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则游戏》|透过阿富汗亲历者的视角,了解现代阿富汗社会动荡的根源?
了解阿富汗被忽略的历史。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阿富汗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它曾有着不弱于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历史,曾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心,也是欧洲、中亚往返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塞,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巴米扬佛教洞窟还是佛教艺术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但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阿富汗就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动荡之中。一方面,英国、苏联、美国等强国对它的争夺从没停息过,他们先后入侵阿富汗,最终又仓皇撤走,阿富汗也因此被称为“帝国的坟场”;另一方面,阿富汗内部的部族和宗教之争也从没中断过,各个组织互相倾轧,把阿富汗国内搞得乌烟瘴气。《无规则游戏》这本书聚焦阿富汗最近两百年的历史,围绕阿富汗现代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展开论述,以详实的文笔展示了阿富汗不为人知的内部斗争,深刻剖析了西方入侵者在阿富汗屡战屡败的原因。
关于作者:
塔米姆·安萨利,幼年在阿富汗长大,1964年移居美国,他的家族中有多名成员参与过阿富汗的现代化改革,他本人也是世界知名的阿富汗问题专家。
学什么:
1、为什么每一个试图征服阿富汗的国家,都只赢了开头,却输了结尾?
阿富汗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一、坎坷波折的建国之路
1、被外族统治的文明古国
作为一个内陆山地国家,阿富汗地处西亚、南亚和中亚的交界处,是影响亚洲地区局势的枢纽之地,素有“亚洲十字路口”之称。阿富汗所处的地缘战略地位让它成为周边和境外大国力量角逐的重要舞台。
阿富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后来,在印度南部的孔雀王朝崛起,波斯帝国对阿富汗的影响逐渐降低,阿富汗开始进入印度人统治时期。
公元前3世纪时,希腊人又在中亚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巴克特里亚王国,当时王国的首都巴克特拉,就是现在阿富汗中北部的巴尔赫省。巴克特里亚王国灭亡之后,阿富汗又相继经历了贵霜帝国、阿拉伯帝国、帖木儿王朝、波斯萨非王朝等几个王朝的统治。
正因为地理位置在重要,所以阿富汗才在历史上经历了众多国家的征服和统治,这也让阿富汗成为重要的文化交汇地。
从公元前500年算起,一直到公元1747年波斯萨菲王朝统治结束,阿富汗经历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外族统治,直到阿富汗“国父”艾哈迈德·沙阿的出现,才终结了这种局面。
2、阿富汗君主制的建立和发展
1747年,普什图族军官艾哈迈德·沙阿率领四千骑兵起义,艾哈迈德·沙阿被推举为阿富汗第一任国王,他建立了杜兰尼王朝,成功开启了阿富汗统一国家的历史,近代阿富汗的疆土轮廓也是从那时确定下来的。
在杜兰尼王朝后期,阿富汗陷入了内部权力斗争之中。1826年,多斯特·穆罕默德获得了喀布尔的控制权,建立了巴拉克宰王朝,成为新一任的埃米尔。
183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特使波恩斯来见多斯特,想要说服他与英国结盟,共同反对沙俄。但多斯特不仅没有和英国人合作,反而和沙俄达成协议,共同对抗英国。
1838年,英国决定以武力征服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4年后,英军从阿富汗撤军。
1863年,多斯特·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儿子希尔·阿里继位。希尔是一位勤政的国王,他对阿富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长老会作为国王的咨询机构,改革税收制度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建立国家正规军加强国防,开办邮政业务服务民生等等。
可以说,在希尔统治期间,阿富汗开始播下了现代化国家的种子。
1864年,沙皇俄国攻入了中亚地区,吞并了里海和死海间的所有土地。为了阻止沙俄的扩张,英国人于1878年分兵三路入侵阿富汗,开启了第二次英阿战争。
这一次,英国人在阿富汗设立了自己的傀儡政权,逼迫阿富汗签订了屈辱的《杜兰协定》,控制了阿富汗的外交权,阿富汗从此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919年,阿富汗国王哈比布拉遇刺身亡,他的三儿子阿曼努拉成为新一任国王。阿曼努拉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反英情结,他决心把阿富汗从英国人的统治下独立出来。他指出:“阿富汗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必须享有其他主权国家所拥有的一切权利。”阿曼努拉还给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列宁写信,建议两国建立长久友好合作关系,请求苏联帮助阿富汗人民争取独立。
阿曼努拉的行为激怒了英国人,于是在1919年5月,英国发动第三次英阿战争。但由于印度独立运动和阿富汗的拼死抵抗,英国很快停战并承认阿富汗的独立,阿富汗从此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二、二元对立的根本矛盾
