地球看做母亲,那么地球不那么有“母性”的那一面又该如何解释呢?地球不仅仅是孕育生命,也在不断地毁灭生命啊。周而复始,错综复杂,这是一个宏大的、动态的过程,并非人的头脑所能理解。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把“母亲”的标签去掉,打开更多的想象力去体会,地球到底是什么?

“脆弱的地球”

环保运动中另一个常见的说法是“脆弱的地球”。这种说法会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动力吗?似乎并不能。

如果认为地球是脆弱的,我们会愿意跟ta有什么深层连接吗?应该很难吧。如果在这同时也看到了,人是地球的一部分,我们就会无意识地认为,既然地球是脆弱的,那人也一样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一旦有这种想法,自信会渐渐消失,内心的压力和恐惧也越来越深。

而任何从恐惧的角度出发去“拯救地球”的行动,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始终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而以人类为中心的思考方式,恰恰正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啊!怎么可能通过创造问题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呢?

事实上,地球本身拥有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假想为46年,那么,人类存在了只不过四小时,而在46年里的最后一分钟,工业社会才刚刚出现。想想看,这对于地球是多么短暂的一瞬!说不定再过几分钟、十几分钟,地球就会通过自己的调节方式让一切恢复平衡了呢?地球一点都不脆弱。说ta脆弱,只是人的主观想象。

Tabitha在书中写道,

“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对于自然的理解方式是受到限制的。”“科学家们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六次大灭绝,而这主要是由人类的行为造成的。上一次大灭绝发生,是6500万年前。当时恐龙的灭绝使得哺乳动物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如果我们看看地球进化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每次大灭绝发生后,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进化过程。被我们叫做‘大灭绝’的事件,事实上会不会是另一番‘进化’的起点呢?从人类的视角,这可能是很难理解的。”

让我们试着把“脆弱”的标签去掉,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其他标签

提到“自然”,你还会想到哪些其他的形容词?

如果你头脑中还有关于自然的其他标签,比如“残酷”、“凶险”、“无情”或是“宽容”、“温柔”,不管是正面词语还是负面词语,都试试看,把它们放下,会怎么样?这一步,是回归自然之前必须要做的。

头脑与身体分离

与自然的合一感不是可以从书本上学习到的,而是必须通过身体去体验到的。

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头脑和身体已经脱离联系,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总是被教育要憎恨自己的身体、要掩藏自己的身体。

媒体用外表“完美无缺”的人物来暗示公众,你的身体是丑陋的、有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而各种社会规则告诉我们,身体的一些天然功能是肮脏的、不可接受的。比如,想想看我们如何对待打嗝、排便、体味等这类新陈代谢的自然过程?而哭泣、颤抖等表达情绪的过程则被看做一个人“懦弱”的表现,被认为是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做的。更别提,我们通常羞于提及自己身体中体会到的各种快感,认为那是罪恶的。

对于回归自然来说,这有什么问题呢?

自然的沟通是非语言的。如果要达到和自然万物沟通,必须要尽量打开所有身体感官才行。不仅要重新建立与身体的连接,还需要信任身体,接纳身体中出现的感受,而不是仅仅想着要用头脑去控制身体。

只有我们允许这样的非语言沟通发生,我们才能感觉到来自自然的支持力量。具体的方法,在下面和之后的文章中会陆续讲到。

分心

在这个信息爆炸、消费选项无穷多的时代,分心简直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如果不练习如何保持专注力,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事与愿违的行为。比如,明明是想要给自己减轻压力,但大吃一顿、大肆购物一番之后,反而觉得压力更大。如果再用同样的手段去反复尝试“减压”,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说到回归自然,也是一样。我们也许喜欢在手机上翻看那些“诗意生活”的人物报道,但是自己却说“我没时间啊”、“我改变不了家人的观点”……甚至连去公园散心都不愿意,用“没时间”、“天太冷”、“天太热”之类的话来作为理由。而这样做的结果,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如果是因为对回归自然完全没兴趣而不去做,那是说得通的。但是,如果心中明明想要去做,还不断找出理由不去做,那么这就是一种“分心”的表现了。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看到,分心并不是什么坏事,不是什么罪过。如果因此而责备自己,只会让情况更糟糕。在自责、憎恶自己的时候,没人能做出什么明智的决定。

