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熊实验;如何战胜强迫性思维》|为什么你会控制不住自己?

今今乐道·小燕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白熊实验》探讨的是:为何我们越是想压抑一个想法,它就会越根深蒂固地盘踞在我们的脑海呢?为何我们对精神控制感到深深的无能呢?我们怎样才能驱逐头脑中的那头“白熊”呢?作为知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因其对思维压抑与精神控制的研究而享誉心理学界,他开创的“白熊实验”现已成为心理学界最经典的实验之一。

适合谁读

· 大型企业管理者

· 心理学家

· 强迫症患者

关于作者

丹尼尔•韦格纳,美国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曾获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实验社会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家”等奖项,是精通心理学的专家。

学什么?如何摆脱强迫思维

失眠的人总被告知“睡前不要胡思乱想”,对于伤心的回忆,我们也总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事实往往与之相反。越是不要做、不要记得的事情,却往往越会做,越会回想,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白熊效应”。

当我们努力想要不想“白熊”的时候,“白熊”恰恰会在脑中挥之不去。那么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不想“白熊”呢?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强迫思维呢?

今天文章从心理学上经典的“白熊实验”入手,用有趣、真实又震撼的实验,揭露了人们被“白熊”反复折磨的原因,帮我们摆脱“白熊”思维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些真正有效的、战胜强迫的方法。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白熊实验”;

· 如何摆脱强迫思维;

· 达·芬奇居然是一个强迫症患者。

一、经典的“白熊实验”

我们来一起做一个填空题:“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在这里,你可以填任何动物,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填“白熊”。好了吗?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你的答案,你可能填了老虎、大象或其他的动物,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填的不是白熊。

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到,你在选择答案的过程中,心理已经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你一定把你想选的答案和“白熊”做了对比,在确定它不是白熊,也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时候,你才把你的答案填上去。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想到“白熊”。这个题目和经典的白熊实验揭露的道理不谋而合。

心理学家们为了探究“不想要的想法”是否真的很难从脑海中清除,而组织过一场实验,这就是著名的“白熊实验”,“白熊实验”是心理学界最经典的实验之一,它是精神控制学的起点。

参与实验的每个人都被隔离在一个实验室里,坐在装有呼叫铃的桌子前。开始时,实验员要求人们讲述自己脑海中的事情,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了讲话,他们谈论邻居、谈论午餐,说什么的都有。

接着实验人员要求被试者继续把所有出现在脑海中的事物,一一讲出来,但这一次不能去想白熊,如果过程中对白熊的想法还是出现了,就按一次铃,结果被试者在五分钟内平均按了六次铃。甚至有一位女大学生五分钟按了十五次铃,也就是说,她压制自己不去想白熊,但在这五分钟内,她竟然不受控制地想了十五次。

之后,这些人又立即被安排进行下一个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想一头白熊,果然,他们的想法不同程度地被白熊占据着,他们五分钟内平均按铃次数高达十二次。

白熊实验的结果让我们震惊:我们不仅在一开始就很难压制住一个想法,更重要的是,你越想压制的念头,之后可能会以更强烈的方式再次回到你的脑海中。

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那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把不想要的想法从脑子里赶出去呢?我们常常努力告诉自己“不要去想”的做法到底有用吗?

二、避开“白熊”的两个陷阱

要想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先必须搞清楚“想法”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人是一种高级的动物,高级体现在我们有意识,我们不仅能进行认知,还能进行元认知。认知是指我们所做的思考,而元认知是用来表达对思考的思考。

举个例子,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时,脑海中会产生一些想法,你看到巧克力,你会想“这是巧克力”,这就是认知,当你想“这巧克力可能不好吃,或者我在节食,不能吃巧克力”,这就是元认知了。说白了元认知就是给你的认知指手画脚、发表看法的,为你解决“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是你自己对认知的一种想法和一种思考。那么我们的意识又是如何与别的想法联系起来的呢?

