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的钟声》|如何共同参与到一个关乎自身的伟大行动中?
核心书摘
《守夜人的钟声》是一部思考根本性问题和根本性解决方案的勇气之书。作者运用社会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造成人类短视、让人类面临认知门槛的根源性因素,并指引人们在解决文明危机的道路上找到一个突破口。作者科斯塔给这本书取名为《守夜人的钟声》,就是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成为在深夜中保持清醒的人,在危机来临时,敲响警戒和召唤的钟声。
关于作者
丽贝卡·D·科斯塔,美国社会生物学家,继托马斯·弗里德曼、贾雷德·戴蒙德、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之后又一位思想领袖,E.O.威尔逊生物多样性技术先驱奖获得者。从硅谷的事业中急流勇退后,科斯塔用了六年时间进行研究和写作,对当今世界大势和正在涌现的潮流提出了一种进化论解释。科斯塔在日本东京长大,越战时期住在老挝首都万象,科斯塔将自己的全景视野归功于跨文化的熏陶。
本书鲜知
学什么?面对时代的危机,如何打破认知门槛,找到未来出路
玛雅、罗马和高棉文化会崩溃?真正原因是无法跨越认知门槛。造成认知门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今天的我们是否会重蹈覆辙?我们能否阻止灾难的发生?
《守夜人的钟声》这本书的作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像基因一样遗传的固化观念,限制了我们的行动,只有挑战和打破它,才能找到出路。在听到钟声的召唤后,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在生理上保护大脑,灵活运用大脑。在不远的未来,新的思考模式会被激发出来,而我们的大脑也会突破进化局限,跟上时代的步伐。
你还会发现
· 面对时代危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束手无策;
· 阻碍我们前进和改变的“绊脚石”是什么;
· 在崩溃的边缘,如何找到出路。
一、面对时代危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束手无策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面对时代危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束手无策。
新英格兰复杂系统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教授扬尼尔·巴哈彦,在《解困之道》这本书中说过:“根据经验法则,机体的复杂性必须与环境的复杂性完全匹配,这样才能增加生存的可能性。”世界发展到今天,多样性带来了很多可能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选择越多、世界越复杂,问题就越难解决。比如,我们很难解除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争,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彻底解决气候变暖问题。
面对时代的危机,我们不相信人类已经找不出一点办法了,人类文明不是一直在发展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作者科斯塔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社会遇到了新的认知门槛。什么是认知门槛?简单说就是世界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人类大脑的生理功能,我们大脑的进化速度,已经跟不上外部世界的发展速度了。
科斯塔列举了玛雅文明崩溃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900年之间,玛雅文明高度发达,玛雅帝国版图辽阔,横跨现在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地。考古学家推测,玛雅帝国的总人口超过了1500万,人口密度相当于今天的洛杉矶。我们都知道,玛雅人的制陶术、纺织学、建筑水平和农耕技术,即使用现代的标准衡量那都是一流的。然而,在大约750年到850年间的某个时候,玛雅人突然消失了,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玛雅社会彻底崩溃了。这是为什么呢?