而如果换一种方式,不加批判地认识到分心的存在,接下来才有可能寻找自己的分心背后的原因。并且,在一种平静的状态下,为自己探索更好的行动计划。

过度相信科学

Michael J. Cohen博士,“自然连接”项目的发起人说,“如果科学家能有本事把青草变成牛奶,我就会信任科学。”

请别误解我的意思。科学当然有其巨大价值所在,我自己也是自然科学的忠实爱好者。但是如果过度相信科学,甚至把一切科学还未证实的事情看做是不存在的,那我们的生活也太受限制了!科学倾向于把自然界的事物分离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来研究,而不是着眼于完整的整体。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有太多奇迹,是科学还从未曾涉及、无法解释的。

在《The Nature Process》中写到的一些真实体验,有的看上去简直是太“不科学”了(比如,人怎么可能跟树沟通、跟虫子对话??)。这些看似很奇怪的事情,可能会让我们反思对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这反思正是自然体验应有的一大收获。

正是这些看似“不科学”的现象,让许许多多的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对生命的理解。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这只是一种选择。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正如Tabitha所说,你允许自己和自然有多深的连接,你就会达到那个深度。不妨把这想象成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旅程,不同的是,这“仙境”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你要选择的是,到底要不要跳进那个“兔子洞”里?


“自然过程”的练习

“自然过程”的练习包含五个部分:

自然临在(Natural Presence):临在(Presence)简单地说就是“在这里”、“活在当下”。自然临在的关键是,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当下此地发生的一切。假想自己是个外星来客,刚刚到达地球,对这里的一切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任何事物身上已被人类打上的“标签”,你会怎样通过感官来感知这里呢?

自然身体(Natural Body):通过多种感官,体会自己身体内部各个部分的感觉,不评判、不控制,接纳自己的身体,学会让身体运用自然的方式来调整到平衡状态。

自然吸引(Natural Attraction):以自然的方式去思考。通过多种感官,找到自然中吸引你的某个事物,跟ta连接,从中找到支持自己成长的力量。

自然沟通(Natural Communication):自然的沟通是非语言的,我们无法像跟人说话一样与山水或植物对话,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可见第一部分自然临在的练习有多么重要),来获取这些生命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接着再把这个信息“翻译”成人类容易理解的。

自然放松(Natural Release):这部分的练习会帮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更庞大的生命体的一部分;感受到万事万物的内在连接,感受到被支持,感受到放松与平衡。

我将会陆续分享这五个部分的练习心得。虽然它们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也有交叉,但是我还是选择按原书的顺序把它们分隔开,是因为这样我们对每个部分的理解会更清楚。

这五个部分中,自然临在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其他的部分,我们在熟悉、理解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在每次练习时可以选择全部五个部分,也可以挑选其中的几个来进行练习。

如果你有幸长期过着融入自然的生活,“自然过程”的五个部分就会像是呼吸、走路一样的简单、会被下意识地在每一天使用。正如Tabitha说的,“自然过程”并不是她个人的发明,而是她十几年来观察不同的人与自然连接的方式后,做出的总结。而她的课程和这本书,主要是要帮助那些想要跟自然连接、却找不到比较好的方法的人。对于长时间与自然分离的人来说,学会运用这个过程,比起完全随机的探索,能更快地“进入状态”。

可能你会问,做这样的练习,需要到什么自然风景区吗?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吗?其实完全没必要。练习地点可以在乡村也可以在城市。如果是城市的话,尽量在户外的公园、小花园、小树林等,如果实在没有,跟自家阳台的几盆花草在一起练习也行,或者(对于实在不方便行走的人来说)一扇能看到户外风景的窗口也可以。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其实,人造的室内环境说到底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有除了人以外的、其他自然生命加入,会让我们的“自然过程”丰富得多,感受也深刻得多。而科学研究也早就表明,户外绿地能迅速帮人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增强免疫力……所以,请多多去户外吧!