当我们听到火腿的时候,会联想到鸡蛋,因为这两个东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接着想,你可能会想到猪肉、想到地沟油、再想到国家政策。你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家政策竟然能和火腿扯上关系。心理学家把产生这一系列想法的过程叫做“扩散激活”,也就是说扩散激活,能够让不同的想法得以进入我们的脑海。

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这个过程,我们脑子里的所有的想法就像是一大群人,而最强烈的那个意识就像是冲进人群中的小偷,被发现后,他在人群中一路狂奔,就引起了整个人群的慌乱和躁动。

到这里我就能解释“白熊”为什么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了。因为我们试图赶走“白熊”的时候,认知会首先反应“这是白熊”,紧接着元认知会告诉你“不要想白熊”,当你否定的时候,势必会想到“白熊”,这个时候,它就成了那个最强烈的意识,能把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想法唤醒。更要命的是任何一个想法都能让我们拐个弯再想到“白熊”,经过一次次地想起,再想把它赶出脑海就难了。

明白了“白熊”很难被“踢”出去之后,接下来就看看,我们在“踢白熊”时常常会进入的误区。

误区一:精神压抑。

很多人都会试图把脑海中产生的不好的想法和情绪直接压抑住,但这样的做法常常会带来更大的反弹。这就像白熊实验中的受试者,他们被要求不能想“白熊”,结果,不但没有阻止“白熊”进入脑海,而且在后来允许“想白熊”的实验中,还更多次地想到了“白熊”,也就是说,你越让自己不去想的东西,之后会越多次地侵蚀你的脑袋。

举一个例子来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误区。

在二战期间,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曾进行过一场“饥饿实验”,被招募的年轻人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饥饿的状态,体重也平均下降了四分之一。后来实验结束以后,他们可以正常地进食了,体重也回到了正常的水平,但是,研究者发现,这些以前压抑过“吃饭想法”的年轻人总是倾向于暴饮暴食,直到达到他们身体容量的极限。

由此看来,精神压抑,只能让我们试图压抑的东西,以更强烈的形式归来,造成更多的困扰。也许,你会问,“既然压制没用,那我忽略它不就行了?”接下来我们就讲讲这第二个误区。

误区二:自我分心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为了避免面对那件糟糕的任务,你开始试着用别的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你慢悠悠地喝了杯咖啡,认真地读了份报纸,接着你读了邮件、打了电话,在这过程中,你确实没有再想起那件让你烦心的事,但你却陷入了更大的问题中,那就是拖延。

拖延,就是一种自我分心,刻意地用别的事情来麻木自己,只能舒服一时,我们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把想法抛在脑后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了,暂时地遗忘那件让人烦心的事,也不等于事情就解决了。

达·芬奇被看作是天才画家,但天才也有同样的遗憾。据说,达·芬奇在作画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一种恐惧,他害怕自己所作的画不完美,于是就逃避把画完成这件事,因为画完成了,就势必要面对它是不是完美的问题,而如果还是幅未完成的画,就少了这样的烦恼。

所以他不停地修修改改,我们众所周知的《蒙娜丽莎》,达·芬奇用了四年才完成,而《最后的晚餐》他也花了三年的时间。这样长的创作周期,严重影响了客户关系,到现在,达·芬奇的传世画作,连二十幅都不到,甚至他去世的时候,手里还有几幅画没有交付。达·芬奇也因此被世人冠上了一个“拖延症患者”名声。

所以,自我分心说到底也就只能爽一时,不仅造成了拖延问题,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自我分心能让我们遗忘的,除了不好的想法之外,还有我们自己。

举一个例子:在一项研究中,刚被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拒绝的男人,是不愿意听到自己的声音的,这就说明,当人们了解到一些关于自己的不愉快的事情时,除了会避免想不愉快的事情,还会有一段时间完全避免想起自己。