2003年,瑞士气候地质学家杰拉尔德·豪格等人发表了《气候与玛雅文明的崩溃》一文,这篇文章指出,玛雅文明的灭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玛雅人自身导致的环境恶化等社会因素。取自卡里亚科盆地的核心样本还表明,卡里亚科盆地的三次长期干旱的时间正好和玛雅人放弃城市的时间一致。
作者科斯塔对这些研究结论都保持了接纳的态度,但是,她也提出了一个问题:玛雅文明不是一夜之间崩溃的,在出现僵局之前,玛雅人实际上还有补救和挽回的机会。回顾历史,玛雅人其实已经意识到他们对降雨的依赖。实际上,玛雅人已经知道水资源的短缺,而且还记录了缺水情况,制定计划并采取防护措施。比如他们修建了更大的地下水库和蓄水池。但是,保护措施只是缓解了一时的干旱情况,并没有彻底打破僵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玛雅的人口还在继续增加,大量资源争夺的战争也随之爆发。后来,考古学家在玛雅的一些幽深的地下隧道和洞穴里,发现了大量的尸体,有很多是年轻女人和婴儿的尸体,这种带有献祭意味的仪式性谋杀,成了玛雅最后的解决方案。但是,把儿童从神庙顶上扔下来就能避免干旱吗?这种盲目的信仰崇拜加速了玛雅的崩溃。所以,面对复杂恶劣的气候变化,玛雅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其实手足无措的不只有玛雅人,罗马帝国的崩溃也跟罗马人找不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有关。
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维持通信、守备部队、公民政府等事项,都需要花费越来越高的成本,罗马不能再只是靠征服更多领土,来解决匈奴入侵和农作物歉收这类新问题了。传统观点认为,战争、农作物歉收、疾病和政治动荡,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覆灭,但实际上,“在社会复杂性上的投资收益递减”才是问题的根源。
换句话说,随着商业、统治管理和国防系统的复杂化,管理它们所需的“能源”远远超出了罗马人的能力范围。在《复杂社会的崩溃》一书中,可持续发展研究学者约瑟夫·泰恩特说:“复杂性是一个贪婪的系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问题越大,越错综复杂,就需要越多的资源来解决。但事实是,一个社会无法聚集足够的资源,来抵御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于是崩溃就发生了。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玛雅文明和罗马帝国的覆灭,都在告诉我们,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是一种必然趋势,想要不走玛雅文明和罗马帝国的老路,就必须打破认知门槛。
二、阻碍我们前进和改变的“绊脚石”是什么
在以上部分中我们了解到,玛雅文明是如何从发现问题到走向崩溃的。在这段时间里,玛雅人仍然在修建水库和地下蓄水池,还积极采取保护和创新措施应对粮食短缺问题。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有效果的,但随着条件更加恶化,这些措施的作用就越来越小,这时,改变的“绊脚石”就出现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阻碍我们前进和改变的“绊脚石”是什么?
作者科斯塔认为,超级文化基因是阻碍前进和改变的“绊脚石”。那什么是超级文化基因呢?简单说就是一种普遍而且根深蒂固的信仰、观念或行为,这种观念会严重压制和阻碍社会上的一些行为。比如,我们都知道,玛雅最后的献祭仪式是很愚蠢的,但在当时,却成了解救文明的最后一根稻草。表面上看,统治者是用献祭这种思想重建秩序,但其实是想处死一部分人来控制人口数量。一旦超级文化基因压制我们的行动力,一味遵从只会步入歧途。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科斯塔总结的最普遍的五种超级文化基因。
第一种超级文化基因是非理性反对。“非理性反对”是指对理性解决方案的拒绝、批评、压迫、忽视、歪曲、排斥和抵制,让理性的解决方案变成自己可以接受的准则。光这一点,就能解释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覆灭,最典型的陷入非理性反对的就是清朝了。
当西学进入清朝后,否定西来世界观的并不是“愚昧”的老百姓,而是著名的学界巨擘。我们都知道纪晓岚,他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依纪晓岚的智慧和眼光,他应该完全可以理解舶来的西学,也完全可以把这些西学文本收入到《四库全书》中,但事实恰恰相反。
据说,明代的时候,有个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叫艾儒略,他写了《西学凡》这本书,系统完整地介绍了教会大学的教育体系,这本书对当时的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纪晓岚却评价说:“皆器数之末。”意思就是写得很差。纪晓岚用轻视的姿态,把这部重要的著作收录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存目之中,只用几句话提了一下。
而且,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艾儒略的另一本著作《职方外纪》也被贬低了。《提要》评价说:“前冠以《万国全图》,后附以《四海总说》,所述多奇异,不可究诘[jié],似不免多所夸饰。”这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职方外纪》这本书前面附了《万国全图》,后面附了《四海总说》,里面说的很多奇异之事不可考究,很多东西难免夸大其词。说白了,纪晓岚对西方文化持反对的态度,他认为西方的著作价值远远比不上中国的。
清代嘉庆时期还有一位叫阮元的大学士,他编著了《十三经校勘记》,要知道“十三经”可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经典,阮元能精通“十三经”这样的学术巨著,学问肯定是顶尖的。但是,阮元对“地球说”却竭力否定,他认为这种理论“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
晚清大学者皮锡瑞留学美国的儿子皮明举,为了普及地理知识,曾编了一首打油诗:“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现在来看,这是连小孩都知道的常识。可晚清的大藏书家叶德辉听完这首诗勃然大怒:“地球虽圆,无所谓中央、四旁之分,但总有东西之分吧?亚洲在地球的东南,而中国又在东南之中,四时之序先春夏,五行之位首东南,中国当然就位居地球之首啊。外国人笑中国人自大,你怎么不把这个道理讲给他听?”
