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如何掌握读诗、理解诗的方法?
倾听诗中的声音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是一部关于诗的作品,它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翻译各国的诗歌时,如何在保留原诗的节奏和韵律之美的同时,又能保留诗的意境。
《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这本书是法国诗坛巨匠博纳富瓦在诗歌翻译论著领域的代表作,被誉为是继20世纪文学批评的经典《译作者的任务》之后最为重要的一本翻译论著。这本书将邀请我们亲赴诗的腹地,从但丁、莎士比亚、爱伦·坡一直聊到马拉美,带我们享受一场生命诗学的盛宴。
关于作者:
伊夫·博纳富瓦,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诗坛巨匠,也是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和翻译家。在翻译领域,博纳富瓦成果丰硕,他将莎士比亚、济慈、叶芝、莱奥帕尔迪等人的作品译成法语,其中尤以对莎士比亚剧作的翻译最为知名。在诗歌创作领域,博纳富瓦的成就同样惊人。1953年,他出版第一部诗集《论杜弗的动与静》,一举成名。后来博纳富瓦又陆续出版了《昨天的空寂的王国》、《写字石》、《门槛的诱惑》和《在影子的光芒中》等多卷诗集,都成为了传世杰作,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龚古尔诗歌奖、卡夫卡文学奖等多项国际、国内诗歌大奖
学什么:
1、诗歌翻译的原则有哪些?
2、一个译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翻译的在场性
在多年的创作和翻译诗歌的过程中,作者博纳富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和翻译诗学的观念。他对诗的翻译的本质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就是“在场”。
什么是“在场”呢?博纳富瓦认为,诗歌存在的理由就是超越现实并且重现场景。超越现实指的是超越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已经不能让我们内心产生一丝波动的现象和语言;而重现场景就是指用诗来记录并重现某一时刻我们内心的感性的波动。而这种具有“即时性的感性波动”,就是作者博纳富瓦所说的“在场”。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在场”,作者博纳富瓦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现在需要描述一棵橡树,通常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概念来描述,比如这棵橡树多高,叶片是什么形状的,属于什么科的植物,长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经济价值等等。这样概念性的描述无论多具体,也永远不能将这棵树的独特性描述出来,也自然谈不上“诗意”。
作者博纳富瓦将一个事物的独有特征叫作事物的“无限性”,也就是说,这一棵橡树在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就有不同的特征。比如一个人从这个视角会看到天空映衬着成千上万的枝丫和树叶,另一个人从那个角度看到的就是树根露出地面,背阴的地方还长出了一小片青苔,这些观察为这棵橡树赋予了无限个特征,也就确保了这棵橡树的“无限性”。这样一种保留了橡树“无限性”的描述,就是保留了这棵橡树“在场”的能力,当我们再次读到这段话时,即使没见过这棵橡树,也能感受到这棵橡树与众不同的“在场”的记忆,仿佛实实在在地来到了这棵橡树的旁边,触摸到了它的树干和枝叶。这就是“在场”的力量,也是诗的魅力。
作者认为,翻译诗,就是翻译“在场”。既然诗的使命是反映“在场”,那么肩负着译诗使命的译者首先要做的,就不应该是徘徊于诗歌字面上的涵义或形式,而是通过倾听词语的声音和节奏,在自身经验的帮助下,重新经历原诗的“在场”,进而在自己的语言中重新构建“在场”。也许这样译出来的诗从形式上看与原作有很大出入,但由于体现出了“在场”的效果,反而能更多地保留原诗的诗意。
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诗人对诗歌的“在场性”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只不过我国的诗人不习惯说诗的“在场”,而习惯说诗的“意境”。读诗的人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也就拥有了身临其境般的“在场”的感觉。
二、翻译的广义性
什么是“广义的翻译”呢?博纳富瓦指出:“真正的翻译,是深入的,是包围的,是超越表面的。”博纳富瓦将这些“真正的翻译”称为“广义的翻译”。
博纳富瓦所定义的“广义的翻译”扩大了“翻译”的范围,在他看来,翻译不仅仅是译者为了结束任务最后不得不同意拿出的文本。翻译是一个译者所有思考与决定的总和。也就是说,“广义的翻译”的范围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不只是“理解即翻译”的领悟过程,“广义的翻译”还包括译者受先前的翻译活动的影响后,以诗人的身份创作的其他作品。
