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恩孩子是父亲的美德,改善社会是父亲的天职

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店长说 2022-01-07

 更值得纪念的“中国父亲节”,为何却被人淡忘?

感恩孩子是父亲的美德
改善社会是父亲的天职
策划:先知书店
文:永光 、千字君    图:先知书店店长少年X

为某种职业、某类人专门设立纪念节日,通常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被忽视的人群,设立节日是为了引起关注,如4月2日的“自闭症日”;一种是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设立节日是为了表达感谢,如9月10日的教师节。
 
但是,有一个节日的设立,则是两种原因都有——它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父亲节”,它源自美国,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父亲节的缘起,是一个伤感又让人动容的真实故事。
 
Smart 先生和妻子生活在华盛顿乡下的一个农场。他的妻子在生第六个孩子时,因难产而死。这一年,他们的女儿只有13岁。悲痛万分的Smart 先生发誓不再娶妻,含辛茹苦把六个孩子养大。
 
Smart 先生是个苦命人。1909年,女儿已经结婚。但这位老父亲还没来得及享受几天安闲日子,就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东方文化中“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和悲伤,同样刺伤了Smart女儿的心。
 
这一年母亲节,女儿在参加教会的感恩礼拜后,对父亲的思念令她泪流满面。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没有一个像母亲节一样的节日,让人们纪念父亲、感恩父亲?


她将自己感受告诉教会的牧师,牧师深表赞同和欣慰。于是在教会的帮助下,华盛顿州从1910年开始举办父亲节庆祝活动,并很快传到其他各州。
 
1966年,美国政府正式追认,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100多年来,“父亲节”的文化影响早已扩及中国。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而且其正式确立时间甚至早于美国——始于1946年的“八八节”。
 
 ▌被遗忘的“中国父亲节”

1945年8月,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中国人赢得抗战胜利。
 
“为了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父亲们,也为了感谢这些忠勇之士的父亲们”,梅兰芳、颜惠庆、吴稚晖等数十位名人,联名向当时的国民政府请求设立“父亲节”。
 
因为“八八”两个字与“爸爸”谐音,连缀起来又是一个“父”字,于是在1946年,国民政府将8月8日定为“中国父亲节”。

 
后来,由于时局剧变,这个节日很快被淡忘。近些年来,不断有人倡议“恢复中国人自己的父亲节”,但应者寥寥。
 
其实,如果把美国父亲节的故事置换成中国的人名,绝不会有丝毫的违和感——中国的父亲,只会比美国父亲更艰辛、更委屈。
 
在“以孝治国”的传统中国,“感恩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义务,根本无需设立一个节日,还有一整套的礼仪、礼节,甚至制度来维护。

父母在,不远游。父亲去世,要守丧三年。即便政治人物,也必须去职守丧27个月,即著名的丁忧制度。在《万历十五年》中,首辅张居正的父亲去世,因此引发的“丁忧”与“夺情”之争,甚至导致明朝官场的一场大地震。
 
不过,传统史书中的父亲,除非有“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才有资格树表列传:要么像屈原那样一片赤诚可昭日月;要么像关羽那样,忠义冠绝天下。
 
无数普通的父亲,始终都是鲁迅笔下的闰土点击文字即可收藏《鲁迅全集》最佳版本)——被现实扼住了喉咙,被生活磨去了个性。即使到了国民政府设立“父亲节”,依然需要一个“比骨肉亲情更崇高”的文化符号——为国捐躯。
 
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的父亲比美国父亲更需要被感恩、被纪念,中国父亲节比美国父亲节更有文化内涵。但是,为什么美国父亲节能够传遍世界,而中国的父亲节却被淡忘?

 
归根结底,节日不过是人们日常情感的载体——这样的表达天经地义,没必要刻意拔高,更不该上纲上线。如果非要附加更崇高的意义,反而会给人以距离感。并且,由名流发起的纪念,也缺少民众参与的热情。
 
可见,“要不要过我们自己的父亲节”,其实是个伪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时间,每一个优秀的父亲,都值得我们献上感恩——父亲节的精神,具有超越种族和时代的普世意义。
 
 ▌何谓“父亲节精神”?
 
所有优秀的父亲,其为人处世的宝贵智慧,都饱含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父亲和孩子能否正确、充分地沟通,关乎家庭和子女的未来。
 
遗憾的是,对中国家庭而言,无论是符合孝道、富有文化的中国父亲节,还是西方舶来的、以个人主义为内核的美国父亲节,都很难为中国父子创造出“表达爱意”、“传承智慧”的机会。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变的是人性,相通的是人情——与其争论“过哪一个父亲节”,不如认真思考“普世的父亲节精神”:
 
◎责 任
 
父亲的首要天职,是家庭责任:为孩子、爱人构筑家庭港湾,为所爱的人努力,为他们创造幸福生活。
 
相比母亲的慈爱,父亲传承给孩子的,主要是担当和勇气。对孩子而言,不论多么困顿、多么艰难,只要有父亲的榜样,一切都能面对,一切都有希望。
 
我们看看一位“清华爸爸”,标准的“理工男”,在一次旅行中,是怎样给孩子讲解 “ 父亲的责任 ”的:

