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国产mRNA明星企业,爆雷了
疫情期间,mRNA成为全球投资界趋之若鹜的热门概念,在中国一级投资市场,也诞生了多个创纪录的mRNA相关的融资案例。
但是当疫情散去,mRNA新冠疫苗的预期完全落空,生存成为了摆在mRNA相关企业面前的现实话题。
2023年9月14日,工商信息显示,位于上海的mRNA明星企业斯微生物,竟然因为买卖合同纠纷,成为了司法部门“限制高消费”的执行对象。
信息显示,此次申请对斯微生物执行“限制高消费措施”的是多宁生物,案由是买卖合同纠纷。
多宁生物也是行业内一家知名企业,其主要为药企提供生物工艺解决方案与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斯微生物成立于2016年,当时对外的主打概念是mRNA肿瘤疫苗,在新冠疫情之前,公司在创投圈内已经有一定的活跃度,但是并不属于在聚光灯下的那类企业。
新冠疫情之后,斯微生物作为国内最早向外披露拥有新冠mRNA疫苗的公司之一,由此声名鹊起,成为资本市场的当红辣子鸡。
仅仅从2020年初到2021年6月,斯微生物就连续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国内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入局,甚至和此次对簿公堂的多宁生物,还有共同的投资机构股东。
但是和国内绝大部分mRNA疫苗一样,斯微生物虽然临床批件拿了不止一个,但是只开花,不结果。
最终,在靡费天量的临床试验费用之后,在疫情结束之前的2022年12月8日,斯微生物的mRNA新冠疫苗,获得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紧急使用授权,算是给所有股东一个交待和安慰。
此时,国内mRNA新冠疫苗的市场窗口,几乎彻底关闭。
曾经寄予厚望的国际市场,对mRNA的需求情况也是一样在急剧萎缩。
2023年一季度,作为全球mRNA疫苗双雄的BioNTech和Moderna,收入分别下降70%和80%,这意味着全球市场的mRNA新冠疫苗需求也在迅猛地退潮。
钱投下去了,但是市场翻篇了,这是国内包括斯微生物在内的这么多mRNA疫苗研发企业面临的尴尬境地。
此次斯微生物涉及限制高消费,只是其诸多官司中的一个,工商信息显示,目前斯微生物作为被告的司法案件多达33个,其中最小的执行标的仅为32836元。
END
往期文章推荐: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文,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等细分产业
张锋与刘如谦创立!首款碱基编辑通用CAR-T疗法完成首位患者给药
药明巨诺2023年中期业绩:营收8774万,开具94张CAR-T处方
一图看懂康龙化成2023年半年报,大分子和CGT CDMO 营收同比增长12.77%
艾凯生物宣布完成亿元新一轮融资,推动iPSC来源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