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鸟依人的她,竟是与金日成在东北并肩抗日的中国“虎妈”

2016-05-19 萨苏 老萨有发现

一次,他把我形容成小鸟,说关起来怕伤害了我,可拿在手里又怕伤到。



▲ 俏皮中带着一丝稚拙,怎么会想到用“虎妈”描述她?


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女兵胡真一在抗联教导旅时期拍摄的照片,一丝淡淡的天真会让人怀疑这可能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的确,此时的胡真一刚刚二十岁,在今天,这样年龄的女孩子大多还在上学。


尽管岁月给人们留下不一样的印记,但这份表情似乎是可以与今日的女生互换的——怎么人家就成了“虎妈”了?这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可不是什么好称呼。


胡真一在十八岁时嫁给了自己的丈夫,抗联第五军军长柴世荣,抗战胜利的时候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这在当时盛行早婚的战争年代并不稀奇,但从没听说过她用龙校或者什么金杯赛的数学题折磨过这两个小家伙。



▲ 胡真一的丈夫柴世荣将军


如果把胡真一归入“虎妈”,柴世荣将军一定不会同意,在他眼里,这个身材娇小的妻子只有可爱。胡真一晚年回忆,别看柴世荣人高马大,又有一抹大胡子,其实人很温柔,“一次,他把我形容成小鸟,说关起来怕伤害了我,可拿在手里又怕伤到。”


然而,在笔者眼里,这位抗联女战士是个地地道道的“虎妈”,只是这里“虎妈”的含义与今天不太一样。


这个印象来自于胡真一儿子对母亲的回忆。


他回忆,抗战胜利之后,母亲带着他们兄弟归国回到牡丹江,不料却在这里遇到了土匪的袭击。那是一个夜晚,土匪突然来袭,子弹打在墙壁上砰砰作响。周围的邻居一片哭叫。


这时候,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妈妈从床上爬起来,翻出了一支又一支枪,镇静地装好子弹,冲到窗口便朝外打了起来。


土匪集中火力打来,战斗越来越激烈,不断有子弹从窗外飞进来。但胡真一毫无惧色,照样一支枪一支枪地朝外打,只是抓了个空把兄弟俩丢到了一个大木头柜子里 ——大概是怕他们乱跑,也多少能减少一点受伤的概率。窗外爆炸的闪光不时照亮房间,小哥俩从箱子的缝隙里只能借助闪光看到妈妈光着脚在地上闪展腾挪……


最终,土匪被打退了,一切转危为安。然而这一幕却刻在了儿子的脑海中,几十年之后仍然难以忘怀。


大概,很少有孩子见过这样像猛虎一样的妈妈吧?


关于这次战斗,胡真一自己晚年也有回忆。她这样对作家方军讲述此战的经过:


“有一次敌人(叛军)来打我们,把司令部包围了。凌晨五六点钟,司令部警卫员发现了情况,我们被包围了,枪响了。我把孩子推到满铁医院的床底下,我把枪伸出窗外开枪射击。我打倒两个敌人,对着马打,打死一匹马。战斗前后进行了两个小时。”


这个凶悍的形象实在和第一张照片上的胡真一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实际上这一点儿也不奇怪,胡真一是在1937年加入抗联的,转战于吉黑战场,被人当作过假小子,在战场上亲手击毙过日本兵,还执行过对汉奸的绞杀。她虽然看似柔弱,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军事素质十分过硬。严格说来,她还是我国第一代特种兵呢!



▲ 退入苏联期间的胡真一(左二)和当地女性


1941年,抗联在日军的围攻下伤亡惨重,余部撤入苏联远东地区,后编制成抗联教导旅。柴世荣担任该旅第四教导营营长,胡真一则成了一名女士官,曾接受过跳伞等特种兵训练。


抗联教导旅兵力不过一千余人,是几万抗联留下的最后老底子,日军评价他们的军事素质“一骑当千”,胡真一家里多存几把枪,面对土匪进攻打得如同猛虎,只能算是女特种兵的百战本色。


被胡真一这次精彩的夜战八方所震惊,笔者曾对此战的经过进行过考证。



▲ 日本明信片,左下角的牡丹江满铁医院,便是胡真一当年夜战八方的地方


这次战斗应该是发生在1946年5月15日。这时,牡丹江军区主力正在东线和“中央胡子”谢文东部激战,利用市区空虚的机会,使用国民党先遣军八支队番号收编土匪王超,姜学镕部在牡丹江军区内部叛徒“九龙”的配合下夜袭牡丹江,一度攻克火车站、东花园等地,甚至攻入军区司令部。


幸而镇守牡丹江的是东北抗联悍将“平南洋”李荆璞,这位后来的开国少将准确判断局势,先顶住土匪进攻,随即出动坦克部队反击,天亮时终于打垮敌匪进攻,反水匪首“九龙”被活捉,敌少将司令官王超被包围在火车站后无法突围,自杀身亡。


由于当时局势混乱,胡真一所在的满铁医院也遭到攻击,但在她和其他人员的抵抗下,土匪最终未能攻入。


应该说,抗战女兵的战斗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 保护自己孩子的母虎总是最凶猛的


不过,也就在搜寻这次战斗的过程中,笔者也隐约感到了胡真一拼死迎战的另一层原因。此时的胡真一,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之下——她的丈夫柴世荣将军于1943年失踪(如今推测是遭到了苏联肃反人员的无端迫害乃至杀害)。


抗战胜利后,胡真一返回祖国,一再要求上级协查柴世荣的下落却没有得到积极的消息,反而得知了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两人尽管共同生活的时间不足六年,但感情很好。


抑郁不快的胡真一和上级大吵一架,而后才带着孩子到了牡丹江——胜利后牡丹江的卫戍副司令是胡真一的老战友陶雨峰。胡真一在老战友这里暂时驻留并等待着进一步消息——以她的经验,其实已经明白丈夫凶多吉少。


于是,这次血战便有了另一个意义——她保护的是自己的孩子,也是丈夫最后的骨血。


东方的女性本来是娴雅的、天真的、带着微笑的,是那个世道使她们拿起了武器,捍卫国家,也代替丈夫来保卫自己的孩子。


母亲节已经过去了,写罢,却觉得这篇文章似乎正为这个节日而作。


【完】

那个世道使她们拿起了武器,捍卫国家,也代替丈夫来保卫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欣赏这样的中国“虎妈”,请转发

对世界多一点认识,关注【老萨有发现】

点击关键词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日本不给老人让座 | 绑架溥仪 | 不朽军团 | 中国爷们儿 | 最有魅力的女人 | 民国真男神张自忠 | 1人单挑32架轰炸机 | 向日葵谋杀案 | 故宫暗箭 | 坑日军的水牛陈赓古灵精怪 | 慈禧之死 | 朱祁钰与朱祁镇 | 红军研究航母 | AV女星 | 地沟油与垃圾车 | 地铁痴汉 | 中国大妈买爆日本 | 早高峰地铁 | 柳岩 | 板车院士古代吃货 | 寻找幽灵 | 宣武父女冤魂复仇 | 六二五七列车谋杀 | 赵四小姐独家照片 | 张作霖的豪车 | 民国野蛮女友 | 百年前北京 | 日本王牌飞行员 | 明朝大炮穿越抗战
阅读原文,购买萨苏签名版《警察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