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量大!扬子洲并入南昌中心城区、九龙湖与新建区边界清晰、10大商业中心……

 点击“江西爱房网”,订阅更多精彩


热点推荐:

关注:中海业主要退房!精装LOFT公寓,变身违建写字楼!

新盘:朝阳新城沿江一纯新盘来袭!最高售价达19500元/㎡

学校:60个班!九望新城第一所九年制学校来了!

地铁:有变!南昌地铁1、2号线延伸段站点将更名?



为阐明未来南昌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明确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勾画南昌市城市管理的发展蓝图,南昌市城管局牵头组织编制发布《南昌市城市管理发展规划(2021-2025)》。此次也透露出未来五年南昌在各方面规划有怎样的方向!


扬子洲列入南昌中心城区,九龙湖与新建边界清晰!


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南昌市全域,重点为中心城区,对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的城市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并展望远景至2035年。




同时,红谷滩区九龙湖片区与新建区边界清晰,扬子洲列入中心城区范围,明确为东湖区管辖范围内!


10大商业中心


城市管理空间结构图


衔接城市空间结构,提出城市管理关注的重点区域,包括城市重要节点、轴线地区,重要门户、重要展示面、历史文化地区等。指定双核、三轴、多点,其中双核包括老城核心和红谷滩核心。


三轴为江北发展轴:红谷大道为主的道路沿线;昌抚发展轴:八一大道和井岗山大道为主的道路沿线;山湖服务轴:北京路和文化大道为主的道路沿线。


多点:商业中心包括九龙湖、瑶湖、朝阳、城南(洪都)、城东、蛟桥、长堎、东站、麻丘、望城。


行政中心为省政府、市政府。文化中心为凤凰洲省级文化中心、新洲市级文化中心、洪都工业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为国际体育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会展中心为绿地国际博览城、东站会展中心;旅游中心为湾里旅游集散中心、融创旅游集散中心。PS:你家在未来哪个中心?


7大铁路门户、3大公路门户


城市管理重点区域图


重要门户、重要展示面、历史文化地区方面,要求识别城市门户地区、历史文化地区和重要的展示面。一江、两河、八湖的江河湖水展示面。


交通门户枢纽,包括昌北机场枢纽,南昌站枢纽、南昌西枢纽、南昌东枢纽(规划),九龙湖城际枢纽(规划)、莲塘城际枢纽、儒乐湖城际枢纽(规划)等铁路门户,南昌北客运站、南昌南客运站、向塘客运站等公路门户。


“一城、三街、七区”的历史文化区。包括南昌市老城,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滕王阁历史风貌区、八一广场历史风貌区、三眼井历史文化风貌区、东南西北四湖环境风貌区。


将预留城西环卫综合处理基地



打造垃圾终端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在现状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并形成南昌市“一南一北”两个垃圾终端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即南昌泉岭垃圾分类处理产业园区和南昌市麦园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预留城西环卫综合处理基地


南昌市麦园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包括已建成并投产的南昌市麦园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2400吨)、南昌市麦园飞灰填埋场(日填埋飞灰120吨)、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场、麦园沼气发电厂、在建的麦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麦园餐厨垃圾处理及在建的麦园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厂等项目;南昌泉岭垃圾分类处理产业园区包括建成投产的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建的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扩能日处理1200吨,预留日处理600吨的发展空间)、拟建的南昌泉岭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日处理餐厨垃圾300吨)和南昌市有害垃圾处理厂(设计日处理分类后的有害垃圾20吨)等项目。


到2021年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90%,资源化利用率达75%,原生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生活垃圾减量85%以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真正实现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目标。


到2025年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9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90%,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规划新增扬子洲生态公园等



理顺城市绿地系统结构。2021年启动修编《南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根据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建成区将构建“一山三楔、一带两环、多廊多心”的绿地系统结构,实现透绿融城,建设“公园+绿道”内外联通的绿化网络。以梅岭为生态绿核,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引入赣江上游、赣江下游、抚河-青岚湖三大生态绿楔;以赣江沿江绿带为主轴,形成贯通都市区的南北向生态蓝绿带。内外两条绕城绿环为支撑,划分出三个城市空间圈层,形成都市区绿地系统的基本骨架;基于河道水系、铁路与城市干道,结合城市通风廊道、候鸟通道,形成12条从绕城内环向外发散、划分城市组团的绿色廊道,形成多廊串联的网络式格局,增强绿地系统连续性。

从图示可以明显看出,赣江西岸在原有基础上将打造黄家湖生态公园,同时规划扬子洲生态公园以及蒋巷生态区!


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按照把南昌打造为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目标,以及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推进赣江风光带向南北延伸,打造全省最长的滨江风光带,实施赣江市民公园(四期)、九龙湖公园二期、绿地国博公园、玉带河监控系统及儿童公园、洪都航空文化园、动物园二期、人民公园、龙潭水渠、儒乐湖公园、杨家湖及周边生态修复、磨盘山公园、丹霞公园、渔庄秋月公园、象湖及抚河故道生态修复、平安公园、武举堤坝湿地公园、雁泥湖公园、赣鄱珍奇植物园、百花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建设。


到2021年底全市建成120个公园广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32%;到2025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6㎡,绿化覆盖率达到42%,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推进“九横、九纵、八环”的城市绿道规划


城市绿道结构图


社区级绿道规划图


推进绿道绿廊建设。进一步拓展延伸全市绿道覆盖范围,通过绿道将城市主要的公园、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居民聚集区等有机衔接,形成以城市绿廊为主轴,城市绿道为骨干,社区绿道为补充,涵盖生态型、郊野性、都市型的绿道绿廊网络体系。力争2021年底绿道长度达到500公里,城市建成区绿道网密度达到1公里/平方公里;力争2025年底绿道长度达到700公里,城市建成区绿道网密度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持续推进“九横、九纵、八环”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努力把南昌打造为山水相连的绿道之城。


各区污水处理厂及水系治理分布明细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南昌市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9—2035》和“海绵城市”理念,加大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整体推进市区排水设施改造,优化完善排水系统,通过全收集、全处理达标整治工程等措施,对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提质增效。以河道截污、污水处理、活水工程、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深化河长责任制,将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到2021年,完成青山湖、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148.5万m³/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16)一级A类排放标准的要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5.6%,建成区污水收集率达到51.33%,建成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县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85%。


到2025年,完成航空城、瑶湖、九龙湖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等并新建城东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177万m³/d,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6%,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超过90%,县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0%。新建水质净化站2座,总规模24万m³/d。新建污水管道258.3 km,建设污水泵站9座,建设11座调蓄池,总规模36.1万m³。


水系环境治理规划图


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对河湖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实施全域治水攻坚战,2021年重点推进老城区水环境治理,新建区、经开区、红谷滩新区前湖及乌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赣江岸线、艾溪湖、瑶湖、莲溪河综合治理等,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和消灭V类及劣V类水专项行动,全市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实现城市“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到2025年水环境质量和水质进一步提升。


南昌市“十四五”城市管理部分汇总表







来源:南昌市城市管理局、观南昌360


南昌热盘推荐:

近地铁: 丨

临教育 |  丨丨丨

低总价: | 丨丨丨

不限购:| 丨丨丨


规划:旭辉中心水投天樾保利堂悦新力祥云中心江西(城投)科创生态新城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丨弘高和棠蓝湾中粮大悦城项目丨欧鹏湾大厦丨瑶湖TOD项目融创主题乐园二期丨新旅明樾轩博泰时代中心


在看你就赞赞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