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这道有趣的题目,我找到一种巧妙的解法(19年6月17日)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是奥数君第882天给出奥数题讲解。
今天的题目是综合应用题,
解题所用知识不超过小学6年级。
据说大数学家高斯曾提起过这道题,
他说这道题非常有趣,
因为他找到一种巧妙绝伦的解法。
题目(5星难度):
有一堆小石子,第一次分为12堆,第二次又重新分为15堆。请证明:至少有4颗小石子,第一次所在堆中的小石子数比第二次所在堆中多。
讲解思路:
这道题属于综合应用题,
乍看起来无从下手,
但高斯给出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
就是给每个小石子分配一个数值,
研究前后两次数值的变化。
这个分配的数值与分堆方法有关,
能反映所在堆中的小石子数。
步骤1:
先思考第一个问题,
每个小石子数值如何分配。
若某小石子所在堆中有n个小石子,
这个数值必须与n有关,
而且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为了用该数值判断n的大小,
这个数值必须随着n单调变化,
要么n越大,数值越大,
要么n越大,数值越小。
高斯的方法是令该小石子值为1/n。
由于n越大,1/n就越小,
故为判断题目的条件,
只需计算该数值从小变大的个数。
步骤2:
再思考第二个问题,
所有小石子的数值相加是多少?
若某一堆中小石子数为n,
则该堆中每个小石子数值都是1/n,
故该堆中全部小石子数值和是1。
第一次分堆分成了12堆,
因此第一次所有小石子的数值和是12;
第二次分堆分成了15堆,
因此第二次所有小石子的数值和是15。
步骤3:
再思考第三个问题,
考虑原题目的答案。
从步骤2的结论知道,
对所有小石子的数值之和来说,
第2次的值比第一次的值增加了3。
对单独一个小石子来说,
每一次的值都不大于1,
但都要比0大,
因此单独一个小石子增加的值小于1。
要使总的值增加3,
至少需要4颗小石子的值从小变大。
所以原题的结论成立。
注:高斯的这种方法叫赋值法,
与染色法的原理相同,
都是定义了一个映射。
思考题(3星难度):
本题是北京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真题。
54张扑克牌排成一列,先去掉第一张,将第二张放到最后;再去掉第三章,将第四张放到最后,……。以此类推,最后剩下的牌是原先的第几张?
微信回复“20190617”可获得思考题答案。
注:过4个月之后,关键词回复可能失效。
同类题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