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三】应用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发展课题:宁夏南部乡村经验思考

2017-10-08 孙振玉 应用人类学之夏

应用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发展课题:宁夏南部乡村经验思考

孙振玉

宁夏大学民族学研究所

 

应用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是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必然结果,这符合现代社会学科细化发展的趋势。然而,当如今后现代社会虽未获得普遍发展,却也已然在最发达国家到来,并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时候,学科的发展似乎也呈现出了某种“后现代”的特征,一方面是学科划分愈来愈细,另一方面则是跨学科研究愈来愈多,尤其是在具体研究中,人们向来都是实用主义者(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尤其如此),搞所谓跨学科研究,或边缘研究,或交叉研究,等等,基本上就是一种常态。当前的我国,尽管后现代的影响已经在许多的学科领域里有所体现,但总的说还处于现代化发展之中,所以,继续建设应用人类学这门分支学科以之彰显其应用价值还是非常必要的。

乡村发展课题是指乡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发展,这同样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课题,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不过,发展虽然是“硬道理”,但具体的发展过程却仍需不断反思。事实上,对于“发展”这个概念,国际国内已不乏诟病,过去人们针对的是“增长”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国外就已经对所谓的“发展”开始有所质疑,原因是其乃滥觞于某种权力话语,即西方的旧殖民主义的或新殖民主义的权力话语。在这样的话语下培养出来的“发展”这个概念,我们今天仍然缺乏深刻的反思,这恐怕也是一个问题。关于“发展”的诟病很多,我感觉最深刻的,倒不是意识形态上的,而是具体发展层面的,这就是我们有关“发展”的思考有时难免过于简单、过于直线,而忽视了存在事物的多样性、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发展方式的可适性、发展问题的复杂性,等等。对于我国乡村的发展同样如此。

宁夏南部乡村这里主要指西吉、固原、海源三县,以其地域相接以及诸多的相似性而总称“西海固”。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地区。以西吉县为例,全县有土地面积3 1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万亩。县内气候温凉,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半湿润半干旱过度地区。主要地貌类型有河谷川道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年降水量平均在420毫米左右,其中约有60%集中在7、8、9三个月。境内秋季长,昼夜温差大,土质主要为黑垆土和湘黄土,疏松而富钾素,光、热、水资源总量应该说还较为适中,是一个适宜发展农业的地区,尤其适于马铃薯种植。西吉县总人口为49.8万(2009),多分布在偏远山区,其中,回族人口为27.9万,占总人口的55.9%。山区不仅自然条件差,“靠天吃饭”;基础条件也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畅。

实事求是地讲,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南部乡村在国家发展政策和有关发展项目的带动下,整体局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扶贫开发、封山育林、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的实施,城乡二元经济向城乡一体化经济结构的转变,劳务输出的开展,南部山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局面确实已不同以往。退耕还林还草促使农业种植逐渐向河谷川道集中,同时发展了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极大地缓解了乡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收入比重。2009年,西吉县劳务输出占当年农民收入的比重为44%,被群众称之为“铁杆庄稼”。如今,马铃薯产业、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已然成了西吉县乡村的主导产业。西吉县的未来重要发展目标,是想在已有的基础上,尽快建设小城镇,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步伐,以此“让尽可能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就业生活,即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来增加农民收入”。[1]这是一种建构在以往发展经验基础上的,对宁夏南部山区乡村未来发展蓝图的一种美好的设计或想象。

