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发布,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火力全开,强势霸榜!

微信丨935035656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即是消费、投资、出口。作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经济不断突飞猛进,日渐成为全球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外贸,无疑是过去二十年间,诸多一二线城市经济腾飞的巨大动力来源。近期,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16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结合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13.14万亿元,同比大涨19.6%,今天小川把目光聚焦中国外贸明星城市,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外向型经济影响下的中国区域经济情况。


注:图表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排名标准由5项指标组成:外贸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发展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山川网在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标注了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省上榜城市和相应省内排名。


一、直辖市


上海、天津、北京、重庆四市全部上榜,对应名次分别为全国第2、第8、第10、第14。作为沿海港口型城市,上海、天津二市的成绩不难理解。而重庆作为典型的西部内陆型城市,能够在外贸综合水平上位居全国第14,十分难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重庆近几年来火力全开,经济增速全国领先关系密切。其中,重点说下北上二城:


北京:2015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3195.9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23.1%。其中,出口546.7亿美元,下降12.3%;进口2649.2亿美元,下降25.0%。全年合同外资323.8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9.3%。实际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增长43.8%。其中,金融业占56.4%,批发和零售业占18.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5.5%,制造业占4.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3.7%。


上海:2015年,全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50838.17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其中,进口19772.45亿元,下降5.4%;出口31065.72亿元,下降3.3%。全年举办各类展览会项目851个,总展出面积1512.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292个,展出面积1124.06万平方米,增长24.8%;国内展览会项目559个,展出面积388.92万平方米,增长14.4%。




二、广东


上榜城市:深圳(广东第1/全国第1)、东莞(广东第2/全国第3)、珠海(广东第3/全国第5)、广州(广东第4/全国第6)、佛山(广东第5/全国第16)、惠州(广东第6/全国第21)、中山(广东第7/全国第27)、江门(广东第8/全国第38)


作为长久以来的中国经济第一强省,制造业和外贸一直都是广东的一大利器。通过海关总署发布的这份权威外贸城市排名,更是印证了广东省在外贸这一领域,傲视全国的实力。由于广东的历史因素、地理位置、政策导向等一些列利好条件,最终促成了广东省在外贸经济上的强大。上榜城市最多,城市质量最高,是广东外贸经济的最大特点。


另外,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的桥头堡,最早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于外贸经济的影响,所以也最早开始了相关产业的转型。那么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转型更早更快的广东,就成为最大的获益者。在全国外贸城市50强名单中,广东共计8城上榜,且哪怕是省内第8名的江门,全国排名也高达第38位。


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难免对广东经济有一丝忧虑:上榜的8座城市,全部都为珠三角城市,非珠三角的广大区域如粤西、粤北、粤东,都没有在榜单中看到影子。这说明广东省内,珠三和非珠地区的经济差距,是在进一步拉大而非缩小。广东未来的经济可发展高度,珠三角的湾区只是一部分,毕竟珠三在整个广东的面积占比上只是少数。如果先富的珠三不能拉动后富的非珠,那么未来非珠地区究竟进一步出现产业和人口空心化,这绝对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这里,我们也挑选几个重要城市,做下解析:


深圳: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2015年,深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448.14亿元,增长1.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69.69亿元,增长7.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055.66亿元,下降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3490.77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批发销售总额19042.69亿元,增长0.3%。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中,日用品类增长18.8%;金银珠宝类增长9.6%;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9.6%;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7.5%;汽车类下降20.0%。2015年,深圳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516.58亿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出口总额16415.39亿元,下降6.0%,分别占全国和广东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6%和41.1%;进口总额11101.19亿元,下降11.1%。出口总额连续二十三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东莞:2014年东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左右;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4.84亿元,增长11.13%;进出口总额1625.4亿美元,增长6.2%;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增长15%。其中进出口总额增速预计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各项体现转型升级趋势的结构指标持续优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珠海:2016年,珠海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53.05亿元,比2015年下降7.0%。其中,出口1802.26亿元,比2015年增长0.5%;进口950.80亿元,比2015年下降18.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851.46亿元,比2015年增加225.51亿元。2016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03个,比2015年增加23.4%;合同外资金额90.51亿美元,增长150.4%;实际吸收外资金额22.95亿美元,增长5.4%。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中,制造业占28.8%,建筑业占19.7%,房地产业占1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0.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9.5%,金融业占9.4%。截止2016年底,全市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534个,合同外资金额484.12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金额257.40亿美元。工商登记注册的实有外商投资企业5359家。




