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我又被枪声吓醒了| iWanna说心理
在美国当地时间10月27日,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匹兹堡发生了严重的枪击案。凶手持枪进入犹太教堂扫射,已造成11人死亡,6人受伤。
在中国,持枪是非法的;但是在其他很多国家,枪支是合法化的。不仅仅是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允许私人持枪。这使得在海外的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枪杀案新闻、甚至是亲身经历该类事件。
在经历枪击事件时,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慌。有些人能够在事件发生之后,尽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回归到正常生活中;然而也有很多人,在经历了这样的创伤事件之后,很难从痛苦的情绪和回忆中抽离出来。
发生在身边的创伤事件创伤事件(traumatic event)不仅仅包括巨大的自然灾难或者战争,也包括性侵、入室抢劫、虐待等自身安全受到他人威胁的事件,亲身经历枪击事件或者目睹事故现场都属于创伤事件。
此外,具体地了解亲人或者亲密的朋友经历的创伤事件,或者反复接触创伤事件的具体细节(比如急救人员收集事故现场的遗骸,社会援助者反复接触到受害者被虐待的细节)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创伤事件(Ozer, Best, Lipsey, & Weiss, 2003)。严重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对情绪、记忆、生理等方面造成长期的影响;如果在心理上受到长期困扰的话(超过一个月),需要及时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无法逃脱的创伤记忆在经历创伤之后,很多人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Gillihan, 2016):
创伤回忆不断入侵脑海
创伤事件之后,很多人会发现,痛苦的记忆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放,大脑仿佛想要为经历的创伤找到合理的解释,或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当时做出更机智的反应。
在梦中重现创伤时的场景
在创伤事件中,大脑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打击,以致于在入睡之后仍旧不停地处理和消化它。虽然噩梦不一定是对创伤事件的重现,但是也包含着危险、恐惧或被追逐的场景,这些噩梦严重地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的场景唤起创伤记忆
当遇到相似的场景的时候,创伤的记忆会突然涌入脑海,随之而来的情绪狂潮也会把我们淹没。
当人们经历创伤事件之后,会产生各种情绪反应,比如焦虑、害怕、愤怒、悲伤、内疚、麻木等。
相比于经历创伤事件时,创伤之后的害怕和焦虑的感受会更加持久。人们也会对造成创伤的人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在生活中可能会对身边的人更加急躁易怒。
很多人会在重大的创伤事件之后放声大哭,因为哭泣会协助神经系统让身体和心理平静下来。大脑也会用麻木的感觉来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严重的情绪伤害,让自己无法感觉到任何消极或积极的情绪。
努力不去回忆起创伤的记忆
逃避任何与创伤有关的东西,比如不愿意听相关新闻、绕开事故地点等
难以信任他人
觉得身边的人可能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难以完全信任他人。如果是遭遇性侵,有人会对性行为产生排斥,很难再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
觉得世界很危险
当人们经历创伤事件之后,会觉得世界上每个角落都充满危险,会觉得很多地方都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批评自己的反应
有时候人们也会对自己在创伤事件之后的反应感到失望,谴责自己无法从创伤的影响中走出来。
认为自己很无能
人们会觉得自己无法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及时阻止,或是无法更加明智地去反应、从而改变事件的结果,认为自己比他人更懦弱无能。
时刻保持警惕
在事件发生之后,神经系统一时难以平静下来,会保持警觉状态。
很容易受到惊吓
神经系统保持在较活跃的状态,一旦有什么声响或异常就会很容易被吓到。
难以入睡
因为神经系统在保持警惕的状态下很难完全进入睡眠/休息状态,加上噩梦的入侵,睡眠质量会下降。
对性行为失去兴趣
当大脑仍旧没有回到自然的放松状态时,会对性行为没有太大兴趣,对于遭受到性侵的人来说,更有可能排斥性行为的发生。
每个人在经历创伤之后会有不同的反应,而恢复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心理学家George A. Bonanno(2004)提出,心理韧性(resilience)影响了我们从创伤中恢复的过程。
心理韧性指的是当人们在经历创伤事件时,维持心理和生理相对稳定和健康的能力。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能力,很多人都能在经历创伤事件之后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因此,如果想要尽快地从创伤事件中恢复过来,就需要学会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iWanna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通过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让自己面对逆境和创伤的时候,有更多的勇气和更强的能力去处理和解决困难。
Reference
Bonanno, G. A. (2004).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1), 20.
Gillihan, S. J. (2016). 21 Common Reactions to Trauma. Retrieved October 28, 2018,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ink-act-be/201609/21-common-reactions-trauma
Ozer, E. J., Best, S. R., Lipsey, T. L., & Weiss, D. S. (2003).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ymptoms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52–71.
iWanna作为跨文化的专业团队,倾情推出iWanna Coach。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快捷的,可支付的,私人定制的“交心”计划。
美国名校心理相关专业毕业的coach团队,热衷于帮助和倾听有需要的人分享他们的经历,启发和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旨在增强个体的跨文化意识,提升能力,使个体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点击“阅读全文”报名并索取更多关于iWanna Coach信息,现在报名的参与者,将有大大惊喜等着你。或联系客服小姐姐~
编辑| Yy.C 排版|M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生活的珍贵,无非是看到和了解真实的自己” | iWanna Project
身份优势项的转变与跨文化适应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9
“爱你,好了挂了” ——咱能好好聊天吗?! | iWanna家长说
玻璃心与橡胶心:拥有弹性的心理才能拥抱更无尽的人生 | iWanna说心理
“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可焦虑的?” 解析quarter-life crisis | iWanna说心理
避免身边悲剧重演,如何拉回有自杀倾向的朋友家人 | iWanna说心理
歧视VS微冒犯,不是故意的冒犯就可以忽略无视吗? | iWanna看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