练习时间不用很久。哪怕每天抽出20-30分钟,只要全然投入,一样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个时间不必是单独挤出来的,而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比如清晨外出经过楼下小花园的几分钟,等车时跟身边的行道树相处的几分钟,以及工作之余放空时凝视天空的几分钟,等等。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不需要花钱,只需要一颗愿意敞开的心。

第一部分 

自然临在

“临在”(presence)翻译成大白话,其实就是“在这里”、在当下

(裘成注:这种在当下的感觉,和“禅”是一致的。

“禅就是自然而然,与大自然同在。”

“禅就是活在当下。”

因此,达到自然临在,是直接用感官去感受外界环境,通过自然过程来修“禅”

关于什么是“自然临在”,其实从反面来理解比较好懂。你有没有过明明身处森林、山水之中,脑子里还是放不下工作、或者想着“等会该吃啥”、或者纠结于自己刚拍的照片够不够美、或者跟同行伙伴争辩着谁对谁错之类的问题?其实这都是“没在这里”的表现。我常喜欢去城市公园,除了观察草木虫鸟,我还喜欢观察人,看他们做什么、说什么,我观察到大部分人确实做不到“在这里”,只是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我自己过去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怎样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自然临在?我个人总结出的一个检验方式是事后的记忆。如果过了一周、一个月甚至更久以后,你当时的自然体验过程还是记得非常清楚,各种感官接收到的信息都记得,连当时身体里的脉动、胸口的温度都能记得,闭上眼睛仿佛立刻就能穿越回去……那么这些信号表示,当时你确实做到“在这里”了。相反的,如果回忆起来一片模糊,好像不记得什么细节,甚至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去过,这肯定是因为没做到“在这里”。至少我个人体会是这样的。人的记忆容量是无限的。如果做到“在这里”,能让记忆呈现它让人难以置信的潜力。

如果说整个“自然过程”是棵慢慢生长的树,那么自然临在就是根基。根基牢固,枝叶才能生长得饱满。

其实自然临在和冥想有些类似,只不过,大多数冥想是要我们觉察自己的内在,但自然临在的目的主要是觉察外在的自然界。

Tabitha分享的,一位体验者这样回忆练习过程说:

“我来过这片森林和海滨很多次了,但(这次)就好像我从没来过一样……我想,那是一种觉醒。我能看到身边的那么多生动的色彩、形状、构造和连接。我看到很多有魔力的事。我会凝视一朵花并从中看到整个世界。之后很多巧合会发生,让我觉得‘这就是跟我刚才观察的那朵花有关的呀!’。以前我主要用视觉,但是现在我对身体的重量有感觉,也能感觉到太阳的温度、微风吹拂的感觉……”

用自然收集物做的“拼盘”

怎样达到自然临在?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运用多种感官。

我们不需要去刻意控制头脑的思绪,而是转移注意力到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感受自然,多加练习,身体就知道怎样用其自身的智慧让头脑安静下来了。

其实,我们的感官远远不止常说的视听嗅触味这五种。在“自然过程”书中,介绍了多达54种感官,其中某些可能是有争议的,但大部分是每个人都很容易认同的。而我自身能感受到的没有54种那么多,所以以下仅仅介绍我比较确定的一部分。

当你阅读以下的这些感官介绍,很可能会说“哎?这个我也感受到过啊!只不过不知道叫这个名字罢了。”的确,我们的太多感官是没有被正式命名过的。而如果知道了有这个名字(你甚至可以换成你喜欢的其他名字),我们就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容易地辨认出它们,而不是将它们当做可有可无的了。

跟感官相比,语言其实要“年轻”得多。感官是最古老的“语言”,是所有生命体都在使用的通用“语言”。通过多种感官,我们不仅是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自然,还能用很多很多其他方法、用整个身体的内外部分一起、全面地、多角度地感受自然,与自然建立更深的连接。