宁夏南部山区乡村的这一现代化愿景,显然是增加农民收入导向型的,这是一种“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人口将向城镇集中)、农民劳务化的混合型的发展愿景。其中所谓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马铃薯种植和牲畜养殖,以此为市场经济提供山区农牧产品,不仅生产方式仍是传统的(机械化生产前景似很渺茫),其在农业生产或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也是大大地被缩小的。通过这样的发展,以往山区土地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局面确实有了相当的改观,久违的山清水秀的山乡景象正在一步一步地获得实现;农民的收入结构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盖房子、取媳妇不再是非常发愁的事,原来相当贫困的山区农民的小康梦想,似乎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的遥远(尽管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还相差很远)。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宁夏南部山区乡村的上述改变,靠的基本上不是农业现代化,而是市场经济。所以,这似乎正在印证我以往一直的怀疑:像宁夏南部山区这样的地方,究竟能不能同发达地区一样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或是如果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现在正在给予的答案恐怕只是现代市场化!即,不是农业现代化,而是农村城镇化,农民市场化。所以,将来的山区虽然会变得山清水秀,但人口却有可能愈来愈稀少,说它在未来会重新成为老虎和猴子的乐园,恐怕也不为过。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在改变着宁夏南部山区乡村面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村民的生计方式。如,回族以往虽有独特的经商传统,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其基本经济形态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各类农业经济都有相当悠久的传统。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在自然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还创造了在山区发展农业的经验,并培养了适应生存、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如今,这些(不包括适应生存、吃苦耐劳的精神)似乎正在发生改变。调查中,我们发现,宁夏南部山区乡村的土地耕作不仅走下了山坡(马铃薯种植除外),即使河谷川道的农业,充其量也就能保持住以往的规模。当今的农村,劳务输出(还有其他商品经济方式)吸走的其实不止是剩余劳动力,几乎是全部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有的农忙时回家帮忙),农村种田人一般只是妇女和中老年人(40—50岁以上)。农业生产投入的已不再是优质劳动力。相应地,农民的生计方式也就不再主要体现为土地耕作,在眼下,更多地是倚重“打工经济”。农村不再是“男耕女织”,而“男工女耕”。盖房子、娶媳妇几乎全靠打工挣钱来保证,当然,回族具有的经商传统更加有了用武之地。生产、生计方式的改变,也在重新塑造人们的角色和价值,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命运。以往,回族年轻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来决定的,现在外出务工却使他(她)们获得了很大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也是很值得思考的,是回汉通婚青年的命运。现在他(她)们可以“不回家”为理由,迫使家人同意其选择。他(她)们在外确实也能获得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研究过程中,我经常思考的还有发展的主体性问题。面对宁夏南部山区乡村的发展变化,憧憬其发展的未来,人们不禁会问:是谁在主导这一发展过程呢?当然会想到这里的主人——农民。然而,恰恰是在这些农民身上,我发现了一个发展的“怪圈”。毫无疑问,宁夏南部山区乡村发展的主人是农民,发展就是为了他(她)们,也要依靠他(她)们。这里的农民的确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辛苦的劳动,在使一切美好的想法付诸实际。没有他(她)们,宁夏南部山区乡村不会有目前的发展变化,也不会有未来的梦想。所以,他(她)们永远是要受到重视,受到尊重的。然而,正是在这些农民身上,我们发现了更多的传统的东西,而不是更多的现代的东西(当然有现代的东西),他(她)们既高贵又平庸,既聪明又“愚笨”。有的甚至还生活在过去的困苦和“愚昧”之中,有的处于“未开化”或“半开化”之中。自私、“狡诈”、迷信、贪图便宜,作为这个社会难于根除的通病,在山区农村似乎更有其生存的土壤。所以,像宁夏南部山区这样的乡村要发展,其自身所有的主体性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仅靠他(她)们,难于走出传统发展的怪圈——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不断地摇摆。所以,在创造条件,让山区农民主宰并创造自己的生活的同时,还要外部“给力”。发展的课题要内外共同来做,从下到上的发展模式与从上到下的发展模式要结合起来,但要防止外部包办代替,在考虑到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增加其幸福感。所以,我们想,将来没有土地的农民还是农民吗?离开农村的农民还是农民吗?而反过来,没了农民的山区乡村,还是农村吗?也许成了大的动物园!确实不知这样的发展对人(农民)而言,是对?还是错?所以,还得摸索发展。



[1]马庆忠:“对西吉县农村人口脱贫致富的思考”,未发表文稿。


作者简介:

    孙振玉,1956年生,汉族,教授, 1994年于兰州大学,获法学民族学博士学位,现为宁夏大学民族学硕士点导师;中国少数民族史民族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 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专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回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宗教学会等理事;主要从事回族学、伊斯兰学、民族理论等研究,已出版《中国伊斯兰传统文化研究》、《明清回回理学与儒家思想关系研究》等10余部专著,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现主持多项课题,其中,国家社科特别项目1项和国家基金项目1项。


文章来源:本专题文章均转自陈刚主编《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和在中国的实践文集》,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原单位。


相关文章链接: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西方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述评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英美应用人类学与公共人类学之历史、争论与发展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关于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周大鸣:《应用人类学与中国实践》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一】重建族群生态系统:技术支持与文化自救 ——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个案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二】石奕龙|国外应用人类学的两种研究策略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二】陈志明|应用人类学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应用人类学专题之二】何星亮|关于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应用人类学之二】周大鸣|应用人类学与社会评估

【应用人类学专题二】周建新|应用人类学:理解与实践

【学术动态】2017 SfAA美国应用人类学年会直击

【学术动态】2017 SfAA美国应用人类学年会现场报道:路,传统和新方向


著作及作者简介:


《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和在中国的实践文集》

作者: 陈刚 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作者简介:陈刚


      陈刚博士,1983年7月兰州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1993年8月 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获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2000年5月~2004年8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营养学系博士后。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讲师、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行政助理 、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系助教、美国俄亥俄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访问教授、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CMC 公司高级文化咨询顾问、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等职,2007年10月被聘为云南财经大学应用人类学学学科首席教授,负责组建跨学科的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在美期间, 参与并共同主持了美国农业部资助的三个跨学科、跨州的食品安全研究项目。在《美国营养学协会杂志》等刊物独立或合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共同主编《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人类学》;独立或参与完成中文及英文教材9部;主要研究方向应用人类学,饮食、食品安全卫生行为与文化,发展人类学与文化旅游开发,宗教与仪式,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理论。



 特此说明

整理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欢迎读者指正。

本平台转发文章只供学习阅读之用,如需学术引用请查阅原文发表期刊或著作。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特此感谢陈刚老师为应用人类学之夏的推荐贵著全部文章发布!



【应用人类学之夏】约稿事宜: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是实现知识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知识时代的一种有效的社会行为。小夏努力使应用人类学知识和成果得以传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仅作为束之高阁的学术成果。推广知识性社会公益行为是本平台的努力方向之一。小夏需要各位人类学学者、学生和广大人类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关心,我们期待着您的来稿,将您的成果分享给大家。投稿请寄745950123@qq.com,投稿请用word版本,若已发表,请注明发表期刊和年份期数。若是原创,敬请注明,我们将在平台上标注原创!再次感谢大家对小夏的关心和支持!


应用人类学之夏


期数:2017年第16期

总期数:第45期

主  编:王平

本期编辑:王平

校    阅:王平




应用人类学之夏微信订阅号:appyyrlxzx   

投稿邮箱:74595012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