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光专栏|听读 “Never Let Me Go”
中译版《别让我走》 [英国] 石黒一雄 译者:张淑贞
前些日子开始听读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KazuoIshiguro)的科幻小说Never Let Me Go。正逢北加州雨季,连日阴雨,走路散步机会不多,断断续续、拖拖拉拉地听了好些天才听完(两遍)这本小说。
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在阅读或听读英文文学作品时,先找到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看一遍(如果有改编的电影的话);如果有中文翻译的话,找到中译本大致翻阅一遍。目的是大致了解故事情节和基本内容。这样,在听读作品原文时,可以集中精力来体会作品的文字安排以及作者独到眼光所视所思。在听读Never Let Me Go这本书时,也是如此。
在我很喜欢的一本关于阅读的作品(《Reading like a Writer》)中,作家Francine Prose写道,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为重要的不是情节或结构,而是beautifulsentences (优美的语句)。当时读到这个说法还挺诧异,但现在很以为然。对现在的我来说,阅读作品,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学术的,都对文字越来越挑剔了。很多时候阅读的快感首先来自欣赏文字,内容倒在其次了。提醒一下读者,下面的文字会剧透故事情节。如果你想读原著的话,就此打住。
一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20世纪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来治愈疾病。为此需要“克隆” 一批人类器官“捐献者”。这些捐献者被认为是没有正常人意识的,所以没有被当做正常人来对待。他们生存的意义只是培育器官,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把这些器官“捐献”出来。他们在一所特殊的私立学校里长大成人,走出校园后在人世间暂短居住,然后在三、四次捐献器官“完成使命”后,结束生命。小说的故事就是这批器官捐献者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一起长大的经历。
故事从主人公—捐献者Kath—的眼光中展开,主要是围绕三个人—Kath, Ruth, and Tommy—之间青梅竹马到青春情感的历程。在一个层面上,她们如同正常孩子一样经历童年和青春期,有自己的爱好、友谊、依恋,甚至羡慕嫉妒恨的情感。另一方面,与他人相比,她们又是如此不同:没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只能在同伴间和老师兼监护者中寻找情谊和温暖;与世隔绝,所以保留着随生命而来的单纯和竞争。各种前途未卜的猜测,给她们间人际关系带来生命和死亡、嫉妒与谎言、感情与友情间的各种紧张和抉择。
令人揪心的是,这群从少年到青年的孩子有着正常人的思想和情感,但却被剥夺了正常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环境,连憧憬一下在办公室坐班、在农场做工,做超市售货员都是奢侈的,只能生长在各种窃窃私语或揣测之中。为了减少那个隐晦暗淡未来的阴影压力,她们发展起了不寻根问底、随遇而安的本能,以便自我保护、避免痛苦。随着她们的身心成长,距离“捐赠”日期越来越近,也不得不面对冷冰冰、没有前景的明天。
二
在听读过程中,不时为作者观察之细腻、心理捕捉之到位而感叹。作者选择从Kath回忆的眼光来这群“捐献者”的生命历程,从主人公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感受,不断清理的头绪,她眼中看到的Ruth和Tommy及他人的心态行为和心理解读。作者另一作品The Remains of theDay《长日将近》也是通过主人公—一位庄园管家—的眼睛观望世界。这一手法有利于表达细腻的心理活动。作者表现出了对不同主人公色心理、眼光、品味的精到把握。
当然,这一切都是通过准确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的。好的文学作品—任何好的写作—都是对读者注意力别具匠心的组织安排。在这部小说中,从主人公走出学校近12年的时点上,回望友伴一起长大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 从单纯无知、情感压抑、deferral一线希望,逐渐被冷酷无望笼罩,从正常到不正常,从人性到非人性,一环一环地随故事情节起伏回转而感受各种情绪交织:好奇、惊讶、困惑、抑制、领悟……。 小说后面写到Kath和Tommy一起在旧物商店寻找老音乐磁带,让我回想起自己多年前在伦敦大小书店中寻找一本雨果《悲惨世界》的情景。第一遍听完,镜头栩栩如生,如两人举止在眼前晃动;再听一遍时,注意到其语言朴实洗练。
直到第二遍听读时,才注意到作者的布局和叙述中,一路上有心留下的各种线索、暗示和前后呼应。几条线索将不同的时空、事件编织在一起, 各个阶段交错展开,互为关联,又扑朔迷离,直至水落石出 。这样的作品,非反复咀嚼回味而不可得起精妙之处。若不重(听)读实在太辜负作家耗费心思的精心布局了!
我意识到,之所以喜欢文学作品,很大原因是通过作家(及其作品中主人公)的眼光和经历可以得到自己粗糙的性情和有限的经历无从观察、无从感受的心理旅途。
三
人类所有成员都面临同样的命运:死亡。感谢造物主,至少给了所有人这样一个最终平等的机会。我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如那个英文表达—“livingon borrowed time”—所说,“借来的时光中”。在中国文化中,孔夫子那句“逝者如斯夫”正好用来安慰面临流逝时光束手无策的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笔下的这群孩子所面临的死亡命运,与战争、灾难中死去的孩子们、甚至于养老院里一群老人所面临的命运并无两致。作为读者,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大的心灵震动呢?
回想起来,这个作品给我们的震撼,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的人性所在。这群孩子没有被赋予人性,被认为是没有思想的“另类”,不值得给予人性的温暖。当人们可以区分高低端不同等级类别时,他们的命运也可以分门别类地处置了。然而,从故事的不同线索中人性逐渐凸显出来,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善与恶,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见。在这些基本人性和人类情感面前,那些政治的、族群的、民族的说辞显得多么的虚伪和做作。
听读这本书的时机与当今时事不谋而合。“贺建奎”事件、基因技术等正在把这些抉择不由分说地摆在了毫无准备的人类面前。当人们有能力来按照意志来制造机器人时,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社会媒介上流传的那些父母为胎儿订购不同基因版本的段子,也许已经离现实相去不远了。联想到,未来的机器人会不会有国别文化的差异?那些集体文化中会不会产生集体倾向的机器人,而那些“个人主义”文化中的机器人会不会更为重视个性自由?未来的机器人竞争中,是不是还会有各种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的说辞?而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说辞会不会影响人类/机器人的命运?
作为学者,为各种学术规则套路所束缚,专业的训练和日常的忙碌使得我们渐渐失去了基本的人性关怀的敏感。当我们在研究中遭遇那些农民工、失学儿童、失业/待业者,乃至“贪官”,“刁民”时,习惯性地把他们放进一个个社会身份和角色中,他们内心的人性或其缺失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和思考中。 也许我们需要不时地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来帮助我们找回生活忙碌中失落的人性本色。
周雪光专栏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