另外,特别想跟有身体残障的伙伴们说,人不是只有5种感官,而是有54种甚至更多,如果失去了其中一种,还有其他很多感官可以帮你跟自然沟通,自然过程的练习对你来说,是没有阻碍的。

感官的分类

第一类:辐射感(Radiation senses)

请注意这里的“辐射”不是说有害的辐射,而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能量通过空间或介质,以波或者粒子的形式发射或传播的过程。包括:

  • 视觉:这通常是我们日常最常使用的感官,有时我们太过依赖它,导致对其他感官察觉不明显。

  • 闭眼视觉:闭眼后,我们也能够感觉到光,比如睡眠过程中因为早晨光照渐强而醒来,这就是“光感”的体现。另外在头脑平静时,即便眼睛闭着、即便在黑暗中,“眼前”也可能出现一些图像。

  • 色感:对于不同颜色(不同波长的光)的感觉。

  • 听觉:虽然是五种最常用感官之一,但在视觉的主导下,听觉常常被忽略、被低估。

  • 温度感:对身体内外温度变化的感觉。

  • 天气感:这是一种综合感官。在有天气预报之前,过去的人们就是靠各种感官的综合来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

第二类:Feeling senses

抱歉,这里的Feeling我不太清楚怎么翻译(不只是触觉、译成“感觉”又范围太大了),我就留着原样吧。Feeling senses包括:

  • 触觉:不仅有体外触觉(全身的皮肤都有触觉),还有体内触觉(肌肉、骨骼、关节、胃肠等身体各个内部部分的触觉)。

  • 压强感:我们最常感到压强改变的时候是在水下,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大气压。对风的感觉也是一种压强感(身体周边气压的迅速变化)。感受压强的“机械刺激感受器”(mechanoreceptor)是遍布全身的。

  • 重力感:重力感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以至于我们都快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现在就动一动,体会一下,你的身体各个部分有多重?

  • 饥饿感和渴的感觉:这两种感觉其实有点类似。有时想吃东西,其实是因为我们渴了,所以要多加感受,别混淆了它们。

  • 排泄感:我们能感受到自己是否需要排便以及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排汗、哭泣等)排出毒素。

  • 平衡感:是综合感官。这既和视觉、空间感有关,也要用到内耳里的平衡器官。

  • 距离感:综合感官。通过视觉、运动感、方向感、速度感等感官来判断一个物体跟你自身之间的距离。

  • 运动感:我们能感知自己是否在运动以及运动的方向。

  • 痛觉:包括体外和体内的痛觉。我以前以为痛觉是属于触觉的一种,但仔细感受后会发现并不是,有些痛觉是和触觉无关的。

  • 情绪:情绪来自大脑中的边缘系统。我们同时感知自己周围的环境、身体内部的信息以及过去事物的信息,并产生情绪反应。科学界仍然还在研究情绪产生的具体机制。我个人以前并没有把情绪当做是种感官,但它确实是。

第三类:化学感官(Chemical senses)

感受到体内外化学物质变化的感官。

  • 嗅觉: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嗅觉,并且很少有意识地去用它。但你知道吗,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戴着眼罩的人们能够通过闻气味来找到方向,沿着一条“气味小径”成功地走下来。你的嗅觉也比你想象的要灵敏得多。

  • 味觉:这是一种常被误解的感官。我们的味蕾能够品尝到的,只有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而品尝过程中其他很多感受都不是味觉,比如食物的香气是全部由嗅觉感知,软硬、粘稠或酥脆等“口感”是由口腔内的触觉感知的,冷热是由温度感感知的。

  • 湿度感:通过触觉、压力感以及温度感等各种感官的综合,我们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湿度。

  • 荷尔蒙感:比如作为女性,在生理期前后对体内荷尔蒙的变化会比较敏感。

第四类:心理感官(Mental senses)

  • 意识感:我们能感知到自己的意识。对于这是否是感官,还是有很大争议的。人们还不清楚意识感究竟产生于何处。

  • 语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我们说学外语要找语感,听上去是很抽象的,其实就是看到或听到外语时,不经过大脑“翻译”,立刻能下意识地领悟的能力。

  • 方向感:包括对日月星辰的位置的感觉,对周围的地貌的感觉等,这是一种能让我们避免迷路的感官。可惜,手机地图的普及、星空的消失正在生产越来越多依赖科技、没有方向感的“路痴”。

  • 时间感:试试看,是不是不用数数也能大概知道一分钟有多长?