可怕的是,这种自我回避会造成一种很严重的后果,我们会因此变得吝啬、无情,不止是对别人,对自己也一样。作者认为反思自己、思考我们是什么样的,并努力成为我们想成为的样子,是我们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才让我们区别于别的动物,成为有意识、有责任的人。

自我分心会让我们慢慢丧失掉这种能力,说白了,它会让我们遗忘自己,变成和“动物”区别不大的人类,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比“白熊”造成的焦虑要可怕得多。

这样看来,我们为了把“白熊”赶走,常用的两个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和危险,那么怎么做才能科学地抛弃不想要的想法,战胜强迫和焦虑思维呢?

三、利用环境,拥抱“白熊”

方法一:思维的远程控制

第一个有效的方法,作者把它称为“思维的远程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环境摆脱“白熊”。环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白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环境能够给我们提供“思维线索”,也就是那些能促使想法产生的事物。

比如,你和昔日的恋人分手了,那么你们共同的照片、一起去过的地方、甚至是共同的朋友都是“思维线索”,这些东西总是能让你时不时地想起过去,为了从过去中走出来,你可能会扔掉你们共同拥有过的东西,绕开你们常去的小店,甚至远离你们共同的朋友。你尽力地避开环境中的“思维线索”,减少能想起他的提示物的出现,久而久之,大脑就会渐渐遗忘了他。

有一项实验,也证明了环境的改变确实能减少想起“白熊”的困扰。

科学家们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在经典的白熊实验中加进去了关于“环境”的变量。一开始,人们被要求不能想白熊,五分钟后又被要求想白熊,这个设计和之前的白熊实验没有任何区别,不同的是,这一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被试者们是在一个有场景的房间里进行的。

科学家将被试者分成两组,在第一轮“不能想白熊”的过程中,两组被试者都是在“教室场景”的房间中进行的,但在第二轮“想白熊”的过程中,被试者被分成了两组,一组的测试环境换成了“厨房”,而另一组,仍然在“教室”中,这个简单的改变却使实验结果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那组仍然在教室中的被试者,还是同样更容易想起“白熊”,而改变场景进入厨房的被试者,他们想到“白熊”的次数明显少了很多。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戒烟中心更容易把烟戒掉。吸烟成瘾者在戒烟中心,为了不让自己想起吸烟这个事,就会用别的事物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戒毒所中的桌子、床和其他所有的东西,都能让他们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这些东西在帮他们分散注意力的同时,也会提醒他们想起自己戒烟的经历。

当他们从戒烟中心出来,回到自己家的时候,环境变了,那些会让他们想起自己戒烟经历的东西被关在了戒烟所中,在新的环境中,很难找到线索诱导他们重新吸烟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环境的重要性就被提到过很多,在著名的故事《晏子使楚》中,就谈到了这一点。

齐国的卿相晏子出使楚国的时候,遭到了楚国的百般刁难,有一次,楚王设宴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酣时,两名官员绑着一个人来到了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员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这时候,楚王看着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吗?”楚王和在座的大臣都在等着晏子出丑。

这时候,晏子站起来把衣服一整,说:“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思是:“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水土不相同啊。”

晏子的言外之意明显:老百姓生活在我们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到了你们楚国就偷东西了,恐怕是你们楚国的水土和风气会让人变坏吧?此话一出,楚王再也接不上话来,他自导自演的这一出“找茬戏”,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晏子用“环境影响人”化解了难堪,我们也同样可以学着用改变环境的办法阻止“白熊”进入脑中。

方法二:拥抱“白熊”

除了改变外在环境这种方法外,作者还发现,比起压抑和逃避,直面“白熊”是更有效的摆脱“白熊”的方法。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例子: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一群长期遭受强迫性想法的人参加了实验,他们长期处在一个害怕自己会疯掉的想法中。研究者没有鼓励他们压制这种想法,而是让他们正视这个问题,要求他们详细地描述那个可怕的想法,并夸大它,他们还必须对自己说:“是的,我要疯了,我会被送到精神病院,直到我死去。”