三、江苏


上榜城市:苏州(江苏第1/全国第4)、无锡(江苏第2/全国第13)、南京(江苏第3/全国第17)、常州(江苏第4/全国第26)、南通(江苏第5/全国第28)、镇江(江苏第6/全国第32)


虽然在省级行政单位经济排行榜上,江苏常年高居第二,且紧咬广东不放。但是在外贸经济这一领域,江苏的先天劣势比较明显。虽然从地图上看,江苏也是“沿海”省份,但是江苏的沿海区域基本多数以滩涂为主,没有优质的港口城市。这样一来,江苏在发展对外贸易时就颇为显得捉襟见肘。


过去的三到五年间,江苏的经济总量曾一度缩短了与广东的差距。但是在2016年,粤苏之间的差异被再次拉大。这背后的一大原因,就是全球经济回暖,外向型经济实力更强的广东,在经济总量数据上增长迅速。所以江苏能够在如此的客观条件下,获得当下外贸经济水平,殊为不易。但是从长远看,外贸经济中,江苏的压力非常大。而且相比广东,江苏的转型起步更晚,接下来难度自然也更大。


我们看一下江苏的上榜城市,前50强中江苏共计上榜6席,其中5席均为苏南城市(长江以南的城市)。而唯一的例外,就是长江以北的南通。而南通之所以能够表现突出,原因还是在地理位置的优越:与上海隔江而望,且位于江苏最南部沿海区域,这些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都有明显帮助。


长江成就了江苏的经济腾飞,却也为未来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隐藏了一个大难关:如何将苏中、苏北城市,全面与苏南实现对接和打通,将是影响江苏未来经济高度的重中之重。好在,虽然相比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放眼全国,苏中苏北的经济基础却是非常领先的。广大苏中苏北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值得期待!




四、浙江


上榜城市:宁波(浙江第1/全国第9)、杭州(浙江第2/全国第15)、舟山(浙江第3/全国第19)、金华(浙江第4/全国第23)、嘉兴(浙江第5/全国第29)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繁荣省份之一的浙江,加之近十几年受益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红利,浙江的对外贸易发展也极为迅猛。而相比同处长三角的江苏而言,浙江的外贸基础条件就要好得多,宁波-舟山港全国港口排名靠前。


宁波港的前身是宁波港务局。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0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9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开放宁波港梅山港区。2013年,宁波舟山组合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达到8.09亿吨,超越上海港,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度宁波舟山港实现货物总吞吐量8.73亿吨,牢牢占据货物总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的宝座。


舟山港是一个以水水中转为主要功能的深水良港。客运方面与上海、宁波、福州、南通等港口均有定期班轮。货运航线通达中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各港,国际上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均有贸易运输往来。


由于受全球经济走势影响,曾经一度辉煌一时的宁波,逐渐失去了在省内与杭州长时间不相上下的经济地位。尤其是在中国城市发展重心全面由沿海型转为内陆型后,杭州的优势就更为明显。另外,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过,目前全国核心二线城市均在争夺人口和人才。而宁波对于外来人口的态度,显然不如杭州更开放更包容。如果宁波继续不有所行动,未来发展将很可能趋于平庸。这相对宁波的地理位置优势,将是极大的遗憾。




五、山东


上榜城市:青岛(山东第1/全国第12)、烟台(山东第2/全国第25)、济南(山东第3/全国第31)、威海(山东第4/全国第45)、潍坊(山东第5/全国第50)


山东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中经济总量中排名第三的北方强市,准确说,是北方目前唯一在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上还说得过去的省份。京津两大政策红利特权区自然不具备实际的可比性,东北、华北、西北,整个北方的经济发展趋势,都谈不上乐观。


而山东,地理位置在中国北方可谓是得天独厚,海岸线较长,且港口质量较好。更重要的是,山东气候宜人,且人口潜力巨大,这些都是影响一个区域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山东省内,青岛港、烟台港、威海港都是国内有名的港口城市:


青岛港: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始建于1892年,具有125年历史。是我国重点国有企业,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2015年全年实现港口货物总吞吐量4.85亿吨,集装箱完成1743.5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七位。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各港码头均有铁路相连,环胶州湾高等级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腹地除吸引山东外,还承担着华北对外运输任务。青岛港是晋中煤炭和胜利油田原油的主要输出港,也是我国仅次于上海、深圳、宁波-舟山的第四大集装箱运输港口。