  • 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并不只存在于头脑里。其实我们的整个身体都可以感觉到心理压力,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某个身体部位发闷、有痛感等。Tabitha一再反复写道,身心本来就是一体的。

第五类:社区感(Communal senses)

人天生有一种本能,想要成为社区的一部分。社区感包括:

  • 归属感:对自己属于某个地方的感觉,对于人与人的相互支持、信任的感觉。在向生态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归属感特别重要,因为对有归属感的地方,人们才会真正用心地去照顾。

  • 生育感:需要性和爱,想要繁衍后代、养育子女的感觉。要注意的是,我们身体的内在感官可能会受到外界社会规则的影响。学会仔细去感受之后,我们才能把这两者区分开。

  • 自我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我”(ego)。

  • 想要旅行的感觉:你是不是经常也会有那种不知怎么就是想要出去走走的感觉?人类整个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在自然中“旅行”或者说是移动,是深深刻入我们DNA的一种本能。

第六类:心灵感(Spiritual senses)

  • 对美的感觉:包括对音乐、文学、视觉艺术等的欣赏和创造。当我们感觉到某个事物中的美,我们才能更深层次地与ta建立连接。

  • 直觉:通常说的“第六感”。这就是我们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证据和分析推测,也能在无形中接受到信息的感觉。

  • 放松感和睡眠感:这是复杂的综合感官,我们能感觉到自己的头脑是否平静,能感觉到身体是否放松。

  • 心灵感:这类感觉让我们能够探索周围世界的深层意义。心灵感包括深层的喜悦和痛苦、狂喜的感觉、博爱、同理心等。

  • 合一感:对万事万物相互连接的感觉。感受到自己是“生命之网”的一部分。不是理性的知道,而是切身的感受。这确实是一种属于身体的感官。

以上我只简单介绍了我确实能体会到的34种感官。书中共介绍的54种感官中,有一部分(我觉得不确定的、较难感受到的)我没有包括进来。

即便对于以上的这些,你可能也有一些疑问或意见。其中有些对你来说可能根本不算是感官,这没关系,我写这些的目的不是要分清楚人究竟有多少感官,更不是关于感官的科普。只是提醒大家,不只过度依赖感官中的一两种,而是经常利用尽可能多的感官去感受自然,帮自己达到“自然临在”。所以,只要挑选那些你认同的就好,这也是我处理原书中信息的方法。

每个人的不同感官的灵敏程度都是不同的,探索的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

探索感官的一大阻碍在于,现代社会通常只鼓励人们使用感官中的一小部分,对于其他,则认为是不重要的、不值一提的。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经过自己的体会后,你会慢慢发现,它们每一个都非常重要。重力感、方向感、直觉等等,并不比视觉、嗅觉、听觉等更“次要”。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用”,但正是这些看似“没用”的感官,才能帮助构成一个立体的、完整的人,才能帮助我们发现自身与自然的连接。

一些个人体会

探索多种感官的一个好方法是闭上眼睛,去掉我们最常过度依赖的视觉,你能体会到其他多少种感觉?当你能体会到更多感觉了,尝试睁开眼睛,看看那些感觉有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视觉本身也是很有力量的,也很有助于我们进入自然临在的状态。比如,我这几天喜欢在朝阳下凝视杂草中的一些蜘蛛丝,观察随着微风摆动的蜘蛛丝反射出的七彩的光芒。我平时还喜欢看水面波浪上闪烁变幻的光影,看云流动,看各种植物和虫子、砂石的微小细节……很多难以用相机记录的景象,必须经由视觉才能感受到。

