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份优势项的转变与跨文化适应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9

Yy.C iWanna海外心理 2021-09-05


在刚过去的八月末,iWanna迎来了一次久违的交流会。这次交流会由在美国的心理咨询专业毕业的群成员Yy.C做分享,谈谈她个人在海外生活后对“Privilege”的问题的感受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Privilege”理解为我们身份上的“优势项”


Yy.C提到在多元文化心理咨询(Multicultural Counseling)中,Privilege”指的是归属于某一群体的成员(比如说男性群体、异性恋者、非残障人士等)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所拥有的优势或特权。


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自尊自信、与他人的交往模式、以及ta的社会经历。


来到一个新的文化里,作为少数群体(minority)的我们,从前在国内重重的“优势感”可以说瞬间荡然无存,由此甚至会引起深深的不安感,甚至严重的自我怀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美国谈到“Privilege”,通常会与“压迫(oppression)”联系到一起。



Yy.C对于这一现象及其与跨文化适应的联系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让我们来听一下她的分享:







说到privilege和oppression,因为多数情况下都与社会公平性相关,而社会公平性又受很多身份特性的影响,所以我们通常会从年龄、身心障碍(disability)、性别、性取向、种族(race)、族群(ethnicity)、宗教、社会阶层、语言、体型(size)等方面来讨论。










在美国,我们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种族和性取向的问题。











“白人特权(white privilege)”也许能让白种人和其他种族的人在不同场所里获得不对等的资源分配和受到区别待遇,久而久之,大众也会逐渐弱化甚至忽略掉肤色对公平性的影响,变成我们所谓的多元文化概念上的“色盲(color blind)”。






我记得很清楚,我们以前写作文很喜欢把美国描述成一个文化的大熔炉,旨在突出它的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然而,我在学Multicultural Counseling这门课的时候就读到,说美国是“Melting Pot”其实是弱化了、模糊了这些差异性。对于美国白人,他们可能会为了避免冲突或者是减少自身在处理这些敏感话题时产生的心理不适感,保障“政治正确”,而有意无意地规避、弱化privilege差异所导致的影响,会说“我交朋友无关肤色”、“这不是种族或肤色问题,是原则问题或其他的是非对错问题”。





我想到之前“LGBTQ月”的时候,我看到国内很多人会说“我支持的是爱情而与性别无关”。


这乍听之下好像都没什么问题,但后来我发现,这些说法恰恰是把这些特殊群体的某些身份特征给无视掉了:肤色是我的很重要的一个身份特征,它代表了我的种族、表明了我的来源、暗含了那些历史遗留的矛盾冲突;性别认同、性取向、性别表达又恰恰是我希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属于我自己的一部分特征,而我爱谁不爱谁那也是我之后的个人选择。


所以有时候支持LGBTQ并不仅仅是捍卫这些人的爱情的合法性,也有认可他们的身份特征的意思。




这些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对于我们海外华人群体,我们感受到的可能不仅仅是社会的主流文化所带出来的特权(privilege)和偏见问题,还有的是一些我们本来有的、但因为来到了海外生活而失去了的个人优势的问题,而且往往后者会让我们感受到更大的心理落差和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


以个人经历为例来说——


来美之前,或许是因为经济和地域的优势,我能够享受到一些多数党(majority)所拥有的特权;又或许是因为在国内,我并没有很多亲身经历能让我对阶级的差异性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对其它身份特性的概念也认识得不够充分,所以我很少会站在一个少数群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会对我的身份有太多的不安全感,对于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问题相对来说也不会特别敏感。


然而来到美国之后,慢慢就发现有些事情改变了:


首先就是人身安全的问题





刚到美国的那几天,真的是很没有安全感,这边只有我自己一个人,看多了说“哪哪哪儿危险不要去”,就真的只敢在学校附近出没;出国前朋友送的报警器一直带在身上,在亚马逊买的胡椒喷雾(pepper spray)也是一直挂在书包上,丢过,又再买。






经济压力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因为交了学费之后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就不多了,自己没有收入,真的是看着存款过日子。于是开始计算着各种生活花销,对钱会变得很执着,会自己带饭,不能动不动就在外面吃,不再敢乱花钱买一些喜欢但又不怎么实际的东西了。


最怕的也是生病,就是觉得在这边一旦生病会很麻烦,医疗费、就诊手续之类的都令人头疼,所幸自己是一直都很健康的。








在一个外语国家学习和生活确实很能感受到自己语言表达的劣势,听、说、读、写都很令我挣扎







同班的本地同学只需要用1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我往往得花上大半天到一整天;