现在来看,到底是谁自大呢?中国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上,却对明朝以来传入的西学和世界观,一直保持非理性的反对,最后甚至采取闭关锁国的错误策略,加剧了封建社会的崩溃。
第二种超级文化基因就是指责个人。这是统治者经常会使用的策略。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一个人当“替罪羊”。2009年年底,一名尼日利亚特工登上一架美国客机,企图在圣诞节炸毁飞机。幸运的是,这名特工很快就被发现了,但这还是让很多人想起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当天晚上,奥巴马总统下令调查安全漏洞,并把这件事归为“国家安全机构的系统性失败”。
人们都以为,政府会对系统进行检查和强化,但是政府却开启了“逐级问责”机制。总统、媒体、人民成了质疑者,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成了第一个“替罪羊”。紧接着,国家安全总监也引咎辞职。之后,大家还认为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应该为这件事负责。但仔细想想,撤掉一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就能让飞机旅行的安全指数增加吗?就能让空中袭击事件的数量减少吗?指责个人,不过是在阻碍解决问题罢了,所以,指责个人就是阻碍进步和改变的第二种超级文化基因。
第三种超级文化基因是假关联。什么是“假关联”?就是利用误导性的逻辑形式,得出结论。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是错误的。假关联通常以三种形式出现:第一种形式是用关联代替原因。举个例子,一个记者曾经报道一则消息,说:“欧洲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使用手机超过15次的青少年,比手机使用较少的青少年更难入睡,也更容易失眠。”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假关联,实际上,在这项研究中,是咖啡因饮料、使用手机、喝酒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学生的失眠。所以,我们只能说手机使用和失眠有关,不能说失眠是因为使用手机过多造成的。
“假关联”的第二种形式是用逆向论证来曲解证据。比如说,当我们要论证,一个人历经挫折,才能成功,我们就会从一些名人的成长经历,刻意找出他遇到挫折的那一段,来证明他的成功。但不能否认,贵人的帮助和时代的机遇,都是促使他成功的一部分因素,只用挫折论证成功显然就是在用逆向论证来曲解证据。
“假关联”的第三种形式是依靠共识来确立基本事实。举个例子,百度百科的词条是可以共同编辑的。我们经常上网查资料,这时,我们很容易把共识当作基本事实,会想: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肯定没错。但很多时候,问题就是这么出现的。
第四种超级文化基因是筒仓式思维。什么是筒仓式思维?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化成分散的、易于管理的组成片段,这是人脑的一种自然倾向。比如,我们有分立的部门、学科、宗教派别。随着领域被划分得越来越细,“全才”被“专家”代替,战略性的大目标被划分成可测量的小目标。
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分解工作,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毕竟越小就越简单。但这里,作者科斯塔却把“筒仓式思维”定义成超级文化基因。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呢?因为一旦分割,部分与部分之间就有了隔断,形成了一个个小筒仓。一旦部分之间失去了联系,筒仓的壁垒会越来越高,最终会导致彻底的分裂。卡罗尔·金西戈·尔曼也在《破坏商业的“筒仓”》一文中说:“组织被分解为一群彼此孤立的阵营。各个群体形成了坚不可摧的边界,使他们之间负责协调工作的人形同虚设。”
第五种超级文化基因叫极端经济学。当人们用风险、回报、收益、亏损等简单的商业原则,来决定人类价值、优先权、主动权的时候,经济超级文化基因就出现了。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文明中间有“唯利是图”的部分,追求金钱带来了创新和发展,但也压制了一些重要发现。比如说,很多人工作就是为了拿工资,但如果社会上都是这样的人,那就没有人愿意做工作以外的事情了。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克服向“钱”看的习惯,避免让“钱”阻碍改变和发展。
三、在崩溃的边缘,如何找到出路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人类之所以会手足无措,难以改变和前进,都是因为遇到了五大超级文化基因。那么,面对认知门槛和时代僵局,我们该怎么做,才能真正改变这个现状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在崩溃的边缘,如何找到未来的出路。
1、挑战超级文化基因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超级文化基因是一种认知陷阱,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挑战超级文化基因。
之前我们在讲《穷人的银行家》的时候提到过,穆罕默德·尤努斯在2006年的时候,因为完善和推广小额贷款,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是一场跨越了30年的努力,尤努斯一路上都在和超级文化基因对抗。1974年,尤努斯开始把钱借给穷人。那时孟加拉国正面临严重的饥荒,他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856塔卡,相当于当时的27美元,借给了小镇上42个勤劳能干的妇女。这些妇女会编筐,她们用钱购买了原材料,然后编成筐,到市场上去卖,最终挣了钱来养家。
