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全球制药50强公布,有1家中国药企取得目前为止最好成绩

6月10日,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公布了2022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该榜单主要依据各家药企的2021财年处方药销售收入进行排名,数据均来自全球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Pharma,这已是该榜单连续第23次发布。



  辉瑞登顶,新冠疫苗成关键


与以往的榜单对比,前十名变化较大的是辉瑞和罗氏,其中辉瑞以720亿美元遥遥领先、位列榜首,而蝉联2年冠军的罗氏,因为“老三驾马车”Avastin(贝伐珠单抗)和Herceptin(曲妥珠单抗)、Rituxan(利妥昔单抗)收入的大幅萎缩,排名下降到第5位。


辉瑞无疑是2021年最大赢家,其2021年处方药总营收720亿美元,其中370亿美元来自新冠疫苗 Comirnaty,这也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药物,远远超出了药王Humira(2021年销售206.9亿美元),此外辉瑞在下一次的年度榜单中依然有希望登顶,目前于去年年底获得紧急批准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上市,辉瑞预测Paxlovid 2022全年销售将达到220亿美元。


除了辉瑞,还有不少药企通过新冠疫苗/药物迎来销售大涨。其中,mRNA疫苗企业Moderna凭借新冠疫苗Spikevax首次上榜,排在第17名。Spikevax在2021年营收176.75亿美元,几乎是Moderna处方药收入(191.67亿美元)的全部来源。根据该公司2022年Q1财报,Spikevax第一季度营收59亿美元,预计2022年全年达到21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从8月1日开始,Spikevax在日本的营销授权将从Takeda转移到Moderna。


再生元方面,基于其用于预防新冠症状的单克隆抗体治疗药物Ronapreve的推动,排名跃升8位,排名第20,Ronapreve在2021年的销售额为58亿美元。


其他受新冠疫苗/药物影响排名上升的公司还包括: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疫苗Vaxzevria收入39.17亿美元,排名上升两位至第9名;吉利德,Veklury(瑞德西韦)收入55.6亿美元,上升一位至第12位;强生,新冠疫苗JNJ-78436735收入23.85亿美元,排名不变,位列第4名。


此外,GSK的新冠中和抗体Xevudy收入13.17亿美元,排名第10;默沙东的口服新冠药物Molnupiravir在一个多月时间内贡献了9.52亿美元,排名第7。武田跌出前10。


  4家中国企业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有4家中国企业上榜,分别为恒瑞医药(第32名)、中国生物制药(第40名)、上海医药(第41名)、石药集团(第43名)。


恒瑞医药2021年处方药收入5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8.36亿元),位居第32名,前进了6名,这是中国药企在全球TOP50榜单上取得的最好成绩。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共有1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分别是艾瑞昔布片、阿帕替尼片、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吡咯替尼片、卡瑞利珠单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氟唑帕利胶囊、海曲波帕乙醇胺片、达尔西利片和恒格列净片。“抗肿瘤药”仍是恒瑞的营收主力,其营业收入为130.7亿,营收占比为50.7%,毛利率为90.7%。


其次是中国生物制药,其排名未发生变化。中国生物制药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收入约268.6亿元,同比增长约13.6%;归母净利润约14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427.2%。2020年12月,中国生物制药向科兴中维出资5.15亿美元,获得后者15.03%权益。在2021年年报中,中国生物制药将科兴中维作为联营公司以权益法入账。中国生物制药在年报中表示,由于个别联营公司业绩亮丽,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整体于年度内为本集团带来合计约136.31亿元的盈利贡献,并特别提到公司持股15.03%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表现尤为突出”。按照这一持股比例进行推算,科兴中维2021年的盈利约在900亿元之上。中国生物制药财报同时显示,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已在超过60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获批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并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截至2022年3月24日,全球累计供应28亿剂,累计接种超24亿剂,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新冠疫苗之一。


上海医药和石药集团去年已经上榜,今年的排名均各前进了一位。2021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158.24亿元,同比增长12.46%;其中,医药工业实现收入250.98亿元,同比增长5.71%;医药商业实现收入1907.26亿元,同比增长13.42%;研发投入25.03亿元,同比增长26.94%。2021年石药集团营收278.67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成药业务录收入226.81亿元,较去年增加11.2%。抗肿瘤产品收入77.11亿元首次反超神经系统药物。2021年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研发费用达34.33亿元,同比增加18.8%,预计未来五年将有30余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产品,以及60余个仿制药上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进入TOP50榜单,排在第34位的云南白药今年跌出榜单。


  附2021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


—END—


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相互学习交流,微信公众号“基因治疗前研社”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小编微信,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


往期文章推荐:

CGT外包重点公司盘点: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风云正起
从罕见病到常见病,盘点近期AAV基因疗法领域的进展
复星医药宣布新人事任命
细胞治疗产业链: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商业化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应用新进展与挑战
CDE新增瑞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的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
合成生物学报告: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中的机遇与挑战
CAR-T细胞治疗:克服当前治疗障碍的工程策略
国内获批或申请已被受理的14项AAV基因疗法临床试验
汇总|已获批上市的38款基因治疗药物
mRNA疫苗发挥作用的金钥匙——递送系统
Cell 重磅!补齐基因编辑技术最后缺口,开启线粒体基因编辑新时代
细胞治疗和基因疗法:风险管理流程
Science子刊:CAR-T疗法联合溶瘤病毒治疗实体瘤,治愈率达80%!
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解读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mRNA 疫苗上游供应链投资机遇梳理
细胞基因治疗CDMO全业务流程解析&全球及中国领先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35家免疫细胞治疗企业和技术管线
细胞治疗CDMO—CXO的新兴细分赛道,细胞治疗大时代的蓝海
基因治疗行业研究报告
国产CAR-T产品向实体瘤下“战书”
三款新冠疫苗接连获批临床试验,两款为mRNA技术路线
全球首款用于治疗LBCL的CAR-T疗法获FDA批准上市
基因治疗公司和元生物今日正式登陆科创板
基因治疗行业研究报告
深度研究|mRNA疫苗技术及应用不断突破, 前景广阔
基因&细胞治疗药物递送载体发展趋势
重新编程免疫细胞,助力CAR-T攻克实体瘤
FDA 发布 CAR-T 细胞治疗药物研发指导草案(附全文)
瑞典大学最新研究表明:疫苗mRNA可逆转录为DNA
AAV药物关键质量属性及其分析质控难点
基因治疗中的核酸药物及非病毒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简化CRISPR 基因编辑的干细胞的工作流程,提高单克隆效率
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概览
2021年亮点汇总 | 基因疗法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最新统计:我国干细胞药品IND新增至28个
Nature年度总结|2022年值得关注的七大生物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