文章会看不完,导致上课前心里总会感觉很不踏实,会焦虑;


说一个观点得在脑海里花好一段时间组织语言,有时候一下子就错过了发言的机会,在课堂上太安静就总担心教授会觉得我可能没听懂,会觉得我学得不够好,没资格做这一行,也担心同学们会觉得我是什么想法都收起来藏心里不乐意分享;


找实习、找工作的时候也会没有底气、不够自信,怕自己听不懂别人说的一些俚语或者特殊的表达,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做心理咨询这一行;


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挑事的人嘲笑你的口音、开这方面的玩笑,尽管你只是路过而已;


也有在超市遇到过很明显的区别对待,黑人收银员对黑人顾客特别的热心和友好,别人一叫就立刻过去帮这帮那,而我就一直被晾在旁边、冷眼相待。









缺乏足够的支持系统也会羡慕起本地人来






一个人在这边,也羡慕美国同学能很方便地跟家里人团聚,就算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也总能隔三差五地来个家庭团聚。







说话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因为对宗教的事情不了解,我在这边也很少会涉及宗教的话题讨论,怕说多错多冒犯了别人。







不过,一旦我们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些优劣势项上的变化,很多问题就有了新的思考方向。



所以,Yy.C最后谈到:


读了心理咨询之后,可能是自我意识的增强,我对自己的问题思考得更多了,也在努力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这些问题,尊重差异性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能也正因为自己目前处于一个劣势的位置,所以才能看得更清楚,而不是无意识地、理所当然地去用我享有的特权(privilege)去看待和处理问题。


而且我觉得,一些身份特征在一些场合是劣势,但有可能也会成为我们在其他场合的优势。比如说作为女性,我也许更容易得到女性来访者的信任;因为懂不止一种语言,语言能力也许会成为我求职的一个优势;我的文化经历,也促使我更注重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多元文化敏感意识(multicultural-sensitive awareness)是需要培养和经验积累的,我也许不太擅长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的可能都是些比较片面、浅显的观点,但我希望我的想法能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跟大家一起交流、共勉。



如果你们对这个观点有什么想法,欢迎在文章下面或者在公众号后台给我们留言,我们很希望跟你一起探讨。


对iWanna往期的交流会感兴趣的读者们,可以查看以下文章:

人类未解之谜:老婆只能娶一个?|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5

艺术心理疗法在非洲Botswana的践行记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6


想要了解更多iWanna交流群的内容,扫码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吧!


作者| Yy.C  编辑|Troy;Ariel's Tail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信息增援类】 

海外心理求助手册 | iWanna看留学说心理

史上心计最深的留学生语言适应手册 | iWanna看留学说心理

避免身边悲剧重演,如何拉回有自杀倾向的朋友家人 | iWanna说心理

这篇生死攸关的文章,你应该知道。 | iWanna留学生日常 

美国高校中文心理咨询师资源整合 | iWanna看留学

毕业之后,怎么在美国留下来?| iWanna看留学

留学伊始-新生微课大讲堂 

不能说的秘密:校园性暴力 

不要强迫我喝茶—论啪啪啪关系中的Consent Issue

绑架诱拐犯罪侧写(profiling)快问快答 | iWanna看留学

用APP打开你的心理世界

一份留学过来人的出国锦囊 | iWanna看留学 


【心理调适类】

来自哈佛大学的幸福与成功公式 | iWanna说心理

留学圈里的高敏感人群 | iWanna看留学

“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可焦虑的?”解释quarter-life crisis | iWanna说心理

玻璃心与橡胶心:用有弹性的心理才能拥抱更无尽的人生 | iWanna说心理

佛系正念健康饮食 | iWanna 说心理

毒瘾是可以戒掉的吗? | iWanna说心理

你可以自己一个人生活吗? | iWanna说心理

歧视VS微冒犯,不是故意的冒犯就可以忽略无视吗? | iWanna看留学

拿A不值得奖励,因为这是应该的。有关Model Minority模范少数族裔的讨论 | iWanna说心理


【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 1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 2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 3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4

人类未解之谜:老婆只能娶一个?|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 5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6

咨询师初启程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7


【亲子相处类】

“在外想家,回家吵架”:为什么父母总要控制我的生活? | iWanna家长说

拥抱彼此的不出众,父母与孩子的共同必修课 | iWanna请家长

危险的三角关系 | iWanna请家长

比套路更重要的,是真诚 | iWanna家长说

逃离留学空巢 | iWanna家长说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爱你

为什么TA好像不爱我 | iWanna心理杂谈Vol.04

关注iWanna,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