我们不一定要一次就体验很多种感官,你可以每次选择其中你感兴趣的一两种,花比较长的时间去专注地体验它。比如,我会在入睡前专注于身体内部的触觉和压强感,能体会到血液在身体各个部分流动的感受,这还是一种助眠的好方法呢!在爬山时,有的时候会刻意挑选陌生的小路,专注于方向感、距离感等感官,来决定向哪走。虽然专注于某一种感官会让我不得不过滤掉其他大多信息,但是让头脑平静的效果却是相当好的。

另一种练习方式是,体验某种感官,之后闭上眼睛回忆这段体验。这也是一种检验方法,还记得上文说的吗,如果没做到“在这里”,那是很难回忆起什么细节的。

为感官分类、命名,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重要。这会加深你对每个感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印象,下一次某个感觉突然出现时你也能更快地认出它。当我们对自身感官理解得越多、使用得越多,感官也能越快地帮助我们的头脑平静下来。

如果你居住在城市中,走在繁忙的街道上时,也是可以做探索感官的练习的,只是注意,千万别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开所有感官,否则身体很快就会吃不消了。安全的做法是集中注意力在一两个感官——适合在城市街道尝试的有比如视觉(观察天空、树木和鸟),压强感,触觉(比如不同的路面给你的脚带来的触觉),温度感,方向感等等。

在城市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家种植花草的方式来给自己体验感官的更多机会。观察、触摸花草、闻闻香气,感受这时自己身体内的变化,内心的情绪……如果家中有了花草,这样的练习每天都可以做。

分享一个关于体会重力感的特别的小练习(改编自《Animate Earth》)。我们通常说的“上下”方向,在宇宙中其实并不存在。人太小,地球那么大,我们看不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巨大的、没有上下之分的球体表面。我们站立时头其实不是朝“上”的,而只是离地球表面更远一点点。我常做这样的一个小练习:躺在地上(最好是户外林中的土地),用深呼吸、打开感官的方式让头脑安静下来。接着,动动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各个部分的重量,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想象地球用ta巨大的身体把我牢牢吸住,像是巨大的磁铁吸住一粒小小的铁粉。我并不是面朝“上”的,我眼前的方向,在宇宙中其实可以是任何方向。想象身边的草和树也是这样被地球牢牢吸住的。继续在地上动动,感受这种吸引力对身体的作用。这个练习每次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很有意思。

(裘成注:Jing说的这个小练习,其实就是“观想”。与佛家的“内观”稍不同,在自然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想”来理解自己与自然、与宇宙的关系,用心重回自然。)

我们可以尽量让生活更丰富些。很多人常常梦想要换个工作,换个生活地点,很多时候是因为现在的环境让自己觉得“腻”了。好像是暗暗感到,自己需要更多的感官刺激,却不确定怎么去实现。其实不必花很多代价,不一定换工作或换地方,只要让生活以适当的方式丰富起来,就能激活多种感官,让“腻”的感觉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里最大的阻碍其实是观念上的——我们需要尽量去做一些主流观念看来“没用”的事找回童年时的爱好,或是发现新的爱好,去探索和尝试,不经意间就能锻炼自己的很多种感官了。从事自己喜爱的劳动(可以包括园艺、烹饪、整理、手工艺等等)、放下功利心去做艺术创作(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关键是完全不想着要如何被他人认可)、完全抛开竞争和“瘦身”想法的体育锻炼、以及与电子产品无关的传统游戏——都属于这里说的“没用”的事。你发现了吗?这些没用又好玩的事都是和身体直接相关的!而身体是我们跟自然连接的最直接的渠道。我过去没觉得做这些事对自然体验会有什么帮助,但后来越做越觉得,没有它们,我的自然体验是根本不会达到现在的深度的。

锻炼多种感官,就像练习一门新的语言一样,必须反复进行才会看到效果最初的一两次可能效果不理想,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次的重复,新的感受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感官的灵敏度会越来越高。