作者塔米姆·安萨利认为,造成阿富汗内部纷争不断的根本原因是阿富汗始终处于王权与宗教二元对立的纠结状态。一方面,强势的中央政府和精英官僚体系想要把阿富汗带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另一方面,传统的宗教势力和乡村部族势力想要一个单一而完整的同质化社会。这两种力量激烈对抗最终引发内乱,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立法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曼努拉领导阿富汗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阿曼努拉的政治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现代化的阿富汗。他在1923年4月9日颁布了阿富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并在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按照阿富汗的传统,国王统治的合法性必须有宗教的认可。但阿曼努拉立法改革的目的是让国王成为超越宗教的领袖,国王统治的合法性来自阿富汗人民。
阿曼努拉想要通过立宪的方式,让阿富汗脱离过去的封建和愚昧,把宗教力量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这种做法极大地触动了宗教势力的利益。伊斯兰的宗教认为,唯有真主安拉才能立法,世间无上的权力只能是真主赐予的,而真主给人类制定的法律就是沙里亚法。但在阿曼努拉的新宪法中,只字不提沙里亚法,加上那些政教分离的措施,更让宗教界不满,于是,一场针对阿曼努拉国王的风暴开始蕴酿。
2、女权抗争
阿富汗女性的地位自古以来都远远低于男性,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规定,女性在公共场合必须要戴一种名为“布尔卡”的长面纱,还要用长袍子把自己包裹起来。这种沉重的“布尔卡”把人捂得严严实实,长期穿戴不仅会让人气短胸闷,还会造成头疼和幽闭恐惧症。
阿曼努拉在新宪法中提出了“解放妇女”的口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倡议解除阿富汗妇女的罩袍负担。
1927年,为了进一步提高阿富汗的国际地位,阿曼努拉带着王后索拉娅前往埃及、法国、德国、苏联等国访问。在这次访问中,王后索拉娅特意摘下了沉重的“布尔卡”面纱,换上了端庄的礼服,阿曼努拉也没有穿传统的穆斯林服装,而是穿着一身灰色西装,他们的欧洲之行受到各国的热烈欢迎。
在访问法国巴黎时,法国总统亲自到车站月台迎接他们,还亲吻了王后的手背。但这张照片被媒体发表后,在阿富汗国内引发了宗教保守势力的攻击和污蔑。他们先是散步谣言,称阿曼努拉是不信神和藐视伊斯兰教的“异教徒”,以此动摇阿曼努拉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接着,他们支持和鼓动国内各部落和宗教势力发动叛乱。
1929年,众叛亲离的阿曼努拉被迫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哥哥,自己带着家人开始在世界各地流亡,直到1960年在瑞士苏黎士去世。
阿曼努拉国王的倒台意味着阿富汗改革进程的停滞。但阿富汗现代派和保守派的对立并没有缓解,一股代表保守派的极端势力,正在酝酿着更加猛烈的反攻。这股可怕的极端势力,就是臭名昭著的塔利班恐怖组织。
3、恐怖乱象
1978年4月27日,当时阿富汗的“人民民主党”主席塔拉基发动军事政变,处死了国王穆罕默德·达乌德,改国号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史称“四月革命”。
在塔拉基统治时期,阿富汗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人民民主党内部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派”,和以卡尔迈勒为首的“旗帜派”党争不断,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人民派”获胜,他们驱逐了“旗帜派”,但紧接着“人民派”内部又发生了塔拉基和阿明的权力斗争。
1979年9月16日,塔拉基被迫辞去党和政府的一切职务,由阿明接替他的位置。可是,阿明上台后,阿富汗的局势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更加恶化。
当时,阿富汗70%的领土被反政府武装占据,政府军只能控制部分大城市,而主要的交通干线和公路关卡都在反政府武装的手里。阿明奉行的是亲苏外交和激进的土地改革政策,这引起了阿富汗民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声浪。
1979年12月,在阿富汗经营多年的苏联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量,决定出兵阿富汗,稳定阿富汗的局势。但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一打就是十年。十年间,苏军在阿富汗遭到了各种反政府组织的激烈抵抗,战争中,有将近一百万阿富汗人丧生,六百万人沦为难民。
当时,许多难民逃到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白沙瓦地区,在这里聚集了一百多个反政府的“圣战”组织,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分别给他们暗中提供各种援助。