前面我们说,诗人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先前翻译活动的影响,反过来,一个诗歌的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做出的很多选择也会受到自身创作经历的影响,这就会导致翻译出的作品和原作在形式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但这样的“背叛”也被博纳富瓦纳入了“广义的翻译”中。简单来说,博纳富瓦将诗的翻译与诗歌创作视为一体,认为在阅读或批评诗的翻译时,应该将个别的译作放到译者整体的作品中去考察,分析这首诗与译者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翻译”这个概念,还体现了博纳富瓦对诗的翻译标准的强调,这一标准便是“经验的融合重于形式的对等”。
在博纳富瓦看来,诗的翻译不应该拘泥于形式上的忠实,而应该看重译者能否在译作中反映原诗的“在场”经验。在本书中,作者博纳富瓦就以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对19世纪美国诗人爱伦·坡作品的翻译为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完美的翻译”。
波德莱尔和马拉美这两位诗人在翻译爱伦·坡的诗歌《乌鸦》时,放弃了诗歌本来的形式,改用散文的形式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法其实很容易遭到批评甚至攻击,但博纳富瓦却认为两位诗人如此翻译《乌鸦》,是一种“向自我的最深处的回归”。在博纳富瓦的眼中,“回到自我的最深处”体现了译者与原文表达的经验融合。博纳富瓦说:“真正的诗的翻译应该具备的品质不会出现在那些翻译而不投入,翻译而不斗争,有时甚至可以说翻译而不自我拒绝的译作中。真正的翻译是译者投入和克制的产物,投入自我经验,克制他人的经验,这才有可能达成完美的翻译,实现经验的融合。”
博纳富瓦对于广义的翻译的另一个定义是冲破“涵义”的阻碍。
涵义通常被认为是翻译的出发点,而对涵义的再现也通常被认为是翻译的最高任务。博纳富瓦指出,概念性的涵义是文学活动尤其是小说创作的素材,而一般的文学翻译任务的确在于传达文本的涵义。只不过,诗的翻译和一般的文学文本翻译不一样,因为在诗歌中,涵义根本不是一首诗的构成要素,诗歌只有超越涵义的界限才能存在,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
这首先是因为涵义产生于人们所熟知的“日常”言语,而“日常”言语依赖的是概念性思考。什么是概念性思考呢?比如,我们想要讨论我们周遭的一些事物,就需要注意这些事物的某些特征,我们把这些能注意到的特征与另以前知道的特征相对照,就能从中得出一些结论,总结出一些规律,这个过程就叫概念性思考,而概念性思考的产物就是我们为这些事物赋予的“涵义”。
而诗歌就不一样了。虽然,诗歌对言语的运用并不能完全摆脱概念与涵义,但涵义无论多重要,它对于诗歌而言始终都是一种障碍,阻碍着我们对“在场”直觉的感知。相比之下,受音色、韵律和节奏支撑的词语才是诗人所用的材料,诗人只有掌握了文字的音色、韵律与节奏,创作出来的诗才具有真实的“在场性”,才能冲破概念的束缚,释放真正的情感。
那么要如何跨越涵义的阻碍呢?作者博纳富瓦在书中指出,“学习别样地行动,别样地思考,首先要重新找回那些象征性的指示,令它们在接近即时性时,重新获得色彩。”因此,诗要尽可能地少用普通的涵义,要以别样的行动和思考穿透涵义,探究涵义背后词语所指的真实“在场”。此外,博纳富瓦特别指出,诗句音响的运用便是别样行动的一种方式,博纳富瓦说,许多诗歌对音响的运用并不是为了让诗像歌曲那样实现音乐的协调,更多地是在暗中破坏词语的所指,跨越词语的概念性涵义,削弱涵义的力量,从而呈现出一个充满真实“在场”的世界。
三、翻译的差异性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因语言文化的差异而生,差异是翻译存在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须翻译。因此差异是翻译实践与理论思考中又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那么,在翻译中如何对待差异呢?是“归化”还是“异化”?是“直译”还是“意译”?古今中外的翻译家和研究者们一直争论个不休。
20世纪以来,我们借助越来越频繁的翻译活动,对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认识也日渐加深,渐渐地也就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对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尽力去理解、去研究、去充分尊重。
博纳富瓦认同这种思想,但他也认为,诗歌译者仅仅认识差异、说明文明之间的差异是不够的。同时,博纳富瓦也说,很多时候人们对差异性的所谓“包容”和“敞开”其实并不是一种精神进步,反而是一种“严重的放弃”,因为这种态度实际上是放任他人“自我封闭的状态”,对发展是不利的。博纳富瓦将这种“尊重”差异的态度和做法视为一种冷漠的利己主义、一种“种族主义精致的现代形式”,这些人把“开放性”放错了位置,这其实等同于放弃检验和质疑,是与翻译的任务背道而驰的。
翻译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与原作合作,提取一种完整的、具有普适性的理性,而理性有义务检验、质疑一切人类行动。这里的“一切人类行动”既包括他人的行动,也包括面对他人时我们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说,翻译其实是一个检验、质疑、进而接受的过程。用作者博纳富瓦的话说就是“真正的开放性是同情,也是批判”。
博纳富瓦在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中也始终坚持用批判的态度审视他人,审视自我。面对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他既不忽略,也不放任其自流,而是结合自己的“在场”经验,对差异进行一定的干预,进而令他人和自我更充分地“在场”。