根据一般的超级文化基因观念来看,把钱借给穷人是很危险的,因为穷人没有资产,很可能把钱挥霍一空后不还钱。但所有的穷人都是这样的吗?并不是。很显然,这些编筐妇女动力十足,有了这笔钱之后,她们都做起了自给自足的小生意,最后都全额偿还了贷款和利息。在1983年,尤努斯不顾金融专家的反对,创办了孟加拉乡村银行。这家银行不要求贷款者提供抵押物,但是只给5到8人组成的群体提供贷款。贷款额度非常小,期限也非常短,另外,如果小组里任何一个人拖欠贷款,小组中每个人的信用记录都会受到影响。到目前为止,孟加拉乡村银行借给穷人的贷款中,按期全额偿还的超过97%,有700多万不符合其他银行贷款条件的穷人获得了贷款。
有时候,固化的超级文化基因会压制我们的创造力,只要敢于挑战超级文化基因,打破常规,就能找到新的方法和策略。
2、并行战略
除了挑战超级文化基因,为了打破任职门槛,还需要做的,就是制定战略。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们常常受到“筒仓式思维”的局限,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
就拿过度捕捞这件事来说,过度捕捞其实也是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为什么这么说?捕捞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涉及了渔民的商业权利、渔民的就业、人类蛋白质的来源、海域外交等等。1992年加拿大纽芬兰的鳕鱼渔业彻底崩溃,导致4万人失业。绿色和平组织感叹说:“渔业部门并没有找到长期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问题,而是把注意力转到了太平洋。”我们都知道,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制定并行战略。比如,制定科学的休渔期,通过立法和监察来阻止捕捞,给渔民补助,找到多样化的蛋白质食物来源等等,用并行的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系统性问题。
总结
以上就是《守夜人的钟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为人类的守夜人,作者科斯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遭遇了新的认知门槛。曾经,玛雅、罗马文明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面对着同样复杂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读了今天这本书,就能知道,像基因一样遗传的固化观念,限制了我们的行动,只有挑战和打破它,才能找到出路。
就像书中最后说到的一句诗:“这么多已经被破坏了,我与世世代代的平凡大众倔强地坚持着重建这个世界。”在听到钟声的召唤后,积极响应,在生理上保护大脑,灵活运用大脑。在不远的未来,新的思考模式会被激发出来,而我们的大脑也会突破进化局限,跟上时代的步伐。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250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陈星空)
相关内容:
《罗马人的故事》15/15:罗马世界的终曲|罗马走向“元首制”的君主政体是历史的倒退。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走近罗马帝国的民主和扩张,更加全面地了解那段生动迷人的历史。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我们内心的冲突》|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
《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七分做人,三分管理,小主管的管理有大智慧?
【行走日本系列】武士道|义、勇、仁——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三要素。
《零售管理》|处于“尴尬”期的零售业,应该如何突围?
《深度思维 》|在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如何运筹帷幄?
《守夜人的钟声》|如何共同参与到一个关乎自身的伟大行动中?
史记·太史公自序|追求卓越,死磕到底。
大学|树立修身品格,让孩子快乐成长。
下次推送:
《脑与意识》|意识的火花是如何迸发在大脑中的?
《HR+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与实践创新》|如何避免让三支柱变成“三只猪”?
【行走日本系列】东京独立书店巡礼|独立书店的趣味你想象不到。
《全栈市场人》|拯救互联网营销小白指南。
《打开一颗心》|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眼中所有的悲伤与爱。
《产品经理方法论》|小心入坑!你是否向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市场砸钱?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个伟大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经典文学】《邮差总按两遍铃》|如何用黑色展示暴力与美学?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