这个实验坚持了六周,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撼了,这种“以病治病”的方法竟然起了效果,参加实验的患者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为什么直面问题,“拥抱白熊”,反而更有用呢?一些治疗师认为,正面看待不想要的想法,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彻底地思考它们,是处理生活中绝大部分挑战的普遍而自然的方法。

还有一些理疗师认为:主动思考不想要的想法之所以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它们,是因为我们从情绪的抑制中解脱出来了,当我们承认自己问题的时候,就放下了隐瞒他人的心理负担,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拥抱白熊”也是一些心理学家针对恐惧症患者常做的一项训练。比如,面对怕黑的患者,心理学家会让他们在脑海中构想一幅漆黑的景象,接着鼓励他们一步一步走进黑屋,而这种直面问题的方法常常能取得奇效。

所以,当我们试着拥抱“白熊”的时候,“白熊”就不是问题了。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恐惧和逃避,如果我们勇敢地直面它,并能够找到解决它的办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总结

生活中,当受到不良思想困扰的时候,多数人会条件反射般地努力压制和抛弃这个念头,但白熊实验告诉我们,我们越想压制住这个念头,脑子就越是被这个念头满满地占据;而想要进行自我分心、忽略掉烦人的“白熊”的时候,又有可能造成拖延甚至是失去自我。

作者丹尼尔•韦格纳在《白熊实验;如何战胜强迫性思维》这本书中,给我们提出了两条有效的摆脱“白熊”的方法,一是利用环境,二是拥抱“白熊”。无论你是企业领导还是普通人,也不管你是正常人还是焦虑、强迫症患者,这一内一外两个方法,都能够帮助你走出“白熊困境”,告别强迫思维。

生活如此美好,希望每一个进取者都能摆脱“白熊”的困扰,远离强迫思维,做自己心灵和思想的主人。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215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小燕)

《白熊实验》金句:逆境,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它又是锤炼强者钢铁意志的熔炉。

虽然现实无法被抹去,但我们对事物的想法是可以被抹去的。我们可以改变内心,产生新的想法,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就能很轻易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上。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将摆脱强迫心理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让他也能成为一个自控力强的人。

相关内容:

《棉花糖实验》|自控不仅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选择。

《史记·管晏列传》|商战鼻祖管仲,也有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

《不再害羞》|如何克服害羞,走出自我设置的牢笼?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告诉你做自己情绪主人的方法。

《心流》|完全沉浸能够带给人快乐和幸福。

上次推送内容:

《愚昧者的愚昧》|自欺与欺骗为什么成了生活的常态?

洪兰:睡眠及梦游(二)|心放宽就会远离失眠。

《形象市值》|如何通过形象管理获得持续影响力?

《丝绸之路》|为什么说丝绸之路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二战中,为什么大国领导们的决策总会一错再错?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从历史中窥探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慈禧全传》05 清宫外史(下)|扫清障碍,大权独揽。

本次同时推送:

《论不服从》|什么是真正的服从?一个有信仰的君子如何说“不”。

《回荡的钟摆》|全面解读中国模式。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如何为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创新者的变现力》|如何制定一个伟大的创新策略?

史记·鲁周公世家|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各就各位。

《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从战后欧洲的快速复兴,看今日职场如何协作共赢。

【诺奖文学】《特雷庇姑娘》|你是否想过, 陌生来客原是故人?

下次推送: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建筑对要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再荒诞的问题也能有一个科学的答案?

《人类群星闪耀时》|如何更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关键时刻?

《社会心理学》|如何避免破坏性的争吵?

《销售铁军》|如何运用阿里的六脉神剑?

【诺奖文学】《蜜蜂公主》|公主也是勇敢的,不怕困难的。

《诺曼风云》|诺曼人的全球征伐。

史记·夏本纪|开启了夏朝的大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