比如在翻译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时,博纳富瓦并没有直接按照字面涵义翻译诗歌题目,而是对诗歌题目体现出来的语言文化差异进行了干预,他认为题目中的“sailing”这个词蕴含着神话色彩、在英语语境下呈现着深刻内涵,如果直译的话可能破坏意境和美感,于是经过审慎的思考之后,他将诗歌题目译成“拜占庭——彼岸”。
在书中,博纳富瓦反复强调,在处理差异的问题上,诗的翻译在今日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诗既得益于理性,又服务于理性。按照正确的步骤翻译出来的诗能够突显普遍价值,重新打开理性的场域。
博纳富瓦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里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新的言语对伟大的诗歌作品进行复译,一方面有益于重新经历诗歌原作所描述的“在场”。诗的翻译能够通过不断的复译指明哪些是真正伟大的诗人,哪些是具有批判性的伟大诗歌,帮助我们学会以批判的目光审视过去与现在,更以批判的目光探索未来。另一方面,真正的诗的翻译为读者提供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和批评他者的机会,实现对异化与惰性的超越,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差异,面对“异的考验”,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语
以上就是《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博纳富瓦从自己的写作和翻译经验出发,对诗及诗的翻译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全书覆盖了博纳富瓦三个极为重要的翻译思想,也就是翻译的在场性、广义性和差异性。博纳富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译者想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诗意,就要倾听词语的音乐,重新经历诗人用声音勾起的关于“在场”的记忆,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官经验去重构、去分享原诗的“在场”。诗的翻译应当受到重视,通过诗的翻译,处于两种语言间隙的译者和另一种语言的读者能够对虚幻的概念性言语提出质疑,在进一步自我批评的同时重新思考,从而探寻真实的生活与场所,与自己真实的信念相遇。
博纳富瓦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当写作成为声音,世界就不再被视作事物的总和,而是在场的集合。这些在场构成了基本的现实,回应了基本的需求,并由此超越地方语言的特殊性,来到所有存在者共同的领地。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异乡人。”这就是诗的魅力,更是诗歌翻译工作的魅力。希望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重新定义翻译工作,爱上诗歌,爱上诗歌翻译中的美。
【编辑:申童】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执迷:如何正常地接受爱与被爱》|如何打破执迷的束缚,享受健康的爱?
《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为什么人生来自私做不了利他主义者?
《无偿》|“影子工作”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即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完成的所有无报酬劳动。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再荒诞的问题也能有一个科学的答案?
《文明之光》1/4|只有掌握整体理性主义和局部浪漫主义的思维,才能准确地认知历史。
《写作这回事》|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被人高呼“万岁”的回忆录和小说课。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如何勇敢摆脱教条的束缚?
上次推送内容:
《日本色气》|如何从意气美学的角度,理解日本江户时代的色道内涵?
【大咖讲书】何伊凡《原则》读书会(三)|我们既然无法避免和现实相遇,那么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应对现实。
本次推送:
《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如何掌握读诗、理解诗的方法?
【严选好书】把孩子送进精英学校,你是认真的吗?
《YC创业营》|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怎么去创业?带上这五件武器。
【大咖讲书】何伊凡《原则》读书会(四)|创业者要把事业做大一定要有强大的信念。
下次推送:
《非虚构的艺术》|如何快速提高非虚构写作能力?
【严选好书】我见过最高级的聪明是靠谱。
《颠覆性创新》|小公司如何才能击败大公司?
【大咖讲书】何伊凡《原则》读书会(五)|人生的四个阶段:启程、启蒙、考验和归来。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