在感官练习过程中,“自然临在”的状态会不经意间就来到。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都渴望为自己减压,而这样的一种完全免费、不需要他人协助、不限时间、几乎不限地点的方式,就能帮我们做到。更棒的是,减压并不是终点。放下压力后,就像去掉了一层厚厚的、遮盖住视线的帷幕,呈现出来的更大的惊喜是重新与自然连接在连接足够深的时候,生活中很多问题会自然而然得到解决。因为我们会发现,那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等同于一个个分离的个体了,而这只是一个像囚笼般的假象。

本文说的关于探索感官的方式只是很少的一点点。不过,对于“自然过程”的每个部分,打开多种感官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会被反复地用不同的方式提及。在之后的文章后,我还会跟大家分享更多的练习方法和心得。

结语 | 慢慢地,重新认识自己

对我个人来说,回归自然、体验生态自我,帮我注意到了一个以前没有认识到的“我”,一个更大的我,而以往的那种疏离感、和对于生态危机的不知所措的感觉都随之而去

结尾部分我想分享这两段话:(摘自《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

“皮肤的表皮在生态学角度看,就好像池塘的表面或者森林的土壤,并不仅是一个壳,而是相互之间微妙的渗透……”“我们与一个地方越亲密,我们就越容易对他增加我们的认同。例如,我们对一座山、一条河越了解,并将它感知为我们的自我时,我们就越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会产生场所认同,意识到他所居住的地方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他与周围的环境已产生了深深的认同……‘如果这个地方被破坏,我内在的某部分也被毁了’,这清晰地勾画出人们看到自己深爱着的,或有着强烈归属感的地方被破坏时,通常表现出的感受。一旦自我被拓宽和深化,这份必需的关怀便会自然流动,而我们对自然的保护也就是对自身的保护了。”

重新认识自我、体验更大的我,比起某些环保运动者所想要引起的“恐惧”,要有力量的多。恐惧来得比较快,还很容易扩散传播,因而更常被人们无意识地接受。而体验生态自我是相对来说很缓慢的,需要我们在大量的亲自探索和体验之后才能得来的——不过,一旦体验到,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间,我们就无法忘记那种感受的美妙了,就会越来越主动地去继续体验更多。这就是旅程的开始。

(待续)

(作者注:主要参考信息来自《The Nature Process》、《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书封面图来自Amazon, 其他图片来自Jing。)

(编者注:本文转载自有机会网,并稍作编辑。)


后 记


读完Jing的这篇文章后,我立马购买了《The Nature Process》。为了和大家分享我读过的很多中英文好书,同时也为满足自己的朗读热情,我在【Forested美国面对面】微课平台开设了新专栏:【自然朗读】


每一堂微课,我会挑选一本书的精华片段,用英文为大家朗读(若是中文书,当然会用中文啦)。朗读后,我会大家讨论心得感想。


若您感兴趣,欢迎订阅专栏。:)


——裘成


【食物森林Forested】是链接中美、以食物为载体的可持续教育平台。通过改变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疗愈身心、恢复生态、营造社区、发展创新。

💗

欢迎世界各地的朴门永续生活家,在Forested【自然生活家】栏目分享你与大自然的生活故事

投稿 · 合作 · 建议 | Forested@qq.com



近期作品


【自然生活家】在大扭腰开启学者的吃货生涯,不仅拯救世界,更把生活过成诗

【自然生活家】从鸭梨山大的上班族到天然手作老师,生活为我开了一扇门

美国新书!继《人类简史》之后的又一力作!从七件廉价品中看世界历史:关于资本主义、自然与星球未来的指南

又一个用五年时间把平地变森林的美国人!(文末有惊喜)



近期课程


把握全球慢钱金融潮,投资食物、土地与健康 |【荔枝微课:美国慢钱大会】

恢复家园必备技能!认识土

【美国慢钱大会·花絮】嘉宾们在台上谈着土壤,他竟拾起吉他自弹自唱,一首<Eden>震惊全场

邀请函|来美国食物森林,体验“从农场到餐桌”



回归自然的创新农业

恢复家园的美好食物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