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心计最深的留学生语言适应手册 | iWanna看留学说心理
几乎每个出国的人,刚开始在使用非母语的时候,都与自己有着这样直击心灵对话: 我这么说话对吗?这事是合适还是不合适?怎么用外语交流的时候, 我就词不达意了?实际用的、书上教的、考试考的,为什么都不一样,我还是不是外语学习学霸了?我的外语还给了谁?是该和外国同学打成一片,还是与中国同学相亲相爱?教授的话是遵循的“圣旨”,还是可以挑战的辩题?我这浓浓中国口音,到底还行不行了?
这是一份史上心计最深的留学生语言适应手册: 1枚临床心理学博士+1枚准临床心理学博士+3枚心理咨询硕士=5名仙女,带你在海外花式打开社交局。
以下内容是以 场景 加 现象解释 加 解决方式的逻辑体现。
阅读提示:
1. 以北美,美国为例,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地区文化
2. 所提供的解决方法做参考,最重要的是勇于探索,寻找并识别最适合你的方式
3. 这次的手册的主题围绕 外语习得 在不同场景下带来的挑战
4. 最适合新人
Academic
What?
国内下笔如神,出国后却变得无从下笔?写论文我总是用别人成倍的时间,是谁动了我写作的自信?
Why?
1. 语言表达分为生活语言及学术语言。相比生活语言学术语言需要更准确的语言表达和词汇表述选择,且文字的逻辑要求较高,更需要在专业指导和学习下训练。同样描写一个事物,用两种不同语言,对语言使用者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
2. 不同文化下,文章逻辑和写作的重点各有侧重。西方文化强调具象,行文结构的逻辑性和准确性,而中式表达更重抽象精简。
How?
1. 多写细节和例子。为叙述观点进行详细有逻辑的展开,让描述有画面感。
2. 讨论与借鉴,参考学习本地学生的逻辑表达。如果是网络提交作业,可以先看看提交作业早的同学的文章,以学习表达方式。
3. 巧用叙事和线性的逻辑。利用时间线和因果关系梳理文章逻辑和写作重点。
4. 了解老师的要求是“革命”成功的一半。更多的提问代表更细的思考,和老师探讨文章的思路和要求,是给你文章寻求场外援助的最佳机会!
5. 不管美丑,先读书。厚积薄发,阅读专业论文和书籍,掌握了更多知识,学习学术写作的用词、行文以及逻辑安排。
Scenario 2What?
海外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总是当地学生,中国留学生往往是“噤若寒蝉”选择“此时无声胜有声”?即使小组内讨论,中国学生也总是谦让,等到最后才发言,却常发现自己的观点已被别人“抢去”,和本地学生讨论时更是以倾听为主,难以赢得一席之“声”。
Why?
1. 众人关注下,自我意识过度“曝光”。大家都在关注讨论话题,唯独我却纠结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我发音不地道,我语法太简单,我表述不高级,我的答案就不够完美。”“我说错了,所有人都会注意到,天啊,好丢人!”“完了快轮到我了,赶紧组织一下自己的答案!”
2. 过度纠结是在批判自己。纠结是对自我能力不确定的一种体现。在纠结的过程中易形成自我质疑,形成“自己不太行”固定的思维模式。而这样的投射会也会加深我们的批判与焦虑。
3. 好学生=回答问题要完美?!“好学生”在于在学业上的探索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进步,与一次课堂回答无绝对关系。
4. 误以为老师对我的提问是质疑?!不同国家,课堂文化大不同。以美国课堂为例,老师也许更欣赏课堂提问与和学生的讨论,老师不会给你标准化的答案,相反更希望通过对你的提问帮你扩展、完善思路。
5. 交流对话中传递关键信息才是沟通关键。你的一点语法错误或口音都是瑕不掩瑜,当你的观点逻辑清晰、阐述有力时,照样赢得掌声与鲜花。
How?
1. 肯定自己的付出。你的反应并不慢。你的大脑在快速转换于两种语言系统,你不仅在回答问题还在翻译,这是超聪明的体现。而在当因为语言问题而无法快速给出答案时,可以直接跟老师和同学解释自己的情况并要求需要更多时间,相信大家也都会理解你。
2. 有所准备,胸有成竹。课堂发言王炸组合:不打无准备之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写下重点词汇, 再追加确认对方是否理解的一句“我是否阐明清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3. 讲出来,才能交流;有交流,才能进步。看到外国同学“高谈阔论”,你也不妨试试“敞开心扉”也许从此就在课堂上开了挂呢~
4.自我观察,调节情绪影响。课堂上感受到那个安静的自己,看到恐惧感像一个小乌云挂在头顶,深呼吸,吹走那片乌云,大胆发言吧。
5. 说的慢其实是一件很cool的事。在专业领域(比如,学术会议报告),这种慢条斯理、娓娓道来的叙述是很多教授和各路大牛选择,给自己时间思考然后出口成章艳惊四座。
6.建立一个小目标,赞赏一个小成就。比如目标就是“你说出来就行了”。“每天上课就发言一次”,然后下课要拍拍自己的肩膀”做到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关键是每一天的坚持,日积月累,信心自然随增,久而久之,良性循环。
Social
What?