孩子看到背货物上山的小商贩,觉得那样的姿势很难受,忍不住问爸爸,他们为什么要那样? 爸爸说,因为他背着希望。也许他有个孩子离开了家,需要他的帮助。也许他希望他的家人、孩子,背上背的比他轻。 孩子听了顺口说道,他是希望他的家人站得更直吧。
以上引自赵洪云著《爸爸与小孩》(点击可购买)——简简单单的对话,孩子就明白了父亲的责任和担当。
 
培养孩子独立、自由、勇敢的担当精神,意味着伞可以为孩子打,但路还要孩子自己走;可以教孩子去飞翔,但风雨还要孩子去搏击。

 
除了基本的家庭责任,父亲节精神,还意味着社会责任。

改善社会是父亲的天职——一个父亲的最高使命,是为后代创造一个良善的社会。
 
古今中外杰出的父亲,不仅教孩子正直、善良,而且始终抱着强烈的公共精神,努力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梁启超先生在“护国运动”中历经磨难、几乎丧命,但他在家书中告诉孩子:“全国国命所托,虽冒万险万难不容辞也”。(《梁启超家书: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美国国父之一约翰·亚当斯总统说: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才会拥有研究数学、哲学、商业、绘画、音乐、诗歌、建筑的自由和权利。
 
◎感 恩
 
英国思想家杨格说,男人最是铁石心肠,但只要当了父亲,就会有一颗温柔的心。中国的古话也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们未经孩子同意,就把他带到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一个弱小无助的小生命,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天天地长大成人。
 
孩子感恩父亲,这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要懂得感恩孩子。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强调孩子对父母的尊敬、顺从和感恩,父子之间是一种单向度的关系。不过,这种传统早已式微。胡适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爸爸与小孩》的作者赵洪云,更是“父亲感恩孩子,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的榜样。赵洪云老师通过教孩子学琴,不仅找到了工作之余热爱的事,还自己发明了“贝多钢琴学习陪练机”,解决了很多和他一样的家长的痛点,并获得专利。
 
孩子的妈妈说:感谢孩子,是孩子成全了他的爸爸。
 
父子俩听一首钢琴曲。
爸爸说:“我听到这首曲子,想起好多童年的事,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健在,爸爸妈妈还年轻,爷爷给我讲故事,奶奶背我去看戏……可回过神来才想起,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爸爸妈妈也已经老了,不再容光焕发。” 孩子听了没有说什么,却把头转向窗外。爸爸知道儿子哭了。

孩子不会听父母的,他们只模仿父母。爸爸感恩爷爷奶奶,真诚的感恩,不但能穿透心灵,还能传承给孩子。
 
◎传 承
 
辜鸿铭认为,传统“中国人的精神”是深沉、博大、淳朴——其实,这恰恰是对中国父亲精神特质最完美的总结。
 
中国父亲对孩子的爱,如高山,如大海,从来都是毫无保留、不求回报。而且,他们爱得越深沉、越博大,就越是含蓄,淳朴——往往见于日常生活的一桩桩小事。
 
 
无私的父亲总会告诉孩子:我吃苦是为了你能幸福,我不求活着时享福,只希望你也为自己的孩子吃苦。
 
聪明的父亲则会告诉孩子: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因为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只需要躺着就来了。
 
作为父亲,要提升自己的修养,能够成为子女的榜样、有值得他们传承的精神,养育子女不仅是供给衣食,更要给他们能在这个社会立得住的精神。
 
除了责任、感恩、传承之外,父亲节的精神还可以继续挖掘。在内卷越来越严峻的今天,中国式父亲早已心力疲惫,做一个能传承父亲节精神的中国好父亲,更是一件难而需要终生修炼的事情。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父亲节精神传承”书单:精选了“20世纪中国三大家书”:《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最佳版本,以及赵洪云老师的《爸爸与小孩》(三册)

“三大家书”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三位父亲——也是精英阶层代表教育子女、感情沟通最诚实的展现,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智慧,今天依然值得学习和参考。“三大家书”由于太过经典,所以市场上版本繁多,质量良莠不齐,我们对比后精选了目前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爸爸与小孩》则是一名普通父亲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成功范例。从孩子牙牙学语,到读完高中,考上名校,赵爸爸也曾无数次焦虑,甚至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做到了以平等、共同成长的姿态,用自己的诚实和智慧浸润孩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与心智,塑造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价值观,不仅为很多纠结的父母提供了一整套可参考的体验,也是当代中国父母传承父亲节精神的一份参考答案,点击下图,即可一件收藏: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父爱的三种境界
比道理更重要的,是讲道理的方式
有多少亲子关系,败在了“争第一”上
悲剧面前,我们亟需一场爱与死亡的教育
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缺钱,是缺爱
陈嘉映:教育让人改变,洗脑让人忍耐
教育的失败,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良好的社会,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
王小波:有一种教育,比说教和批评更有力量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知识与良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周有光:教育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启发完整人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