这些组织为了吸引更多难民来参军,纷纷宣称自己的理想是建立所谓的“伊斯兰国”,在激烈的角逐中,这些组织的整体倾向越来越走向极端,塔利班组织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在白沙瓦地区的难民营里,到处都是年轻气盛、懵懂无知的少年,一些极端势力的神职人员在这些难民营里开办了宗教学校。学校的老师不仅向这些学生传授极端的宗教思想,还向学生传授各种战争技能。在阿拉伯语里,学生被称为“塔利布”,一大群学生,就被称为“塔利班”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塔利班打着“圣战”的旗号,大量吸纳了其他极端组织加入,逐渐发展壮大,并占领了阿富汗的12个省。后来,塔利班又与“基地”组织狼狈为奸,结成了“圣战”同盟,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的恐怖组织。
三、无可奈何的治理困境
历经战火洗礼的阿富汗在一片混乱中苦苦挣扎,仿佛陷入了一种无规则的游戏之中。而关于阿富汗的治理困境,作者安萨利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阿富汗重要的战略位置,众多大国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阿富汗的争夺。每个入侵阿富汗的大国,都想要在这里扶植从属于自己的傀儡政权,帮助自己在阿富汗攫取利益。
但是,正因为外来势力对阿富汗傀儡政权的支持,让阿富汗传统势力对它们的信任度总是打折扣。这不仅削弱了阿富汗傀儡政府的权威,还破坏了政府的执政能力,而中央政权的涣散,又加剧了各地反政府武装的割据,让本就混乱的阿富汗雪上加霜。
阿富汗动乱不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阿富汗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巨大的差异性所带来的部族矛盾和教派矛盾。
阿富汗的人口约有1800多万,大小民族2O多个。各民族又由若干部族组成,部族下面又有许多部落。可以说,部族是构成阿富汗社会的基本结构。
阿富汗农村社会结构处于部族形态,部族首领在地方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各部落各自为政,像一个个独立王国,许多部族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不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另外,部落和中央的联系更少,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还会因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深层次上加剧民族之间的矛盾。
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阿富汗后,伊斯兰教义和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伊斯兰教和阿富汗的政治、法律、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凝聚阿富汗各族人民和巩固政权统治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各个教派之间纷争和矛盾不断。。
总之,阿富汗的治理困境归结起来,就是外来势力的干涉让阿富汗人民对中央政府难以信任,而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差异,又让阿富汗民族和宗教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结语
以上就是《无规则游戏》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阿富汗就像“两只狮子之间的一只山羊,或者夹在两块磨盘之间的一粒小麦”,成了列强们争夺的牺牲品。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争夺阿富汗的大国角色不同,但受害者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辜的阿富汗人民。
如今,阿富汗仍在塔利班、基地组织的围剿与反围剿中经历纷飞的战火,安定幸福仍是一种奢望。而阿富汗内部的现代与保守之间的对立,又在立法、女性解放等方面撕扯着这个满身伤痕的国家,让阿富汗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反复较量中更加看不到未来。
作者塔米姆·安萨利写作这本《无规则游戏》,透过阿富汗这段屡被中断的历史,想要说的是,任何大国都不能让爱好自由的国家屈服,他的希望是,只要阿富汗的民族意识始终存在,阿富汗的自由和独立就一定会实现。
【编辑:张振】
相关内容:
《圣经与利剑》|“圣经”和“利剑”分别代指英国人与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以及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
【发展环境与趋势】《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欧亚各国与美国有着怎样的战略利益纠纷?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无规则游戏》|透过阿富汗亲历者的视角,了解现代阿富汗社会动荡的根源?
【严选好书】从入职到离职,HR都不会告诉你的事儿。
《逆转》(萌版)|创业公司弥补缺点和放大优势哪个更重要?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十六)硬出牌vs软出牌
下次推送:
《有毒》|如何正确看待有毒生物和毒液?
【严选好书】你以为你在对抗全世界,其实只有你自己。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萌版)|如何用产品逆袭?看看这段宗教发展史。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十七)下黑上白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