"为什么和当地同学交流起来感觉有些心累呢?比如与非英语国家的小伙伴俩起来很畅快,但是与英语为母语的同学沟通起来反而有些压力,TA说的我不明白,我说的TA总是要求重复。"
Why?
1. 文化差异。使用自己母语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使用固定用法或者习语俚语。在社交场合,本土同学也会用一些包含文化内涵的词语交流,于是就造成了文化差异下的语言障碍。
2. 都是来自于不同文化的留学生,大家更懂你的感受,会有耐心说的慢一点。同时,初到国外,大家会不由自初的避开一些难懂的词汇,交流起来自然顺畅一些。
3. 思维方式。相信准备过英文写作的同学不陌生,美国文化侧重开门见山先说重点,然后再展开。所以,抖包袱时间不要太长,对方会迷失在包袱里。
How?
1. 寻找一对一讲话机会,让对方纠正自己。
2. 上课踊跃发言,no shame no blame.
3. 刷剧或看当地新闻。还可以,关注八卦和娱乐圈,是个了解文化学习接地气学习语言的机会。
3. 认识一些了解东西方文化的,他们能更好的了解你的处境。前提是这个人是你信任的,和TA交流感觉舒服的。同时自己也要主动,建立有益的社交关系,帮你跨出舒适区。
Scenario 2What?
"人人都说要迈出舒适区,可以怎么走第一步?比如参加当地学生的聚会,怎么又安全又能顺利的融入大家?"
Why?
1.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基模(scheme)理论,人在面临外界环境新刺激的时候能将新经验同化,这就是属于你的成长。跳出舒适区意味着人生这张地图要走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也是成长的机会。
2. 走出舒适区是挑战,每一步都伴随着焦虑,你的焦虑是自我保护机制,是正常的反应。如果这一步跨的太大,就会带来过度的压力。建立一个小目标,每次跨一小步。
3. 总是希望自己能在社交场合表现的完美,不要丢脸啊。认真点,不完美的你更容易让人有亲近感。
How?
1. 积极与当地同学社交。比如计划每周或者每天要固定的时间交流。
2.小小的推一推自己。如果当地同学邀请聚会,尽量参加。如果有感兴趣的学校社团,加入找到在当地属于自己的小团体。上课时候,和当地同学坐一起。
3. 调试自己的走出舒适区的压力:
1) 你不孤单,你一点都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个过程 。
2) 情感抒发: 哭一哭, 运动一下,一周一次见朋友,隔三差五和朋友通电话。
3) 暂时退回舒适圈: 白天与当地国同学交流累了,晚上看看中文的节目或书籍,常常和中国同学一起玩。
4. 建立自信: 声音/语音/语调/眼神交流/"嗯哼"等非语言沟通做到位, 气场要足,"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不用特别在意自己的口音,找一个说着浓重外国口音的大牛做自己的榜样.
彩蛋: party queen 的tips
1. 别人给的饮料不要喝,自己的饮料不离手。
2. 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就say no! 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不要想"是不是我太敏感"。
3. 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建立自己的界限,保持原则不用在乎别人的想法。
4. 提前问有没有穿着要求; 我需要带什么东西吗;我可以带客人吗?
5. 看一下谁会去,有心理准备。
6. 一定要有一个你相信的人,结伴成群,不要一个人去酒吧或喝酒的聚会。
Scenario 3What?
"第一次和外国同学做室友,如何一起相处?比如衣食住行的习惯可能都不一样,让我觉得宿舍是一个让我感觉紧张的地方,处处小心翼翼。万一有矛盾了,如何礼貌的互怼?"
Why?
1. 东西方文化差异吃住明显。吃的方面,以美国为例比较少油盐,中国菜多油盐;生活方面,美国人很多早上洗澡中国人喜欢晚上洗澡比较多。
2. 你们是平等的关系。对方不比你高,所以坦率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委曲求全的一味妥协。你也不比对方高,多问问对方你需要什么,所以先问对方你期待我做什么?再说我对你的期待是什么。
3. 文化自信。不在自己的祖国,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文化不是主流。比如,中国菜味道很好,多和不同国家的小伙伴分享吧!
How?
1. 交流方面: 设定边界,把自己的需求在一开始说明白。比如,"不要穿鞋踩地毯"。
2. 以英语为例,分阶段怼回去:
小矛盾初期: "I know we ar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and we share the same room. You wanna set up some boundaries? ",
沟通数次无果:"hey, we talked about this. Is that hard for you to follow? I really feel uncomfortable"; "if you don't follow the rule, …(此处加个玩笑, 缓和一下尴尬气氛)"; "there is something I can deal with, something I cannot buy it,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It's too much or it's negotiable."