烟台港:2006年,烟台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200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全国沿海第11个亿吨大港。2009年9月,烟台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全国第13个国家级保税港区。2010年元月1日,烟台港引进宝钢、中海、国投等重量级央企,成功实施股份制改造,共同发起设立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大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5万标箱,正式跨入两亿吨港口俱乐部,成为中国沿海第11个、世界沿海第17个两亿吨港口。2015年,烟台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十七个沿海支点城市之一。2016年,烟台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2.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0万标箱,化肥、铝矾土、朝鲜煤、石油焦、中非杂货班轮等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沿海港口首位。


威海港:威海港位处我国山东半岛东端,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东邻日、韩、朝鲜,是山东半岛通往朝鲜、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便捷的出海口;北望东北老工业基地,处于海路进入渤海的要冲,是进出渤海和东北各港口的必经之地。港口分为两个区(老港区、新港区),老港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7 ′23″ ,北纬 37°30′21 ″。北起东山咀,南至金钱顶灯塔,连一线向西至码头岸壁,前临刘公岛作为天然屏障。新港区位于威海湾东南沿海龙王岩附近,距老港区8海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2°12′06 ″,北纬 37°27′06″。东南有东炮台咀和龙王岩遮挡,南和西向有陆地掩护,北有刘公岛为屏障。1990年,威海港在全国率先开通了至韩国的班轮航线,并发展成为全国对韩运输最便捷、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


关于山东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座港口城市,其实利弊共存。利在于山东拥有如此数量的优质港口城市,弊则在于三座港口城市彼此间的距离很近,如何平衡三者之间的定位和关系,未来将十分考验山东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如果能够形成良性的矩阵,那么最终的结果就绝不仅仅是1+1+1=3这么简单,而是会有更突破性的发展。而如果各自为阵、恶性竞争或者官老爷做派, 那么1+1+1就要远小于3了。


从经营企业的思维方式上来讲,北方相较南方其实劣势比较明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无可否认的。北方城市执政者和企业家多到南方学习取经,这是非常有必要,甚至也可能是现阶段北方省市想要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唯一可行的方法。下一个十年,绝对不会是政策导向的十年,只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十年。各省各市,都会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力争不在这次竞争中滑坡。


最后,附上中国外贸城市榜单的后半部分,即排名51~100的城市,供大家了解: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中国十五大副省级市设立二十年后,孰强孰弱 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排行榜

“下一个直辖市”的骗流量老梗用了这么久,事实上中国已无再增设直辖市的必要

2017年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成员 丨 中国千万人口级别超大城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收入的一半都用来交房租了丨 2017年上半年城市GDP增量排行榜出炉

全面进入省会经济新格局下的中国,透过各省会地铁规划,看未来十年中国城市格局变化

中国已经找不到经济又好,气候又好的城市 丨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中国历代十大城市

孙中山一都四京设想:武汉、北京、南京、广州、重庆;百年之后依旧还是全国中心城市

一月不出门,恐怕你就要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了

从广州近期关于相亲和学区的两件事,看岭南文化中的敢为人先与人性化

2017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发布,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丨 山川网游记之:绍兴行

热得生不如死了?别急,看完全国各城市历史最高气温纪录再说热!

公司组织旅游,成都、厦门、长沙、西安,你猜大家怎么选?

城市薪资和房价才是王道所在丨 坐高铁动车也能点外卖了,为什么是这27座?

今日杭州:无现金、共享单车、沪牌车 丨 怎样的一群城市,才是好的城市圈(珠三角篇)

怎样的一群城市,才是好的城市圈(长三角篇) 丨 寒门子弟优先考虑以下城市就业

二线城市群雄逐鹿,得人才者得天下 丨 怎样的一群城市,才是好的城市圈(京津冀篇)

真正决定中国城市未来强弱的,是人口 丨 南京,远比多数江苏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2016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居竞争力三榜榜单

中产阶级已经在考虑各省高考难度了 丨北京和上海,苏州和杭州,大连和成都,怎么选

看看世界版的一二三四线城市排行榜 丨 2017年中国城市分级完整名单(338个地级市)

宁杭、成渝、汉沙如何合作共赢 丨天津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泉州们的未来,该怎么走?

重庆,猝不及防的爱上她 丨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开没有希望的北方

逃离北上广,并不是这两年才有的想法 丨 究竟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

邯郸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始终在自暴自弃 丨 听说过新一线城市,听说过新二线城市吗

房价就已过高的三线城市和尚处洼地的二线城市 丨 已奔三,应该选择这十座城市奋斗

你的家乡,究竟幸福感有多高 丨 你的家乡,还有前途吗 丨 逃离中国的这两个区域,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