Life
Scenario 1
What?
“托福高分还是哑巴英语?高分少年感受心理落差,背负深度焦虑和挫败感。” “ 生活学习方式转变, ‘素人’竟然变学霸,任何场所侃侃而谈,不绝于耳;我在一旁,默默无言,唯有泪千行”
Why?
1. 长期受“一元化”评价体系vs 当地“多元化”评价体系。考试得高分不在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主要途径。在多元化新的评价体系下, 原本的标准无所适从,感到迷茫。
2. 新的场景下,和自己做比较的外界参照物有了变化,看到不同方面各具优势的人,打破了稳定的利于自己的评价体系,产生焦虑。
3. 对新环境有过高或过低的期待,造成心理落差,产生挫败感。
How?
1. 开放心态,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外语学习者交流心得,分享类似心路历程,减少心理落差,减少自我评判。
3. 在日常生活中学语言:看可以看懂的生活类视频书籍;和当地室友朋友交流。充分利用身边如学校,国际交流部,互助小组,或者教堂的资源等。如果想要更多支持,欢迎加入iWanna海外心理的互助小组。文末扫码。
4. 建立多元化的自我价值评判体系,比如独立自主的生活、解决问题和学习一样重要。多方面识别自己的优势长处。
5. 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刚开始多和自己比较,少和他人做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
6. 对新环境不预设过高或过低的期待。收集多方资源加以了解新环境、东道国文化生活,消除不合理的期待。
What?
英语法语日本语,餐馆点餐显尴尬;租房开通水电网,超市银行查字典。海外学习还要自己负责食衣住行?每天只能番茄炒蛋?更不要提去医院前要先做好语言准备,但到时候还要不懂装懂地听医生的建议,点头假装明白。为什么一用新语言,就处处懵B?
Why?
1. 归因模式:如果坚信无法流利的运用新语言是因为智商和能力,则产生挫败感和低自信。
2. 社会脚本Social schema不同。在新环境和新文化下,我们不再熟悉医院或银行场景,焦虑感会增加,这也会影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3. 存在不容许犯错的自我形象的假设:以为说不清楚就是犯错误,从而破坏了良好的自我形象,也产生尴尬。为了避免犯错尴尬,索性就不开口了。
How?
1. 理性归因,说不好当地语言不是智商有问题,而是环境占主导因素,克服环境的限制,多练习,多沉浸于相关环境之下。
2. 多了解当地国家不同场合的文化,增加熟悉度,增强自信。
3. 需要接纳你的不完美:允许犯错,允许尴尬,接纳全部的自己。
Scenario 3What?
印度英语口音浓厚,为啥大家都懂?我的口音反而不被听懂?还有外裔的公司高管领导,联合国官员语速满且带口音,为啥获得满堂彩,可我就不行?只能尬聊?
Why?
1. 对“流利的语言表达”的标准不同,预期不一样,期待的结果也不同。之前的印象是:准确的语法,地道的一种口音才是最好的语言。但也许忽视了语言交流的目的。适当的选词,自信,有节奏,重内容的表达,才最重要。语法和语音是次关键。
2. 想太多,担心太多则产生焦虑。有内在焦虑会影响发挥和表达。不好的表达又阻碍再次的表达和沟通,产生“不想说”的阻抗,进入恶性循环。
How?
1. 挑战对语言好的固定片面标准,包容多元性。应重内容,恰选词,对节奏,带自信。
2. 把精力放在进行表达和对话的那个过程,而不是“说不好就好丢人”的结果上,从而减少焦虑。
3. 打破上述的恶性循环,需要创造至少一次的成功体验。多练习一次演讲或者一次报告,获得一次不错的成功表达经历,树立自信。再专注,练习,聚焦,进而突破恶性循环。
4. 在每次的进步和“成功体验”后,奖赏犒劳自己,比如吃顿好的,进而增强整体行为的效果。
如果你看完觉得本文有所帮助,或者面对以上生活挑战你是否还有其他应对方法,请留言。那些年曾经走过的坑,躲过的劫,又是否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成长经验?让我们彼此交流故事,分享生活感悟,欢迎联系👇 iWanna海外心理客服。
作者:Xiao Meng, Lynn Hsu, Aerial's Tail,Vera Yang, Lucia
编辑|Aerial's Tail; S妹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可焦虑的?” 解析quarter-life crisis | iWanna说心理
避免身边悲剧重演,如何拉回有自杀倾向的朋友家人 | iWanna说心理
咨询师初启程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7
我为何选择赴美读心理咨询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8
歧视VS微冒犯,不是故意的冒犯就可以忽略无视吗? | iWanna看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